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地球运动三大学说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3-07-10 14:10:05

亿万年前的地球上,大陆板块的分布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目前的大陆板块分布是长期变化的结果。关于地球板块变化的原因,有以下三种不同的学说:

一、大陆漂移学说

大陆漂移的设想早在19世纪初就出现了,最初是为了解释大西洋两岸明显的对应性。直到1915年,德国气象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的《大陆和海洋的形成》问世,才作为一个科学假说受到广泛重视。在这本不朽的著作中,魏格纳根据大陆的外形、古气候学、古生物学、地质学、古地极迁移等大量证据,提出中生代地球表面存在一个泛大陆,这个超极大陆后来分裂,经过2亿多年的漂移形成现在的海洋和陆地。

魏格纳以倡导大陆漂移学说闻名于世,他在《大陆和海洋的形成》中努力恢复地球物理、气象学及地质学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因各学科的专门化发展被割断——用综合的方法来论证大陆漂移。魏格纳的研究表明科学是一项精美的活动,并不是机械地收集客观信息。在人们习惯用流行的理论解释事实时,只有少数杰出的人有勇气打破旧框架提出新理论。但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大陆漂移学说缺乏合理的动力学机制遭到正统学者的非议。魏格纳的学说成了超越时代的理念。

魏格纳首次提出大陆漂移学说时,许多证据来自他对古气候的研究。他注意到,各大陆上都存在某一地质时期形成的岩石类型出现在现代条件下不该出现的地区:如在极地分布有古珊瑚礁和热带植物化石;而在赤道地区发现有古代的冰层。运用将今论古的原则,魏格纳把冰川活动的中心放在当时的旋转极附近,而珊瑚礁和蒸发岩分布的地带放在赤道附近,用这种方法确定了各大陆当时的古纬度。对古纬度和现代纬度的比较,魏格纳得出了大陆漂移的结论。

魏格纳认为,大陆漂移对现代由海洋分隔的各大陆上动物群和植物群的显著相似性提供了最好的解释。使魏格纳和以后的调查者们获得深刻印象的一些例子有:南美和非洲都能见到的具有类似蝾螈骨骼构造的淡水爬行动物,它不可能游过大洋;大西洋两岸的古生代海相无脊椎动物化石组合很相似;南极洲三叠系中有许多陆生爬行动物的化石在其它大陆上同样存在;二叠纪舌羊齿植物群(一个独特的植物组合)的种子蕨化石,见于南方的各个大陆和印度。

二、海底扩张学说

海底扩张学说是海底地壳生长和运动扩张的一种学说,是对大陆漂移学说的进一步发展。五十年代以来,随着海底科学的发展,人们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海底岩石年龄,发现海底岩石的年龄很轻,一般不超过2亿年,相当于中生代侏罗纪(大陆最老岩石年龄在30亿年以上),而且离海岭(又叫大洋中脊)愈近,岩石年龄愈轻;离海岭愈远,岩石年龄愈老,而且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六十年代初,一些科学家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处。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凝固后形成新的大洋地壳。以后继续上升的岩浆又把原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推向两边,使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当扩张着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大洋地壳“新陈代谢”过程,其经历时间约需2亿年,也是海底岩石年龄的下限。

沿大洋中部穿透岩石圈的裂缝或裂谷向两侧扩展并导致新生大洋地壳。学说认为地幔物质在这种裂缝带下因软流圈内的物质上涌、侵入和喷出而形成新的大洋地壳。随着这个作用不断进行,新上涌侵入的地幔物质把原已形成的在洋地壳向裂谷两侧推移扩张,致使洋底不断新生和更新。由于大洋地壳不断向外推移,及至海沟岛弧一线,便受阻于大陆而俯冲下插于地幔,达到新生和消亡的消长平衡,从而使洋底地壳在2~3亿年间更新一次。

海底扩张学说验证主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①1963年瓦因和马修斯用地磁场极性周期性倒转的地磁反向周期特征,对印度洋卡尔斯伯格中脊和北大西洋中脊的洋底磁异常特征作了分析。大洋中脊区的磁异常呈条带状,正负相间,平行于中脊的延伸方向,并以中脊为轴呈两侧对称,其顺序与地磁反向年表一致。这就证明了洋底是从大洋中脊向外扩展而成,洋底磁异常条带因顺序相同而具全球可对比性;②1965年威尔逊提出了转换断层的概念,这就使岩石圈水平位移成为可能,也因此阐明了大洋中脊的扩张新生大洋地壳和海沟带大洋地壳俯冲消减的消长平衡关系,即扩张与消减速率相等。

海底扩张作用以大洋中脊为轴向两侧扩张,通常用扩张速率来表示其强度。一般以一侧的速率来表示。测算结果表明,太平洋的扩张速率为每年5~7厘米,大西洋的扩张速率为每年1~2厘米。

海底扩张学说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把洋中脊的扩张与海沟岛弧的俯冲联系起来,即认为大洋水体虽然是古老的,但洋底因不断更新而具新洋壳,而大陆则是由不同时代的陆块不断裂解、拼合和增生而成。

三、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亦称全球大地构造学说),该学说是法国科学家勒比逊于1968年提出的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又根据大量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海底地貌等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提出的学说,因此有人把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称为全球大地构造理论发展的三部曲。

板块构造学说是近代最盛行的全球构造理论。这个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地缝合线等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完全是在海洋之下,其余五大板块都包括有大块陆地和大面积海洋。大板块还可划分成若干次一级的小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而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活动比较频繁的地带,因而不稳定。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是由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而形成的。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就是这样形成的。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较低,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成为海洋最深的地方;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岛弧链,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在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常形成巨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就是印度板块在向亚欧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目前板块构造理论已被用来解释火山、地震的形成和分布,以及矿产的生成和分布等。但是,是什么力量驱动着板块作大幅度、持续运动的驱动力问题,意见还不一致。

按照赫斯的海底扩张学说来解释,认为洋中脊是地幔对流上升的地方,物质不断从这里涌出,冷却固结成新的大洋地壳,以后涌出的热流又把先前形成的大洋地壳向外推移,自洋中脊向两旁以每年0.5~5厘米的速度扩展,不断为大洋地壳增添新的条带。因此,洋底岩石的年龄是离中脊愈远而愈古老。当移动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就俯冲钻入地幔之中,在俯冲地带,由于拖曳作用形成深海沟。大洋地壳被挤压弯曲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发生一次断裂,产生一次地震,最后大洋地壳被挤到700公里以下,被处于高温溶融状态的地幔物质所吸收同化。向上仰冲的大陆壳边缘,被挤压隆起成岛弧或山脉,它们一般与海沟伴生。现在太平洋周围分布的岛屿、海沟、大陆边缘山脉和火山、地震就是这样形成的。所以,海洋地壳是由大洋中脊处诞生,到海沟岛弧带消失,这样不断更新,大约2~3亿年就全部更新一次。因此,海底岩石都很年轻,一般不超过二亿年,平均厚约5~6公里,主要由玄武岩一类物质组成。而大陆壳已发现有37亿年以前的岩石,平均厚约35公里,最厚可达70公里以上。除沉积岩外,主要由花岗岩类物质组成。地幔物质的对流上升也在大陆深处进行着,在上升流涌出的地方,大陆壳将发生破裂。如长达6000多公里的东非大裂谷,就是地幔物质对流促使非洲大陆开始张裂的表现。

地球板块构造形成的真正原因,目前以上三种学说都还无法完全解释,有待同学们将来进一步的研究和发掘。

推荐访问:三大 学说 地球 运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