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恶台风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3-07-11 10:50:32

发射,需要一个好天气。若是天公不作美,发射计划就会泡汤。而天气好不好,就得问气象人。所以,气象保障也成了发射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文昌发射场而言,比别的发射场多了一项工作,那就是:“防台”。而台风又是文昌发射场的“常客”,这不仅给气象保障增加了难度,也给文昌航天人带去无尽的麻烦。

介绍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

气象“神人”

郭学文大高个,面庞清瘦,加上那副近视眼镜,给人感觉更像玄学家。他喜爱哲学和科学。湖南桃源县人。他从小就具备了“神童”的潜质。说是数学书一到手,翻一遍,就能背下来,其中要点在书中哪一页哪一行,记得清清楚楚。但老天只给了他数学天赋,语文那扇小窗就关上了,让他背一小段书,都背不下来,就是背下来,也会出错。连他自己都觉得跟语文有仇。我还第一次遇见像他这样偏科的人。我也偏科,和他相反,我极不喜欢数理化,到现在做噩梦都还是进考场考数学。所以,他成气象学专家,我成了作家。

郭学文说自己还有一个非常弱点:记不住人名。他说,有一次开同学会,带着同学录,才能把同学的名字叫上来。

郭学文喜欢尼采,喜欢科学,尤其喜欢科学和哲学相结合的书籍。

郭学文,1982年中山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后,然后深深扎根。这么多年,他一直从事气象研究工作,还研究得颇有成效。

郭学文在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总结人生中几个重要的节点:一是1985年学习微机,把计算机运用到气象中,这对他人生是个重要的转折;二是1990年建立西昌整个发射场的雷电监测预警系统,他是创始人之一,还是国内搞得最早的一家;三是1997年6月5日,由于气象原因,发射推迟了5天。这是因为纯粹的气象预报错误而延误发射。这一天,对气象人来说,应该是“羞耻日”!郭学文是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他说,那时候太年轻,应该往前冲,却不敢冲,该坚持没坚持。再退一步说,就是自己的预报水平不到位,在决策的时候不够自信。他永远都记得那天气象会商,上午是个大晴天,到了晚上就是雷阵雨——西昌天气里这样的概率很高。但那次,我没能坚持自己的预报,我往后缩了。总的来说,还是没有很好地运用气象理论作支撑。从那次之后,他开始研究什么叫气象预报。其实,虽然一直做天气预报,但从来没研究过预报的理论是什么,要做哪些工作。只有把理论吃透,我们的预报水平才能提高。在2003年,他终于把它们完完全全弄清楚了!预报水平也上了一个更高层面。预报的准确率,几乎没再出现过大的误差,可以说是百分百的准确率。

我记得,在西昌发射场,特别是沟里面发射场区的气象预报,他们能准确预报未来一个来月的天气。谁能相信呢?外国专家和国内专家都不信,听起来天方夜谭。但这是真的。记得有一次,发射总指挥跟外面的人赌天气,一个说那一天会下雨,一个说不会下。好,谁输谁请吃北京烤鸭。结果是总指挥赢了。总指挥赢,就是气象人赢。连老外都惊诧,说你们能准确预报40天的天气。他们真能预报。老外不得不服气!

到了2008年,郭学文发现还缺了一个东西:预报的可信度问题。他又开始一点一点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天气预报理论框架,从而确立了预报的可信度。就是到了文昌发射场,这一套软件系统照样可用。

現在,他们微机上用的就是他研究的那一套成果。

在文昌发射场,他们是2014年开始气象预报的。

有他坐镇,发射场的决策者们在天气方面就会心定得多,也不用过于操天气预报这方面的心。

几个月前,也就是长七首发的那天,发射场就弄得非常紧张,因为上午还有雷电和雨。预报15点以后停。但决策的领导们,还是很紧张。这海洋性气候,说变就变,所以,他们来气象室好几趟,要他们保证发射窗口的气象情况正常。

郭学文说:文昌发射场的气候,主要是海洋性气候,它三面环海,天气会更加复杂。就像昨天中午,一朵云过来就下雨,你往一百米远的地方一站,又一点雨滴也没有,是个大晴天。这个让我们气象人非常难弄。

郭学文要求大家,在历史资料中,把规律找出来;只有找到规律,才能分析现在。分析现在就是把所有的信息分析清楚。然后和历史情况作以比较。再然后才是预报未来。

郭学文总结的时候,发现有大量的错误信息。这时候,你就要小心了,有时候可能会把它看重了,也有可能会把它看轻了。

他们来这里两年多,还是觉得这里的天气难弄。他们比别人更有难度的是:只预报一个点,不像地方台是预报一大片。一大片就好预报,评价的体系也不一样。看来,什么行业都是精准的难度大。这就是文昌的第一个复杂程度,其次就是低纬度。低纬度整个天气的演变,比西昌要复杂,预报也更难报准确。因为地球在中纬度自转的时候,产生的力基本达到平衡,天气相对匀称;而低纬度的话,就不那么平衡,会造成偏差,弱的会加强,强的可能变弱。

再就是这里还牵扯到一次垂直转运,和西昌又不一样。西昌对浅层风和地面风要求不高,这里就不是。这里转运要3个多小时,浅层风力不能大。若是大,会给转运带来阻力。

发射时也是这样,对浅层风预报要求也比较高。

郭学文说,他还发现这里的浅层风比较大,但在火箭设计时,对浅层风的因素考虑不足。或者说就没考虑到浅层风对火箭发射的影响。所以,为避免浅层风,就得靠气象预报。也就是说,发射的时候,对浅层风的预报要求提到较高的程度。经过一年多的预报,浅层风的问题基本解决。因为这个问题解决得较好,现在专家们已不再把目光盯在浅层风上了,而是转移到降水和雷电方面去了。

当时,采访郭学文的时候,有些气象知识很模糊,什么高空风,浅层风,它们为什么要在指控中心的电视大屏幕上显示。现在,当我整理完郭学文的采访后,似乎稍稍明白一些了。

推荐访问:台风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