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浅谈儿童心因性疾病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1-07-24 10:08:22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1-0592-02

心因性疾病是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无器质性疾病基础的躯体和精神症状,儿童心因性疾病常在中小学生中发生。临床上表现出:症状的多样性,反复的发作性,发作的短暂性、暗示性,主诉与体检的矛盾性等特点。这类疾病的症状类似成人的神经官能症,但往往不像成人的神经官能症那样典型。笔者就从医多年接触到的相关病例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病例15例,男6例,女9例;年龄7~15岁。全部患儿个人史均无异常,智力正常,既往史无异常;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表现为恶心、呕吐、胸闷、心慌、气急、头痛、头晕、晕倒、过度换气、手足麻木、痉挛等。个别病人表现为发作性哭笑、惊恐、幻视、躁动,肢体无力、瘫痪等。辅助检查:15例均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具有神经系统症状的行头颅CT及脑电图检查,无异常发现;具有心慌胸闷等心血管系统的行心肌酶谱(CK-MB)及心电图检查正常;具有呼吸系统症状的行X线胸片检查均未见异常。具有消化系统的行B超及肝肾功能检查。所有辅助检查未见阳性指征,均除外器质性疾病。这些病例曾被误诊为病毒性脑炎、心肌炎、副鼻窦炎、胆囊炎、阑尾炎、变异性哮喘以及癫痫等。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不等,最短的1天,最长的2年,最长的病例曾因此休学一年。患儿性格大多内向、敏感、脆弱、孤僻、胆怯、多疑、任性、偏激、易怒等。

心因性疾病的诱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学习负担过重,不适应学校生活;家庭不和睦,父母离异,父母长期在外,愿望得不到满足,家长过分溺爱;与同学关系不融洽以及与医生的不恰当表达等有关 。但也有许多病例未发现明显的诱因。

下面是典型病例:

病例一:女,15岁,因发作性胸疼就诊,患者既往健康,因体育考试前到某医院常规心电图检查示:偶发房性早搏,窦性心律不齐。检查医生告诉患者心脏有问题,剧烈活动有可能出现胸闷、胸疼,甚至心脏骤停,患者当时吓得哭起来。之后即感到胸疼,为心前区持续的针扎样疼,上述症状与活动无明显相关,但每次考试前或紧张时即发作。心脏多普勒、心肌酶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动态心电图检查示偶发房性早搏。患者曾到多家医院就诊,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这一病例与医生的不恰当的表达有关。

病例二:男,12岁,因腹痛、呕吐2月余就诊,2月前患者在周末时因饮食不当出现腹痛腹泻,未完成家庭作业,星期一受到老师批评,之后出现反复发作性腹痛,表现为全腹部的疼痛,疼痛不固定,有时伴有呕吐,饮食基本正常,血常规、肝肾功能、B超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而且患者发病有一定的规律,即星期一早上大多出现上述症状,腹痛,有时呕吐,不愿上学。这一病例与学习压力有关。

病例三:女,13岁,因头疼、头晕就诊,患者每次发病后由父母陪同就诊后很快好转,但经常发作,经了解患者父母关系紧张,经常吵架,有时甚至吵着要离婚,但患者生病时,父母关系就好转,一起陪同她,因此她从潜意识里认为,只要她身体不舒服,父母就会给予更多关怀,父母的关系就会好转,因此只要父母吵架,她就发病,后来发展到只要心情不畅就发病,严重时曾出现晕厥,CT检查、脑电图等均未发现异常。这一病例明显与家庭关系不良有关。

病例四:男,14岁,因与同学吵架被老师批评后出现胸闷、过度换气、手足麻木无力就诊,该患者经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给予镇静,对症治疗后很快好转。这一例与同学老师之间的矛盾有关。

病例五:某中学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进行节目排练,当时有12个学生,由于天气较热,排练一段时间后,有一位学生感到头疼、头晕、恶心,又一位同学说是不是中暑了,我也难受,继而7-8位同学均感到头疼、头晕,并且感到越来越重,并出现四肢无力,均被老师送往医院,后来经检查,其中有一位同学是因为感冒发烧,加上剧烈的活动,出现上述症状,其他几位均未发现异常。这是一例群发性心因反应。

心因性疾病多发生于学龄期,可能和学龄期的角色转换有关。一是学龄期儿童的任务较以往明显增多、加重,儿童感到压力,若调整不好就会诱发适应不良。二是与同学的交往增加,儿童的同伴交往使儿童处于复杂的关系系统中,有的受欢迎,有的不受欢迎,有的被忽视,甚至有的被同伴欺负,儿童的欺负行为也可以导致适应不良。第三方面,家庭关系是另一重要原因,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父母婚姻关系的质量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治疗方面的体会

1.去除诱因。儿童心因性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原始应激反应及有目的的反应。如学习负担过重的要减轻压力或者放假休息几天;亲人外出的,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应尽量不外出或暂时不外出,增加与孩子的相处时间。看到同学生病后对照自己,也觉得有病、受到惊吓的,应讲清原委。对于群发性心因性疾病应立即报告,分散治疗,避免互相感应,以免引起连锁反应。父母关系紧张的要尽量改善,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愉悦的家庭氛围,有利于预防孩子心因性疾病的发生。

2.心理护理。恰当的心理护理措施是促进患儿康复的重要因素。提高患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对患儿热情接待,做到言语亲切、态度和蔼,取得患儿信任是为其治疗的第一步。要向家长了解患儿平时的性格特点、身体情况、精神状况、家庭环境及兴趣爱好等。主动接近患儿,尽可能与其交流一些感兴趣的事情,使患儿对我们产生亲近、依赖和信任感,建立亲密的医患关系。医护人员一定要把患儿当作“病人”看待,不能用不良语言刺激患儿。

3.消除强化症状的暗示因素。生病后父母同学的过分关注可使患儿更认为自己有病且很严重,起到暗示作用。住院的患儿应安置在人少、病种单一的小病室。环境要安静,避免别人围观、滥施同情、乱发议论,以免加剧病情

4.对症处理。首先实施心理支持,主动接近患儿,倾听患儿的诉说,给患儿提供情感宣泄的机会。对患儿症状的护理,患儿肢体抽动、晕倒、心慌时,注意保护,不要有过多人围观,用10%葡萄糖注射液10 ml缓慢静推或肌注维生素B610 mg起到加强暗示治疗的作用;对过度换气、手足麻木时要嘱缓慢深吸气,同时给予冬眠灵或鲁米那钠肌注。边用药边配合语言暗示,绝大多数患儿采用上述方法后,症状逐渐消失。

5.家庭和社会的作用不可忽视。对家庭和社会成员进行健康教育,动员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帮助儿童建立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防患于未然。鼓励孩子多与同学交往,从交往中得到友谊、支持和尊重,在交往中学会处理同伴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增进良好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对有教育方法不当的家长要指出问题所在,家长要调节自己的教育方式,既要给孩子以选择和决定的权力,又不能放任自流,不能过分强制儿童,也不能过分的溺爱和过分的保护。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对患病的儿童,无论家庭还是社会都要对患儿更加耐心和关怀,鼓励他们勇敢的面对困难,启发他们对人生的美好追求。

推荐访问:浅谈 性疾病 儿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