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试论宗教意识在瑶族“芦笙长鼓舞”中的渗透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1-07-26 10:14:08

【摘要】瑶族“芦笙长鼓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流传于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地域以东的半山区,是平地瑶人民之中的代表性民间舞。富川瑶族“芦笙长鼓舞”与瑶族的民间祭祀仪式紧密相连浑然一体,其舞蹈中渗透着浓郁的宗教色彩,至今深深地植根于瑶族人民之中,保持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关键词】宗教意识;瑶族;“芦笙长鼓舞”;渗透

【中图分类号】J618

【文献标识码】A

瑶族是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比较古老又极富特色的一个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它的宗教文化也源远流长。瑶族对“盘瓠”、“蜜洛陀”等多神的供奉,既是祖先崇拜遗风的体现,也是瑶族祭祀舞蹈中原始宗教意识的体现。“芦笙长鼓舞”便是这祖先崇拜遗风中的精华,“芦笙长鼓舞”起源、形成发展于民间。它继承了原始传统民间舞蹈的精髓,又融合了现代文化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创造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于一体的艺术瑰宝。

一、 宗教意识

德国社会活动家和共产主义者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曾给宗教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①人们通过对现实的“幻想”“反映”出了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而这种神秘力量反过来又“支配”着人类社会,在现实世界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恩格斯是从世界许多种民族的宗教发生、发展、演变历程来总结宗教概念的,是比较权威意义上的宗教哲学中关于宗教的定义之一。

在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中,总是思想支配行为,行为体现思想,任何行为都是在特定的思想下进行的,任何思想又都是通过一定的行为体现出来。同样,宗教是宗教意识支配下的宗教活动,是一种崇拜异己力量的社会行为,这种行为可以说是与宗教同生的,自发的宗教刚产生时,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原始人对自然现象充满着神秘感,然而当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的意识和思维能力有了相应的发展,人有了自我意识,并能把自然当作一种异已力量,支配着人本身和人周围的一切事物,从而产生了最初的宗教意识。在原始氏族社会,人们不懂得做梦的科学道理,认为梦境里的景象是独特于人身体的灵魂活动;对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也缺乏认识,以为人活着,灵魂寄居于人身体之中;人死后,灵魂就可以离开人身体而单独活动,便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后来,人们把这种灵魂观念扩大到他们所接触的自然界的万物,又产生了万物都有灵魂观念。人们面对纷繁复杂和变幻莫测的各种自然现象,觉得在自己周围的各种事物中都存在着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主宰或影响着他们生活,进而把这种自然现象赐予力量,使之神秘、人格化、作为神灵加以崇拜,并企图通过祈祷、祭礼、舞蹈、音乐等形式对其施加影响,使之给人类带来“恩赐”。与此同时,由于当时的语言障碍,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欲望和情感,他们只能用手、腿乃至整个身体把人的情感暴发出来,因此舞蹈成为原始人情感宣泄的一种重要形式。从考古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材料概括起来,大致有拜物教、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鬼灵崇拜、多神崇拜等诸多形式,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原始群体的社会民风差异,其宗教行为也各有特点、不尽一致。②

二、 宗教意识在瑶族“芦笙长鼓舞”中的渗透

(一) 缅怀盘王,起舞祭祖——从瑶族“芦笙长鼓舞”的起源和产生看宗教意识对其的渗透

在瑶族有民间传说:瑶族先祖盘王(盘瓠)用竹马助高辛氏帝征伐侵暴有功,高辛氏帝送一对宫号(即芦笙)给盘王。又因盘王上山狩猎,不幸被野羊撞死在泡桐树下,盘王的六男六女赶来打死野羊,为报父仇而将泡桐树砍下,用其挖成大、小长鼓,用羊皮作鼓皮,起舞祭祀盘王,表示复仇伸冤。另在十二姓瑶民过山榜文书记载:“先日盘护(瓠)王,处山转岭捕猎石羊,不料错脚,被石羊(羊角)石崖筑木打将而死。子孙逐日寻找死尸,将(尸首移)归七賢洞南山安葬。而(儿)、(孙)连首把臂,音声哈哈唱跳,作乐三日三夜,惊天动地,因前便是评王子孙祭奠宗祖。评王敕伊十二姓瑶王子孙,敬奉盘王圣帝。子孙使动长腰木鼓,吹笛笙簧歌唱,随声鼓响。板瑶自穿花领斑衣,头上梳装,引出男女,摇(惊)天动地,世代祭祀不绝。”③后来,瑶族人民为缅怀先祖盘王,以一、二年小庆,三、五年大庆的形式,祭奠宗祖。这种祭祀舞蹈随着历史的变迁,经历代民间艺人不断创新发展,

随着宗教艺术文化逐步繁荣,便形成了今天瑶族的“芦笙长鼓舞”。 这种源于祖先崇拜的舞蹈自然与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 求神请愿,赐福瑶民——从祭祀仪式中看宗教信仰对瑶族“芦笙长鼓舞”的渗透

在瑶族人民的诸多神崇拜中,道教神的影响是最为广泛的。在瑶民心目中,盘瓠神的地位当是至高无上的,以每年的十月十六日为祭祀盘瓠王的盘王节(又称为“朝踏筵笙歌踏答愿”,亦叫“太平愿”、“盘王愿”或“祖宗愿”)。

“盘王节”是平地瑶人民生活中最盛大的祭祀节日,祭祀过程中师公领“芦笙长鼓舞”队跳“芦笙长鼓舞”,是一种以祭祀盘瓠为目的的集体歌舞娱神活动。十月十六日“朝踏筵笙歌踏答愿”的宗教祭祀仪式,一般进行三天三夜,也有四天三夜、七天七夜。以抽签选出神长及十二个头人组织整个祭祀仪式。由师公授予长鼓,带领“芦笙长鼓舞”队,抬着纸扎的花轿,内装供品,系上象征“千家峒”的特大稻谷、牛角到庙宇,焚纸烧香,请神接福,表达瑶族后代对先祖虔诚至尊的心情。在仪式过程中,分别跳起“头拜上四拜、美女双双、坐堂齐、竹鸡爬泥、坐边齐、五足尖、堂堂上、三人鼓、东北起鼓七北刹”九套“芦笙长鼓舞”。在仪式的第一天“芦笙长鼓舞”队跟随师公跳“头拜上四拜”,以拜神为主,一段经文一段舞,交替穿插,“芦笙长鼓舞”与祭祀活动融为一体。仪式第二天,“芦笙长鼓舞”队跳起“美女双双、坐堂齐、竹鸡爬泥、坐边齐、五足尖、堂堂上”,意为将美女奉献给盘瓠王始祖,以取悦盘王,祈求安泰于世。第三天,进行十二巡请延酒仪式,师公念十二拍鼓板,与“芦笙长鼓舞”队交替进行或一同吹唱笙歌,表示十二姓瑶族子孙向盘王侍奉香火,以求神灵保佑,赐福瑶民。从“朝踏筵笙歌踏答愿”的祭祀仪式看“芦笙长鼓舞”,其与宗教信仰似衣连襟的关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在祭祀仪式的几天时间里,“芦笙长鼓舞”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与师公一道,或交替、间隔,或同时进行。“芦笙长鼓舞”是瑶族祭奠宗祖仪式中的重要内容,是沟通人神的重要手段,在瑶族宗教祭祀仪式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祭祀必有舞蹈,有舞必有师公,无舞不成祭祀,无不体现着舞与祭祀的紧密关系,体现着瑶族人民世世代代以神寄托人民愿望的民族情感,体现着宗教意识对瑶族“芦笙长鼓舞”的渗透和影响。

(三) 瑶族“芦笙长鼓舞”与图腾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

圖腾信仰是远古时期的一种文化现象,原始人相信一个民族、一个部族都与某种植物、动物或物体有着特殊关系,把人与物看成是“亲族”,相信人和某种动物存在着血缘关系,将其供奉为祖先、神灵,以此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希望借助神灵寄托自己良好的愿望。“盘瓠神话”把瑶族十二姓看作是“盘瓠”之后代。联系瑶族人民对“盘瓠”的祭祀仪式,足以看出图腾崇拜的古老观念,从“朝踏筵笙歌踏答愿”及“还牛愿”等诸多宗教祭祀仪式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瑶族“芦笙长鼓舞”与图腾崇拜的密切关系。瑶族崇拜的“盘瓠王”还残留着图腾的痕迹,瑶族对“盘瓠”的崇拜带有浓厚的图腾崇拜色彩。在祭祀“盘瓠王”的仪式中,瑶族人民跳的“芦笙长鼓舞”动作表现着象征自己图腾的动作及特征:有的动作仍残留着图腾的形态,上身前倾,平肩抱圆,双脚半蹲,如后坐抬头之势;脚下的“擦踏步”、“揣吸步”似象踢扒地动作一般,诙谐风趣;“五足尖”的“跳踢步”犹如相互戏斗取乐,表演活灵活现,配合着“喉!呕!喉喉!”时断时续的号子声形成一种以舞带号,以号助舞的舞蹈形式,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又如,在服饰方面,衣着“五彩斑烂”的服饰,据说是沿袭盘瓠衣着“五彩斑烂”的式样,作为对先祖纪念的标志。从这些都足以看出,盘瓠神在瑶族舞蹈中的影响深远,也是瑶族对图腾崇拜的表现。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54.

②时光,王岚.宗教学引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196.

③《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八册103页

参考文献

[1]毛殊凡瑶族历史文化与现代化[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

[2]瑶族简史编写组.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瑶族简史[M].广西民族出版社,1983.

[3]张声作.宗教与民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吕大吉,牟钟鉴.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卷一)[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潘健,王敏之,陈丽梅.广西当代艺术理论研究丛书(舞蹈卷)[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

[6]时光,王岚.宗教学引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7]列维-斯特劳斯.人类学讲演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97.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推荐访问:瑶族 芦笙 鼓舞 试论 渗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