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我国建筑业大步走出国门探讨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2-03-25 10:12:45

摘要:我国建筑业走过了资源驱动、投资驱动的产业发展阶段,具有了相当的经济与技术基础,但目前产品供大于求,竞争激烈,大部分没有进入创新驱动产业阶段,需求增长趋缓、宏观调控下发展速度下降。同时,我国对外投资严重落后于利用外资,服务贸易创汇严重落后于货物创汇,以对外工程承包为主体的建筑业所创外汇与经济大国、货物贸易大国、建筑业大国极不相称。大力支持以对外工程承包为主体的建筑业走出国门,推动建筑业的继续高速增长及带动产品和劳务的出口创汇是经济与出口贸易增长的现实和长期选择。

关键词:建筑业;国际工程承包;国际劳务合作;产品与劳务创汇

中图分类号:F753.6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594(2007)10-16-07收稿日期:2007-08-19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就业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它直接间接涉及40多个行业,全社会5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要通过建筑业才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或使用价值,建筑业增加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建筑业的技术进步和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未来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建筑业接纳了农村近1/3的富余劳动力就业,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及其带动的产业对我国的财税贡献至少在1/4。在加入WTO的后过渡期,我国国民经济已经进入全面对外开放时期,作为介于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建筑业,也同样要全面开放。综观我国建筑业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状况,其优势和成就明显,但也存在不少劣势和不足。从我国建筑业对外营业额总量占世界市场份额及其竞争力看,与我们的经济大国、贸易大国、建筑大国极不相称。另外,从我国对外投资与利用外资的不平衡、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不平衡发展、产业供给相对过剩与利润和发展速度都有下降的趋势看,加快以对外工程承包为主的建筑业大步走向国际市场,全面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是非常紧迫、必要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以对外工程承包为主的建筑业大步走出国门是我国对外经贸增长的重要领域

对外工程承包、对外工程设计咨询、对外劳务合作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出去”的重要内容,到2005年底为止,它构成了我国除间接投资(或纯金融投资)外“走出去”的主体,占包括对外直接投资的“走出去”总金额的76.94%。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建筑业在“走出去”中功不可没,但是在大多数人的概念中,它的重要性远非数字所表达的重要。主要原因是对它的地位、作用没有充分认识,而简单地认为“走出去”主要是在国外投资建厂、建立销售据点及收购兼并。实际上,从服务贸易的构成及“走出去”的顺序看,建筑业“走出去”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率先实现“走出去”。

从表1看,我国要增加服务贸易占重大块头的出口创汇领域,加强“走出去”的力度,大力开拓以对外工程承包为主的建筑业走出国门是极为重要的。

建筑业虽然也生产建筑产品,但它的对外开放与制造业不同,其产品不能进口和出口,它进行进出口交易是伴随着产品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服务,所以属于服务贸易。按照WTO秘书处的分类,服务业有12大类155项,其中涉及建筑业的共有3大类20项,如商业服务类有:建筑设计服务、工程服务、整体工程服务、城市规划与风景建筑服务、不动产产权或租赁服务、基于费用或合同的不动产服务、无经纪人的机械设备租赁服务、管理咨询服务、有关的科学技术咨询服务、设备维修服务和建筑物清洁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类:建筑物总体工程服务、民用工程的总体建筑服务、安装与装配服务、建筑装修服务和其他服务;环境服务类:污水处理服务、废物处理服务、卫生服务和其他服务。这些内容都构成了服务贸易的内容,是我们服务出口要争取的。

建筑业的对外出口集中体现在对外经济合作的三种方式:对外工程承包,它包括以招标投标承包方式承揽的国外工程建设项目、我国对外经援项目、我国驻外机构的工程建设项目、我国境内利用外资进行建设的工程项目(常被人们忽视)、外国援助我国建设项目、与外国承包商合营或联合承包工程项目时我国公司分包部分、对外承包兼营的房屋开发业务;对外设计咨询包括为项目提供地形地貌测绘、建设区域规划、提供设计文件和图纸、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评估、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等;对外劳务合作指以收取工资形式向业主或承包商提供技术和劳动服务的活动。

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发展可直接或间接带动大量货物、设备、技术和劳务出口,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出口创汇。据测算,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每增加1亿美元,可拉动我国GDP增长26亿元,即最少是一比三的拉动力。

(一)我国建筑产业已经具备大步“走出去”的实力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年产业增加值已经接近GDP的7%,仅次于工业、农业和商业。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建设,城市市政工程及办公和居住项目建设等等,无不与之有关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的发展带动了钢铁、水泥等数10个行业的发展,它直接带动的就业,对国家和地方财税的贡献,都是十分巨大的。

我国建筑业对外发展的概况是:2005年对外工程设计咨询、工程承包、劳务合作营业额分别比上年增长了46%、24.6%、27.5%,累计分别签订合同额、完成营业额23.4亿美元和14亿美元、1859.1亿美元和1357.9亿美元、403.6亿美元和356.1亿美元,累计外派劳务人员346.6万人,2005年末在外劳务人员56.6万人。以1982年算起,我国这三项对外的年营业额从3.48亿美元上升到2003年的172.34亿美元,21年增长了49.52倍,年均增长20.42%。目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已经遍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拉美国家及美国等工程承包发达市场也有了重大进展,形成了以亚洲、非洲为主的多元化市场格局。2004年我国已有49家承包工程企业进入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13家公司进入国际工程设计咨询最大200家。

(二)建筑业大步走出国门的必要性、紧迫性及重大意义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国际竞争的外部压力是必须大步“走出去”的基本原因。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货物贸易大国,有形商品的进口与出口没有太大的不平衡,但我国服务贸易严重滞后及与货物贸易形成极大的反差,除旅游出口外,其他服务出口很不理想,且进口趋势增大,对外开放口子越来越大,对外“走出去”却步履艰难。

我国利用外资的成就世人瞩目,但对外投资很少,利用与投出之比不如中等发展中国家,从国际分工的优势与劣势地位看,这不利于我们对外经济贸易甚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我国需要的很多自然资源的进口如铁矿、铜矿等金属材料及木材、石油等都不是用外汇随便按公平价格购买到的,现实的和潜在的危险证实了“走出去”的地位与作用。

服务贸易、对外投资分别远远落后于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这是导致以对外工程承包为核心内容的国际经济合作落后的重要原因和表现之一,是国际分工层次低或处于劣势地位的表现。

我国商品跨国流动开放度大,贸易量巨大,而生产要素流动开放度小,对外贸易主要是产品的跨国流动,而国际经济合作要有资本、技术、人才、劳动力、土地、矿产等资源生产要素的移动、购买、租用等,以对外工程承包为主的建筑业的国外运作发展,是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它直接或间接带动着这些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

从我国的自然条件禀赋看,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从数量上看无论是一般技术劳动者还是智力劳动者都居世界之最,土地、矿产资源等相对稀缺,建筑业大步“走出去”可发挥我们之长、弥补我们之短的多种作用。

另从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阶段和目前形势看,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为建筑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市场增长空间,城市化、非农化速度空前发展,强有力地培育了建筑业的成长壮大。目前,建筑业已经在量上达到了一个相对的高度,结构过剩,竞争激烈,部分资源闲置,市场需求增长幅度下降,国家宏观调控,增长趋缓。同时粗放型的产业增长方式达到一个高峰,建筑产业已经越过其成长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阶段,如不向外转移或创新发展,产业将进入缓慢发展或衰退阶段。

最为突出的是,随着建筑业的趋缓发展,我国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建筑工人就业将出现不可想象的局面。

从国际投资学的理论看,我国对外投资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英国邓宁),对外投资首先从在国内最成熟最有竞争力的产业开始(日本小岛清),我国建筑业是能够承担“走出去”先行官和主力军角色的。

从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可快速提高自身技术与管理水平、增强国际市场应变能力及增加我国DNP总量看,建筑业应该尽快大步走出国门。

(三)与经济大国、贸易大国、建筑大国不相称的建筑业“走出去”现状众所周知,美国的建筑业曾经是美国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它的成熟和在国内的强大造就了它在国外的强大,在世界最大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商和最大200家设计咨询商中,美国占有绝对优势。在2004年全球最大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商营业额中,美国55家公司的营业额占225家的19.3%,我国虽有49家入选,但营业额只占225家的5.3%,低于法国(8家)、德国(6家)、英国(5家)和日本(18家)。每个公司营业额不及225强平均水平的1/3。美国在200家国际工程设计咨询公司中占有一半以上,且最大10家中美国占了6家。我国有13家该类公司进入200强,但营业额极少,只占0.95%。[4]与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公司相比,竞争力仍然很弱,多而不强,我国占有世界该业务的份额太少,国际工程承包不到国际市场总量的2%。其他两项都不到1%,对外劳务合作仅占国际市场的0.7%。目前全世界跨国劳务合作与输出人员8000多万,我国不到60万,人数不及世界的1%。高端市场和营业额大的项目多由发达国家公司占有,我国竞争实力不够,只能偏重于发展中国家的低端市场。从全世界来看,2004年全球建筑业投资规模达4.2万亿美元,劳务合作5000多亿美元,设计咨询有数百亿美元,按我国的经济规模居世界第四、对外贸易(货物)规模居世界第三、建筑业规模和劳动力资源居世界首位看,我们在这些领域的市场份额都与之极不相称。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不足和差距,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二、我国建筑业大步走出国门的有利条件和机遇

从国际大局势看,世界政治基本没有太大的问题,联合国的作用在加强,国际反恐已成各国政府的主动行为。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及俄罗斯、日本、印度和我国,都在世界和平问题上努力合作。伊朗和朝鲜等核问题不会以极端的方式解决,巴勒斯坦与以色列问题,伊拉克问题,由于国际社会的关注与介入,都不会出现以大规模武力来解决的局面,世界大的和平是预见到的。

从世界经济局势看,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预测,未来一两年仍将保持4.5%左右的发展速度,由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各主要大国宏观调控的趋向一致,WTO继续发挥它的作用,各国经济因相互依赖性加强而趋向于共同合作,世界经济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美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强的增长,日本经济摆脱了十多年的停滞出现增长提速,欧元区经济因宏观调控将保持适度增长,发展中国家经济整体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经济也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我国经济因宏观调控,实施科学的发展观,一定会发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始终保持生产与消费的协调统一,必定继续保持高速度发展,是世界经济的又一个火车头。世界能源的多元化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会制约高涨的油气价格,不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太大的负作用。这一切为我们的建筑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大好的外部环境。

从具体的市场看,也是机遇很多。全球2004年达到4.2万亿美元,以后增长不会低于4%,有可能超过5%。在我国传统的东南亚市场,印尼灾后重建,基建招标,据官方估计2005年起的5年内需要1450亿美元的投资,4/5资金要靠外来资金,还有109亿美元的基建招标项目,2005年就推出800亿美元的招标项目。越南政府在到2010年的交通计划发展中,将投资169亿美元,港口建设投资4.42亿美元,电站、炼油厂建设近5年计划投资137亿美元。印度仅高速公路和港口建设,到2012年就计划投资225亿美元,还有煤矿、电力、石油等数十个项目需要建设。孟加拉国仅获得国际援助项目10~2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还在电信方面需要大量投资,电力系统改造项目不少。菲律宾仅公路、机场、低价房屋建设近两年就安排29亿美元。在中东市场,由于国际油气需求增长,到2020年,海湾地区用于电力建设投资达2000亿美元,还有各国自己的项目如铁路、公路、港口、机场、轻轨、炼油、住宅、水资源开发等项目,沙特、卡塔尔、阿联酋、伊朗、科威特就有上千亿美元,还有伊拉克、阿富汗重建,土耳其等国家的项目都是重要的项目投资地区。在非洲地区,因国际援助项目多,经济发展需要基础设施先行,加上石油开发,水资源和电力开发建设,市政工程建设,民间住宅建设,都需要更多的国际投资与承包商。欧洲地区,欧盟市场仍是世界上最大的,但限于技术招标等要求,我们主要盯住新人盟的东欧国家市场,它们为达到西欧国家基础设施标准,需要建设的项目很多。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基础设施都在更新和新建中,需要大量投资。东亚、澳洲、北美、南美都有相当的建筑市场,开拓的潜力更大。

从国内看,一些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已经在国

际市场站住了脚,一些民营企业以新的机制和较多的资本也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如浙江宁波的有些公司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表现出色,赢得了一些大项目,它们都积累了不少国际竞争经验。

我国国际收支良好,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都保持顺差,外汇储备世界第一,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可以支持我们的企业“走出去”。国内对房地产业进行调控,投资增长趋缓,一部分资金可以支持建筑业走向国际市场。我国人民币坚挺,有升值压力,对外投资划算。

我国经济实力大增,国际政治地位大大提高,外交关系发展越来越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展顺利,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势头更加对我有利,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也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我国与非洲、拉美、大洋洲等国家的双边政治经贸关系都发展良好,这是我们开拓国际建筑业市场重要的外部环境条件。

我国制造业、矿业、农业“走出去”正在加速,可作为国际竞争力相互辅助产业支撑的条件。数千万华人华侨,数千已经“走出去”的企业,都可作为我们开拓国际市场可利用的资源。

三、我国建筑业大步走出国门面临的挑战和突出问题

国际建筑承包市场巨大,存在很多机遇的同时,也有不少挑战和困难。

从外部看,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巨头垄断现象日益严重,没有强大实力的公司集团难以搞到大项目,我国公司与之相比,无论是资金、技术、管理,还是人才、实力、经验,一句话,核心竞争力总体不如人家。

近年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出现了新的变化和特点,由于公共工程项目的业主的要求不断增加,使得承包商不仅承担项目的建造,还要负责项目开发、规划、融资和运作等。这给我们单一施工公司或实力不强的公司带来了难题。同时,承包方式越来越多样化,EPC(设计、采购、施工)、BOT(建设、拥有、转让)、BOOT(建设、拥有、运营、转让)、PMC(项目总承包)、PPP(公共私营合作)等方式不断增多,我们适应性较差。

新的变化还有,带资承包、融资能力提高是承包成功的重要砝码,我们公司资金和融资能力受限;招标的市场准入技术、资格等门槛越来越高;承包项目的现代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手段加强;多家承包商联合、银行企业等联合竞标成为招标成功的普遍形式;工程项目的利润中心从单纯施工向设计、开发和运营转移。这些客观上给我们的承包企业带来了挑战和困难。

我们率先“走出去”的建筑企业多是国有企业,企业组织制度、运作机制、人才使用制度等都不利于我们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新出去的民营企业机制灵活,但经验不足,实力有限,人才缺乏,一些具有能力的企业要走出去,还有很多顾虑,有准入资格、审批等一系列难题。

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能适应国际工程承包骨干力量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大量一般劳务人员素质也越来越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我国发达地区人员在国外收入已低于国内,对出去没有积极性,欠发达地区劳务人员有组织难、技术不过硬等问题,雇用外籍人员问题更多。

国际恐怖活动和其他不安全因素也频频出现,我国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南非、印尼等出现的事件,也多少影响了我们的在外人员,对即将走出国门的企业和人员增添了忧虑。

国外艰苦的工作和不适应的生活气候条件,也对在国外工作的人员产生不利影响。

四、我国建筑业“走出去”的构想及支持措施

(一)做好舆论宣传和战略规划 我国的“走出去”战略已实施五六年了,但从这个战略的长久性看,我们的舆论宣传工作仍然不够,很多人眼睛仍只盯着国内市场,大家都争地皮抢项目,竞争白热化,一些地方领导也只看到一个侧面的“走出去”,对整个建筑业的“走出去”没有深刻的理解,直到我们的建筑业受宏观调控突然变化时,才想到国际市场。同样,对这个产业全面参与国际竞争既缺乏主动意识也缺乏长期的战略。没有思想和计划,必然没有行动,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应通过各种方式做好舆论宣传,地方政府和具有能力出去的企业应提前做好战略规划。

(二)明确建筑产业发展阶段,延长产业链,快速进入创新发展阶段,培育和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任何产业都有发展周期,建筑业已经越过了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阶段,现在应该进入创新发展阶段。目前正是建筑产业及房地产业调整战略,以全球眼光看待市场和配置资源的时刻,在外资向我国建筑业、房地产业进军的时候,我们也要向世界市场进军。将一部分建筑力量向国际市场转移,这样就可延长产业链。同时,要转变增长方式,进行体制、机制、技术、管理创新,增加产品科技含量,走内含发展道路,进入创新发展阶段,提高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组合壮大优势企业,培育核心骨干力量,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了增强实力,应对国际市场垄断性的大承包商,我们的建筑企业必须重组整合。要按照市场需求、优势互补、企业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鼓励以具有较强海外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大型建筑业企业为“龙头”,联合、兼并科研、设计、施工等企业,实行跨专业、跨地区重组,形成一批资金雄厚、人才密集、技术先进,具有科研、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和融资能力的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加强战略管理,广纳适应国际化经营的优秀管理人才,提高在世界范围组合生产要素的能力,发展核心和优势技术,尽快使本企业的经营规模、技术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和净资产收益率等达到国际同行先进水平,形成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骨干力量,争夺国际高端市场和大项目。

(四)将建筑业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走出去”并紧密地与商品、设备、技术、劳务出口联系起来建筑业包括服务贸易的12大类中的3大类,155种中的20多种,总体表现为对外工程承包、对外设计咨询和对外劳务合作三个国际经济合作的方面,但每一类和每一个方面,都具体有好多内容,为了增强整体竞争力,必须增强每个大类和每个小种的竞争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从新的角度——即产业化来看待建筑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各类和各种构成了整个产业链,不能轻视每个链条,还要看到其他相关支撑行业。同时,我们以对外工程承包为主体的建筑业走上国际市场,要密切考虑我们与之有关的设备、商品、技术、劳务等,也要借工程承包“走出去”,发挥更大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的效应。

(五)培育一批新的主体,鼓励和支持民营对外承包企业“走出去”我国的建筑企业数量多,在目前房地产宏观调控下,政府应鼓励和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向外向型建筑企业发展,具备条件的给予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自主权,有目标地培育一批新的“走出去”主体。特别是对有实力的民营建筑企业和工程设计企业,要优先培育,鼓励和支持它们走上国际市场,扩大队伍和力量,以新的生力军进入国际工程市场。

(六)对外工程承包,不仅要创新各种形式,也

要与我国其他“走出去”形式紧密结合起来为了增加招标的成功率,带资承包是一种公开竞争的方式,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去尝试,我们的企业通过联合国内金融机构支持争取有些项目是可行的。其他如BOT、BOOT、BT、EPC、PMC、PPP等承包招标方式,要研究熟悉它的运作,尽量尝试和采用,创新运作,这要比单纯的或传统的方式成功率高,是现实也是趋势,是走向成功之路的方法之一。再者,与境外国际竞争者组成战略联盟去争取大项目,只要对我有利,何乐而不为?我们在对外承包工程中,要密切配合我们的对外直接投资,如矿山开采、开发区建设、商城建设、生产企业厂房建设、驻外机构建设、对外援助项目建设,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和对外援助的增多,客观上给我们的工程承包创造了市场,都要通盘考虑。还有一个方面,境外国外对我境内的投资项目、对我援助项目、合作开发项目,更是我们要争取的项目,也是我们“走出去”的一种特殊形式。

(七)多种方式解决资金短缺和融资问题对于不断扩大发展的企业来说,资金宽余是相对的,短缺是绝对的,小企业、小项目缺钱,大企业、大项目有时还缺得更多。但从市场经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说,并不是不可解决的,这正如大江大河有水,小河小渠没水是连接和疏通问题。传统的方式肯定是受到限制了,必须创新方式方法。联合其他企业如制造企业、商业企业,金融企业组建企业集团或利益联盟,自然有解决的办法,这又涉及到形成跨国公司的问题,发达国家走过的路,我们也能走,如建立象日本、韩国的综合商社,也可以支持“走出去”。只要是积极向上,过去经营效益好,信誉好的企业,政策性银行贷款,是可行的,有的企业在资本市场用股票、债券直接融资,也是可能的。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利用我们商品、设备做出口信贷,与工程承包联系起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在发达国家租赁设备或做租赁承包,也可尝试。风险投资也不妨在这一领域尝试。从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结合对外援助和进出口贸易来融资,都可创新采用。当然,国家外汇金融政策支持在目前来说是最为必要的。

(八)做好多种形式的保险、保函、担保工作及人身安全保障工作实践证明,要想在国际市场上能够成功,必须做好一系列保障工作。工程项目的政治风险规避必须由国家来保障,经济风险可分散到相关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政府机构或政府委托的机构。我国从1982年与瑞典签订了第一个投资保护协定起,到目前为止已与112个国家签订115个此类协定,并且还在与没有此类协定的国家商谈签订,但20多年来,我国至今还没有一家企业利用投资保护协定来维护过自身合法权益。这必须引起企业的高度关注,好好研究利用,保护自己的利益。为增加招标成功率,进行多方保险和保函是非常必要的,这需要国家、金融企业、建筑企业共同合作来完成。同时,对在外工作的人员的人身及部分经济收入安全,也要由国家或有关部门、企业、其他相关机构来进行,解除国外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

(九)加强高级人才培养和一般劳务人员培训具有技术、管理、法律、语言等胜任能力及政治素质好的对外工程承包人员是严重短缺的,培养的方式应多样化,国外实践培养,高等院校进修,专门知识培训,高校正规培养,都可尝试,还可在国内国外招聘。一般技术人才的培养要跟上,对农民建筑工的培训和教育更应重视,如有可能,尽量使用我们国内的建筑工人。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各建筑企业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要特别重视,加强组织协调,落实资金、师资和培训任务,逐渐提高农民建筑工的技术及政策法律水平,这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之一,必须常抓不懈。

(十)政府优质服务与各项优惠政策支持各级政府应以“走出去”战略为重大战略任务,彻底转变职能,切实做好所需服务。对外投资法律法规要制定和有效实施;外交支持必不可少;信息服务要领先:企业重组、各行业相互配合需要政府指导和协调;国外政治风险,不可抗力,信誉与资质担保都离不开政府。对进入国际市场的弱小企业进行扶持,甚至干预支持,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可行的,也符合国际惯例。我国现有财力物力雄厚,外汇储备充足,是强有力扶持企业“走出去”的大好时机。税收减免,出口退税,部分贷款贴息,专项资金支持,财政补贴,对外援助项目支持等,在符合战略利益的基础上,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是“走出去”成功的重要条件。

责任编校 罗远航

推荐访问:国门 建筑业 大步 探讨 走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