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康体结合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产业专业群建设研究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3-07-02 14:10:32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本文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论述康体结合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产业专业群建设,提出围绕体育与健康产业领域,构建“三能力、两递进”的立体式人才培养模式、模块化构建“岗位对接、学训交替”的双线融合课程体系,建立专业群共享型“五位一体”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打造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品质优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创建“以体育为核心,涵盖康复、保健、营养、防护与健康”的体育与健康产业专业群,为职业院校专业群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康体结合  职业院校   体育与健康产业  专业群  实践  学训交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C-0054-04

专业群建设是近年来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的重点,依托1~2个重点专业为核心,围绕某一服务或技术领域的产业链,形成和建立专业集群,是高职办学专业与社会的契合点,也是有效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和促进新时代社会及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专业群与产业链的互动中,产业链的发展需求始终应居于主导地位,高职院校专业的布局和调整应以服务产业、带动经济发展为目标,以促进相关产生链的组成和发展要求为依据。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根据自身体育院校办学特色,对接体育与健康产业發展的国家战略,以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为引领,构建了“体育为核心,涵盖康复、保健、营养、防护与健康”的体育与健康产业专业群。

一、体育与健康产业专业群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构建基于校企协同、内外兼修“三能力、两递进”的立体式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2015级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作为改革的实体,以合作企业的“企中校”和学校内的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创建“校中企”高度模拟实体企业为依托,实施基于校企协同、内外兼修“三能力、两递进”的立体式人才培养模式。

利用实训基地的有利场所,组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创建模拟公司,模拟公司根据市场上公司的结构,设立管理部、营业部、企划部、人资部、物资部、技术部等部门,由学生运作和管理,教师只负责实习的技术指导。

整体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基于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为基础,具体安排如下:在第一个学期按摩与推拿能力课程模块教学结束后第二个学期安排为期一个月(晚上)的“企中校”按摩与推拿实操,第二个学期在上完运动损伤与预防课程模块后第三个学期在“校中企”完成运动损伤与防护能力的实习(主要针对校内运动队和有运动损伤的校内学生),第三、第四个学期完成中医筋伤课程模块和常见病运动疗法模块的学习后第五学期在“校中企”完成这两个课程模块的实习,第六个学期可以顺利到实习单位完成顶岗实习。

改革的关键是在于对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部分前移并分散到在校期间的第二、第三、第五学期,每个学期的实习都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模块对接,在三个学期的实习结束后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累加和递增。学生在高度模拟实体公司的“校中企”中完成了设定学生要培养的三大职业岗位(保健理疗师、运动防护师、运动康复师)的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后,学生到实习企业或者就业企业就已经完全直接上岗(如图1)。

学生在这样的立体循环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成长,能够夯实基础,实现综合技能稳步提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力和岗位竞争力。

(二)模块化构建“岗位对接、学训交替”的双线融合课程体系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新时代赋予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目前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社会对高职学生的主流评价是技能水平高,但综合素质不高。我们将学生的人文素质与职业能力两条主线课程模块化地构建到课程体系当中,根据市场对应岗位的需求,考虑课程属性,将所有课程除公共基础课程外,分四类课程来构建课程体系。具体如下:

1.职业岗位技能类课程。根据市场岗位需求,明确技能需求,然后设立对应课程,完全符合市场需要,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如表1。

2.学生人文与职业素质类课程。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我们将素质课程分为四个部分融入课程体系,见表2。

3.实践类课程。实践类课程是高职教育最具有特色也是最能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环节,将这部分实践课程经过仔细考虑、调查和深入研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技能,效果非常明显。(1)为了强化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增加实践环节的课时数和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专业实习学时数。(2)为了让学生尽早投入实际工作,更深入地工学结合,学生从大一第二学期到大二第四学期基本都安排有“项目实习”。即专业技术课提前安排,完成一项技术的学习,学生即在新创办的“校中企”进行对应项目的实习。这种分段的项目实习贯穿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

根据体育与健康产业市场职业岗位需求、学生专业技能课程学习能力的递进层次关系,将在校期间的专业课程化分成四个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并设置相应的项目实习,进行实操,经实习实操检验过后,再进行下一模块的专业学习,不间断地进行“岗位对接、学训交替”,并提高职业人文素质的培养类的课程的比例,加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解决目前社会上高职毕业生“技术强,素质差”的问题,如沟通技巧、团队合作教程、学生心理资本的提升、学生的职业规划作为职业生涯规划实操课程群贯穿六个学期,达到图2所示职业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双线融合培养课程体系。

4.专业拓展类课程。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除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外,还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类课程,以拓展学生的就业领域。如足部反射区疗法、美容、推销实务与技巧、运动营养、牵伸技术等,供保健、防护、营养等各专业的学生共同选修。

(三)校企共建校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1.建立共享型“五位一体”校内实训基地。以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为核心,根据体育与健康专业群建设的目标,对实训中心进行改造、仪器的购置调试、功能的分区、专业实训团队的配备,将实训基地按照教学实训、技术培训、社会服务、科研开发、职业鉴定“五位一体”的功能要求,打造了三个中心—— 体质与健康管理中心、运动防护中心和体育保健与康复中心,下设共16间实训室,形成测量评价、运动处方、运动防护、损伤康复等运动健康保障完整技术群的实训教学体系与一条龙的对外服务体系(如图3),基于此实训基地的三个中心进行专业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学生反馈特别能找到职业角色的体验感,学习动机、积极性都大幅度提升,学习效果也有明显进步。

2.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主动寻找医院、健身馆、健康管理公司等专业相关企业、公司进行积极合作,建成该专业群的校外实习基地,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校外基地可以提供体育与健康产业专业群所需要的各种岗位实训教学条件,使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并掌握工作的各个实践能力需求和岗位需求,真正做到与岗位零距离对接,切实有效地提高实训效果。

(四)开发一系列共享型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

以建设数字化校园为平台,整合、开发专业群内各专业可以共享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成为几个专业师生共享的网络教学平台。内容丰富,包括专业动态、专业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指导、教学评价、课程资源、职业标准、第二课堂等模块。将专业通用核心课程、共享课程、现代信息技术微课资源都呈现在线上,随时在线学习,为教师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五)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培养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品质优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我国现在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迫切需要职业教育为社会提供助力,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强师方能兴教,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专业群的长期发展的保证,全面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素质。

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我们采用“两双”团队建设模式,即专业建设实行校企“双带头人”,学校专业带头人和企业兼职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工作方面有不同的分工,互相补充,共同带领团队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教学施行校企“1+1”模式,每门专业核心课程分别配置学校专任教师一名和企业技术人员一名,两者共同组成“双骨干教师”,发挥专任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自身特长分别侧重负责课程的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技术实践教学,全面把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

制定专业带头人的培养、骨干教师建设、“双师”素质专任教师建设计划,形成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梯队建设机制。根据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激励措施和考核制度,充分调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工作积极性,发挥“双师型”师资队伍在专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根据专业发展及课程设置的要求,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专业对口企业或医院挂职锻炼,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列入教师年终考核项目,以此提高专任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实践教学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要求兼职教师参加教育培训、课程建设、教研活动每学年不少于6次,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校企合作、专兼联手共同分析职业岗位,根据岗位需求开发课程;确保校外实践教学以兼职教师为主,提高兼职教师的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

为更好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校企双方队伍的质量,我们搭建校企双方交流平台,择优实施校企互聘,结合学校制定的激励机制,给学校犹如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充分唤起教育教学改革的劲头。

(六)建立专业群建设管理机制

1.組织与制度。学校组织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建专家群,成立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小组及制定管理办法,制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专业群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专业群建设考核制度,以及构建教学评价体系等,为专业群建设保驾护航。

2.资金保障。学校设立专项资金,来源包括自治区财政投入、学校自筹等,专款专用,保证资金规范合理的使用,确保专业群的建设高质量完成。

3.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1)制定专业层面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计划,制定相关教学管理办法,从教学检查、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教学规范各方面,时时紧抓教学质量。(2)制定校内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印发教学质量监控、教师评学、教学督导工作、教学安全、教学信息员等一系列管理办法,从各个角度和层面掌握培养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保证人才的质量。(3)开展过程性考核,结合课程内容进行项目化、模块化教育教学的改革,课程成绩的评定以过程性考核为主,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4)建立校外多方参与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学生在完成各个项目模块实习和顶岗实习时,建立全面的校外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评价制度,学生的实习成绩考核在评定中占有较大比例。

二、体育与健康产业专业群主要建设成效与思考

(一)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情况

自专业群建设以来,已经培养了近500名体育与健康产业专业群的技能型紧缺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几年来一直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的优秀成绩,依托实训基地和产业群,始终坚持以培养学习者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充分发挥基地实践教学与实训的功能,在保证教学需要的前提下,适当开展对外培训,获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学生实训方面,实训基地制定了周密和具体的实训计划,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设备的效能,实训效果好,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增强。在满足教学的同时,每年还为社会提供近两千人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

(二)多元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

在“双师型”教师的梯队培养制度和“两双”教学团队建设模式下,抓住专业群建设的机遇,专兼职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并收获较多的课程资源建设成果:出版了3本教材、校内自编教材6本、实用新型专利2项、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标准和实训教学标准及微课多门等,进一步促进教师的积极性,传统教学的思想意识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

我们通过校企交流平台,实施校企互聘,将师资队伍建设成为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品质优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三)“体质健康惠民行”“体育保健进社区”等特色社会服务

依靠学校体育与健康产业专业群建设的优势,充分发挥教学团队及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以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自治区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打造体质测评与健康管理、运动防护、体育保健与运动康复等社会服务团队3个。

充分利用自治区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三大中心对外服务的平台,与校外有关企业、公司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每年向社会培训保健按摩师、健身教练、游泳救生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等近500人,并合作完成了广西区体育场三千人的国民体质监测任务,获得社会好评。

打造了广西体育保健、运动防护、运动康复、体质与健康管理等体育与健康行业示范中心,该项目的示范、引领和辐射效应明显,为本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专业群建设和发展与经济建设密不可分,不能脱离外部市场环境而独立存在,需把握国家发展战略,以广西市场需求为导向,对社会环境、地理位置及学校办学特色进行分析,进行科学规划从而有序地推进专业群建设,与实训基地结合,共建共享,放大效益,保证专业群高质量长远地良性发展。

专业群的建设牵涉多个专业方方面面的发展,目前来说仍然有较多不足,需要把握好专业群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定位,密切关注社会市场发展动态和方向,及时对专业群内专业的设置及课程体系进行有效调整,以提高所培养人才的综合竞争实力;还需继续寻找学校与校外企业合作的有效结合点,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引入行业优质资源,建设实践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考虑并做好教学团队长期发展规划,加强以老带新,提升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活力。

与广西体育与健康产业的需求相比,现阶段完成的专业群建设成效及社会服务能力还远远不够,还需继续在实践中不断地去学习、积累、探索与创新,在办好、办精已有专业的情况下,拓展专业群覆盖范围,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刘霞.基于产生链的高职专业群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

[2]强伟纲.对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7)

[3]吴翠娟,李冬.高职教育专业群的内涵分析和建设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23)

[4]向敏,等.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药学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思考[J].高教研究,2016(23)

[5]姜汉荣.职业院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基于专业群的“现代性”认识[J].职教论坛,2017(36)

[6]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Z].

[7]张剑利,王文化.“互联网+”促进康体结合的机制与路径[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10)

[8]宋子恒.基于“健康中国2030纲要”体育健康产业实现路径[J].贵州体育科技,2017(2)

[9]何秀超.探索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18(10)

[10]程晖.以实训基地“小切口”撬动产教融合“大改革”程晖[N].中国经济导报,2018-10-08

[11]聚焦“双师”奠基职教——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施十周年[EB/OL].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2017-03-03

【作者简介】俞 玲(1982— ),女,安徽当涂人,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讲師;宁小春(1974—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责编 卢 雯)

推荐访问:康体 职业院校 产业 建设 研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