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在文明的夹缝中成长

医院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2-04-03 11:16:00

《哈立德之书》是阿拉伯裔作家埃敏·法斯·雷哈尼(以下简称“埃敏”或“埃敏·雷哈尼”) 根据自己早年的生活经历用英语所创作的第一部小说, 该小说在1911年由美国托德·米德公司首次出版。《哈立德之书》是埃敏文学创作生涯中的第一座里程碑,因为小说通过记述主人公哈立德的成长,不仅鲜活地记录下埃敏少年时代的活力与稚气,真实地见证了埃敏青年时代的孤勇与悲情,更深刻地刻画了以埃敏为代表的挣扎在阿拉伯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夹缝之中,在被现代科技与物质文明异化了的现代社会坚守心灵净土的青年叙利亚知识分子对现代阿拉伯世界,对现代东西方关系以及对现代社会中的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审视与思考。《哈立德之书》是埃敏·雷哈尼的成长史,同时也是一部现代阿拉伯知识青年的成长史。

何为成长小说

“成长小说”,又称“教育小说”或“修养小说” ,在英语文学史上这类小说的定义与名称一直没有一个共识,被称为“Bildungsromann”,“Novel of initiation”, “Growingup novel” ,“Novel of youth” 或“Novel of adolescence”等。莫迪凯·马科斯在综合了诸多定义后在论文《什么是成长小说?》中对成长小说做了如下定义:成长小说展示出年轻的主人公在经历了某种带给他切肤之痛的事件后,改变了自己原有的世界观,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或两者都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使他摆脱了童年的天真,并最终把他引向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成人世界。[1]因此,简而言之成长小说就是以叙述人物的成长与成熟为主题的小说。

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主题,成长小说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创作传统,几乎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优秀的成长小说出现。特殊的主题决定了小说特殊的元素与特征:从内容上看,由于成长小说反映的是个人的成长经历与心理体验,所以小说具有亲历性,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见闻与经历,人物性格的变化构成了小说的主体;从结构上看,成长小说普遍遵循着程式化的模式:天真—诱惑—出走—迷惘—考验—失去天真—顿悟—认识人生和自我,小说主人公均经历了成长的“心路历程”;从结果上看,成长小说的主人公在经历了带给自己切肤之痛的磨难后均获得了对自我、对人生、对世界的全新认识,从而实现成长走向成熟。[2]

浪子,愤青,先知——哈立德的成长

《哈立德之书》的创作历时四年,通过讲述哈立德这一移民美国的黎巴嫩男孩的故事,埃敏记录、审视并反思了自己人生的前30年,细致而深刻地勾画出世纪之交以哈立德为代表的现代阿拉伯青年的曲折成长历程。

小说主人公哈立德出生在黎巴嫩山区一个宗教气氛浓郁的小城巴尔贝克,他的父母都是虔诚的马龙派基督徒,可他本人却是这座保守质朴小城中的“浪子”。少年哈立德桀骜不驯,特立独行,他大胆讽刺教会的虚伪贪婪,直言批评教育的呆板僵化,他抗拒束缚,向往自由。从一头驴起步,不到几年时间哈立德就发达了,在家乡巴尔贝克意气风发的他高调地拥有了最好的马,由此实现了人生第一个宏伟理想。然而满足与成就感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他就又觉得兴味索然,于是他把向往已久的马以一百个英国金币的价格卖给一个旅行者,从此开始了人生另一段征程。和几乎所有成长小说的主人公一样,不久哈立德也开始了自己的探险,用卖马的钱他和朋友离开了沉闷的家乡前往美国,迈向人生的更高一级。“他从没满足于可见的地平线,无论它多么宽广多么美丽。他的灵魂总是渴望视野尽头那不可见的远方。”[3]

少年的探险之旅总是多险恶波折的。乘船去美国的途中哈立德和自己的伙伴饱受折磨,海上气候的无常、船上凶险的传染病、恶劣的食宿、水手们明目张胆的敲诈勒索与欺辱令他们吃足了苦头,对真实的人性与现实的人生有了真切了解。几经波折,带着疲惫的身心和被榨干的钱包他们终于到达美国。然而,很快哈立德就发现美国并不是传说中那样的美好天堂。在纽约,哈立德和朋友萨克伯寄居在叙利亚人社区一个潮湿阴暗的破败地下室,为了生计他和伙伴像其他来自自叙利亚的移民一样兜售所谓来自“圣地”的小饰品。追寻生命的意义,开创伟大、崇高、神圣的人生是少年哈立德始终坚持的梦想,带着盲目的狂热,懵懂的他开始了在美国的一系列尝试与冒险:起初哈立德将实现梦想的希望寄予西方文明,他苦学英语,流连二手书店,买书、读书、听演讲,花光了自己的积蓄,却因无钱付费而被自己崇拜的偶像冷酷地拒之门外;文化拯救论的破灭使他一度沉迷于波希米亚生活,让直觉来引领自己全部的生活,却终落得身心俱疲;他也曾对民主政治寄予厚望,却因坚持道德操守而锒铛入狱。

尔虞我诈,冷漠无情,金钱至上的西方现代工业社会令哈立德失望透顶,面对传统道德与价值体系的瓦解他心灰意冷。出狱后,哈立德和伙伴毅然离开美国,返回家乡去寻找答案。可是,离开多年的故乡一成不变,依旧落后而沉闷。返乡既没给予哈立德他所渴望的慰藉,也没提供令他满意的答案。而且没有想到的是,他本人也因多年的旅美生活而有了种种不自知的改变。他比少年时期更加难以融入当地的生活,他与周围的一切更加格格不入。回到家乡巴尔贝克不久,哈立德就与马龙派教会发生了正面冲突。已是青年的哈立德对当地教会依然没有好感,他一如既往地拒绝参加教区活动,拒绝履行教徒义务,而且还毫无遮掩地结交反教人士,因此,教会以哈立德在教堂附近散发小册子,宣扬“异端”思想为由劝解他、斥责他,甚至向他施压试图将他降服。神父的劝说,父亲的斥骂、母亲的泪水都动摇不了他分毫。最终,教会公开将哈立德开除。由此而来的后果极其严重,本已名声不佳的哈立德在同胞眼中变得更加不堪,不仅他本人被邻里乡亲所孤立,他的家人也因他而倍感耻辱。愤怒的父亲将他赶出家门,心痛的母亲终日以泪洗面,带给他他致命一击的是,与教会的矛盾冲突导致他和表妹玛丽·奈佳玛的爱情得不到教会承认,致使奈佳玛终嫁他人。这一切不仅摧残着哈立德的心灵,同时也折磨着他的肉体,重重打击下哈立德罹患严重肺病,健康每况愈下。带着疲惫的身体和破碎的心灵,哈立德黯然隐居山林。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哈立德终于得到了久违的解脱与安宁。黎巴嫩雪松林中的隐居和冥思不仅治愈了哈立德肉体上的疾痛,更平复了他因坚持理想而煎熬多年的心灵。在静谧宏瀚的大自然中,几经反思,几多领悟,哈立德多年的追求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顿悟的他从此不再自怨自艾,不再纠结个人的得失,而用博大的胸怀勇敢拥抱不完美的现实生活。顿悟后的哈立德将自己视为阿拉伯民族的代言人,全人类的代言人,他像阿拉伯历史中的先知那样无畏地担起人类伟大、崇高、神圣的使命,带着对“消失后的出现;投降后的真理;日落中的日出” 的信念[4]毅然投身阿拉伯大地,带领阿拉伯人民走向振兴,努力为自己的民族,为包括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内的全人类,从僵化的东西方文化积层中提炼、打造一种全新的生活,寻求一种全新的生存与生活方式, 带领人类去寻找更繁荣的文明。[5]

“哈立德主义”——成长的领悟

成长总是一个充满苦痛与挫折的过程。无论是少年维特,还是哈克贝瑞·芬,没有谁的成长能够一帆风顺。而成长对于生于黎巴嫩,长于黎巴嫩和美国这两个迥异的国度、两种迥异的文化、两套迥异的制度下的哈立德,则更为一波三折,曲折坎坷。纵观整部小说,从天真不羁的小童,到桀骜不驯的少年,再到先知般乐观、豁达、智慧的青年,哈立德可谓经历了跌宕起伏、坎坷崎岖、脱胎换骨般艰难痛苦的成长历程。虽然人生本就是苦多于乐,但在哈立德的成长中痛苦占了太大的比重。首先,赴美之前的哈立德是不快乐的。由于哈立德天马行空的自我意识和对自由的极度渴望,他与家乡黎巴嫩沉闷保守的社会氛围、宗教氛围格格不入,他是众人眼中的怪胎,他被斥为浪子,他被排斥鄙夷,他更令家人蒙羞;在美国,理想至上的哈立德同样是不快乐的。美国社会无处不在的拜金主义与实用至上的浓郁功利氛围,西方文化下人与人间的距离与冷漠关系同样令他感到格格不入。沉浸于自己精神世界,理想主义的哈立德始终难以融入西方社会,因此他不仅不快乐而且怅然迷茫、失去了人生目标与方向;而决然返乡的哈立德则更加不快乐。多年的旅美生活后他蓦然警觉自己不仅成为不了完美的西方人,同样也难以成为东方人眼中合格的东方人,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他都倍感格格不入,他找不到自己的归宿。

哈利德的一生戏剧而悲壮,几经磨难,几经波折,当他最终大彻大悟,打开心结,开始乐观无畏地面对人生时,等待他的却是来自政治与宗教强权的迫害,是爱人、亲人的疾病和死亡。通过哈立德极具悲剧色彩的成长历程,埃敏不仅再次向读者重申成长小说的沉重主题——成长是个体在与环境与现实的痛苦磨合过程中所实现的自我进步与升华;而且,还从文化间性视角阐释自己对成长的领悟,梳理、整合自己的思想与哲学。埃敏用自己深切的人生体悟向世纪之交的阿拉伯青年,美国青年,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的全世界青年,发出了忠告:正如小说主人公哈立德,无论在东方,还是去西方,以及再回到东方,他始终都没有在任何一个国度,在任何一种文明中找到自己理想的生活,没有实现伟大、神圣、崇高的人生理想,却最终在自己人生的最低谷,在黎巴嫩山林的沉思冥修中,从自己的心里找到了追索已久的答案。通过哈立德接二连三的夸张而戏剧性的碰壁与挫折,埃敏意味深长地告诫千千万万像哈立德那样渴望超越,渴望成长的青年人,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契合个人理想的无懈可击的完美从未存在。然而,东方和西方,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文化虽有其自身无法避免的缺点,但同样也均具独到之处。因此,唯有勇敢地接受现实,客观、理性地正视自己,正视自己所处的环境,坦然承认自己的错误与不足,以开放包容的眼界与胸怀积极学习并吸纳一切先进的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成果,才能最终实现个人的成长,并在人类文明的传承中推动人类的持续成长,实现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哈立德之书》不仅是一部移民小说、自传,更是一部沉重而深邃的“成长小说”。因为,它不仅真实地反映了以主人公哈立德为代表的现代阿拉伯青年身处东西方两个世界的夹缝,在东西两种制度与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中顽强成长的曲折过程,而且极其可贵地记录下以哈立德为代表的经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阿拉伯青年知识分子在世纪之交,面对古老的阿拉伯东方世界与强大的西方现代科技文明和物质文明,而对自身、对阿拉伯民族,对整个世界以及全人类的成长与发展所作出的思考。[6]

《哈立德之书》不仅是阿拉伯裔美国文学的一座里程碑,更标志着埃敏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哈立德之书》是一个起点。通过创作这部作品,埃敏·雷哈尼理清了自己的思路,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并系统地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与哲学,从此开始了笔耕不辍的一生,传播自己的思想与哲学。正因如此,埃敏研究者将其思想与哲学称之为“哈立德主义”。《哈立德之书》是一个开端。哈利德消失在了埃及的茫茫沙漠,而埃敏从此活跃于世界政治和文学舞台。他用犀利深邃的作品,用热情洋溢的演说努力构架东西方了解与交流的桥梁,他为更多的人指明方向,他努力推动阿拉伯世界的复兴,他更激励着哈利勒·纪伯伦、爱德华·萨义德等越来越多的有着相同理想的人为人类的进步携手共进。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号:2012-QN-051):《哈立德之书》研究(主持),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号:2012CWX109) :《哈立德之书》——第一部阿拉伯裔美国小说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12CWW037):阿拉伯裔美国文学研究(第三名)成果。

参考文献:

[1][2]Mordecai Marcus.What is an Initiation Story? [A].In William Coyle(ed.).The Young Man in American Literature:The Initiation Theme[C].New York:The Odyssey Press,1969:32,56.

[3][4][5]Rihani,Ameen.The Book of Khalid[M].New York:Dodd Mead and Co.,1911:11,148,364.

[6]石英.来自先知的礼物——第一部阿拉伯裔英语小说《哈立德之书》[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2).

作者简介:

石 英(1977— ),女,河南开封人,硕士,河南大学大学外语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文学翻译。

推荐访问:夹缝 成长 文明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