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唯物主义有神论假说的基本观点

家教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1-07-27 10:20:03

摘 要:人们习惯于把有神论归入唯心主义,将其与唯物主义对立起来,这种观念阻碍了人们对事物的更深入的认识。20世纪以来科技领域的一些新进展,如质能守恒定律、暗物质及暗能量的发现、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等使我们能够提出一个调和唯物主义和有神论的假说。在系统的功能依赖于结构、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的公设前提下,对神的概念能够做出唯物主义的解释。通过这一假说,唯物主义和有神论可以不再对立,科学与宗教在唯物主义框架内实现统一成为可能。

关键词:唯物主义;有神论;假说

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097-02

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人们往往都已经习惯了把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等同起来,把唯心主义与有神论等同起来,当然也就把唯物主义和有神论对立起来了。事实上,这种思维模式可能已经阻碍了人们对真理的更进一步探求和对世界的更深入认识。

唯物主义和有神论并不是天然水火不相容的,这种对立可能只是阶段性的,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范围还有限,人类还远没有洞悉宏观宇宙和微观世界的全貌,我们对自然的认识还处在相对的“中观”层面,一些本来是自然的、物质的存在只因其所特有的属性不能为我们理解而被我们怀疑或否认;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宗教的传统的观念的延续,有神论者们往往把“神”绝对化了,在一些哲学家那里,神不仅是超物质的和绝对全能的,甚至可以是超逻辑、超理性的。

如果我们不再像传统宗教那样把神看作是绝对超越于自然之上的精神存在,而只是把神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形态,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中我们尚未充分认识的那部分,把神看作是有着某种物质和能量基础的强大的生命体,那么唯物主义和有神论就可以不再对立了,科学与宗教也就有可能达成统一了(这里所讲的统一,主要是指自然科学有可能对灵魂、神、神迹等宗教要素的存在做出合理的解释,而不涉及具体宗教教义中主张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仪式设置等,因为这些是与科学并行的,不存在冲突或统一的问题)。

一、两个必要的前提公设

唯物主义有神论需要两个公设作为前提,第一个公设是系统的结构决定了系统的功能,系统的功能依赖于系统的结构。一般来讲,一个系统的功能的复杂度与其结构的复杂度是一致的。一个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则其可能具有的功能也越复杂;一个系统如果想具有复杂的功能,则必须具有复杂的结构,而且系统整体具有的高级功能无法用其组成部分的孤立的特征来解释[1]。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在外部环境相同的情况下,具有相同结构的系统必然具有相同的功能,具有类似结构的系统也具有类似的功能。

第二个公设是现实的结构需要有物质或能量载体的支撑,没有物质载体或能量支撑的抽象结构不会具有现实结构所具有的功能。图纸上的房子不能住,设计图上的汽车不能行使,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有了上述前提,我们就可以反推,如果说灵魂、神等是存在的,就等于说他们是表现出各种功能的,如惩恶扬善等。如果神存在而不表现出任何外显的功能,那就同不存在也没什么区别了。自然神论中的神就是一个几何没有任何功能的神,因而这个神存在与否都一样。既然灵魂和神必须是有功能的,那么灵魂和神也必定是有内在结构的,只有这种结构才能够保证其功能的发挥。既然是有内在结构的,那么灵魂和神就必然要有维持其结构的物质或能量载体。那么,这种构成灵魂和神的物质有可能存在吗?

二、唯物主义有神论的物质和能量基础

首先,假如有构成灵魂和神的物质(以下简称“灵质”)存在,那么这种物质应该具有以下这些特性:第一,它的密度应该是非常小的,因为人或动物的肉体死亡后并没有发现其重量有明显的减少,至少目前还没有见到这方面的可靠实验证据;第二,它应当是透明的,没有任何颜色,所以肉眼无法观察到其存在;第三,它是没有任何气味和味道的,不能引起人们的嗅觉和味觉的反应;第四,它在结构上是非常细微的,因而可以穿越任何其他普通的物质,并且与实体物质很少发生相互作用,因而现有的仪器设备还无法探测到它的存在。

构成灵魂和神的物质应有的这些特性,让我们很容易就联想到了天体物理学正在探索的“暗物质”(dark matter)和“暗能量”(darkenergy)。现在多数科学家认为,暗物质可能由一种人们目前还没有充分认识的亚原子粒子构成[2],有的科学家认为暗物质有可能是一种中微子(neutrino),一种质量比电子还小很多的极其微小的粒子。20世纪90年后期,科学家们通过对超新星的观测,发现宇宙在加速向外膨胀,而暗能量是对这种现象的最合理的解释。为取得该项研究成果做出主要贡献的美国天体物理学家索尔·佩尔马特(Saul Perlmutter)等三人获得了201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虽然暗物质和暗能量究竟是什么目前人们还不完全清楚,但其存在已经为科学界普遍承认,因为来自不同方面的观测和研究结果已经能够相互印证,如对星系旋转速度曲线(velocitycurve)的观测[3],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4]等。暗物质和暗能量可能在宇宙中是大量存在的,根据天体物理学家的推算,在整个宇宙的质量和能量的总体中,暗物质大约占的23%,暗能量占大约72%,而以我们可见的原子状态存在的物质只占大约4.6%。

根据科学家的描述,暗物质可以穿透任何普通物质,也不与普通物质发生任何相互作用,这类物质本身不会发出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等任何电磁辐射,也不吸收和反射任何光,而且是完全透明的,因而难以探测,所以被称为暗物质。暗物质的这些特性都与我们假设的灵质应有的特性高度一致,所以我们有理由将二者联系起来。

三、对神的唯物主义解释

可以想象,如果某种构成灵魂的物质或能量充满了活着的人(或动物)的体内,并且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那么灵质的分布结构必然与机体的结构存在着对应性,人体的结构有多复杂,灵质的分布结构也就有多复杂,并且是与机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紧密结合为一体的。当人的机体死亡后,灵质这种很细微的特殊物质有可能从机体里分离出来,成为脱离机体而独立存在的实体。灵质从机体分离出来后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灵质像水蒸气一样飘散开了,原有的分布结构已经不复存在了,如果这样,那么也就不存在什么灵魂了。但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从机体分离出来的灵质并没有飘散开,而是凭借着某种力仍然联合在一起,那么原有的和有机体相对应的分布结构就会被保持下来,就成为独立存在的“灵质团”。前面已经讲过,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相对应的,有什么样的结构就会有相应的功能。既然“灵质团”保持或部分保持了与原来机体相对应的结构,那么也就必然保持了(至少是部分保持了)有机体的一些功能,如运动、感知、记忆、思维等功能,那么这个“灵质团”实际上就是灵魂,他依然是有生命的。

脱离肉体存在的灵魂会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因为物质和能量的不断消耗而最终解体死亡;第二种可能是与另一个肉体结合;第三种可能是继续长大,前提是他能够获取新的物质和能量。那么,神又是怎么来的呢?神实际上就是宇宙中最早出现的高级生命的强大的灵魂。

近期科学家们测算的宇宙年龄在120亿至130亿年之间[5],估计在宇宙可见的范围内类似银河系的星系数量可能高达千亿个以上。在如此漫长的时间跨度和如此广袤的空间跨度里,如果说只有地球是唯一可以繁衍高级生命的星球,恐怕稍有一点理智的人都不会接受。我们可以想象,在人类出现之前,在其他星系的一些星球上可能已经多次出现过和人类相似或比地球人类更高级的生命。如果这些宇宙中早期的生命也有着和人类类似的机体,那么他们的肉体也无法生存很久。但是在他们的肉体死亡后,他们的灵魂,或者他们当中部分成员的灵魂通过某种途径从外界继续获得了物质和能量,因而他们的灵魂不断长大,他们的活动能力不断增强,智慧也不断提高。

由于灵魂的生长不再受到肉体遗传基因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可以长到很大。这些早期的高级生命的灵魂在宇宙漫长的时间长河里不断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变得非常强大。他们中有些是很善良的,具有很高的道德水平,这些善良而强大的灵魂对宇宙中晚于他们出现的生命赋有强烈的爱心,他们尽力帮助后来的生命,这后来的生命就包括地球上的人类,但由于早期人类对这种生命形态并不认识,于是就称他们为“神”。神对人类的直接的引导可能主要集中在人类从蒙昧迈向文明的起步阶段,因为蒙昧时期的原始人类更需要智慧的引导,否则必将在蒙昧阶段徘徊更长的时间。所以,很多宗教都起源于人类文明的初期。而到了近现代,因为人类已经逐步走向了文明,神对人类逐渐减少甚至停止了直接的干预和引导,神之所以这样做,可能恰恰是为了鼓励人类自身的科学探索。因为如果神还像早期那样直接通过神迹向人类显现,那么人类的很多科学探索可能都会停下来,而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向神祈求帮助上,如此反而阻碍了人类向更高文明的发展。

这里有人可能会问,一种或少数几种简单、初级的物质有可能组成结构复杂功能高级的系统吗?对于信奉还原论的人来说这是不成问题的。如果觉得抽象,想想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就可以了。

四、神的能力问题

这样理解神,神显然不再像某些传统宗教中理解的那样是全能的,神的能力可以非常之大,可以大到人类难以想象的程度,但无论多大总是有界限的。神的活动也必须是在自然律之内的,神不能是超逻辑的。神迹也并不是超越自然规律的,而只是它的发生所遵循的那些自然规律我们目前还不很清楚而已,也许就是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规律。

如果不再坚持神的绝对的全能,那么传统宗教哲学中的那个两难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6]。神的能力虽然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是有限的,但由于神有能力不断从宇宙中获取更多的能量,所以神的能力是处在不断增长过程中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神的能力也可以说是无限的,神想达到的目标总有一天会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林康义,魏宏森,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51.

[2]Copi, Craig J, Schramm, David N. Big-Bang Nucleosynth-

esis and the Baryon Density of the Universe. Science, 1995, 267:192-199.

[3]de Blok, et al. Mass Density Profiles of Low Surface Brightness Galaxie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1, 552 (1): L23-L26.

[4]Jetzer, P., Straumann N.. Has dark energy really been disc-

overed in the Lab. Physics Letters B, 2005, 606: 77-78.

[5]NASA/WMAP Science Team. How Old is the Universe?, Universe 101, NASA website. 2011,  http://map.gsfc.nasa.gov/universe/uni_age.html.

[6]约翰·希克.宗教哲学[M].何光沪,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82-83.

推荐访问:有神论 假说 唯物主义 观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