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地缘政治研究的当代复兴及其中国意义

家教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2-04-02 10:08:38

【内容提要】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低潮后,地缘政治研究在冷战后实现了世界性复兴。除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传统学术中心外,当前地缘政治研究的重心向非西方国家尤其是新兴国家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冷战后,地缘政治研究出现经典思路与后现代主义并立的局面,前者对特定国家的对外战略实施及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演进影响颇大,后者则在本体论、方法论、研究领域等学理思辨方面进展较多。中国地缘政治理论体系的建构既要汲取古代传统思想的优秀成果,也要吸收西方地缘政治理论精华,关键是要以解决中国问题、服务中国国家利益为目标,将营造周边和平发展环境作为要务,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丰富和拓展研究领域。

【关键词】地缘政治 冷战后 国际复兴 中国意义

【作者简介】葛汉文,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战略与安全研究所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D81/K9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68-(2015)02-0068-17

【DOI编号】10.13851/j.cnki.gjzw.201502005

作为国际政治和战略研究中的一门显学,地缘政治是个古老的话题。自古希腊希罗多德时代起,将地理知识应用于政治、外交和军事领域或利用地理知识为战略决策服务,就成为历史上诸多战略大家的特殊喜好。 特别是自1899年瑞典政治学家鲁道夫·契伦(Rudolf Kjellén)开创性地提出“地缘政治”概念以来,地缘政治研究以其独特的视角、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以及宏大、直观的叙事方式,在现代西方学术思想界特别是国际政治与战略研究领域中独树一帜。在弗里德里希·拉采尔(Friedrich Ratzel)、阿尔弗莱德·马汉(Alfred T. Mahan)、哈尔福德·麦金德(Halford J. Mackinder)及卡尔·豪斯霍弗(Karl Haushofer)等学界巨擘的不懈推动下,以“空间有机体”、“生存空间”、“海权”、“心脏地带”、“世界岛”等概念为代表,许多极具特色的地缘政治理论对20世纪民族国家思维模式的形成和历史记忆的塑造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在一段时期内甚至成为特定国家对外战略实践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推动或催生出现代世界历史中很多大事件、大趋势的显现和升级。

地缘政治也是一门崭新的学问,在经历了二战后短暂的学术低潮后,在当今国际政治研究中又显流行之势。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伴随国际格局的急剧变化与国际政治形势的复杂多变,在世界事务传统矛盾尚未消弭、新兴挑战急剧增生的严峻背景下,地缘政治作为一个结合地理分析与历史归纳的总体理论,再度呈现出旺盛的思想活力与强大的理论魅力,成为目前很多政治家和学者分析、判断冷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国际政治格局、特定国家发展战略与对外关系的常用工具,对当代很多国家的公共话语、集体心态和对外战略制定均产生日趋显著的影响。事实证明,冷战后诸多重大国际战略(如北约东扩、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俄罗斯“欧亚战略”、印度“东进战略”、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等等)的出现,都与冷战后地缘政治研究的兴起与实践紧密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与早期主要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有所不同,当前地缘政治研究已经超越了英、美、法、德等传统学术中心,逐渐向全球扩散。冷战后,俄罗斯、日本、印度、土耳其、捷克、乌克兰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均掀起了地缘政治研究的热潮,共同见证了冷战后地缘政治研究国际大复兴时代的到来。在这些权势规模迥异、社会发展程度悬殊的国家中,诸多较具影响力的国际政治与战略研究者在借鉴经典地缘政治理论基础上,结合本国的政治文化传统,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对国家发展战略、地区安全形势乃至世界政治经济的历史、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富有新意的分析与预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体系,极大影响了冷战后各自国家国内社会集体心态与政治认同的走向,并对本国当前对外政策实践发挥愈益显著的作用。

在经历了30余年的高速发展后,中国的伟大崛起已经成为21世纪国际政治演进中最具历史意义的国际政治事实之一。在中国和平发展过程中,地缘政治同样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加强地缘政治研究特别是对冷战后地缘政治思想发展动态的研究,无疑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当前不同国家的普通民众、专家学者与各种派别的政治势力对于国际政治、地区安全和国家战略的理解与认识,从而采取更好和更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与此同时,加强对冷战后世界地缘政治思想发展动态的研究,也有助于更好地参考借鉴当前世界地缘政治研究的优势和长处,推动构建坚持中国立场、解决中国问题、彰显中国气派、体现中国抱负的地缘政治理论体系,从宏观、长远和全面角度出发,对中国面临的现实国际政治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一、争取空间、巩固权势:经典思路的当代延续

以美国、俄罗斯为主要代表的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大国、强国,是冷战后地缘政治思想历史性复兴的学术重镇。值得关注的是,自20世纪初开始,地缘政治作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思想传统,在两国作为强大权势力量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都是两国政治—知识精英认识国际政治格局演进、思考本国全球地位、筹划国家对外战略的主要方法之一。马汉的“海权”思想、尼古拉斯·斯皮克曼(Nicolas Spykman)的“边缘地带”理论、尼古拉·特鲁别茨科伊王子(Prince Nikolai S. Trubetxkoy)等人的“欧亚主义”理论、斯大林“战略缓冲地带”(或“东方战线”)思想的出现及政策转化过程,就是两国从国际体系中的边缘国家向世界强国的战略挺进过程。特别是在二战结束后,地缘政治在两国对外战略的制定与实践过程中发挥了更关键的作用,集中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两国政治—知识精英对于全球空间的认识与塑造,对两极格局的兴起、巩固及瓦解,发挥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冷战后,在传统国际政治格局骤然崩溃、全球性战略敌手尚未明晰的历史背景下,地缘政治研究在美国学术界更成流行之势。以基辛格、布热津斯基、米尔斯海默、克里斯托弗·莱恩(Christopher Layne)等人为代表,美国当代诸多持传统现实主义国际政治观点的学者纷纷从地缘政治的概念、逻辑和命题出发,就冷战后美国的国际地位与战略进行了反复讨论,宣告了冷战后美国地缘政治研究的复兴。

推荐访问:地缘 中国 复兴 当代 意义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