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全面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

文员实习报告 时间:2023-07-23 08:10:33

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就加强新形势下党群、干群关系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有助于党员领导干部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一、了解党的群众路线的确立和发展,与时俱进贯彻好群众路线

1929年9月28日,周恩来同志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个概念。1945年党的七大把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明确载入了党章的总纲,第一次将群众路线提到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路线的高度。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简明地将群众路线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屡经磨难而不改初衷,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其根本一条就是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始终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

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群众路线都有精辟的论述。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邓小平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和实施战略策略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目的和指向也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胡锦涛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提出“群众利益无小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拜人民为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些论述结合不同的时代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共同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一个重要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群众的认定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总和。现在“群众”还指行政体制内部的下级,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所指的群众主要不是后者,而是我们作为执政党所面对的广大社会群众,表示“党员”与“群众”的区别,具有浓厚的政治涵义。

二、坚持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的观点,始终保持党群鱼水关系

就人民群众与党的关系而言,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聪明才智是党智慧的源泉;党的成员,来自于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党靠人民群众来滋养。所以人民群众是党的承载者、依存者、依靠者、滋养者,没有了人民群众,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毛泽东同志把党群关系生动地比喻为鱼和水的关系,他说:“我们共产党人,各级领导是鱼,人民群众是水,鱼离不开水,离开水,鱼就渴死了。”毛泽东提醒党和党员,要把自己看作是不能离开水的鱼。他还强调:“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1951年6月,邓小平在建党30周年的讲话中,也引用安泰的故事,强调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是我们党始终保持不可战胜的地位的关键。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主人,感恩群众、以实际行动回报群众。

三、坚持党是人民群众的工具的观点,务必做到执政为民

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党是人民群众的工具。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同资产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政党不是把人民当做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时期完成的历史任务的工具。”所以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境况寻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人民群众选择了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把党和群众的关系扭曲、把群众看成是领导干部实现政绩的工具的现象,邓小平指出“应当说我们党没有对人民群众包办代替、强迫命令的权利、没有对人民群众恩赐的权利。”因此,我们不能“代替”,只能“代表”,我们不能“为民作主”,而要做到“执政为民”,因为真正的主人是人民群众,党只是支持人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的工具。

四、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具体利益的关系

以人为本是贯彻群众路线的思想基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就是“尊重人的权利,满足人的需求,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但是关心群众、代表群众利益,绝不是空洞的口号,必须十分具体地落实到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上,也说是说要认真对待群众具体的利益问题。很多人认为具体利益不是根本的利益,不是长远的利益,只涉及到具体某一部分群众,因此重视不够。但如果这些具体利益问题处理不好就会造成社会稳定的隐患,甚至有可能导致群体性事件。所以群众利益不仅是千家万户的大事,也是一家一户的小事。因此,在利益格局多元化的今天,执政党和政府最终代表的是整合出来的利益,但同时也要重视群众的具体利益,并且将其体现在决策中、落实到行动中。

五、正视党群关系的变化,增强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的紧迫感

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流血牺牲,这与群众的迫切愿望是一致的,因之带动数以亿万计的革命群众投入到党的事业中去,所以第一代执政基础更多的是情感认同,这一时期的党群关系是血肉联系、铜墙铁壁,所以群众能够理解、原谅、包容老一代革命家所犯的一些错误。今天,共产党已执政60多年,现在的党、群是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共产党和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群众,党群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群众没有看到共产党流血牺牲,只看到共产党执政,看到共产党一些干部生活条件优越。所以党执政的基础逐渐演变为法理型认同,认为服务好群众是执政党应尽的义务。所以党和群众不是一个完全对等的关系,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承担为人民服务的义务,党要靠服务赢得群众拥护;群众依照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服务效果来确定是否支持和拥护党。

共产党是一个长期执政的党,长期执政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惰性,容易变得僵化、老化,执政本身可能会带来作风问题,客观上有产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可能性,一些党员干部视执政为理所当然,对基层情况和百姓诉求比较陌生,思想感情上也有隔膜。所以一党长期执好政更要强调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因此,要从关系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作者单位:中共济源市委党校;河南 济源 454650)

推荐访问:内涵 群众路线 把握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