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中国新世纪和平外交思想形成的背景分析

文员实习报告 时间:2022-04-04 10:12:41

摘要: 中国新世纪和平外交思想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继承以往和平外交思想,并在深刻洞察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描述的未来发展之路;是在中国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综合国力得到提升,文化软实力得到提升的国内形势基础上向世界做出的庄严宣告。分析这一背景,有助于更深层地认识中国新世纪和平外交思想。

关键词: 新世纪 和平外交思想 背景分析

中国新世纪和平外交思想是党中央对新时期我国外交目标的新概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处理国际事务的新方针,是对中国一贯奉行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升华和高度概括,它表明中国外交日趋成熟。这一思想提倡所有国家在政治上和谐相处;在经济上实现互利共赢,共同繁荣;在安全上坚持多边主义,增强军事互信,实现共同安全;在文化上坚持包容精神,尊重文明多样性;在环境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证发展的持续性。

中国新世纪和平外交思想是中国政府对于新世纪世界局势的深刻洞察结合国内经济、文明建设取得初步成就而表达的关于世界未来发展的正确主张,认识世界局势和国内经济、文明建设,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这一外交思想。

一、国际背景

(一)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成为时代主题。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准确分析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纵观30几年来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流。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中指明“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1]。

同时,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时至今日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安全局势依然严峻:首先,美国倚仗强大的政治影响力,经济和军事实力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和单边政策,先发动伊拉克战争,后又联合英法发动对利比亚的空袭。特别是美国出售武器给台湾地区,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不利于台海地区的稳定,影响中美关系。其次,朝鲜半岛因天安舰事件、朝核问题而一度剑拔弩张,朝韩之间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大增。最后,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增加,如恐怖主义、能源之争、走私贩毒、环境问题、传染疾病等严重威胁人类和平事业。

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因素也很多: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整体下滑,特别是美国所受影响最大,先后有100多家大型金融机构宣布破产或被兼并,房地产、汽车、钢铁等支柱性产业相继陷入困境。目前虽有缓慢复苏,但仍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面临的发展压力更大,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是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无论是整体经济实力,还是发展资金、科技水平,均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如果不改良现行的经济秩序,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威胁,与发达国家之间贫富差距将越来越大。另外,巨额的债务、动荡的局势,也不利于发达国家的发展。

尽管如此,在历经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充分吸取经验和教训,谁也不愿破坏世界整体和平环境,抓住机遇努力发展。世界和平力量加快增长,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也带动了拉美地区、非洲地区经济的发展。世界总体形势是和平、缓和、稳定的,世界经济形势总体大好。基于此,中国共产党才将新世纪外交思想持续定义为和平外交。

(二)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国与国联系日益密切。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2]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历史,证实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判断。二战以后,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积极走向国际市场,“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化的配置,经济贸易不仅仅局限在一国或区域范围内,而是向全世界扩展,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到21世纪,经济贸易已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各国经济相互联系,利益交融,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这一趋势不可逆转。

2008年在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到全世界,导致全球经济下滑。发展中国家率先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走出来,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给世界经济的复苏注入强劲的活力和信心。发达国家也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自身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因此,发展中国家目前面临着比较好的发展机遇,应尽快融入世界经济的浪潮,参与国际经济建设,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增强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往来,加强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经济全球化程度仍在继续加深,经济贸易往来已成为影响国与国之间关系最为重要的要素,它使得国际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三)国际形势出现引人注目的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日趋均衡。

20世纪90年代初期,前苏联解体,二战以来的以美苏争霸的基本国际体系被打破。国际格局向“一超多强”趋势发展。即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在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的影响力上,都拥有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是多强,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行为体。

美国为了维护其“世界领袖”的地位,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推动北约东扩,企图建立“单极世界”。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发动的反恐战争非但没有达成预期目标,还深陷阿富汗、伊拉克战争的泥潭,巨大投入令美国力不从心。最近,美国主导的对利比亚的战争,包括俄罗斯、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并不赞同。特别是美国在没有安理会受权的情况下,凭借不存在的证据随意使用武力,加之后来的关塔那摩监狱虐囚等行为,遭到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反对。另外,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到美国经济体的实力,动摇了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见证了美国实力的相对衰弱。

相对而言,欧盟作为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组织,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以来,通过改革,经济形势向好,其对外政策也逐渐强硬,正在努力恢复大国地位。日本凭借其经济实力,也正在寻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积极活跃在世界舞台上。另外,随着新兴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南非的快速崛起,特别是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的来说,虽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美国仍将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多强”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话语权逐渐增多,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呼声高涨。美国推行的单边政策越来越得不到认可,在处理国际事务上也离不开其他国家的支持与配合。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日趋均衡。

二、国内背景

(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进入21世纪至今,中国加入WTO,提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中国国民经济继续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截至2005年,中国“十五规划”顺利完成,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万亿元;[3]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6万亿元,人均GDP达到3292美元,[4]仅次于美日,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79万亿元,[5]是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的98倍之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经济的发展直接带动科教、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科技水平和军事实力的提升,使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中国在应对国际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在国际上有更多话语权,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进入21世纪,中国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有专家预计,2040年,中国将在经济上全面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中国人均GDP含金量不高,截止到2011年只有5449.71美元,[6]排在世界第94位,仅为世界第一卢森堡的二十四分之一,日本的十分之一,并且面临地区贫富差距大,地区之间人均GDP不均衡的困扰。目前,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发展机遇,又面临来自不同方面的挑战,发展问题任重而道远。只有和平与稳定的外部环境作保障,才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此,中国必须实行和平的对外政策,维护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保持经济的持续繁荣。

(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一国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制的方式达到期望的结果的能力。”[7]国内学者在接触奈的软实力理论后,提出越来越具有中国特色的软实力理论,越来越关注文化软实力这一观念。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赞同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是以“共赢、贡献、和谐为核心价值取向”[8]。

近几年,中国在文化产业建设,对外文化交流、文化产品输出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其中,以孔子学院的建立最具代表性。截止2010年10月,已有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9]孔子主张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君子和而不同”等思想是中国在当前所提倡的尊重文明多样性、建设和谐世界等理念的推动者。早在1988年1月,世界数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提出用孔子的思想来解决21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中俄相互举办“俄罗斯年”和“中国年”;美国众议院也通过“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的决议。这证明孔子的思想少有意识形态的色彩,更容易为世界所接受,孔子学院则成为中国传播文化思想的载体。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西方国家文化软实力在世界范围内仍旧占据着主导地位,美国的例外论认为,只有美国才是自由与民主的象征,其他所有国家必须按照美国的方式发展,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推行“共赢、贡献、和谐”的价值观念是一项长久的工程。中国在硬实力提高的同时,文化软实力也应该随之提高,让世界了解中国是“和为贵”的国家,向世人展示“中国品格”,树立“新的自我”。

中国在新世纪推行的和平外交思想,实践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做到言行高度一致。把“共赢、贡献、和谐”的价值观带给全世界,以和平对外政策促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上升,反过来,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上升能让全人类更好地了解中国是一个“和为贵”的民族,进一步推动和平外交事业的发展。

(三)中国“和谐社会”理念的对外延伸。

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阐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思想正是在国内改革开放处于关键时期提出的,矛盾凸显期提出的,这一思想的实践适应了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化解部分因发展过快而遗留下来的矛盾,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作出卓著贡献。

“和谐社会”为中国新世纪和平外交思想的提出打下基础,列宁曾指出:“把‘对外政策’和一般政策分开,或者甚至把对外政策和对内政策对立起来,是根本错误的、非马克思主义的、非科学的想法。”[10]“把对外政策同对内政策割裂开来,这是一种最错误最有害的思想。”[11]和平外交思想作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延伸也被提出。“和谐社会”理念对解决中国发展过程中遗留问题起着指导作用,有利于解决国内矛盾,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创造安定的国内环境,是和平外交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国内安定的社会秩序,和平外交思想就很难实践。同样,在国家关系日益紧密的时代,没有和平与稳定的外部环境和周边安全环境,就不可能有国内社会的和谐。

参与文献:

[1]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2]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593.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6-02/28/content_4238121.htm.

[4]“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2/26/content_10903441.htm.

[5]“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3/01/c_121132026.htm.

[6]“2011年全国各省市人均GDP数据出炉”.中国经济网:http:///macro/more/201202/09/t20120209_23057805.shtml.

[7]Nye Jr.,J.S.“The Challenge of Soft Power.”[N/OL].New York Times 8.Mar.1999[2011-1-9]http:///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61.htm.

[10]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748.

[11]列宁全集(第30).人民出版社,1985:309.

推荐访问:新世纪 中国 外交 和平 背景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