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发的教学理念思考

银行实习报告 时间:2022-02-20 10:13:53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也已不再局限于传统专业知识的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数量和质量也在逐渐提升。文章将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出发,探讨现有高校的教学理念,提出一些相关的教学方式和技巧,旨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教学质量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态度以及方法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教师要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有合格的教学理念,并要根据学生特点、教学环境而改变。同时,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使用的教学方法等都可以确保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对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角度出发,探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1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现阶段,网络的普及已经十分深入,教室、寝室、食堂……校园里处处都覆盖了无线网络,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很难避免在课堂使用手机上网,这就导致课堂效果大大下降。为了让学生能够抬头听课,可以要求上交手机,但更佳的措施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内在实际需求,给予学生在课堂上自我学习的机会。在学生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小学时代,课堂灌溉式教学尚有明显的作用,但是在大学时代,学生的想法、思维方式都已经基本成熟,灌溉式教学很难起到良好的作用。这就要从新的角度进行教学,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课堂还给学生,利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例,该课程属于通识教育,主要传授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同时,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体在学生,学生是课程的实践者,教学从构建时就要以学生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等特征来进行。并且,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助人自助,因此,学生还要以实践为基础来体验课程的内容。在教学中仅教授理论的知识是很难产生理想效果,更主要的还是要让学生能够投入到教学中,让其情感和理论发生共鸣,这样才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在成长中心理品质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所以,在教学时尽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增加一些趣味,通过一些趣味性教学语言和技巧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加投入。这种趣味性教学方式是十分有效果的,根据一些教学的经验,在一些中小学课堂,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能够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学生学习状态更好,教学质量也就更加理想。另外,通过一些相关的反馈可以知道,趣味性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许多学生都愿意在趣味性教学中深入学习,最终,教学质量也十分可观。为了增加课堂趣味性,应当尽量减少古板的教学方式,在传授硬性理论知识时,可以不用进行繁琐的解释,相反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实例进行解释,这样既方便了老师,也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除了增加课堂趣味性,引入课堂分组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每个小组进行讨论和解答,这样学生和学生之间、小组和小组之间都有竞争和合作,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另外,教师也要注意提出的问题不仅要有一定的意义,还要保证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保证其在学生探讨中能够产生较大的价值。由于现在是网络时代,在教学中,网络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教学APP,比如学习通、蓝墨云班课等软件进行线上教学,上传一些视频、漫画等内容,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在线上平台进行浏览、观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教学仍然是以课堂为主,在线上教学时还要注意其教学量,避免引起学生沉迷于手机。

2    课堂内容要与时俱进,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与自我发展的需要

不同于传统人才培养,现代人才培养要从多方面进行,专业技能只是其能力的一方面,对其他如自我学习、适应社会等特质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的教学除了要抓紧传统技能教学,跟进学科发展,学习先进的知识和理论并教授给学生,还要挖掘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其心理特点。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学中,教师要保证将常见的心理问题传授准确、完善,让学生学会应对人际关系、情绪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还要教授学生关于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譬如,许多学生缺乏一些实用的学习技巧,如背书技巧、阅读技巧以及笔记技巧等,这些技巧虽然不是很难,但都对学习有事半功倍之效;教授学生思维导图的构建方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管理都会更加有序;时间管理是大学学习、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应当教授学生关于时间管理的方式,对复杂的日程等进行合理的安排;让学生懂得取舍,这些都对学生的成长有较大的益处。

3    拓宽教师培訓渠道,增强师资力量

师资是影响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在增强师资力量的举措方面,除了大力引进人才外,还要加强教师培训。不仅要进行岗前培训,而且还要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实现常态化、定期化培训。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进行再培训时,要结合他们的特点和需要,按“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积极创造条件使教师能够在各自原有的学科专业上不断发展。建议学校每年给予教师自主研修培训专项经费,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及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及方式,不断地更新观念,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保持教师队伍的先进性,为学生提供更为贴近实际需要且有针对性的教育。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高校教育中,传统专业知识的教学已经不再满足于对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增加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提高相关课程的质量,积极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这样才可以确保心理课程的质量和教学效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07(8):53-56.

[2]李焕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作用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推荐访问: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理念 引发 思考 课程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