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通”,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的关键

银行实习报告 时间:2022-04-02 10:07:57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应如何操作才能使高考复习高效呢?关键在于“通”,即开展“通史”复习,构建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

一、开展“通史”复习

1. 克服教材编排的缺陷

当前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是采用中外合编、以专题史的形式呈现的,同一单元的内容虽然是一个相互关联有机的整体,但实践中按模块教学会割裂了原本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学生的历史时序容易错乱,因果顺序上也很模糊,所以专题史的教学明显不利于学生对时空观的培养。此外,专题史编排只选择了历史现象的一个方面进行学习,缺少与其它领域内容的联系,造成了不完整的历史知识系统。如必修一的第三单元讲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而其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则放到必修三才讲;又如必修一第八单元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而必修二第八单元才讲与其相关的“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其实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全球化”,都是一个多元化的历史概念,如果将它割裂开来学习是不科学的。因此,即使高三上学期复习完第一轮后,学生依然对历史的整体性缺乏认识。所以,高三历史的第二轮复习就要按时间构建一个历史知识网,而“通史”复习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帮助学生构建这张“知识网”。

2. 适应文综考试的需要

2010年开始的广东高考文综历史题着眼于宏观历史线索与阶段特征的考查。在一个题目中围绕一个主题做到“贯通古今、关联中外”,就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从中国古代到中国当代,甚至涉及外国史。这充分体现了当前的文综历史综合性强的特点。

3. 由第一轮复习的现状决定

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按章节把各个知识点背得滚瓜烂熟,但一旦遇到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时,学生就不会把三本必修的内容联系起来,不会把众多的时间、事件融合贯通。如2012年广州一模38题(1)简述“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男孩)为大。”这一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学生遇到这个问题时,必须综合三本教材有关孟子所处的时期(战国)的内容归纳,然后按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提炼要点。第一轮复习后的学生缺乏综合归纳能力,只能从其中一本教材下笔或只从思想方面考虑孟子这一思想出现的背景。如果在第二轮复习中进行通史复习,学生就自然会从三个方面全面考虑这个时期所发生的史实。

二、如何开展“通史”复习

1. 理顺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先后顺序,构建大事件年表

老师帮助学生把教材中的孤立的时间和事件并串起来,并引导学生去识记。历史大事年表的制作必须做到主干化、简洁化,并按中西对比的方式列出,便于学生比较记忆。从历史大事年表中,学生对这段时间的历史事件一目了然,其先后顺序可作为固定印象刻在学生的脑海中。此外,学生还可以看出各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或影响关系等。如“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推动“中国五四运动”及“中共的成立”等;又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又对中国1931的“九一八事变”、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起直接影响。如果考试出现“五四运动爆发的国际国内背景有哪些?”的命题时,学生可根据大事年表找到五四运动,然后向上追溯其之前国内的大事有: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新文化运动;国际的大事有: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些大事就是五四运动发生的重要背景了。

2. 以“特定大事”来推断某个时期的阶段特征

新课程下的高考命题强调“能力”立意,纵观多年高考试题,罕见直接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功夫”,那么学生可以灵活记忆一些“特定时间”或“特定事件”去了解该时期的社会总趋势和特征。这实际上就是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如复习到“19世纪中至20世纪初的日本”时,我们可以通过几个“特定事件”来理解日本在这一阶段的特征。1868年明治维新、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通过这几个事件,我们可以归纳出日本在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外交上:对外侵略扩张。

责任编辑 邱 丽

推荐访问:第二轮 复习 关键 历史 高三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