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和谐社会构建下社会风险控制机制研究

银行实习报告 时间:2022-04-06 10:13:21

摘要: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性发展社会。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两个基本视角:一是探讨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基本内容、基本目标以及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和实践;二是探讨社会存在的风险因素,通过建立有效机制,预防和消除社会隐患,达到和谐社会。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存在的社会风险及其发展趋势,提出创新社会风险的控制机制,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风险;控制机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风险和社会矛盾也凸现在我们的面前,如果不能有效地处理并解决这些问题,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传统的社会风险控制机制虽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但是由于机制建设的理念与实践环节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这些瓶颈性障碍又制约着新型社会风险控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们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创新,探索预防和消除社会风险的新途径、新措施,建立预防、应对、减轻、消除社会风险的控制机制(图1所示),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一、我国社会风险的现状分析

1.世界性“人类危机”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的风险隐患

世界性的“人类危机”主要指当代社会存在的世界性的不安定因素。“人类危机”有多种表现形式,例如,非典、甲型H1N1流感等新型疾病,不知何时的恐怖威胁,全球性的文明认同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祸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全球变暖引起的生态危机等等。这些世界性的“人类危机”给我国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2.经济转型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的风险隐患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就要求我们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战略,走人力资本密集化的发展道路。但是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于我国市场机制并不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有限,我国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和明显的就业压力。通货膨胀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抑制通货膨胀,扩大就业,积极应对经济转型期带来的挑战,变挑战为机遇。

3.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失衡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的风险隐患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贡献,经济总量日益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200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3000美元,我国居民已经基本上摆脱了贫穷。但是,与经济的发展相比较,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落后,这与广大人民不断增长的社会事业需求不适应,也与我国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当前,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均衡,由此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上学难,看病贵,房价高,全民健身难,就业困难等社会矛盾都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有密切的联系。

4.社会结构失衡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的风险隐患

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一样,都是国家的重要结构。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体制改革比较滞后和社会事业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社会结构不全面也不平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收入结构失衡,贫富差距过大。我国由计划经济的平均主义发展到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存的分配制度,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劳动积极性,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但是分配制度的变化也影响了利益格局的变化,拉大了我国的贫富差距。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城镇居民收入数据最高者是最低收入者的10.7倍。同样作为研究收入分配的标尺,相对于基尼系数表述上的“晦涩”,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新近制定的一套模型则显得更加通俗易懂。这份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和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专家联合完成的《关于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及政策建议》中,用“蓝灯”、“绿灯”、“黄灯”、“红灯”来描述分配的形势。报告认为,“如不采取相应措施,到2010年后,中国的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形势将进入‘红灯’区的范围。”[1]可以看出,中国的收入结构失衡,贫富差距过大。二是我国的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城市利用较好的经济基础,优越的地理优势和国家的扶持,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虽然中西部地区在改革中也得到一定发展,但是由于受地理位置、历史原因、原有基础和技术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都与东部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从而形成区域发展不均衡。总的来说,我国社会结构存在着诸多问题,给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5.利益矛盾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

中国当前的社会不和谐问题比较突出的表现在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利益群体就是在物质利益上地位相近的人或有一致利益要求的人所构成的群体[2]。从经济利益关系的角度,将当今中国社会各阶层区分为四个主要社会群体,即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3]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要求多样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由此引发的矛盾和冲突也在所难免。而各个利益群体为了获取各自的利益会相互排斥,相互冲突,更有甚者以激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6.社会价值失范给和谐社会构建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必然引起价值观的转变。毫无疑问,适应社会转型的新的价值观必然取代传统的价值观。但是,在新的价值观取代旧的价值观的过程中,由于新的价值观还不够完善,而且新的价值观也不能立即就让大多数人接受,而旧的价值观中也同样存在合理的成分,也不会很快被人们摒弃。新旧价值观之间矛盾对立并交织并存,从而引起人们对于价值观的的冲突。同时,新的价值观的出现和旧的价值观失效都是在极短的过程中实现的,人们不知道新的价值观的依据,也不了解旧的价值观失效的原因,从而陷于慌乱,由此,形成了社会价值失范的现象。由于社会价值失范,从而引发了各种诸如“以权谋私”、“见死不救”、“司法腐败”、“学术腐败”、“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嫖娼卖淫”、“贩卖人口”等导致社会风险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我国社会风险的演变趋势

1.物质利益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就是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是各个利益群体追求不同物质利益的矛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所有制结构的重大调整,这些调整从整体上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趋于合理,但也使国家集体个人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物质利益矛盾更加突出。特别是随着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激发了各个利益主体的竞争,使得物质利益矛盾依然是我国社会矛盾的主体矛盾,并且物质利益矛盾将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基层社会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矛盾的重点

目前,我国大多数矛盾都发生在社会的基层。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国企改制工人下岗失业,征用农村土地导致农民失地,房屋拆迁导致居民失地等,都是涉及基层利益,由于我国的保障机制还不完善,个别负责人中饱私囊以致补偿安置等不到位,造成了基层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化。新形势下基层矛盾既是多年来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也是在社会变革、体制转换、利益冲突思想变动的情况下,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问题的体现。基层社会矛盾纷繁复杂,化解困难重重,成为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因素。

3.干群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矛盾的焦点

党的各级组织、各级人民政府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经济生活中都处于领导地位,因此,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社会组织管理是否有效,与群众息息相关,各种矛盾也就通过干部和群众关系表现出来。由于政策制定和实际执行不一致以及一些干部生活作风上出现问题,执法不公、行政不公、贪污受贿、假公济私等问题,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造成了干群关系紧张和人民群众对干部的不信任。同时,也有些群众由于对干部不满且自身素质较差,诬告、越级上访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干群之间的矛盾。

4.群体性矛盾突出

群体性矛盾往往涉及到群体的利益,所以极易在有共同利益的群体中产生“连锁反应”,规模大、时间长,积累起来的社会破坏力比较大,而且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处理起来极为棘手。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改革,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事件涉及的主体多元化,矛盾领域广泛化,这类事件危害大,影响坏,动摇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威信,扰乱了社会治安,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5.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引发的矛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有利于人民群众自发地形成平等民主的自由意识。改革开发以来,我国民主制度建设日趋完善,人们摆脱了“左”的束缚,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进一步增强。由于我国的民主监督制度还不完善,政府在制定政策和实施时,很大部分都仅仅体现了组织内部人的主观意识,这与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意识不相适应。在一些企业中,民主制度更不健全,职工代表大会更是名存实亡,远远达不到民主监督的作用。而在农村,新农村发展已经逐步深入人心,但农村还是沿用旧的管理工作形式和方法,农村民主体制还没有形成,人民群众不能真正地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由于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但却不能真正行使民主的权利,从而对政府和社会失望,产生了不满情绪。

三、建立和创新社会风险的控制机制

1.建立社会风险预警机制

(1)建立专门的社会风险预警机构。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处理社会矛盾相关的信息收集、信息储存、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发布(包括命令、指令等)、制定应对方案、实施应对方案并及时反馈、调整预案、指挥机制、部门协调机制等。在设立相应的组织架构与运行平台之后,应该理顺各级组织之间的各种流程,并对可能危及公民、组织及政府的社会矛盾给予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处理。[4]

(2)建立健全情报信息网络、情报信息报告和调查制度。各个单位,各个社区,各个自然村,都能及时地把不稳定的因素上报,从而及时地化解矛盾纠纷。

(3)健全信访制度。信访制度是一项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参与制度和权力救济制度,但是传统的信访制度在当前发挥的功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必须创新信访制度,加强信访制度的规范化和立法建设,才能充分发挥信访制度预防社会风险的功能。

(4)定期举行领导干部接访。接访有利于领导干部和群众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及时了解影响和制约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有利于化解干群之间的矛盾。

2.建立社会风险分析机制

(1)建立社会风险分布图。辨认社会风险,应该分析这些社会风险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相关关系,并根据对社会风险的信息搜索整理、归类分析排序,建立社会风险分布图。社会风险分布图应该包括社会风险的周期性分布差异、强度分布差异、区域分布差异等。

(2)采取定性分析法,分析社会风险产生的前因后果。不同的社会风险由不同的因果联系,根据社会风险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抓住社会风险的主要因果联系,得到影响最大且急需处理的关键路径,然后再回头分析社会风险,能够防止漏掉可能的或者主要的原因,评估其真正的影响所在,以及如何掐断其因果链,阻止社会风险的发生。

(3)采取定量分析法,分析不同社会风险的轻重缓急。如果同一时间或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发生不同的社会风险,我们应该采取定量的分析方法,具体分析哪个社会风险损失的财产和造成的影响大,从而确定社会风险的处理顺序。

3.建立社会风险应对化解机制

社会风险应对化解机制就是指国家和其他社会组织通过法律、政府、公安机关以及文化风俗、宗教、经济、思想等手段,合理分配政府、社会、市场以及个人应该承担的风险管理的责任,对社会风险加以控制和化解的过程。在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和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政府应该及时地采取应急措施稳定社会秩序,对受害人采取直接生活补助,强化对社会矛盾的处理效率,并在事后启动社会心理干预回访工作,确保社会矛盾调节的长期功效。政府应将社会矛盾的常态管理与应急处置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综合灵活地运用好各种手段。在社会矛盾激发之时,应调动整个社会力量,提高应急效率,发挥公民、社会组织在应急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健全社会矛盾调节的监督、考核和追究机制。切实加强对社会矛盾调节工作的领导,明确职能和职责,加强全程实时监控,形成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完善事后调查分析制度,健全责任追究制度。[5]

4.建立社会风险补偿机制

社会风险补偿机制是为了强化社会保障机制,拓展社会风险保障空间。社会风险补偿机制是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政府保障机制、市场的商业保险机制、社会救助机制。

政府保障机制是政府进行再分配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一个重要的利益分配政策,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等,在协调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社会风险补偿机制的最重要部分。

市场的商业保险机制即“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目前,我国在商业保险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今后的社会风险管理中,商业保险将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社会救助机制主要是指给一些自然灾害或者出现不幸事故的受害者以及非主观因素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提供物质帮助的赈济行为。社会救济机制可以体现出我国人民友爱互助的精神,使受害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感受到天灾无情人有情,有利于社会凝聚力的形成,能有效地缓解社会风险。社会救助机制在社会风险补偿机制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晋晖.基尼系数升温城镇居民收入分配2010年亮红灯[J].中国经济网,2009,(6).

[2] 李强.从社会学角度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社会科学战线,2005,(6).

[3] 李强.当前中国社会的四个利益群体[J].学术界,2000,(3).

[4] 王林.我国社会的矛盾政府应对模式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9,(1).

[5] 刘中起,张广利.新形势下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的新型机制研究[J].学术探索,2009,(8).

[6] 贾金玲.当代中国社会矛盾与政策创新研究[J].求索,2009,(5).

推荐访问:和谐社会 风险控制 构建 机制 社会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