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中国科技馆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党建述职报告 时间:2021-07-17 14:39:45

3月27日,在北京举行的2011年度“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颁奖大会上,中国科技馆新馆工程项目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这是中国科技馆新馆继荣膺“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后,再次摘得中国建设工程项目最高奖的桂冠。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旨在奖励和表彰我国在科技创新和科技应用方面成绩显著的优秀土木工程建设项目。中国科技馆新馆工程是“十一五”期间由国家投资建设的重点科普基础设施,是中国科协“七大”以来的重点建设项目。作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科技馆担负着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引领全国科技馆事业发展的重任。开馆两年多来,中国科技馆新馆一致秉承“集思广益、开放办馆、争创一流”的办馆思路,接待海内外观众近800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达4万人次。这座矗立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体量巨大、设计精巧的建筑物,体现着中国科普事业的拳拳情怀,映射着科技发展进步的重要缩影。

中国科技馆新馆建筑外观

凝固艺术 审美构建

中国科技馆新馆整体建筑构思新颖、设计巧妙、施工精湛,是建筑技术和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新馆建筑外形肖似中国传统建筑最高智慧结晶“鲁班锁”,建筑内部运用相互咬合的积木元素构成,既是“鲁班锁”,又是“科学魔方”,彰显了古老智慧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体现了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的关联,内外设计呼应有致、相得益彰,建筑理念充分体现出“科学无远弗界,学科融洽和谐”之意。建成开放两年多来,建设工程曾荣获“首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汇报展公共建筑设计方案一等奖”、“第六批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等十余项建筑大奖,受到海内外好评。

功能分区 环境适宜

中国科技馆新馆工程充分体现出建筑空间合理分区,适于观众参观和开展活动的特点。建筑内部分别运用了对角切分、竖向叠加、中央聚合、螺旋上升、左右互补和流线等功能分区设置,中央大厅及交通核心居中,服务功能以开放式设置于建筑西侧,展廳空间以封闭式设置于建筑东北侧。张弛有度,空间利用合理。

新馆建筑非常重视“人性化”设计,按使用频率和人流量自下而上确定各层功能。影院、临时展厅、报告厅等观众汇集场所置于首层,直接对外,提供多时段、分区域开放经营的条件。商店及快餐厅等具有吸引力、但有可能产生噪音和气味干扰的大众服务设施放置在与步行街相邻的南侧,并与首层空间相通。在保证目前经营效益的同时,为未来发展预留伏笔。有建筑专家指出,“很多观众感觉在新馆很方便,但在不会注意到的细节里,都有新技术和环境设计的功劳”。

技术创新 服务于民

中国科技馆新馆作为“科技奥运”的建筑典范之一,施工中积极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其中包括在一层公共空间使用的“地板采暖技术”,4部观光电梯使用的“单索结构点式玻璃幕墙技术”,利用晚间电量的“冰蓄冷空调系统技术”,为减轻楼板重量而使用的“GBF高强薄壁竹芯空心板技术”等。此外,还有安德固脚手架支撑系统应用技术、折线玻璃幕墙技术、球形镜面不锈钢板幕墙技术、智能遥控升降灯技术、管道电伴热技术、钢弦立筋隔墙技术、绝热纤维喷涂保温技术、气体灭火技术、吊挂玻璃技术、铝折板幕墙技术等。

新馆建筑还充分考虑并采用了节能环保技术。幕墙选用透光率达73%的LOW-E高透光、低辐射的中空玻璃,能减少30%以上的热量辐射;设置了55套光导照明系统,其导入的自然光能够满足部分办公室和展厅日常活动的照明和采光需求,节约了大量电能;利用建筑智能化控制系统对空调温度、热水温度、水泵启停随时进行监控、调整,有效节省能源。其他还有中水利用系统、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冷凝热回收系统等技术,提高建筑节能环保效应。

这些新技术和节能设备的应用,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建筑质量和安全性能,体现了国家级科技馆一如既往关注技术前沿的理念。可以说,新馆建筑本身就是一项体现建筑新技术、节能环保的展品,蕴含着丰富的科技含量。开馆两年来,无论从科普教育还是从建筑审美、新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看,中国科技馆新馆都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中国科学技术馆)

推荐访问:中国 土木工程 荣获 科技馆 詹天佑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