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重视养成教育,关注用眼习惯

党建述职报告 时间:2022-03-04 10:26:48


打开文本图片集

近视是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是世界性的重大社会问题,造成巨大的社会文化影响和生产力损失。近几十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检出形成越来越高的态势,而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发展的流行特点,近视已经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三大主要问题之一。我国学生近视眼患病率长期居高不下,患病总人数位居世界第一,且仍处在逐年增加和加重状态。因此预防控制近视,尽快地寻找有效的方法,尽早挽救或保护青少年学生的视力,这成为教育、卫生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与职责。笔者针对所在学校,江苏省昆山市朝阳小学,进行了一次近视防控认知和行为的调查分析,旨在了解小学生近视防控相关知识及行为现状,为学校制定近视防控对策及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确定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三至五年级在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知识调查共513名学生,行为调查共517名。

研究方法 自行设计近视防控相关知识及行为调查问卷表,知识题包含近视简单原理、读写与看电视用眼卫生、护眼饮食、预防方法、配镜原则等内容;行为题包含日常读写、看电视、眼保健操、饮食、户外活动、玩电脑等内容。调查由班主任负责完成,统一要求,学生进行无记名填写、当场收回。

调查结果分析

近视防控认知情况 所调查的513名学生知晓率总平均为53.8%,其中“正确读写姿势眼离书本保持的距离”87.7%为最高,“防近视观看电视时间不宜太长、眼与屏幕应保持一定距离”14.0%为最低。

近视防控行为情况 内容行为构成见表2,“平时看书写字时眼与书本经常保持的距离”“平时看书写字时胸与桌沿经常保持的距离”“在学校每天能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正确行为形成率高于70%,其他项均低于70%。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近视防控相关知识的认知和正确行为形成现状令人担忧。究其原因,一是在高考重磅的压力下,无论是学校、家庭及社会均看重学生文化知识的成绩,而忽略学生的视力保护工作;二是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缺乏统一规范设置,健康科学用眼知识的传授贫乏,学生得不到全面系统的近视防控知识的教育;三是家庭教育片面性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对孩子视力关心和保护的教育引导。科学的用眼知识是学生执行正确用眼行为、有效预防近视的前提。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此时他们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也很强,知识是行为的基础,缺乏掌握最基本的近视防控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健康行为的产生。

所调查517名小学生近视防控相关正确行为存在普遍较低的现状,行为形成率仅3项正确行为高于70%,在“歪着头看书写字”“躺在床上看书”“挑食偏食的习惯”不良行为却高于文献报道的5.4%、2.8%、10.4%。有大量研究表明,眼放松行为、读写姿势、读写照明环境、饮食、眼保健操、持续用眼等均与近视的发生或发展相关。不良的用眼习惯是导致近视的关键因素。

在如今飞速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中,可视屏幕的广泛应用,学生学习竞争的普遍化,许多学生从幼儿期就开始进入了过度用眼的时期,引发学生视力减退情况相当严峻的局面,因而视力保护措施必须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阶段。我国教育部在2008年12月颁布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把增强学生健康素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近视防控是一项综合性的措施,一方面应从认知能力的提高到健康行为的养成,另一方面应从防近行为的督导提升到近视的矫正,最终达到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真正树立“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及真正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

针对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呼吁政府和全社会各界人士引起重视,共同关心学生的视力健康问题,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医疗救治环境;第二,学校与家庭结合形成联动机制,相互沟通、齐心协力对孩子的监督及近视防控措施的落实机制,有效保护孩子的视健康;第三,发挥学校基础教育优势,充分营造健康教育氛围,积极向学生传授近视防控知识和技能,树立学生爱眼护眼的健康观念和行为,同时展开近视防控各项措施。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朝阳小学)

推荐访问:养成 重视 习惯 关注 教育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