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拉合作:基于铁路基础设施的案例研究

党建述职报告 时间:2022-03-16 10:11:57

内容提要 中国国内的富余产能和财政盈余正好能够满足拉丁美洲对工业化和产品价值链上行的需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的五大“轴心”之一,拉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亟须升级。中拉全面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内涵享有共同基础,前者更是后者的延伸,双方在多领域,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如两洋铁路建设)领域已达成共识。

关键词 中拉关系;“一带一路”倡议;基础设施合作;铁路

DOI: 10.19422/j.cnki.ddsj.2018.09.011

中国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战略合作伙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则在中国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拉经贸关系实现跨越式增长。近三十年来,中拉政治互信不断深化,经贸合作突飞猛进,双方已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中拉全面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内涵享有共同基础,前者更是后者的延伸,双方在多领域,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如两洋铁路建设)领域已达成共识。一方面,中国国内的富余产能和财政盈余正好能够满足拉丁美洲对工业化和产品价值链上行的需求;另一方面,拉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亟须升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已成为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CELAC,以下简称“拉共体”)的五大“轴心”之一。在此背景下,“南美洲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倡议”(IIRSA/COSIPLAN)已取得显著成效,这一倡议为铁路复兴和发展绘制了蓝图,而作为该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一体化则为中国和南美国家间的铁路建设合作提供了机遇。

本文旨在分析南美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协同作用,探讨铁路建设合作的可行性。通过研究中国对阿根廷铁路发展的贡献这一案例,从地缘政治、发展轴心、融资条件等角度来分析将“一带一路”倡议延伸到铁路领域的影响。

基础设施在拉美发展中的

核心作用

提升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是发展中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并获得发展收益的重要前提之一。面对巨大的投资需求,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内部储蓄不足,政府和私人的投资能力相对有限,尽管现有的多边金融机构已经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

随着世界政治和经济重心逐步向亚太地区转移,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拉美国家也相应大幅增加了对该地区的关注。这一趋势受到绝大多数与中国建交的南美国家的欢迎。21世纪以来,中国已成为拉美的主要贸易伙伴。2000年,中国占拉美地区出口额的1%,进口额的2%;2015年,这一数据分别上升至10%和18%。对于不少南美国家来说,中国已是第一大或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国;而对于几乎所有拉美国家来说,中国都是排名前三的进口来源国。

尤其是2010年以来,中国对拉美地区投资额高达14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相当于该地区2010年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11%),自此中国成为该地区重要投资方和信贷来源。此外,根据《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预期到2025年双方贸易额将达到5000亿美元,双方投资存量将达到2500亿美元。[1]因此,拉美国家在调整外交政策时优先考虑中国,这一方面是出于现实的经济考虑,另一方面,加强与中国的伙伴关系也符合拉美国家外交关系多样化、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地缘政治利益。

2000年8月31日至9月1日,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圭亚那、巴拉圭、秘鲁、苏里南、乌拉圭、委内瑞拉12个南美国家元首,在巴西利亚联合发表的会议公报中提出了“南美洲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行动计划”。同年12月,这12个国家主管运输、能源和通信的部长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召开部长级会议,正式提出“南美洲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倡议”和“2000—2010年行动计划”。

“南美洲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倡议”内设成员国协调委员会、融资协调委员会、工作组、秘书处等机构。成员国协调委员会下设多个工作组,其中包括铁路一体化工作组,该工作组成立于2011年11月,2013年9月举行第一次会议。铁路一体化工作組又下设多个工作小组,分别负责若干铁路通道。融资协调委员会由多边金融机构组成,如美洲开发银行、拉丁美洲开发银行、拉普拉塔发展基金。秘书处设立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与美洲开发银行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一体化研究所联合办公,具体负责日常事务。[2]

2014年12月4日,南美洲国家联盟的南美基础设施和计划委员会[3]在乌拉圭蒙得维的亚举行年度部长级会议,讨论“南美洲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倡议”2014年工作总结,并审批2015年工作计划。根据2014年工作总结,截至2014年9月,“南美洲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倡议”已批准了579个一体化优先项目,涉及交通、能源、通信三大领域,总投资约1633亿美元。[4]

中国与拉美地区

开展基础设施合作的前景

2008年,中国政府倡议双方在新时期建立全面伙伴关系,并发布《中国对拉美和加勒比政策文件》,这是中国对该地区制定的首份政策文件,也是中国对拉政策的重要参考文件。这一标志性文件发表近十年后,开拓中拉双边合作亟须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领域下功夫。拉美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如两洋铁路,不仅有利于降低区域运输成本,扩大贸易规模,而且有助于促进产销对接。

据统计,2012年拉美基础设施年投资额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49%。为缩小基础设施供需差距,拉美各国2012—2020年应将这一数据提升至6.2%(约3200亿美元)。根据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ECLAC,以下简称“拉美经委会”)发布的报告,运输、能源、通讯、供水和污水处理等领域的投资,将有助于提高基础设施服务质量,拓宽覆盖面,并提升社会整体福利水平。[5]

拉丁美洲开发银行认为,在拉美地区,物流成本占最终产品成本的比重高达18%—35%,中小企业的这一比重甚至超过40%,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这一比重仅为8%;如果拉美地区的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能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那么拉美地区的GDP年均增长率可提高约2个百分点。[6]

推荐访问:倡议 基础设施 铁路 案例 合作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