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必修一第六单元训练

党建述职报告 时间:2022-03-24 11:13:12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一、选择题

1.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A. 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 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 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2. 对下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最高人民

检察院] [最高人民

法院][国务院][各部委][中央军事

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图示]

①图中的国家机构组织系统形成的标志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②图中反映的国家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③这一制度是其他各项政治制度的基础 ④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

A. 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 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

C. 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 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4.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 )

A. 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B. 人民政协已成为统一战线组织

C. 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彻底完成

D.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起来

5. 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以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下列相关认识,符合史实的是( )

[一届人大

A. 第一届人大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B. 第二届人大决定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 第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干扰

D. 第五届人大期间形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6. “在这样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上,中国在选择政党制度时必然要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符合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应运而生。”这旨在说明新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 )

A. 符合传统文化内涵

B. 是民主革命实践的产物

C. 是生产关系变革的需要

D. 是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要求

7. 以下三幅历史图片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相关,如果根据图片文字说明,要给这三幅图片确立一个恰当的主题,那么,这个主题应该是(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徵 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庆曲

A. 民主政治的成就

B. 民族团结的力量

C. 改革开放产生的巨变

D.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作用

8. 《中国的法治建设》中指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对此材料中“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

A. 在法律上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

B. 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

C. 制定了中国第一步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 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

9. 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在《七子之歌·台湾》中写到“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台湾爱国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在《乡愁》中写到“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下列对两段诗歌理解错误的是( )

A. “酷炎的夏日”指的是日本的侵略

B. 两次分离都是因为外来侵略造成的

C. 都寄托了对海峡两岸统一的渴望

D. 闻一多在诗中所指的分离曾长达半个世纪

10.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宪法或宪法性文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或评价\&《共同纲领》\&①\&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1954年宪法\&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82年宪法\&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③\&]

A. 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确立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B. ①人民共和国成立后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C. 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确立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 ①三大战役取得胜利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同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二、非选择题

11. 法制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指标。自古至今,法律都起着保障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材料三 国与国之并立而有交际;人与人之相处而有要约,法政所由立也。中国惟不讲此学,故外之不能与与国争存,内之不能使吾民得所。夫政法者,定国之本也。……故今日之计,莫急于改宪法。必尽取其国律、民律、商律、刑律等书而广译之。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四 据《华商报》消息,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最近因一枚由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公章”而闻名全国。他们将刻有“县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印章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保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才可入账报销。这枚印章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公章”。

材料五 “法制”就是法律制度……而“法治”即法的统治(Rule of Law),法律至上,标志着民主政治……“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材料一与材料二中“法”的职能有什么区别?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罗马法”在近代世界“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有哪些?

(2)简述以上材料所反映的梁启超法治思想。分析梁启超法治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3)材料四“史上最牛公章”“牛”在何处?

(4)请举一个中国现代史的史实论证材料五中“民治”这一观点,指出20世纪末中国提出的“民治”目标,并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自己对“法治”的认识。

(东湖中学 田红燕)

推荐访问:必修 单元 训练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