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中国对外战略的决策路径

党建述职报告 时间:2022-03-26 10:12:06

zoޛ)jm5`m?vO6O{_ii个人和集团能量快速提升,如果不能将其纳入国家认同的框架之中,就会成为民族分离主义和国家分裂的破坏性力量。

因此,中国需要高举中华价值和中华民族文明的旗帜,挖掘优秀民族文化精神,推动历代先贤承继下来的中华道统的创造性转化,确立适应全球化时代要求的中华价值系统,使之成为振奋国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因此,置身于全球化时代,我国认同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振奋民族精神。特别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开放国门参与世界的历史性变革,对整个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在市场化、民主化和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中,超越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政党、不同意识形态的差异和隔阂,创新政治认同建设的机制,建立新的民族团结与各地方、社会群体以及具有公民身份的各民族成员对国家认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任务。

最后,大力推进国家转型,制度创新。从根本上来说,民族国家是一个国家适应工业化时代的制度表达形式,也被称之为资源提取效率最高、功能最为强大的现代组织形式。然而,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民族国家正在慢慢失去其制度优势,“全球化的国家”(globalized state)的理念不胫而走:对内逐渐从硬统治向软治理和善治转型,对外逐渐从领土型国家向认同型国家转型。这就呼吁中国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国际制度领域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以适应全球化时代。

从制度形态上来看,中国国家转型意味着必须适应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要求,对政府行政体制、税收体制、金融体制和企业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建立能够发挥市场功能的政府体制和制度框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乎每隔几年就进行一次政府机构改革,为不断发展的市场导向的经济提供制度基础。从根本上来说,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是努力使得国家机构更加合理化,提高功能、效率和可信度。除了通过政府机构改革以调整国家和市场的关系之外,我国还推进了从财政放权、利改税到分税制的税收体制改革,实施了以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和重组银行体系为主要内容的金融体制改革和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向着现代经济国家的方向前进。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市场化战略的推进,加快制度创新,推动国家转型越来越成为关乎中国战略全局的要害。其中,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十分关键。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发展有着自身的逻辑,未必一定要完全遵循西方国家走过的道路。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多样化社会来说,在急速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中,带有稳健色彩的政党发展道路或许是一项具有社会意义的战略。

(作者: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教授,法学博士;复旦大学选举与人大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咨询专家。)

推荐访问:路径 决策 中国对外 战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