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核心素养与校本化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党建述职报告 时间:2022-04-14 10:12:12

学校课程体系整体规划,是指在学校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将教育内容的结构、类型和具体安排等要素加以整体设计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是学校开展校本化课程体系规划和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围绕“启迪智慧,化育生命”这一核心理念,以深化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学校文化与课程建设,潜心探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地的策略,让学生绽放生命之美,获得幸福人生。

在“启慧教育”的浸染下,学校力求将学生培养成“外健内慧”的智慧少年,致力于学生良好身体素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学科知识的教育和天下为公、勇于担当、敢于开拓的公民意识的唤醒。因此,将学校现有的大小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优化组合,形成“启慧”课程体系,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启慧五大学科课程群(语言与文学、数学与创造、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品德与社会)和启慧六系列活动课程(人文素养系列、品德素养系列、科学素养系列、健康素养系列、生活素养系列、艺术素养系列)。

本文以学校校本化课程中的武术校本教材开发与实施为例,以期更好地培育出“外健内慧”的智慧少年。

一、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引领武术课程方向

1.武术校本课程实施目标,直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

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学生身体与心理素质、培养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武术课程教学,可以使广大学生热爱武术,自觉参与并养成终身習武健身的好习惯,从小尚武崇德,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了解和掌握武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以教师讲解、传授、示范,学生参与练习,搭建活动展示平台为手段,使学生内外兼修、体魄强健、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自我展示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此,学校以培养为目标,通过“普及+提高”的模式推动武术课程建设。

武术课程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具体表现在:一是树武德,“未曾习武先修德,未曾学艺先明礼”。武术教育注重“德”与“礼”的培养。二是习武技,武术是一项注重内外兼修的传统体育项目,既能培养学生积极锻炼的良好习惯,增强体质,激发生命潜能,还有利于学生直面挫折、主动进取、个性品质的形成。三是弘武魂,不仅能传承民族精神,丰富爱国主义内涵,还能培养忠于民族、报效国家的崇高理想。为此,我们将武术课程建设作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外健内慧”智慧少年的重要途径。

2.武术校本课程实施任务,重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

学校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形成终身习武、练武的意识,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武术活动。而且,我们会通过对武术历史的学习、武术名人的了解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武德的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基本功、基本动作、组合动作、套路练习、对练等内容的教学,认真传授武术“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培养武术的正确姿态和“精、气、神”,大力发展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

在武术教学活动中,我们会创设各种情境,加强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使他们具有健康心态、健全人格,建立个人与群体、社会的责任感、合作与竞争意识,教会学生尊重和关心他人,养成敢于展示自我、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3.武术校本课程实施分层要求,重在凸显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一年级:初步了解武术历史和现代武术名人故事,了解学习武术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初步学习武术的基本功、基本动作及简单组合,树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发展身体柔韧、灵敏、协调素质,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激发武术学习的兴趣,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并且能够让学生初步领略“精、气、神”的意义。

二年级:了解武术历史和古代、近代武术名人的故事,了解武术健身、养身、防身的基本常识;学习武术的基本功、基本动作、简单组合以及基本功串联;力求学生动作规范,用力准确,发展柔韧、灵敏、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培养学习武术的兴趣和习惯,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感受“精、气、神”的气势。

三年级:了解武德精神的内涵,学习武术的安全知识;进一步学习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组合动作及基本功串联,学习武术套路(步行拳)和少儿武术操,使学生的动作规范,用力准确,“手眼身法步”协调一致,养成习武、练武的好习惯和安全意识,培养刻苦学习的意志品质和良好武德,全面锻炼身体,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

四年级:了解学校武术活动开展的历史与成就,介绍优秀运动员的成长之路;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组合动作、基本功串联,以及步行拳和少儿武术操,学习少年拳第一套。力求达到动作熟练规范,神形兼备,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节奏感,使学生具有习武、练武的浓烈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团结互助、刻苦学习、拼搏进取的思想

品质。

五年级:复习、巩固一至四年级所学的武术教学内容,学习少年拳第二套和组合长拳第一套,学习自编武术组合动作。使学生掌握武术“三基”要领,提高动作质量;建立武术套路的概念,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自我展示意识、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能自然而然地在个体动作中显现“精、气、神”的

姿势。

六年级:复习、巩固一至五年级所学的武术教学内容,学习棍术的基本棍法和套路,学习太极拳,学会自编武术组合动作。使学生全面学会和掌握所学武术内容,武术动作规范、准确、健美,并彰显武术的“精、气、神”;全面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大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自我展示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二、以“普及+提高”的模式,推动武术课程实施

学校的武术课程建设走的是一条“全员普及”与“提高训练”相结合之路,在全员普及的基础上进行提高,确保课程的实效性。

1.全员普及,夯实课程基础

为了保障武术课程的有效建设,学校开展了武术课程体系研究,编写了武术校本教材《中华武术》,明确了各年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低段要求初步掌握武术基础技术,中段要求掌握武术基本功,高段要求掌握武术套路与武术器械的运用。学校将武术纳入课程计划,各班每周开设一节武术课,让所有学生了解武术的相关知识,掌握武术的基本技能。学校每天的大课间活动坚持做自编武术操,让武术成为学生日常锻炼身体的主要运动。在阳光体育节中,我们还设立了以班级为单位的武术集体奖项和“功夫小子”“功夫达人”等个人表演奖项,营造出浓厚的武术课程氛围。

例如,在教学“基本功成套串联—仆步穿掌”时,教师要先向全体学生讲解动作方法:两脚并立,双摆掌。(1)左脚向左横跨半步,上体右转成右弓步,右手自左向上,经头向右方劈落,右掌与眉同高,左手回收至腰侧。(2)上体继续右转,右手收至右腰侧成掌,左手自左经上头部,向右前方下落成按掌,高与胸齐,掌心向外。(3)上体向左转,左掌收至右胸前,同时右掌经左掌背向前上穿出成穿掌,手心朝上,并右腿直立,左腿屈膝提起成右獨立,目视右掌。(4)左脚向左侧落步,右腿屈膝全蹲成左仆步,右掌内旋使掌心朝外,上体左转,左掌贴左腿内侧向前穿出,眼看左掌,成左仆步穿掌。(5)右腿蹬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左手上挑,右手下落,两手成左高右低斜直线,眼看左掌。并强调两臂要挥圆,臂的摆动与身体转动协调配合,整个动作连贯协调。

武术的全员普及,对学生体格和人格的塑造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综合素质。

2.社团活动,助推课程发展

为了让更多喜爱武术的学生在武术功底、身体机能、意志品质与武德修养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学校通过武术社团活动助推武术课程建设向纵深发展。武术社团活动主要以学生武术提高训练为主,尝试课程间的横向关联,将中华武术与文学、艺术等进行整合,编排出高质量的武术表演项目,如中国少年说、红旗飘飘、大王叫我来巡山等,在市、区各级各类表演中均获一等奖。

3.提高训练,彰显课程特色

学校在武术社团的基础上,成立了武术提高班,进行武术业余训练。一是抓好训练常规,从队员的武德礼仪、规则意识、生活习惯、学习态度和训练作风等方面严格要求。二是努力打造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模式,悉心培养优秀武术运动员,选送到各省市专业武术队深造训练,肩负为国争光的使命。三是通过组织队员参加全国、全市的运动会,彰显学校武术品牌。

武术特色品牌课程的整体设计与实施,为“启慧”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可借鉴的实施途径,有助于学校特色的打造。

三、增加课程实施效果和师生评价

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多年努力,我校先后走出了世界武术冠军、全国九运会冠军刘艳艳,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冠军汤露,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冠军袁梦洁……近几年,我校参加的各级竞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为20多次,单项金牌216枚,银牌196枚,铜牌92枚。2014年,学校组队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获重庆市教委颁发的特殊贡献奖。2015年,学校输送的武术队员徐鹏以19.26的高分获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武术全能冠军,为重庆夺得唯一金牌。学校也成为全国武术进校园试点单位、重庆市首批体育(武术)特色学校、重庆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武术特色课程建设项目试点学校、重庆市武术后备人才培训基地,成功荣获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称号,为今后更加扎实地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体育特长,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学校将继续秉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一严谨的治学态度,潜心探索启慧文化,静心实践“启慧”课程,着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外健内慧”的智慧少年。我们期待“实小”学生经过六年“启慧教育”的浸润,具有以下素养结构:生命健康、品德修养、人文审美、语言表达、学习能力、认同理解、科学探究、自主创新。这一素养结构,既体现了国家、社会对小学阶段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又体现了学校“启慧教育”的办学特色,是学校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本化表达。

(作者单位:重庆市大渡口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孙建辉

sunjh@zgjszz.cn

推荐访问:校本 素养 课程建设 核心 实践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