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粗犷疏朗的湖湘民间木雕

党建述职报告 时间:2023-07-03 19:10:09

作为艺术门类的一种,木雕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木雕艺术作为物质承传的一种重要形式,承载了一种完全不同于文字的更为生动实质的文化。木雕艺术的产生、发展与地理环境、文化传统、民俗观念、生活习惯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湖南古属楚地,数千年来深受楚文化的浸淫,形成沉浑雄厚的湘楚文化,并在中国文化史上发挥了重要影响。湖南民间木雕艺术承载了博大精深的湘楚文化,既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又表现出鲜明的艺术个性,是中华雕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

“南方有嘉木”。湖南古属楚地,是四季分明、雨水充足、土壤肥沃、物产丰盈的南国阳光之地。木材是这里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用途最多的资源之一。自古以来,楚地巫风很浓,东汉至唐宋以来,随着佛教的南传,楚地南岳衡山道教、佛教圣地的奠定,宗教艺术勃兴。加上此地农业经济发达,生活富足,有财力、有条件追求器物屋宇之精美。《考工记》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也就是说,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四者结合,可以成就人与自然共生的造物思想。丰富优质的木材资源、各领域对木雕艺术的大量需求,大批技巧超群的木雕艺人,更重要的是湘楚文化深厚内涵的浸淫,成就了中国民间木雕艺术中质朴生动、别具一格的湖南木雕艺术。

作为一种历史遗存的湖南民间木雕,久远的历史赋予了深厚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湖南民间木雕何时开始,至今尚无确切的记载。从今长沙市南郊南托遗址中出土的一件彩绘双耳陶罐上,可清楚辨别出,在陶罐颈部有一圈绘制窗格纹样,与百越民族的干栏式房屋极其相似。罐颈上的干栏式房屋纹样,被认为象征着7000年前一个安居乐业民族村落,这村落修造了一排排房屋,依山傍水。”(1)可见在当时生活中已经有了木构造房屋事例,而且营造工匠们已形成一定规模和加工方法,湖南民间木刻历史起码可追溯至此。

湖南民间木雕大致分为建筑木雕、家具木雕、祭祀木雕三大类:建筑木雕中较为突出的有湘南宜章、临武、嘉禾、郴县等地方村落的建筑木雕群,其情景蔚为壮观;家具木雕遍布全省,滴水床、雕花桌、椅及面架不仅用材精良,雕刻工艺亦令人叫绝;祭祀木雕有傩戏面具和木雕神像等,是木雕和彩绘艺术的完美结合体。

湖南民间木雕的形式丰富多彩,有浅浮雕、中浮雕、浮雕、镂空雕、圆雕以及阴阳刻线等,还有不少镂空的深浮雕与圆雕拼接一起,因材施艺,加强深度空间感,构成丰满的多层次的近似圆雕的深浮雕。从表现体裁上分,可分为单幅木雕、一组雕、连环雕、图案、花边等。现存的湖南民间木雕大量集中在保护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及民间村落里。如岳麓书院、麓山古寺、云麓宫、鲁班庙、南岳大庙、藏经殿、邺侯书院、岳阳楼、岳阳文庙、桃花观、集贤祠、苏仙观等古建筑群。据统计,湖南共建书院18座、殿庙32座、寺阁亭楼288座。其中木雕艺术主要装饰在正厅、厢房、牌楼、藻井、天棚、梁、柱、门窗、屏风、隔断、神龛以及室内陈设的用具器皿上。(2)这些木雕艺术虽经百年沧桑,仍可见出用料考究、技术娴熟、构思巧妙,有着恒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湖南木雕艺人称作“雕銮匠”或“棱花匠”,多集中于湘南、湘东、湘中地区。衡阳为湖南有名的雕刻之乡,因山高林密,人多田少,早在宋代雕刻行业就颇为兴盛。附近的佛道圣地南岳衡山的庙观的修建,也造就了一大批雕刻高手。每一幢古建筑的木雕手法都不相同,在装饰、构思、造型、选材上及工艺刀法上都有各自的风格。现在所见到的那些作品,一件件都独具匠心、巧妙精湛,有如一曲曲充满生机的民俗俚歌。

因为地域风貌和生活习惯以及雕刻艺术家的审美趣味不同,湖南民间木雕艺术地域、个人的创作风格自由多变,表现出较强的人文精神和独创性,所创造的木雕艺术风格也有着不小的差异。但在湘楚文化大背景的影响下,湖南民间雕刻艺术在整体风格上也具有统一性。湖南的木雕在材料上多选用结实的樟木,构图上一般采取对称和均衡的原则,表现手法上则多借鉴中国山水画的表现语言。湖南民间雕刻艺术形式活泼,情感真挚,粗犷古朴,具有淳朴之美,表现出鲜明的楚文化的传统风格。与云南贵州等地的木雕相比,湖南的木雕明显带有世俗化特性而少了宗教意味;而和浙江、安徽等地的木雕的精致细腻相比,湖南的木雕粗犷、古拙、写意的艺术形式与风格,没有匠气,更为生动,常令观者感动神往,不能不说是对“大巧若拙”的精妙注释。总的来看,湖南民间木雕艺术大致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色:

首先,湖南的木雕艺术题材丰富、内容多样,充分显示了民间艺术家瑰丽奇幻的想象力。

“湘楚文化”的精神源头是神农文化与炎黄文化,既有神秘而浪漫的审美情怀,又有怡情闲适的乡土情结。这就使湖南民间建筑雕刻艺术中的图案题材在选择上具有双重性:神秘虚无的神、巫世界与直白具体的乡土现实互融互通,既有巫术神性纹饰,也有山水风光、田园小景,还有戏曲故事、演义传说,丰富的题材被展现于同一个舞台。如湖南传统民居雕刻艺术图案中有很多具有巫术神性意义的纹饰:中梁上压煞的太极、护宅的神龙,卦木上保家的太极八卦、狮子,檐檩下边象征神水以及避火的鳌鱼或鲤鱼托木,门坎侧边表示“海边”和“鲤鱼跃龙门”的“鱼打挺”纹饰,大门前吃鬼的“吞口”等等。(3)还有很多是表现湖南人民现实生活中的题材,如渔樵耕读、琴棋书画、男耕女织、桑蚕纺线、狩猎放牧、商贾裁缝、情爱娱乐等社会生活。静物雕刻则有博古、拂尘、书画、羽扇、珊瑚、海螺,蝙蝠、鱼虾、各种飞禽走兽,以及植物花卉、蔬菜瓜果等等。吉祥图案有 “吉庆有余”、“平安如意”、“龙凤吉祥”、“鹿鹤同春”、“五蝠捧寿”、“五谷登丰”、“鱼跃龙门”、“福、禄、寿、喜”等。总之,湖南民间装饰木雕在题材内容上丰富多彩,集中体现了民间工艺美术的共性。

“千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湖南各地民居房梁上多有雕刻,因地域的不同雕刻的题材内容也各有不同。湘北民居的房梁上一般镌有“鱼戏莲叶”寓意“连年有余”,而湘南永州等地的房梁刻有猴子大象,寓意盼望子女封侯拜相:湘西木房子居多,梁上一般雕有鱼(龙)尾,希望以祛除火灾。仅房梁雕刻就有这么丰富的内容,湖南民间雕刻题材之丰可见一斑。

其次,湖南民间艺术雕刻有着以线造型、构图缜密的特点,在形式上呈现出一种传统的中国古典美感。

以线造型,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最发达和最富有特色的表现形式。湖南民间木雕以浮雕和镂空雕为主,受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条造型语言的影响,充分发挥线条的作用。作品较多采用虚实相生、层次分明的线刻手法,不太注重表现逼真性和真实感。雕刻的线条细腻清晰,流畅奔放,无论是人物、动物、还是花卉草木,都像绘画构图一样自由地组织在一起。与官方木雕的追求精致的“塑味”不同,湖南民间木雕强调刻削意味,即刀味和随意性,而正是这刻削,真正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道”之精髓,同时也反映出湖南的社会习俗和大众的审美意识,体现出湖南民间木雕艺术的人文精神。

在湖南各地的古建筑群中,木雕装饰在布局构图上严谨缜密、均衡对称。既各具特色,也各有侧重,有的以人物为主,有的以禽兽为主,有的以花草为主。无论表现哪一种内容,在形式上较讲究均衡对称,繁而不乱,多而不杂,使局部与整体达到统一。优美而富于刀味的线条,简洁洗炼的形式感、均衡缜密的布局使得湖南民间木雕艺术散发出一股富有诗意的古典美感。

再次,湖南民间木雕艺术有着构思巧妙、应物造型的特点,兼顾了艺术美感与器物实用性的有机统一。

湖南的民间木雕无论在建筑装饰、还是家具、工艺品上,都体现出构思巧妙、选材灵活考究的特点。像永州何仙观地区的周家大屋中厅的主梁上,抬梁是须发怒张的香樟木雕狮子,而斗拱则为长鼻卷起的大象,立意巧妙,独具匠心,使观者望之不由惊叹。还有像闺房花床窗楣上的黄杨木雕丹凤朝阳、窗户上的喜上梅(眉)梢等也都是适形而作,并揉进了多种技法。(4)在雕刻时,湖南雕刻艺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独创心,看似手法随意,实则经过巧妙构思,充分体现了楚人不为理性所拘的浪漫情怀。

最后,湖南民间木雕艺术有着造型生动、注重神韵的特点,在构思造型及刀法上明显反映出浪漫楚文化的影响。和中国绘画、诗歌一样,传统的雕塑艺术重在立意,意在笔先,胸有成竹,重视作品的形、神、意境,以意传情。为了表达人物的动态,刻画真实的生命和气韵,木雕艺人采取虚实结合的方法,再造原本并无生命的物质,而不求表象的细致与精微,成为湘楚木雕的精髓。

湖南的木雕在造型上,沉雄大气,简洁生动,寓意深刻,造型大胆夸张。无论是构图造型还是刀法,强调整体神韵的把握,不太注重细处的雕琢,手法简约。特别在那些戏剧人物造型上,头大身小,人大房小的衬景,夸而有节,变化适度。刻划人物不着意雕刻五官表情,也不拘泥人体各部位的结构比例,而着意表现人物动态的传神,着意突出造型的稚拙、质朴、洗炼、明快感,具象的形体中注入了抽象因素,使形象充满生气,真挚感人。除在人物木雕之处,其它木雕动物、花卉、植物也以神取胜,以韵见长,以味引人。如“鱼跃龙门”积极向上的英姿,“松鹤延年”超然悠美的境界,“春兰秋菊”凌霜傲寒的形神等等,追求画面造型的质朴,使之饱满厚实,装饰性与实用性达到完美的结合。抒情优美而又朴实自然,详略得当,浑厚大气,具有含蓄内敛的写意性,粗犷古朴,人物栩栩如生,神态自然逼真,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的传统风格,常令观者产生无限的遐想。

“水不容泛,人大于山”,为了达到美的追求,夸张是木雕艺人常用的手法。同时艺人们还吸取戏剧艺术“以一当十”、“以简胜繁”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既突出人物的立体感和真实感,又显示出楚人的浪漫情怀。沿袭湘西边陲的神像傩公、傩母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傩是旧时民间的一种迎神逐疫祭祀活动。傩分为祭祀头像与戏剧面具两类。头像又分为两种,一种通常把身躯简化为“棒状”,便于携带插放膜拜祭祀用。这种傩像为圆雕,有头无躯,彩漆或为本色素雕,粗而小俗,五官以寥寥数笔雕刻,造型简洁深厚,略貌取神。还有一种全身像,身躯雕成块状,身后挖两浅孔,供祭祀仪式上师公手拿捏作法事用。这种头像雕刻相对精细,有圆雕和浮雕、透雕结合几种形式,五官形象夸张,色彩多以彩绘或饰土漆,还冠以头饰花纹。傩公、傩母或为黑脸或为红脸,红黑分明。另一类为傩戏木雕面具,是古傩戏中的“脸壳”。所表现的人物形象除傩公、傩母外,还有功曹、判官、小鬼、凶神等,这类面具大多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人物个性特征,动态生动传神,怒目圆睁、斜眉吊挂、青面红发、威猛凶悍。这此通过夸张的艺术形象,创造了一种超越内容表达上的形式之美,颇具楚地神性意识之特征,富有活泼、浪漫之气息。(5)

随着时代的变迁,湖南民间木雕的实用性已无足轻重,但其艺术性、审美性以及其承载的文化内涵、精神信息以及内涵的“道”却不容忽视,并且会随着时代进步更加弥足珍贵。湖南的民间传统木雕,承载了诸多历史信息和时代精神,蕴含着岁月沧桑动人的经历,除却其原发性特质、民俗学内涵和功利性意义之外,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来看,也反映了湖南地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折射出湖南人的性格和精神,最终体现出湘楚文化的博大精深及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正是多少春秋沉浮事,尽阅其中。

注释:

(1)(2) 陈希:《湖南民间木雕艺术》,《民族艺术》1994年第2期。

(3)左汉中:《中国民间艺术造型》,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30页。

(4)刘湘东:《湖南民间木雕的艺术特性与文化内涵》,《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9月第8卷第3期。

(5)郭建国:《湘楚民间木雕造像的艺术意蕴》,《装饰》2006年第4期。

推荐访问:疏朗 木雕 粗犷 民间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