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豪门外传,天空1号东方之旅

领导述职报告 时间:2021-07-04 10:13:42


打开文本图片集

空中惊魂

2005年1月14日,NBA豪门洛杉矶湖人队在美国以83比95客场输给丹佛掘金队,比赛结束后乘坐“天空1号”专机赶回洛杉矶,准备在周四晚主场迎战克利弗兰骑士队。这次普通的空中转场,却让湖人队众球星们遭遇了一次“空中惊魂”!

快要抵达洛杉矶机场前,正在降落的飞机却突然爬升,球员们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波音727的飞行员匆匆忙忙拿着一个应急灯跑去检查机翼,这更增加了球员们的担心。机长告诉大家是机翼出了机械故障,需要在空中排除之后才可以安全着陆。最后在机组人员的努力下,大约经过了50分钟紧急维修后才终于安全着陆,这时候球星们都已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直到与克利弗兰骑士队的比赛开始前,主帅汤姆贾诺维奇还对那惊魂一刻心有余悸:“我很高兴今天能够活着在这里见到大家,当时发生的一切就像是梦境一般,感觉忽然间一步步地往地狱坠落……”

几乎埋葬“紫金王朝”的“天空1号”,是一架经过改装的波音727-200Adv专机。如今它早已离开洛杉矶,带着一段豪门的传奇,北京成了它最后的归宿。

从飞机坟场到朝阳大悦城

2009年秋天,北京蓝天投资集团筹建中的“蓝天梦工厂体验馆”,在美国找到了刚刚从湖人队退役的“天空1号”,并计划用于北京朝阳大悦城的航空体验项目。为了与场馆建设相匹配:长达46米的“天空1号”在美国“飞机坟场”(退役飞机集中处理中心)被切割;包括雷达罩的18米前机身将作为该体验馆的展品运往北京。

波音727机体结构采用半硬壳式结构,第19框之前为典型的普通框,20、25、28框为锻造加强框。切割位置恰好在20框之前。由于外场手工切割,这一区域的飞机蒙皮看上去惨不忍睹。穿出机身的槽钢与铺在地面的槽钢桁架焊接成稳定的框架;这些结构牢牢支撑起重达10吨的庞然大物。

飞机搭乘散货船横渡太平洋到达天津塘沽港。通关后,超高的货物走走停停,2010年5月21日才到达北京朝阳区大悦城吊装现场。为了能顺利吊装作业,物业拆除了10楼平台至12楼的玻璃幕墙结构。

先期到达的还有同样作为体验馆的石家庄亚光速科技公司生产的潜艇舱段,其总重比“天空1号”稍小但体积接近。很快,试吊装从潜艇开始,潜艇舱段从广场晃晃悠悠上升到10层场馆,由于距离玻璃幕墙很近,上升到5层以上的时候风力开始起作用,潜艇两端的起重工人来回平衡摆动,使它始终与幕墙保持距离。此情此景,始终令人捏着一把汗。

次日,为“天空1号”专门制作的吊篮运到现场。循着当初潜艇的足迹,“天空1号”很顺利抵达10层。眼看着一长段没有机翼的机身在空中无声地摇曳,非常奇怪的感觉。如果不是预先看到楼顶的起重机械,真意乎寻常地想到“垂直起飞”四个字。

经过几个小时的缓缓提升,飞机进入10层平台段,揪紧的心稍稍缓和下来。通过多次移动吊装点,飞机在大厅内缓缓定位。当整个机体进入室内后,玻璃幕墙重新安装起来,“天空1号”永远成为了体验馆的一部分。

天空1号探险

利用飞机停放在水泥沙包上相对稳定的间隙,技师们送来了临时梯子。体验馆方的项目负责人井胜利是个很敬业的年轻人,他也急于进到飞机里一窥究竟。于是,他扶着梯子,我爬上了离地将近3米高的顶端;扶着蒙皮慢慢站起来。当抓到舱门把手的时候,忐忑的心平静了许多——尽管在摇摇欲坠的梯子顶端颤颤巍巍,我用力拉出手柄,按照开启方向旋转。坦率说,此时是《航空知识》帮了忙:尽管第一次开启波音飞机的舱门,多年的阅读积累,给了我足够的飞机基础结构知识。拉出手柄后,旋转并内推,旋转舱门很沉重地打开了。此时地面上一片惊呼,好在有公司员工维持秩序,才没有更多的好奇者爬上来。

我们带着施工的强光灯,首先勘察了机舱。这里面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却是以后再也不可能见到的:扑克牌、筹码,还有小玩具,这些小玩意儿记录着这架727-200Adv伴随着那些篮球巨星的美好光阴。如今物是人非,“湖人王朝”坍塌,这些小物件成为了一个时代结束的记忆。

“天空1号”的客舱绝对是普通民航班机不能比拟的:所有座位都是按头等舱布局,每排4座位,座椅是宽敞舒适的真皮饰面。最前排是类似火车的双人对座、中间有固定的环形布局长条桌,这两排座椅非常适合召开小型会议。这个小会议室的座椅也很有特点:其真皮饰面呈深蓝色,沙发扶手内有折叠的平板电视,尽显奢华。长条桌的台面可以进一步展开,与沙发等高对接,放倒靠背,就成了一张舒适的床。在日后改造飞机的日子里,这些曾经乘坐NBA明星的豪华坐席,成了维修技师们午休的上好铺位。

“探险”结束后,由于舱门气密条的作用,我无论如何也不能反向用力关闭舱门。梯子在脚下“嘎吱嘎吱”晃动,最后只好虚掩。意外的是这次小失误却成了其后几天更多探秘“拍客”通幽的曲径,并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

狗尾续貂

对这架庞然大物的改装从机体开始。波音飞机有个特点,就是放下起落架后应该用地面止回锁限制转肘再度折叠。但是这架切断了所有电气系统的飞机此时就像是一具僵尸。当把飞机固定后,用机械放出前起落架,仅仅是虚放;而一旦飞机稍稍动作,就可能马失前蹄机头触地。幸好起保险作用的吊索发挥了作用,不然一起“二级飞行事故”将在11楼上演。

机修工从货舱里找到了锁定螺栓,关闭液压管道阀门,并锁闭收放作用筒。前轮舱门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后期的外观修复中,钣金工用其它材料对付了一套舱门,再现了较完整的前起落架。

拆除了临时吊索的飞机凌空伸出11楼平台。问题来了:飞机尾部距离建筑尚有将近3米距离——这一区域宽度略微不足,飞机不能继续后移!这就不得不另打一个“补丁”,以连接飞机尾部到建筑的空隙。馆方很担心“狗尾续貂”的效果。忐忑中,体验馆原定的一家归属“航空某集团”的企业在签订修复这架飞机合同后居然悄然离去——据说原因是修理资料和备件不足!

于是,不管是飞机与场馆的物理对接,还是包括电力、空调、仪表、厨房、卫生间、监控等各种功能的恢复。这个改造和复原工程很戏剧地转移到了石家庄亚光速科技这家民营企业手里。这家企业曾承担过“基辅”号航母的舰体测绘、舰桥、作战指挥中心和情报舱等复原修复项目。波音727的改造具有挑战性,但不存在不可逾越的技术鸿沟!并且他们正在进行该体验馆潜艇模拟指挥舱项目的制造和安装,具有丰富的现场经验。

现成的技师、丰富的经验、对航空科普炽热的激情——“狗尾续貂”的后机身很快完成,机身接缝在今天体验馆入口闸机正上方。尽管重新直线切割了断口,手工作业的痕迹依稀可辨。断口的前部是原来的机体,后部则是使用代用蒙皮的“模型飞机段”。有兴致的读者可在经过此处时分辨一下两者的外观差异。

第二次生命

相对来说,机内的系统复原难度远远超过一段机体的制作。现场看,2009年秋天退役的“天空1号”保养还不错,整体状态远远高于当年复原的“基辅”号航母:一方面是当时俄罗斯局势动荡,军队偷盗成风。另外也看出美制装备的寿命和系统稳定性。

首先测试了电缆,并断开了无关部分。用400赫兹航空电源接通单独的电器(比如客舱照明)后,绝大多数设备可以直接使用。遗憾的是:分拣/测试复杂的电缆束工作量极大,另外馆方也不愿意继续使用航空制式的灯具和电器——原因显而易见,日后长期维护费用将数倍增长。最终,技师们更换了所有灯具和大多数电器核心,更改为民用市电制式。

为了匹配大大小小的管线,首先将客舱内的座椅拆除;揭开舱壁装饰板、顶装饰板,以检查和重新安装。这里又遇到了问题:风机与客舱发生共振,恼人的“嗡嗡”声长期困扰着现场技师。后来发现是固定风机底座的框与蒙皮间铆接较单薄导致;通过重新固定风机部分解决了噪音问题。在此过程中,风速与管道的匹配带来的高频噪音让大家震惊——一架固定成“建筑物”的飞机就有如此多的问题,研制一型新飞机的难度该有多大啊!

制冷系统对于民航机的作用不仅限于旅客舱的舒适要求,更重要的是驾驶舱的仪器设备的热量必须得到控制。波音727的时代机电模拟式仪器一统天下,驾驶舱内的仪表板后,密密麻麻布满了圆筒形仪表。这些仪表或使用导管引入气压,带动指针;或使用电磁线圈驱动指针;无论哪种都大量使用沉重的铜齿轮和导管,匹配出合适的显示数值。夜航时,使用白炽灯照亮每一块仪表背后。除了主仪表板,顶控制板、中央操作台、通信/随机工程师操控台都有大量的背光灯和电驱动仪表。经电工技师简单统计,驾驶舱共需要约至少4千瓦的功率才能保证夜航显示,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能量消耗!

令人不解的是,这些仪表使用了多达6种不同频率和电压的电源!在驾驶舱内配备的各种电源模块均会散发热量。这就解释了舱内两条空调管道延伸到仪表板背后的原因。考虑到工期紧张,我们没有把耗能的背景灯更换为现代的LED。为降低工作温度,最后不得不在驾驶舱顶部安装了强力换气扇,并使用高速风机压入两路冷气。完成这些改造后,接通启动开关,舱内各种电器工作的“吱吱”、“嗡嗡”声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夜航灯给人十分科幻的感觉,70年代的机电式仪表控制系统更显得复杂和神秘。

与普通航班不同的是,驾驶舱与客舱间没有舱门。从痕迹上看,应该拆除很久了。因为专机飞行不会出现闯入驾驶舱问题,或许“湖人们”觉得随时看到飞行员心里更踏实吧。左侧登机口在驾驶舱后隔壁,舱门口安装有折叠的服务员座椅、机内广播通话器、灭火器、手电筒等便携应急器材。这些设备在通电后都可以正常使用,就连手电筒也可以充电!登机口右舷则是盥洗室,后面是右登机口。这里舱壁上安装着厨房设备,包括咖啡机、烤箱、饮水机等。我们更换了烤箱的炉丝和控制器、电磁阀等部件,机舱内似乎又恢复了“生命”。

左登机口后方是四组带有卷帘门的备件箱。里面分别有通信设备组件、电源组件等。看来这些设备并不值钱,所以尽管很容易取走,也无人问津。但电子设备舱就没那么幸运了,各种仪器标准搁架空空如也,航空插头也如同断了的手臂低垂着。显然,那些还有寿命的航材已经被洗劫一空,富裕的美国人也照样会厉行节约。

开门迎客

最后是适应游览的改造工程:根据体验馆业主方的意见,客舱前部环形会议舱深蓝色的座椅显得压抑。远不如米黄色明快。而出于节约空间考虑,长条桌也被无情地拆除了。为了防止游客进入拥挤狭窄的驾驶舱,在原舱门位置安装了钢化玻璃舱门。在这里可以清楚看到夜航状态下的设备,甚至为了更加生动,我们制作了4个穿着民航制服的塑胶模特——机长一手扶着驾驶盘,一手推在节流阀上;副机长则用力拉着驾驶盘,注视着前方;随机工程师戴着耳机,用笔记录……

完成了舱内的改造,外部的建筑装修也接近尾声。伸缩式登机桥对接口安装在了建筑钢框上。游客可以通过安全的通道进入“天空1号”舱内,体验湖人巨星们的空中旅程了。

2011年春节,外表喷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天空1号”正式开门迎客。这是中国的商业体验馆首次引入真飞机。来此消费的游客,除了陪伴孩子游戏外,更能零距离感受到源自美国的航空文化与科技体验。

责任编辑:王宏亮

推荐访问:之旅 豪门 外传 天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