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状态问题及对策

领导述职报告 时间:2021-07-05 10:21:17

[摘 要]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的过程。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不足,提出公共气象服务应该从转变理念及提高业务专项技术上下功夫深挖可能存在的潜力的对策才能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P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7909(2014)11-00-0

引言

公共气象服务就是对公共气象服务规律的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公共气象服务的看法、观点和信念,对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和定向作用。为了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提高能力,不断开拓服务领域、丰富服务产品、完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公共气象服务对现代气象业务和气象事业的引领作用,应该从理念方面打造公共服务的全新面貌。

1公共气象服务的基本概述

公共气象服务是通过向社会公众发布气象预报和灾害预警等信息来服务社会和大众的,我国开展公共气象服务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1953年,我国气象部门由军事系统转到政府系统,标志着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理念的初步形成。至今,公共气象服务已经成为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科普宣传的重要平台,公共气象服务的形式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或网络等媒体,以日常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和预警信号、沿海天气预报、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天气热点、天气周报、双休日天气预报、天气实况、百姓生活气象指数预报等为主要内容,为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活动提供的气象服务活动。

2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状态问题

2.1由于受到手机等电子产品设备以及网络等冲击气象影视和短信收益下滑,这一情况在国外也遭受同样地待遇;目前只有专业有偿气象服务大客户基本以业务管理方式服务,收益稳定;新兴起来的气候可行性论效益初见成效。而对于网站、微博甚至微信这些更新换代快、舆论关注度高、公共气象服务影响力快的业务。都处在摸索状态。

2.2目前,传统媒体提供的公共气象服务信息主要是当地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天气预报和各种生活指数,以及国内省会、主要旅游城市天气预报,但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已经在不断减少,而且气象服务在传统媒体上的呈现形式相对固定,内容单一,很难满足大众的需求,更无法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2.3声讯电话气象服务比着传统媒体有着固有的先进性,虽然近年来也在不断地创新内容,面向不同受众提供精细预报、增加更新频率同时介绍气象相关信息等,但声讯电话气象服务的峰值已过去,在新媒体的挤压下,声讯电话气象服务的便捷性与即时性等不足已经凸显,因此也逐渐失去往日的光彩。

2.4手机气象短信业务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快速发展后,目前也遇到了瓶颈。时下智能手机所带的气象服务类软件都是免费的,而且不仅能够提供简单的短期预报,还能由用户自主选择获取长期气象气候信息及相应的提醒服务。手机短信天气预报只能推送固定的基础信息,短信产品新意不够,用户定期交费且不能择信息内容的范围、数量和时间,因此手机气象短信业务也在走下坡路。

3公共气象服务的应对措施

3.1公共气象服务的体系建设

3.1.1建立健全机制。作为公共气象服务的主体部门,气象部门要切实建立健全机制,激发活力、加强创新,立足公共气象服务,依托部门力量,充分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提供全方位、多领域的气象信息服务。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强化市场需求对公共气象服务的引导作用;要建立健全竞争机制,为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有序的引导和资源支持,在市场上形成合理的竞争,促进公共气象服务事业整体全面发展。

3.1.2提高自身能力。无论公共气象服务通过何种媒介呈现,气象资源本身才是重中之重,因此自身能力水平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坚持总结归纳,定期对过去一个阶段的预报和服务进行总结,思考和讨论其中的经验与不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改进中提升能力水平;要坚持拓宽眼界,不能局限于眼前的工作与外部环境,要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意识,明确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道路和前景,重点做好及时性、精确性、实用性等方面的进步与提升。

3.1.3挖掘培养人才。一要加大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力度,不断吸收和补充新鲜血液,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各种知识技能的指导和培训,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二要注重引进人才的差异性,除了要培养和引进气象专业扎实的人才外,还需要引进一些高素质、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汲取其他学科的优势和特长,促进气象事业的全面发展;三要提升硬件软件的基础配套,为使引进人才的能力最大化,要为其提供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方面的配套设施,比如引进新的机器设备、新的交流方式、新的业务流程、新的工作模式等,使新进人才能够更好的为气象事业服务。

3.2公共气象服务的品牌树立

3.2.1精准服务定位。公共气象服务包括天气预报和气象专题节目生产、专业数字频道运营、气象影视信息技术服务、新媒体业务、广告经营等各个领域,而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语言、风俗、习惯也有较大差别。因此精准服

务定位是夯实用户基础的策略,是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关键。根据传播主体的需求进行服务,使信息流延伸得更广,接收的受众更多;在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大力发展气象影视资讯、科普类等节目,增强节目的可视性和丰富性;扩大预报的范围,增进时效性,突破传统领域的约束,分类提供信息。如可以通过短信、微信、微博、视频等形式对气象服务进行定制,对需求信息丰富的人群可以提供每小时温度预报、风力预报、紫外线等级、气候条件分析等,但一般的受众只需尽力做好气温和晴雨的信息服务。

3.2.2拓宽服务渠道。气象与社会经济生活许多方面都有紧密联系,如农业、能源、商业、交通、物流、电力、医疗保险等行业均不同程度受到气象影响。因此要围绕品牌和质量做文章,不断创新服务形态,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开辟多种传播途径,改革以往的传统的服务模式,向不同行业不同方向进行延伸与拓展,整合不同的需求与信息,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与受众群体之间的沟通交流,有机组合多种媒介形式,合并使用多种传播渠道,增强传播的宽度与广度,增加传播的信息量,在快速、准确、充分覆盖的基础上获得传播效果,从而形成多媒体联动、立体覆盖的公共气象服务新格局。

3.2.3整合多方资源。在新媒体时代,各种信息、各种资源、各种媒介都在整合,公共气象服务品牌的创立也需要整合,因此必须加大对新媒体气象服务的投入和创新力度,以更长远的眼光和更大的魄力发展气象服务。要以传统气象服务

业务为依托,充分依靠和利用气象服务多年积累的资源、经验和品牌效应,积极开拓新媒体气象服务,并以此寻求经济效益的突破。整合不仅仅要在呈现方式上,更要体现在内容层面,以气象事件、话题为核心,将多种富有传播价值的信息整合,建立气象信息传播的新形态。同时,要加强和完善信息收集、传输、共享和节目制作、现场应急系统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与其他气象业务系统的业务合作机制,在国家级层面上建立一个可以衡量整合能力与效果的指标体系,依托权威平台和数据优势,形成合力,逐步建立与国务院应急平台和有关政府部门的高速信息共享网络。

4结束语

当前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改革调整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调整服务理、提高意识,这样才能跟上整个时代的步伐。对于公共气象服务来说,转变理念决定出路、提高专项技术是支撑,二者必须充分发挥其作用紧密配合,根据需求开发市场,才能创造更宽泛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希.北京气象信息服务现状与对策[J].农业气象,.2013(19):125-127.

[2]周雪丹.浅析公共气象媒体开发与应用[J].河南科技,2014(22):159.

[3]王文超.浅谈构建新媒体时代的公共气象影视服务体系[J].干旱气象,2012(23):147-149.

推荐访问:对策 气象 状态 我国 服务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