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莫扎特艺术歌曲探究

领导述职报告 时间:2021-07-25 10:20:41

摘   要:莫扎特一生主要声乐创造领域是歌剧方面,但在艺术歌曲创作领域也被提到了新的艺术高度。莫扎特的艺术歌曲作品具有古典乐派严谨、对称的特点,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在莫扎特的艺术歌曲中,最完美的就是剧情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调式与调性的灵活运用,使莫扎特的艺术歌曲更显得轻松、愉快,简单而又高贵。尤其,在艺术歌曲创作时加入了歌剧、歌曲的写作方法以及和声对位,形成了莫扎特艺术歌曲专有的和声特点和音乐风格。

关键词:莫扎特;艺术歌曲;音乐思想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一、莫扎特的成就及音乐思想背景

(一)莫扎特的音乐成就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 A· Mozart,1756-1791),奥地利著名音乐家,享年35岁。莫扎特出生于萨尔兹堡,父亲是一名宫廷乐师,母亲也酷爱音乐。莫扎特3岁就展示出了他的音乐才能,5岁开始作曲,6岁随父亲到欧洲各国旅行演出,8岁开始出版小提琴奏鸣曲,被誉为“音乐神童”。他一生中创造出来数量惊人的作品,有近700部作品流传后世,并且无论是在歌剧、交响乐、协奏曲、奏鸣曲、室内乐、宗教体裁、舞曲及艺术歌曲都写了非常优秀的作品。

(二)莫扎特的音乐思想背景

莫扎特幼年生活比较得意,随父亲旅行欧洲各国演出,接触了各种音乐风格。所以,莫扎特早期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形式简单、旋律优美,包括德、意、法三种语言。但是,莫扎特巡演归来在家乡的生活并不幸运。萨尔兹堡大主教对莫扎特的旅行演出很是不满,在大主教眼里,莫扎特只是一个奴仆,而且,是一个获得荣誉的奴仆。莫扎特在大主教的命令下,不得不开始创作宗教音乐和一些娱乐性的器乐作品。

由于主教经常对莫扎特无理由的斥责和侮辱,使莫扎特和主教之间逐渐产生了矛盾。1781年,莫扎特与主教之间的矛盾恶化到了极点,他公开与主教决裂。离开萨尔兹堡后,莫扎特独自定居在维也纳,生活潦倒,母亲也相继病逝。在这一阶段,莫扎特对封建统治阶级有了深刻的认识,启发了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是他越来越靠近被封建社会压迫的“第三阶级”。1785年莫扎特参加了“共济会”,创作个性开始成熟。1791年12月5日莫扎特突然在维也纳病逝。

二、莫扎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盛行于欧洲的一种声乐题材,是指以键盘乐器为伴奏,由专业的作曲家把诗与音乐结合起来创作的抒情性独唱歌曲。艺术歌曲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取材广泛,形式自由。

(一)调式、调性特征

莫扎特一生在声乐领域以创作歌剧为主,艺术歌曲创作也受到歌剧创作风格的影响。莫扎特的艺术歌曲作品创作中善于运用转调控制音乐的发展。例如:《在寂静的树林里》(K.V.295)作品中,作品从降A大调开始,后转入降E大调,用不同的调式推进音乐的发展,最后结束在降E大调上。再如:作品《致艾洛克》(K.V.52),在这首作品中莫扎特运用了两次转调。作品从降E大调开始,用流畅的旋律,表现少年对姑娘的爱慕之情。在第17小节开始转入降B大调(属关系调),推动剧情的发展,进一步表达少年激动难以自拔的情绪。最后,再次转调,把音乐的发展带到另一个完全相反的世界,结束在降E大调上。

莫扎特通过两次转调,并对作品的调式进行合理安排,不仅使旋律首尾呼应,而且把音乐语言与剧情的发展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二)节奏、节拍特征

一首艺术歌曲能从它的节奏和节拍中最先体会到它所要表达的情绪。所以,在演唱艺术歌曲之前,表演者要掌握好艺术歌曲的节奏和节拍特点。莫扎特的三十多首艺术歌曲作品中节奏风格是多样化的。有以抒情歌唱为主的,也有活泼欢快为主的;有积极乐观向上的,也有忧郁暗淡的……

例如:《黄昏有感》(K.V.523)这首作品,是莫扎特父亲去世时莫扎特根据诗人堪培的诗歌而作的,作品全曲为四四拍。整首作品以如歌的行板娓娓道来,曲调平缓而又抒情,平静而安详。表达了作曲家对逝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向往。

再如:作品《渴望春天》(K.V.596)。这是一首具有儿童风格的作品,是莫扎特最后几首作品之一。在作品中我们能明显的感觉到孩子们对春天的思念和渴望,也表达了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作品节奏明快,以轻快的八六拍体现了孩子们的简单快乐和童真童趣。

三、莫扎特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

(一)阳光的音乐风格

莫扎特的一生坎坷短暂,但他却给后人留无穷尽的音乐财富。莫扎特的艺术歌曲有着独特的创作风格:旋律富于歌唱性、结构精致匀称、音乐情绪明朗、乐观。莫扎特的艺术歌曲的创作中擅长用抒情甜美旋律为陪衬。如:莫扎特在曼哈顿,用法国费朗的诗词创作的《鸟儿喜欢换地方》(K.307),整首歌曲以快乐的情绪基础。速度上采用欢快的小快板,绝大部分乐句都在开朗的大调上运行,旋律多采用带附点音符,使这首歌曲的情绪更加明朗。

(二)对生命凝思

莫扎特出生在古城萨尔茨堡大主教管区,这里的宗教观念直入人心,莫扎特也不例外。莫扎特从出生到结婚等人生大事都是按照宗教的教规礼仪来办理的。莫扎特对“生命与死亡”,“有限与永恒”等宗教哲学问题的思考,把内心和平衡和宁静看得高于一切,甚至高于自己的生命。如:艺术歌曲《黄昏有感》(K.V.523)中,莫扎特采用通谱体的写法,旋律声部流畅,动人,歌词中唱到的“生命的美丽岁月如飞消逝……我将无声的结束朝拜的旅程,走向安息之处”。这体现了莫扎特与死亡的对话,也体现了他的坚定的信仰,更是对其父亲的刚刚去世的一种纪念。“我们看不到莫扎特对死亡的恐惧与悲伤,只是更像一位历经世事沧桑的老者,对生命的一种总结和概括。”

(三)对自由理想的向往

莫扎特曾是为宫廷贵族大主教服务,所有的创作和思想都必须服务于他们。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所倡导的自由和天赋人权思想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莫扎特的创作也深受影响。1777年莫扎特与大主教之间矛盾开始恶化,1781年和大主教决裂,成为第一位自由音乐作曲家。

莫扎特积极宣扬人性,持之以恒得追求自由。在他的艺术歌曲中,如:《自由之歌》(K.506)就非常直接地揭示了莫扎特的内心世界。歌曲所表达那些为了获得贵族的青睐和地位而奋斗的人是不幸的、可怜的,而不为金钱而服务于邪恶的人是快乐的自由的人。歌曲节奏为2/4拍,以小快板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和对那些服务于贵族和主教的人的嘲讽。《职工的旅行》(k.v.468)这首艺术歌曲整曲以B大调为主调,音型节奏简单明了,音乐线条流动平缓,这首作品虽然作品比较短小,但是对于人道主义精神表现的非常充分。歌词是这样写道的“你们现在正在接近一个新的认识高度……只有孜孜不倦的男子汉才愿走向光明之源。”

四、总结

在莫扎特短暂的生命过程中,虽然艺术歌曲并不是他最为有代表性的领域,但是他为艺术歌曲这门音乐体裁的发展与进步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他首艺术歌曲独有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手法为后来的作曲家们树立了标准。莫扎特戏剧性的创作手法和音乐中细腻刻画故事主人公的内心世界,都赋予了原诗歌的生命色彩,细心地研究、分析和理解的莫扎特艺术歌曲,能很大程度地提高演唱者的声乐水平。

总之,在表现莫扎特的任何一首艺术歌曲时,要分析和对待每一个细节,发挥个人综合想象力,研究不同题材,不同形式作品的表现方式才能准确的将莫扎特艺术歌曲的魅力展现给观众。

参考文献:

[1]钱仁康.莫扎特书信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2]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3]管谨义.西方声乐艺术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推荐访问:莫扎特 探究 艺术 歌曲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