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对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考

领导述职报告 时间:2022-02-11 10:05:56

摘 要:加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包括以下内容:加强科研课 题管理,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完善成果管理,强化科研信息管理,加强科研队伍管理。

关键词:高职学院;科研管理;内容

中图分类号:G46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8)09-0097-02

高等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其科研水平与教学质量是衡量办 学水平的两大标准。近年来,湖南省不少高职学院年科研经费投入超过百万元,许多学院年 发表论文有几百篇之多,然而有影响、有创新性的论文却少见。据《中国高教研究》杂志社 对14家高等教育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刊载论文数量统计,2006年和2007年在14家中文核心 期刊上,共刊载高等教育论文分别是3 468篇和3 637篇,而荣居高等教育“半壁江 山”的一 千多所高职院校,2006年和2007年分别只发表了194篇和206篇,仅占论文总数的6.17%和6 .26%。湖南省七十余所高职学院中仅二至四所榜上有名,年发表在五篇左右,这说明高职 教师的论文质量较低,并存在一定的学术泡沫。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已成当 务之急。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加强科研课题管理

1.确定课题研究的重点。高职学院应以应用研究为重点,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 养为支撑,以成果转化为目的,把创新作为繁荣和发展教育科学的强大动力,推进科研管理 创新,推动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创新,促进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要以科技开发为主,服务 于解决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为基层一线带来直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只有以课题研究为主 线,带动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大众科研氛围才能形成。

2.端正课题立项的态度。现在一些高职学院将大量精力投入到立项申 报、撰写和发表论 文、评奖等环节上,而恰恰忽略了最核心、最重要的环节,即坚持指导性、服务性、实践性 和可操作性,通过学习教育科学的理论,来改变教师教育教学的行为。 教育行为的转变需要大量的实践,教育研究应高度重视教师的实践,强调教 师的“做”,高度尊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主动性、创造性,鼓励教师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 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促进教育行为的转变和综合素质的 提高。因此,在课题申报及研究过程中要避免个人单打独斗,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集体智慧 ,形成团结协作的攻关精神,这样,才能使研究项目取得预期的成果。

3.明确课题申报方向。教育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大量的 应用性研究课题更 是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教育永恒的研究命题和不断探索的课题。一个课题的申报 立项,不仅要对本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良好的实践价值,而且在整个高职教育研究领域也 应具 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要根据上级教育规划部门 颁布的课题指南,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申报立项。只有在学术思想新颖,立论根据 充分,研究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可行,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在研 究周期内可取得预期成果的课题,才有可能立项。有了科研立项,对教师的研究就有了“认 证",教师开展研究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高涨。

4.做好课题的管理工作。科研管理部门应经常检查、督促,注重抓好 院级课题的立项工 作,没有院级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就难以申报省级以上课题。同时做好立项课题的“上、 中、下游”指导检查和督促工作,实行课题目标责任制,废除由行政指定研究人员的办法 ,让有科研能力的人员或集体均有投标与承揽权,鼓励跨学科交叉和校内外科研人员优化组 合,并签订科研承诺合同,严格按合同落实责、权、利,确保课题研究顺利完成。

二、加强科研经费管理

1.科学管理课题资助经费。对省级以上立项课题,无论有无资助,学院都 应给予一定的配套资助,以保证课题研究能如期结题。在课题经费的管理上,要扩大课题组 的经费自主权,建立专项基金账户,对预算内的计划开支要减少审批环节。课题负责人有权 根据研究进度与初级成果合理支配劳务费,使科研人员的劳动报酬与其贡献直接挂钩。课题 项目完成后,学院应进行成果验收与评价,对具有创新性和有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率的成 果,应总结推广应用并积极申报上一级的科研课题,全额兑现科研经费;对不能达到预期目 标的项目,可适当延长研究时间,对延期后还不能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应收回前期资助投 入,坚决杜绝应用性课题用论文(非SCI、ISTP、EI)来结题,必须对投入与产出的社会效益 和经济效益进行全面考核。

2.以实用价值来考核应用型课题。高职学院应通过科学研究、技术开发、 应用型成果转化来服务于社会经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然而,在一些学院,教师申报科研 项 目积极性很高,而结题率却不高;一些应用型研究课题多以论文形式结题,个别项目虽能做 出“样品”或“模型”,但社会是否需要,有无开发应用前景,有多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 ,尚需进行论证与成果评价,不然投入巨额资金的研究项目毫无收益,那“产学研”的 功能就无法实现,科研课题有可能成为一些人做秀的道具。作为高职院校,其应用性研究成 果不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不能推进“产、学、研”的进程和实现厂校双赢,就没 有立项的必要。因此,科研经费不仅用来培育科研成果,更要让其产生经济和社 会效益,真正实现科研经费的绩效化管理。

3.以创新考核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创新是衡量科研成果价值的试金石,没 有创新的研究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如果不能在同行认可的权威刊 物上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即使普通刊物上发表再多的论文,其学术影响和社会声誉也很 难提高。因此,提高科研论文的质量,应当成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当务之急。要科学设立 科研论 文质量评价指标,按发表刊物的档次与引证率来对论文进行评价和认定,引导教师们多出精 品力作,实现科研成果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

三、加强成果管理

1.对学术论文的奖励。客观科学的科研论文奖励制度,是最现实的奖励导 向机制。高职教师的学识与科研水平有待通过激励而提高。奖励门槛开始时不宜设得过 高,若起点过高将会打击大多数教师的积极性;但所有刊物都给予奖励,又缺乏学术的严肃 性。论文奖励宜以《中文科技期刊数 据库》、《万方数据率》、《CAJCED统计原期刊》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期刊数据 库收录为准,再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 、 双百、双奖、双高”分成不同的奖励梯度。对获得省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认定的优秀论文, 也可适当给予奖励。

2.对科研成果的奖励。现在社会上各种评奖种类繁多,但高职学院只认可 政府主管部门评定的成果奖励。主要成果奖类别有:社会科学成果奖、自然科学成果获、教 学成果奖、科研成果奖等。从级别上来划分有市局级、省部级、国家级。学院可根据自身 的财力制定奖励政策,保证不低于上级颁奖金额的1∶1配套奖励,鼓励教师朝科学高峰攀登 。

3.构建科研激励机制。为确保科研项目能按期保质完成,可实行科研编 制动态管理,给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增加相应的科研编制,为科研项目提供人力和时间保障 。 应实施积极的奖励措施,鼓励教师实行“企校”联合科研,进行项目总承包或提出适当比例 来 奖励科技人员,为科研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应设立科研人才基金,为科研人员创造和提供 参 加学术交流、培训和继续发展深造的条件与机会。对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实行重奖,并在 职称晋升、工资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打破论资排辈的用人观念,让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从 科研中尝到“甜头”、感到有“奔头”时,教师自发搞科研的激励氛围就自然形成了。

四、加强科研队伍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 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到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要 想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需要通过系统培训与指导,引导教师参与科研活动,增强科研意识 、自 我发展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提高教师科研素质和能力,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科研氛围。

1.开展科研培训,增强科研意识。学院定期聘请一些科研水平高、科研能 力强的专家学者举办科研知识讲座,传授科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以提高科研队伍对科 研的认识 ,激发科研兴趣,使其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课题申报的程序和步骤,包括申 报材料的准备与撰写、课题的论证和开题、结题的方法与技巧,以及具体操作程序等等,提 高其捕捉课题的敏锐性。从企业聘请专家讲解当今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剖析企业通过技术革 新 和运用新工艺进行新产品开发的典型范例,探寻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平 台, 打开“产学研”结合的切入口,以利于培养和锻炼“双师型”教师。要通过学习教 育科学研究理 论及应用技术的研发,确立科学的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树立新的市场观念和竞争观 念,来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

2.开展院际交流,提高科研能力。开展校际科研交流活动不仅能更好地了 解目前高职院校 科研的热点问题和科研发展的方向,同时也可以借鉴和学习兄弟学校科研方法,吸取成功 的经验,避免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浪费,节约有限的科研经费。积极参与多校合作申报的省 级科研课题,开展院际横向科研课题、研究项目的协作攻关,能大大提高科研基础较差、科 研水平较低、科研能力较弱的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也是学习先进科研经验一条捷径 。应该有计划、有重点地挑选一批专业带头人、科研骨干到兄弟院校进行短期实习锻炼,参 与课题研究和科技实验,并为他们创造更多外出学习、进修、考察和学术交流的活动及参与 社 会科技实践的机会,制定有利于科研人才发展的激励政策,设立科研专项奖励基金等措施, 促进科研人才的成长和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实现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深入基层单位,了解科技动态。高职的发展与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是 紧 密联系的。要了解本专业的学术前沿动态及行业、企业的需求,就必须深入到基层单位开展 调研。高 职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雄厚的学科知识,更要具备很强的生产实践技能和应用与开发研究的能 力 。因此,教师应当深入到广大企、事业单位中去,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提供理论学习和实践锻 炼的机会,了解行业科技发展态势,熟悉企业和市场实际生产工艺与运作流程,在教学中运 用来自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生动案例、新模式、新方法、新工艺等,改变以语言为中介的 典 型学问式知识传授模式,将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将研究性教学、案例式教学、反 思式教学和情境式教学等模式引进课堂,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实践过程和能力锻炼过程 。要针对企业生产和管理服务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展开技术项目和协作项目的联 合攻关,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和动手的能力,以更好地为 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保生.论高校科研组织与科研发动[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人文论坛,2 005.

[2]马晓波.试论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J].科技与管理,2002(3).

[3]徐元俊.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服务[J].甘肃科 技,2006(5).

〔责任编辑:东 升〕

推荐访问:管理工作 科研 思考 高职院校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