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基于构想思维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情景分析

领导述职报告 时间:2022-02-11 10:11:12

[摘要]文章运用构想思维尽可能去假想一些不可控外界因素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包括教师职业吸引力、专业技能、专业水平及专业发展驱动力,选出两个重要的维度即学习对象的主动与被动、院校竞争风险高与低交叉进行情景分析,描绘未来5~10年不同类型的高校可能出现的不同情景。

[关键词]构想思维 高校教师 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谢志新(1969-),女,山东招远人,浙江农林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研究。(浙江杭州 311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浙江农林大学高教研究项目“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200904)和2007年度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基于构想思维的普通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070949)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065-02

当前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入职前后的培养和培训、学校制度建设和教师个人内在需求方面,较少关注外界因素对高校教师这一职业群体专业发展的巨大影响。事实上,有些外界因素不为一所院校或一个地区所控制,它可能演化为一种思潮或态势,对高校教师的专业吸引力、专业技能、专业水平及专业发展驱动力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群体专业发展程度。

构想是种假想,用来设计出我们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机遇和威胁的一种思考,并且在做长期和短期的战略决策时仔细衡量机遇和威胁。构想思维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态势,是一个平台,使松散的思想组成对话,使选择变得更为清晰。构想思维有三条最基本的原则:长远目光、外向扩展思维、多维思维。构想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和组织机构安排和建构他们对长远未来的思考。运用构想思维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未来面临的外部环境做出情景分析,尽可能去分析那些外界的不可控因素,选出其中重要的两个维度假想情景,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外界环境变化紧密联系起来,模拟外部因素可能发生的四种交叉情景,能启发高校对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一、未来影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主要外部因素

1.宏观环境。我国正处于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教育特征和各种教育要素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经费和物质投入剧增,管理体制民主化和多样化,主导思想趋向强调教育的内在价值。可以说,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从资金、硬件投入到意识形态、教育内容,都发生着根本的变化,学生和教师这两个教育要素也随之发生变化。学生的广泛性和平等性从无到有,并日趋增强,教师职业的专门化已是必然趋势。

2.市场环境。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端,始终处于随着市场需求变化而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必备的实践经验,还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和学科建设、课程开发与设计将发生变革,未来高校教师的能力要求和专业发展将面临严峻挑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高等学校的数量和类型还会增加,政府投入也会逐步加大,将会进入一个持续快速发展阶段。学校会更关注受教育者,学生择校、择专业的自由度增加,高校提供给学生的课程会更丰富,专业和课程能根据学生的需求而不断调整。这些市场环境因素将会对教师专业化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3.竞争环境。学校定位将存在着不同的风险,会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更多机会和竞争。根据丹尼尔·若雷等人的研究,每种类型的高校都将在一个由“资源”“院校哲学”“风险”构建的三维模式当中。以“资源大小基础”为横坐标,以院校哲学是“消费者导向”或“提供者导向”为纵坐标,可以形成高、中、低三个不同的风险区。

“提供者导向”即院校遵循更为传统的学术方式(内部驱动)对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进行部署,给教师提供资源,让他们拥有最大限度的学术自由来从事教学和研究。那些高层次的研究型大学院校哲学属于“提供者导向”。“消费者导向”即院校遵循这样一种路线,它们对市场的需要有更多的认识,并依据市场要求来设计进程和课程。多数地方性院校哲学属于“消费者导向”。风险最低的是“资源大基础”和“消费者导向”的学校(三区),风险最高的是“资源小基础”和“提供者导向”(一区)。所以,未来的高校在资源上将展开竞争。竞争主要有以下四种:(1)国际化趋势产生的竞争。随着我国教育市场的开放,世界更多的名校到我国招生,对优质生源的争夺更加激烈。(2)同级别高校的竞争,差异性不显著的高校在专业、课程、师资上竞争激烈,学校风险增大。(3)新兴高校和民办高校对传统公立高校的竞争,由于新兴高校和民办高校的机制更加灵活,市场反应速度更快,消费者导向更加明显,办学成本比较低,竞争集中在生源和师资。(4)优质课程的竞争。高校的一些课程将有可能由某些专业公司承包,这些公司在课程的研发、师资的聘用上更占优势,教学效果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这将对传统高校的课程产生冲击。

4.教育对象的变化。随着信息化发展,知识型社会的构建,知识的创造和传播不再被垄断,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理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终身学习是一种贯穿人们终身的自觉的、持续的学习理念,而不是把人生初期的专门教育阶段的结束视为学习的完成。根据丹尼尔·若雷等人的看法,一个主要变化就是从“学生”到“学习者”的变化。当学生接受教育、顺从高校施教的传统时,是被动的,不是知识的创造者而是研究结果的接受者。学习者与“学生”不同,学习者主动决定他们需要学习什么领域的知识,要求高校提供一种新的、不同的教育方式;能够充分利用教育领域的竞争来达到其目标。未来将无法用传统方式来教这些学习者,尤其是当终身学习者和非传统学习者人数增加时更是如此。教育对象的根本变化是在学习型社会的到来、高校办学自主权及优质生源的获得基础上产生。

二、未来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四种可能情景

未来影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最直接、最重要的两个外部因素是:教育对象的变化和竞争环境的风险。如果把学习者变化作为横坐标,竞争环境风险高低作为纵坐标,和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联系在一起可以得到四种不同的预期情景(见下图)。

第一种情景:(1)院校拥有丰富的资源基础,硬件条件好,资金雄厚,财务运行良好。教师待遇优厚,社会声誉好,对海内外优秀人才有吸引力,整体素质高。教师专业发展资金来源广,得到各类基金、项目、人才支持。(2)院校哲学基于消费者导向,学校对市场需求有清晰和准确的认识和预见,能够鼓励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专业和课程,依据市场要求来设计专业和课程。教师能够主动而出色地设计课程,胜任教学,充分满足学生的选择需要。(3)终身学习理念在社会盛行,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和课程,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主动寻求他们所需要的知识,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优秀的素质。教师能够提供丰富的课程、知识及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传播方式,帮助学生建构新

知识。(4)院校之间特色凸显,竞争大,优秀生源和师资的竞争尤其激烈,高校教师具有更强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研究深度,教师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并存,个体对自身专业发展要求高,内部驱动力强。

第二种情景:(1)院校资源基础弱,硬件条件不足,资金短缺,教师待遇偏低或者收入差异大,引进和招聘优秀人才困难,对海内外优秀人才吸引力不强。(2)院校哲学是基于提供者导向,院校遵循更为传统的学术方式(内部驱动)对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进行部署,尽可能地给教师提供资源,让他们拥有最大限度的学术自由来从事教学和研究。对于研究基础好的院校来说,学术积淀较厚,可维持较长的一段时间,但研究层次较低的院校,已经面临生存危机。学校对市场需求不太关注或不敏感,按计划模式,学生选择专业和课程机会少。学校专业和课程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学生就业率下降,造成优质生源流失的潜在威胁。教师专业发展主要依靠学校提供的资源,个体需要和学校提供资源短缺矛盾突出。(3)终身学习理念盛行,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主动寻求所需知识,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一部分专业和教师能提供必要课程、知识、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传播方式,帮助学生建构新知识。还有一部分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保守,墨守成规,以灌输知识为主,不能满足“学习者”需求,面临不被认可的状况。(4)院校之间特色不突出,竞争加剧,师资流失较为严重,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内部驱动力不足。

第三种情景:(1)院校资源基础弱,硬件条件不足,资金短缺,教师待遇偏低,引进和招聘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困难,对海内外优秀人才吸引力不强。(2)院校哲学是基于提供者导向,院校遵循更为传统的学术方式(内部驱动)对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进行部署,尽可能地给教师提供资源,让他们拥有最大限度的学术自由来从事教学和研究。对于研究基础好的院校来说,学术积淀较厚,还可以维持较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对研究层次较低的院校而言,已经面临生存危机。学校对市场需求不太关注或不敏感,按照计划模式,学生选择专业和课程机会少,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学生就业率下降,优质生源流失的潜在威胁增加。教师专业发展主要依靠学校提供的资源和个体的自觉性,专业水平差距拉大。(3)大多数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高校教师依旧照本宣科,以讲授式授课为主,注重知识的传播,忽略帮助学生建构新的知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程度停留在传统和保守的阶段。(4)同级院校之间特色不突出,竞争力不强,来自社会专业部门的课程培训冲击高校,优质师资流失较为严重,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内部驱动力不足。

第四种情景:(1)院校资源基础厚,硬件条件好,资金充沛,教师待遇较高,比较能吸引优秀人才。(2)院校哲学是基于消费者导向,依据市场要求来设计进程和课程。学校对市场需求关注,专业和课程设置富有吸引力。这类院校往往以教学为主,教师教学水平较高。(3)生源质量偏低,大多数学生还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如何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教师能够提供丰富的课程、知识及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传播方式,帮助学生建构新知识。(4)社区学院、网络大学等一些新型高校出现,潜在的竞争已经形成,但教师面对现有的被动学习的学生,自我满足感增强,可能对自身专业发展内部驱动力不足。

三、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情景分析

在未来5~10年,高校根据院校层次、院校竞争风险高低和学生角色变化来看,不同类型的高校可能出现不同情景。

1.背景分析。从我国高校发展历程看,高等教育起步晚,正处在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阶段,到2020年有望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2010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3000万人左右,毛入学率达到25%左右,到2020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3700万人左右,毛入学率达到40%左右,与发达国家普及比例还有相当的差距。从地域间发展看,经济发展不均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依然存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差距大。高校的资源基础普遍不强,财政投入比例不高,院校哲学依然存在计划经济的痕迹,遵从传统,以提供者导向为主。从高校所属性上看,绝大多数高校隶属于国家或地方政府,学校具有高度的趋同性和统一性,办学自主权受到一定限制,招生模式和学生选择专业的自由度有限,学生学习依然以被动式为主。这一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仍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个体的专业发展凭借着自觉性或外部压力进行。

2.情景分析。第一种情景是最为理想的愿景,也是所有高校追求的目标,并且最先在国内一流高校得到实现。“学习者”是伴随着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理念产生的,尤其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快步进人信息社会形态,高等教育不再是终端教育,更多的“学习者”抱着明确的学习目标来,他们对教师和课程是挑剔的,教学将发生革命性的变革。网络课程很快普及,课程将随着“学习者”实际需求不断更新,课堂上以互动为主,教学不再是单一的讲授式,更多地建立在一种讨论和建构上,鼓励学生大胆求异,选择度和自由度更大。这类高校成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民间投入大量的资源,学校的硬件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吸引了大批优秀的学生和很多知名学者来校任教,学术氛围浓厚,与国际知名大学差距缩小,教学者和学习者都抱有积极的态度,学校活力增强。这一情景当中的教师专业发展速度快,专业化水平高,科研教学能力随着教师职业吸引力的增大而不断提升,随着市场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不断更新专业和课程内容,教师课程设计和开发能力增强,教师群体合作密切,个体专业发展意识强烈,内部驱动力强。

第二种情景可能出现在层次较高,但是办学经费不足的院校。这些院校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遵循传统的学术方式对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教师专业水平较高,但是随着市场竞争和办学经费短缺,生源质量下降,学校存在优秀人才流失,年轻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不足的危机。

第三种情景是最为糟糕的情景,也是高校要竭力避免的。那些身处欠发达地区和办学资金短缺的各类院校,包括一些计划经济体制下得到政策发展起来的老牌院校,学校资源主要依赖不多的政府拨款或学费收入,引进优秀师资困难。学校仍以讲授理论为主,固守传统知识传播,方法陈旧,知识更新慢,缺乏应对市场调整专业和课程的意识和能力,学校竞争环境风险大。学校忽视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缺失选择专业和课程的机会,很多时候处于被安排状态,即使学习管理制度严格,很难从内在机制上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专业发展处于外在因素影响下的被动状态,一般比较安于现状,个体的专业发展动力弱。

第四种情景可能出现在那些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新兴院校,面向市场设置专业和课程,政府投资增加或学费收入较高,生源充足,办学资金充裕,但是院校层次偏低,生源质量不高,这将直接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若雷,赫伯特·谢尔曼.从战略到变革——高校战略规划实施[M].周艳,赵炬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高书国.全球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7(5).

推荐访问:构想 情景 高校教师 思维 分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