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中国进出口贸易不平衡及其调整战略

领导述职报告 时间:2023-06-22 10:30:34

作者简介:裴长洪(1954-),男,福建闽侯人,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

摘 要:我国进出口贸易在总量上呈现出巨额出口顺差,在结构上加工贸易、商品种类、服务贸易、企业属性、区域分布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笔者认为,适当增加进口贸易是目前解决该问题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贸易失衡;进口;出口

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7)04-0003-08

一、中国进出口贸易不平衡状况分析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年来,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进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5 096.5亿美元猛增至2006年的17 607亿美元,增长了2.45倍,贸易顺差从2001年的225.5亿美元剧增至2006年的1 775亿美元。应当说,入世5年对外贸易的发展标志着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程度的加深,这对于提高我国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寻求发展的机遇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我国外贸顺差规模过大蕴涵了国内经济运行风险,也面临贸易摩擦等越来越多的矛盾,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是当前的重大课题。

1.贸易失衡的总体特征:出口大于进口导致巨额外汇顺差

“十五”前4年,我国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增长较快,增幅大体相当,贸易顺差规模增加较小。但是2005年以来,外贸运行中非常突出的问题是出口增长明显快于进口增长,顺差增幅巨大。由于美欧等国经济稳步增长、国际市场需求旺盛,促使我国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出口额7 62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8.4%。而随着宏观调控措施效果的逐步显现,国内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抑制,进口增速明显放缓,进口总额6 599.5亿美元,增长17.59%,比出口低10.8个百分点,增幅较2004年回落18.4个百分点,从而使贸易顺差突破1 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 020亿美元,较2004年净增699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前4年盈余之和。2006年虽然进出口增速差距缩小为7.2个百分点,但由于出口基数太大,全年顺差仍增加了755.9亿美元,达到创纪录的1 774.7亿美元。顺差带来的高额外汇储备对于提高我国的对外清偿能力、增强调节国际收支能力、保证人民币的信誉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引致一些问题如银行的流动性过剩、外汇供大于求引发人民币升值预期等。

2.贸易失衡的内部结构特征之一:加工贸易比重高于一般贸易

无可否认,加工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它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1)5年来,加工贸易发展速度超过了一般贸易,从2001年的2 302亿美元上升至2006年的8 319亿美元,增幅达2.6倍,而一般贸易占比却不断下降,从2001年的44.21%下降到2006年的42.57%。

(2)相对于一般贸易而言,在由研发、设计、制造、仓储、运输、销售、服务等环节所构成的整个加工贸易产品的国际价值链上,我国企业从事的大多是对零部件或原辅材料的初级加工、装配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处于价值链低端,增值率不高,其贡献主要在就业方面,对国民经济的其他贡献拉动作用较小。有专家根据 1995 年的数据计算得出,一般贸易出口1元得到的增加值是0.57元,而加工贸易出口1元得到的增加值是0.22元(注:中国1995年对外贸易投入占用产出表及其应用,参见陈锡康.中国投入产出理论与实践200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90.)。

(3)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着大量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由于过于注重其经济效益和扩大就业的功能,而对其对资源和自然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重视不够,以及我国环保法规不健全,导致一些污染严重的加工制造环节和产业转移到我国,既严重消耗和污染自然环境资源,也对劳动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3.贸易失衡的内部结构特征之二:商品结构失衡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将进口产品分成10类(注:SITC0:食品供食用的活动物;SITC1:饮料及烟类;SITC2: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SITC3:矿物燃料、润滑油;SITC4:动植物油脂;SITC5:化学品及其制品;SITC6:轻纺橡胶矿冶产品及其制品;SITC7:机械与运输设备;SITC8:杂项制品。)。考察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分析122个国家的10类产品进口结构,并与中国当年的进口结构进行比较。

(1)SITC0—SITC9类产品进口比重的全球比较分析

首先,我国在食品供食用的活动物(SITC0)、饮料及烟类(SITC1)两类产品上,进口所占比重太小,位列最末几位,前一类为122个国家平均值的1/6,后一类仅为1/15。其次,我国进口产品比重中,处于世界前列的是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SITC2)和机械与运输设备(SITC7)两类,前者比例位居世界第二位,所占比重约为122个国家平均水平的3倍;后者列第13位,比平均水平高出10多个百分点。再次,动植物油脂(SITC4)、化学品及其制品(SITC5)、杂项制品(SITC8)三类进口产品所占比重,与其他国家相比相差不大。最后,矿物燃料、润滑油(SITC3)、轻纺橡胶矿冶产品及其制品(SITC6)两类进口产品所占比重低于平均水平。

(2)SITC0—SITC9类产品贸易不平衡

从商品构成看,整个“十五”期间,三个变化最为明显:轻纺橡胶矿冶产品及其制品顺差激增(SITC6);机械与运输设备由逆转顺(SITC7);杂项制品(SITC8)顺差进一步扩大。2005年,三类产品实现贸易顺差2 429亿美元,是同期我国外贸顺差总额的2.4倍。

具体来讲,2005年我国在SITC0和SITC1两类产品上,保持了135亿美元的顺差,占总顺差的13.2%;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成为我国贸易逆差最大的产品类别,机械与运输设备是贸易顺差第二大的产品类别;动植物油脂类产品的贸易逆差较小,化学品及其制品贸易逆差规模较大,超过400亿美元,也是工业制成品中惟一保持贸易逆差的产品类别;矿物燃料、润滑油产品保持着大量的贸易逆差,为463亿美元;在轻纺橡胶矿冶产品及其制品上保持着大量的贸易顺差,为480亿美元;杂项制品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产品类别,“十五”期间,其顺差是同期我国外贸顺差总额的2.3倍。

4.贸易失衡的内部结构特征之三:服务贸易持续逆差且不断扩大

我国服务贸易起步较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迅速发展,但由于我国服务贸易起点低、基础差和缺乏雄厚的产业支撑,在总量和结构上依然存在较大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1)服务贸易总体实力弱

从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的竞争力不如工业,除旅游和其它商业服务等少数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外,多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领域处于逆差状态。虽然2005年服务贸易总额提高到1 682亿美元,较2000年增长1.55倍,但其出口占总出口比重及进口占总进口比重分别只有9.2%和11.76%,而1984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9.6%和8.8%,世界服务贸易占总贸易比重则为20%—25%,显然这既说明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比发展速度不快;也表明服务比重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明显偏低。“十五”期间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且逐步扩大,其中峰值的2004年比2000年增长41亿美元,增幅73.21%。具体来看,逆差的主要项目是运输、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以及特许费和咨询费,顺差主要来自旅游和其它商业服务。

(2)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竞争力指数不高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某一产业净出口与该产业进出口总额的比例,用来说明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介于±1之间。-1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出口,+1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从出口的角度来看,它越接近于+1,表明国际竞争力越强。

从贸易竞争力指数来分析,我国总体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呈现出负数状态,这表明我国服务贸易整体上处于比较劣势,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从行业上看,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大于零的只有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旅游服务已经成为我国服务贸易的支柱项目;建筑业指数从2002年开始由负数转向正数,说明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开始走向海外市场,国际竞争力逐年改善。通信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基本呈正数,其优势的获得主要是靠国家垄断和服务外包的发展;在余下的所有其他项目服务中,贸易竞争力指数多为负数,着实反映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相当低下,尤其是在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高附加值的服务贸易领域。

5.贸易失衡的内部结构特征之四:外商投资企业占据贸易主体地位

外商直接投资从2001年的468.78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694.7亿美元,增长48.19%。与此相对应,外资企业进出口贸易规模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其贸易额由2001年的2 590.98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0 364亿美元,占总贸易的比重由2001年的50.84%上升到2005年的58.86%,增加8个百分点,而且外商独资方式更为普遍。

这充分说明了外商投资企业目前主导着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这种外资推动型对外贸易,虽然短期内出口和经济效益显著,但由于外资加工企业在经济结构上属于“嵌入性的”,而不是内生演化而来的,既容易导致一系列的产业失衡和产业边缘化现象,同时由于关键技术和相关人员主要依靠国外母公司的输入,不利于技术溢出和企业的本土化,严重影响了我国通过引进外资促进本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目标的实现。

6.贸易失衡的内部结构特征之五:区域分布不均衡

(1)国内地区分布不平衡

由于历史、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和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等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了较大的差距。2005年广东、江苏、上海、山东、浙江、福建、辽宁七省市贸易额占全国比重的87.11%,而后10位的省、市、自治区贸易额占比不到6%。这种发展上的区域不平衡致使国内配套资金及相关经济资源大批东移,地区间原有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虽然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足,且成本远低于东部,但由于加工贸易集中于东南沿海,使中西部地区的比较竞争优势难以充分发挥。

(2)其他国家或地区市场呈现出高集中度态势

2006年,欧盟以2 723亿美元继续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再加上美国、日本、东盟、香港、台湾、韩国、俄罗斯共八个国家或地区对华贸易额高达13 448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76.38%,对这8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和进口分别占全国出口额的80.98%和进口额的70.74%,市场集中度很高。

我国贸易这种相对集中且进出口市场不对称的分布格局,一方面造成了我国同一些国家和地区虚假的贸易顺差,尽管我国只是从中获得一小部分利益,但这种虚假的顺差导致我国同这些国家或地区贸易摩擦不断发生;另一方面也会蒙受较大的市场风险,一旦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不景气,就会减少进口需求,降低出口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波动和异常。

7.贸易失衡的外在表现: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据WTO统计,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近年来我国也成为全球被发起反倾销调查和被最终实施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从数量上看,2005年反倾销调查高达91起,占比升至29.8%,连续第11年位居全球之首。1998年我国被最终实施反倾销措施案件数仅占14.1%,2005年升至30.5%。从涉案产品来看,位于前三位的是纺织品、轻工业品和化工产品,占涉案产品的83%;从涉案金额来看,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遭遇各类贸易摩擦涉案已达89亿美元,约400—5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影响;从发起国来看,美国、欧盟等规则制定主导国向其他国家扩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占我国此类调查总数的60%。频繁发生的贸易摩擦对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进口贸易增速不高的影响因子分析

1.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回落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迅速回落,使我国进口增速明显放缓。2004年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压缩了部分固定资产投资,抑制了国内进口需求的增长。2005年进一步加大了对房地产等行业的调控力度,预期的效果逐步显现,对资源性商品的进口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较快但投资结构发生了变化,煤、电、油、运等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企业设备投资减少,占进口比重较大的机电产品进口增幅明显回落。2006年我国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 870亿元,增长24%,增幅回落2个百分点。受此影响资本类商品进口增幅明显回落,例如2006年机电产品进口额同比增长22.1%,虽高于2005年,但比2004年增幅回落12.1个百分点。

2.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剧烈,但上扬趋势未改

部分商品国际价格上扬提高了进料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率,减缓了一般贸易的进口增长。2005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扬, 国内外价差不断增大,既提高了进料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率,也减缓了一般贸易进口的增长。特别是国际石油产品价格大幅度上升,国内部分原油需求从进口转向国内生产。据商务部资料显示,2005年前7个月商务部重点监控的42种原材料进口综合价格上涨55.6%。据海关统计,2005年前8月,我国原油,成品油和钢材进口涨幅均超过3成,塑料原料、铜及铜材和铝及铝材平均价格上涨均超过17%。以上6种商品进口数量除铜及铜材略增3.9%外,其他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

3.汇率升值预期

人民币升值预期也对贸易顺差的扩大起推波助澜的作用,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促使一些出口订单提前成交,进口订单滞后成交,贸易顺差的扩大又强化了这种预期,从而出现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会导致对人民币的需求和外汇的流入。贸易项为外汇流入提供了两个渠道:一是提前出口和延期进口;二是构造一些不真实的出口行为。这两种行为都会导致贸易顺差的扩大。尽管我们很难分辨到底哪些贸易顺差是由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但是可以肯定地说,2005年1—7月份真实的贸易顺差并不会有500亿美元。

4.国产品代替进口进程加快

近年来,由于投资增长和制造业产能快速扩张,国产品替代进口品的进程明显加快。以钢材为例,2004年我国钢材产量达到2.97亿吨,增长23%,增加的产量中有45%是用于替代进口和扩大出口的。2005年我国出口钢材2 052万吨,大幅增长44.2%,进口2 582万吨,下降13.48%,钢材净进口数量进一步由2004年同期的1 507万吨减为530万吨。汽车及零部件、消费类电子产品等其他产品也都存在着类似情况。

5.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目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美国尤为明显。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具有两面性:即在出口上要求各国开放市场,主张自由贸易政策;在进口上则坚持保护主义,以维持本国不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在这种政策的主导下,只要经济衰退或者美国国内产业竞争力下降, 就会导致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增强,从而引发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由于中国的入世效应,出口快速增加,加上美国自2001年出现经济衰退,美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人数大幅减少。为了争取国内产业界的支持,布什政府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实施了限制钢铁进口的“201”条款, 颁布了新的农业补贴法案等。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议定书中,中国是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加入的,这一条款将持续15年(至2016年12月10日)。这使得中国极易遭受他国的反倾销调查,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6.进口效率不高

我国进口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短缺资源、先进技术和设备,但从进口结构分析,目前的进口效率不高,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1)外商直接投资项下进口了大量的设备、零配件、辅料。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这类进口品的技术含量比较低,与“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相距甚远。况且,在目前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人们更加注重引进外资的规模,而不是它的进口效率,这有可能使上述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2)加工贸易的情况更为突出,一方面是加工贸易项下进口了大量的原辅料,另一方面加工贸易产品一般都是具有稳定市场的成熟产品,引进的设备技术水平普遍较低。

三、适度扩大进口贸易的目标与内容

1.适度扩大进口贸易的指导思想

在充分考虑需要和可能,以及与“十一五”规划、商务部《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相衔接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实现进出口贸易平衡的指导思想是:认真研究我国进口贸易的特点和规律,着眼于进口贸易向主动调控转变,着眼于全面提高进口贸易的综合效益,坚持渐进性、可控性的基本原则,适度扩大进口规模,进一步健全进口机制,努力实现“三个确保”(即在扩大进口规模的同时,务必确保我国急需的重要资源和关键技术装备的稳定供应,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同时还要努力实现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积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发挥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从时间安排来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十一五”前期(2006年和2007年)是贸易政策结构转向的“拐点”,要逐步建立有效促进进口的配套政策措施。第二阶段:“十一五”中期(2008年和2009年)逐步实现进出口贸易的大体平衡以及对主要大国的贸易平衡问题。第三阶段:“十一五”后期(2010年左右)充分发挥进口在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高进口贸易的综合效益,促使贸易经济发展步入科学协调健康的轨道。

“十一五”期间,适度扩大进口规模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进口什么?”和“从哪里进口?”。前者涉及进口商品结构,后者涉及进口地理分布,而判断进口商品结构和地理分布是否适度的标准是:进口合理度指数和进口综合影响率指标。

2.适度调整进口贸易的商品结构

(1) 产业感应度系数、进口结构合理度指数

进口贸易结构是否合理的判断标准是:如果在进口产品中对国民经济拉动或推动作用大的产品的比例大,这样的进口结构就是合理的,可以构建产业感应度系数和进口合理度指数进行研究。感应度系数是反映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根据投入产出表,可以测算一个产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要测算每类产品进口结构是否与感应度系数排序一致,可以定义进口合理度指数,用于比较外贸结构的合理性问题。进口产品的结构直接影响到进口产品的合理度指数,当进口产品结构的排序接近感应度系数的排序时,进口产品的结构越是合理,进口产品的合理度指数就越大。或者,在相同的排序时,感应度系数大的进口产品在总进口中占的比例越大,进口的合理度指数越大。

根据表1可以看出:中国当前进口产品的推动力排序与感应度系数排序基本一致,说明进口产品结构是比较合理的。例外的是,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进口产品推动力排序第5位,感应度系数排序第9位,商业服务业感应度系数排序第6位,而进口产品推动力排序第12位,说明这两个产业进口产品结构还存在着向更合理的方向改进的余地。

(2)改善进口产品结构的整体思路

SITC0和SITC1类进口产品所占比重很低,保持着巨额贸易顺差,表明我国在这两类产品上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扩大进口的难度较大。SITC2、SITC6、SITC8类产品上,我国具有较大的贸易顺差,且进口所占比重较大,进口增量中所占比重同样较大,再结合感应度系数分析结论,应该控制三类产品的进口规模。从感应度系数排序来看,应该发挥SITC3、SITC5、SITC7三类产品的带动作用,但是SITC3、SITC5类产品保持着贸易逆差,扩大进口有可能使得贸易逆差更大,进一步扩大SITC7进口,有利于缩小贸易顺差规模,因此,扩大这三类产品进口规模,具有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和发挥产业带动作用的双重效果。

改善进口产品结构的整体思路:进一步扩大矿物燃料、润滑油(SITC3)、化学品及其制品(SITC5)、机械与运输设备(SITC7)产品进口,发挥对其他产业的推动作用以及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适当提高食品供食用的活动物(SITC0)、饮料及烟类(SITC1)两类进口产品比重,缩小贸易顺差规模。控制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SITC2)、轻纺橡胶矿冶产品及其制品(SITC6)、杂项制品(SITC8)产品进口比例和进口规模。

3.适度扩大进口规模的地理分布

(1)各类产品进口的地理分布

将进口来源国家(地区)划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对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成熟市场,如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第二类是在中国外贸中地位凸显的新兴市场,如韩国、印度、东盟国家等。第三类是资源型国家,包括中东、拉美及非洲国家。

第一,从总量来看,“十五”期间,亚洲地区仍然是我国最为重要的进口来源地。2005年中国6 600亿美元的进口中,有4 400多亿来自亚洲。过去5年,中国进口了2.2万亿美元的外国商品,进口年均增幅21%,其中64%来自亚洲;中国对亚洲国家的贸易逆差累计达到2 350亿美元。

第二,矿物燃料、润滑油(SITC3)明显来自全球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包括中东国家、非洲安哥拉以及俄罗斯等。中国在SITC3类产品上,从最大的10个贸易伙伴进口总额占68.6%,多元化的进口市场格局有利于我国的资源供应和经济安全。

第三,美国是我国SITC0和SITC2两类产品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法国是SITC1产品最大的进口来源国,马来西亚则是我国SITC4产品最大的进口来源国。

第四,日本、韩国是中国SITC5—SITC9产品的最大的进口来源地,两者占到我国进口份额的30%—40%。

(2)各类产品的进口贸易综合影响率

判断目标国对我国外贸到底产生了多大程度上的影响,可以借鉴使用杨丽、金柏松“综合影响率”指标。[5]将“综合影响率”分解成“出口影响率”和“进口影响率”两个概念,按照国际贸易发展的实践经验判断,Y值在30%以内市场竞争尚处于良性状态,多数竞争对手还可以忍耐,在30%—50%区间,则恶性竞争,贸易摩擦会明显增加,超过50%则可能引起全面摩擦。

分析对我国进口有重要影响的19个国家,可以发现:各国对中国进口贸易市场的影响力并不是按比例均衡分布和发挥效用的,而是少数大国在特定产品类别上左右着我国进口贸易全局。阿根廷、印尼、马来西亚在SITC4上,进口贸易综合影响率已经超过50%;日本和韩国在四类工业制成品上(SITC5—SITC8)影响率也已经超过50%;法国和英国在SITC1产品上,影响率甚至超过100%;澳大利亚在SITC0和SITC2产品上,影响率超过30%;加拿大在食品供食用的活动物(SITC0)上影响率达到53%,泰国为35%,美国为41%;另外美国在饮料及烟类(SITC1)和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SITC2)产品上影响率超过50%,分别达到102%和52%。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制定主要贸易伙伴优先进口行动计划的原则应适当减少自日、韩两国进口规模,扩大自欧盟、其他新兴国家、资源型国家进口规模,根据目标市场的资源富裕程度、获得资源的成本、高新技术富裕程度及易得性等因素,作为选定重点进口经济体的原则,树立全球战略意识,以全球战略眼光谋划对外开放,合理配置资源。

四、适度扩大进口贸易的动力机制

进口贸易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运行规律,要适度扩大进口贸易规模,“十一五”期间,应积极建立和完善扩大进口贸易的动力机制。

1.扩大政府采购,建立战略性资源的稳定进口机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一些战略性资源产品的进口依赖程度将持续提高,我们应该抓住当前资源产品价格回落的机会,与相关出口国之间寻求建立稳定的进口机制。在国际市场价格回落到适当价位时,努力增加一些战略物资的进口,用于战略储备。完善国家战略储备体系,就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贯彻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海外长期的能源生产基地。二是争取国际能源价格定价权。三是有步骤地参加国际性和地区性的经济和能源合作体系。

2.关注资本品进口低度化倾向,健全先进技术的稳定进口机制

国外大量实证分析表明,任何贸易政策,如果使一个发展中国家机械设备的进口从高知识储备国转向低储备国,就会损害经济增长。一个国家可以利用的知识存量可以用资本品的进口情况来考察。1995年欧盟12国占我国资本品进口的比例为29.06%,2004年欧盟15国占比却下降为17.3%。日本一直是中国资本品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比重也从1995年的28.87%降至2002年的22.68%。东盟五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的比重1995年为3.47%,2004年东盟10国提高为13.7%。韩国的增长较为突出,1991时仅占1.1%,2004年提高到10.7%。美国的比重十分稳定,一直为12%左右。如果以R&D投资规模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知识储备水平,我们发现,欧盟整体水平约为美国投资规模的2/3,日本、韩国合起来约占美国的1/3,东盟的整体投资水平较低。

显然90年代以来,我国资本品进口结构有低度化倾向,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要有政策引导措施,鼓励企业通过资本品进口结构的改善,加大引进先进技术的力度并加强自主研究开发,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现代化水平。

3.着力降低进口贸易成本,加快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要降低进口贸易成本,需要从总量、价格两方面考虑。本币币值升高,进口成本降低,购买力提高。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扩大,对减缓出口、促进进口起到了一定作用。比如,中国最大的成本项目是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人民币升值,使得大宗商品成本下降,有利于中国扩大大型设备和原材料进口。下一步,我国要加快培育外汇市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继续稳步推进人民币可兑换进程,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4.培育进口市场主体,建立促进民营企业扩大进口的动力机制

“十五”以来,国有企业进出口占比均出现大幅下降,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比重大幅度提升,而民营企业出口比重由2001年的5%提高到2005年的14.7%,增幅较快,进口比重仅由5%提高到8.2%,增幅寥寥。按照2005年顺差大小排序,私营企业(582.5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567亿美元)>集体企业(159.9亿美元)>国有企业(逆差283.9亿美元)。因此,进口过低是导致民营企业保持巨额顺差的主要原因。“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扩大民营企业进口规模,同时民营企业绝大部分都从事一般贸易,具有产业链长、经济拉动作用大的显著特点,这是近年以来外贸增长的一个质的变化,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和认真研究。

5.充分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完善进口贸易自由化机制

中国快速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网络既有利于扩大进口贸易,也有利于转变进口来源,特别是进口转移到巨额贸易顺差国,有利于解决贸易失衡问题。一般来说,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一个或者几个净进口方,凭借其巨大的市场容量和消费能力,支撑其他成员方的出口和增长。

截至目前,中国已向北与俄罗斯等签署上海合作组织,向西与海湾合作委员会等、向东与东盟、向南与亚太贸易协定(前身为曼谷协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开展自由贸易区谈判,从总量来看,已签署或者在谈的自由贸易协定伙伴国占我国外贸进口比重为31%。东盟10国占11.5%,亚太贸易协定5国占11.5%,CEPA占我国外贸进口比重仅为2.7%,其他国家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足2%。

6.给予金融信贷支持,设立进口贸易发展专项基金

建议设立进口贸易发展专项基金,用于鼓励进口贸易企业的进口和进口贸易重点领域的发展。扩大进口贸易规模,不仅仅是一个企业行为,更重要的是需要政府的参与,特别是重点进口领域,需要政府的直接干预和统筹安排。设立专项基金,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扩大进口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助于规范引导。这种鼓励做法在WTO协定的范围内也是允许的。中国进出口专业银行等应通过设立进口信贷,对国家鼓励进口的产品,提供中长期的贷款或者担保。

7.加强税收调节,有保有压,分类指导

“十一五”期间,为适度扩大进口贸易,一方面,需要进一步降低部分先进技术设备和能源、原材料产品的进口关税,以降低进口成本,引导企业更多地进口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资源及商品,尤其是要出台支持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和国内短缺的能源、原材料三类产品进口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另一方面,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率的差别化待遇不应以产品类别,即机电产品、轻纺产品或信息技术产品的类别来划分,而应以体现资源耗费的水平,如土地、水、能源、矿产的粗放程度和集约程度来划分,资源集约利用的出口企业,必然应用新技术和相应投资,应多给予激励,资源粗放利用的出口企业应少激励或不激励。这样做的好处是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4]

参考文献:

[1] 裴长洪.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挑战、机遇与对策[J].经济研究,2005,(9).

[2] 裴长洪.当代国际贸易新现象研究[J].财贸经济,2005,(9).

[3] 尹翔硕.贸易结构更为重要——中国外贸依存度及进出口贸易的不平衡与不对称[J].国际贸易,2004,(3).

[4] 裴长洪.寻求新的突破——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对外贸易[J].国际贸易,2005,(4).

[5] 杨丽,金柏松.适当调整发展战略——探析中国对外贸易的超常增长与调控[J].国际贸易,2005,(11).

[6] 陈锡康.中国1995年对外贸易投入占用产出表及其应用[C].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90.

[7] 王亚飞.入世后过渡期中美贸易摩擦探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10).

(责任编辑:刘 艳)

推荐访问:不平衡 中国 进出口贸易 调整 战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