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讲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须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年终述职报告 时间:2022-02-10 10:08:53

[摘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的核心课程。讲授这一课程,应当明确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的地位,厘清与其它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把握其教学目的、教学体系和基本原理的内在逻辑;努力实现由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机转换。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体系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08)01—0053—04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学分和课时均多于其它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可谓重中之重。讲好“概论”课,对于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明确“概论”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中央明确要求,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明确规定了新的课程体系的中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概论”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核心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方案中的每一门课程,都各自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任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主要通过讲授中国近现代历史,使学生弄清楚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为把握“慨论”课所讲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奠定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主要为了使学生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而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它也为掌握“概论”课所讲授的主要内容,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奠定理论基础。“概论”课主要帮助大学生弄清楚,为什么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什么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从而坚定当代大学生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性、整体性。其特点是既有史又有论,还有应用,有利于大学生在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全面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明确“概论”课在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的功能定位,既有助于我们认识“概论”课的重要地位,也有助于我们处理好“概论”课与其它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

在“概论”课教学中,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是如何处理好与“纲要”课之间的关系。“纲要”课主要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个选择,重在对历史事实进行深入分析。而“概论”课则是系统讲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理论体系、基本原理及其意义,重在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上的深入分析。尽管“概论”课和“纲要”课所讲授的内容,基本上都处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时限内,但是这两门课却有着很大的差别,一门是史,一门是论。“纲要”课是从史实出发,分析和说明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概论”课是从基本原理入手,分析和说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指导作用。两门课既不能相互替代却又相互补充,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和授课时注意把握不同的角度。实际上,在教材编写时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比如,“概论”课教材的第三章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并没有过多地通过对具体史实的叙述,讲述中国如何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而是着重从理论上分析,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手段,使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其它理论内容的分析也是这样,“概论”课是靠理论的力量、逻辑的力量来教育和说服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要吃透教材、吃透理论,搞清楚基本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充分领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无穷魅力。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案中,“概论”课由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合并而成,这样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体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脉相承性。有的教师认为,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在新教材中比重较小,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实际上,在“概论”课教材的第三、四两章中,集中阐述了毛泽东思想体系中最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在教材第五章以后的各章中得到了体现。在第五章以后的各章内容中,均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有关内容,在论述基本原理时,教材也基本上遵循着从毛泽东思想依次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样一个发展的脉络进行分析,尤其注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展开。因此,教师应当贯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教学的宗旨,注重分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

二、把握“概论”课的教学目的、教学体系和基本原理的内在逻辑

讲好“概论”课,应当明确这一课程的教学目的,根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以教材为基础,设计好教学体系,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

第一,应当明确“概论”课的教学目的。一是通过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深刻认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极端重要性,着重弄懂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怎样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充分认识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意义。二是要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科学理解其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三是要通过讲授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我们党在以往的探索中所积累的历史经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概论”课教学内容的具体设计,应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就是从纵向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给学生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中国共产党如何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坚持理论创新,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学生能够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去理解。

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就是主要从理论上阐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原理,认真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使学生充分领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无穷魅力。

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就是要重点分析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点从“概论”课教材的总体布局中已经反映出来,从教材的第五章到第十五章主要是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因此,这一部分应是“概论”课教学的主体内容。

第三,教学体系的具体设计,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分为几个板块。第一部分总论包括两章内容。第一章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理论成果。在讲述这一章时,要注意提纲挈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避免与其它各章内容重复。第二章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即实事求是。第二部分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独具特色的两个内容,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这也是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的集中反映。第三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问题: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第四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第五部分是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六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三、实现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换

“概论”课教材的编写体系,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基础,反映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以教材为依据,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经过精心备课和悉心讲解,使理论体系有机地转换为教学体系,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内容。在实现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过程中,应注意这样几个主要问题:

第一,把握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讲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对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的讲述要正确、准确和规范。讲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基本原理、意义和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讲述是什么,而应该重点分析为什么。教学过程中要避免主观随意性,不能随意发挥,也不能生搬硬套。

第二,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一是从纵向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的过程,讲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脉络。二是从横向的理论内容的逻辑展开上,分析和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和基本原理的内在联系。比如,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内容,是新时期我们党的创新理论的总体概括。应按照“始于毛、成于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的逻辑线索进行讲述。

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只有紧密联系实际,才能使课堂教学生动丰富而具有感染力,才能使理论鲜活而不至于变成空洞的教条。所谓理论联系实际,既不是用理论去简单地诠释现实,也不是说什么都要联系,更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在联系实际过程中,一是应该明确联系什么样的实际。对于“概论”课教学来说,既要联系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形势的巨大变化,又要联系当代大学生关心的涉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也要联系当代大学生自身的思想实际。只有深入剖析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才能使“概论”课教学充满活力,使大学生产生共鸣。也只有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答,才能使学生理解新形势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澄清模糊认识,统一思想,坚定当代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概论”课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体现“三贴近”的原则。同时,还要联系理论界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提倡研究型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始终站在前沿。二是搞清楚课堂教学中怎样联系实际。分析的案例要有典型性,不能泛泛而谈;要真实、完整、有头有尾;要经过精心准备,不能信手拈来;要能够揭示深刻的理论内涵,不能只是就事论事,也不能哗众取宠;要以正面案例为主,反面案例要有,但要注意教学效果,避免带来消极影响。要使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问题,能够分清哪些是主流,哪些是支流,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联系实际过程中还应注意:分析的案例教师要非常熟悉,不能太生僻;要生动形象、新鲜活泼,能够吸引学生,还要有时代感;要与教学内容具有内在联系,不能风马牛不相及;教学过程中,每一堂课分析的案例不能太多,不能使课堂教学成为案例的叠加和罗列,这样就会喧宾夺主,削弱理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对于学生非常熟悉的案例,提出问题要有新的角度,要讲出新意来。不能为了迎合个别学生的某些兴趣,而在课堂上不负责任地去讲一些趣闻轶事。

第四,课堂教学要吸引学生。运用启发式教学,多进行一些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师生互动,师生可以相互提问,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关注重大事件的进展,关注国内外重要的时事,关注理论界研究的前沿问题,保持教学内容鲜活性;要根据教学内容,增加一些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多接触生活、了解社会,使学生懂得如何面对人生和认识社会,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五,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注重教学效果。每张幻灯片的文字内容不能太多,做到提纲挈领、简明扼要。音像资料不能太多,更不能代替课堂教学。可安排一些课外专题资料片。幻灯片的内容以概念、主要观点和基本原理为主,也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课外内容,但要以教材内容为主。可以列一些图表、数据,可以活泼一点,但不能太花里胡哨。需要强调的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都不能替代教师对基本理论的分析和阐述。

总之,讲好“概论”课,既需要我们深入理解中央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精神,也需要我们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握“概论”课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基本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概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

推荐访问:毛泽东思想 讲授 重要思想 几个问题 概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