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由社会工作职业认同和社会问题关系谈就业

年终述职报告 时间:2022-03-20 10:33:10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科技进步及政治等方面原因,社会问题增多且日益呈现复杂化。因此,发展专业社会工作,走社会工作职业化之路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当今我国公众对社会公众甚至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和学习的人士对社会工作的认同仍处于较低水平;而且目前我国虽已有多所高校在培养各类社会工作人才,但他们的就业问题却成为制约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瓶颈。笔者就此浅要阐述个人见解。

关键词 职业认同 社会问题就业 社会工作职业化

一、社会工作职业化、职业认同的界定及其关系

社会工作职业化,即在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是指受过专业训练或业余培训的社会工作者在实务领域通过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知识和方法,增进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过程。社会认同和专业发展是联系紧密的一对。专业发展了,社会的认同自然能紧跟得上。社会工作职业化与社会工作职业认同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社会工作职业认同度越高,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也会随之加快;而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不足,必然影响到公众和专业人士对社会工作的职业认同。

当前,党和政府对社会工作的发展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但直至今日,对社会工作是否是一个专门化职业,社会认同度仍有待于提高。此外,社会工作者(专业学生)对自身认识不足。甚至有很多从事社会工作行业的工作者也不能清楚地说出社会工作的理念和价值观,更不用说把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和技巧运用于工作中了。由于社会缺乏认同,社会工作者的就业率不高,高校的社工专业毕业生流失率很高,使本来的总量不足问题更为严重。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从社会工作发展的实际状况看,目前仍面临许多艰巨的任务。

二、社会问题界定及其与社会工作职业化、职业认同的关系

笔者比较赞同将社会问题看作是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被多数人认为不合需要或不能容忍的事件或情况。这些事件或情况影响到多数人的生存与发展,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不满和焦虑,它是必须广泛动员社会多方面的力量才可能解决的问题。社会工作是以社会现实为对象的干预行动,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是其核心意义之所在。从社会工作的产生及其发展历史来看,它是与社会问题的出现和解决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问题的出现以及人们解决这些问题的努力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发展。早期社会工作的发展,基本上是作为对社会问题的回应而出现的。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科技进步及政治等方面原因,社会问题增多且日益呈现复杂化。社会工作者必将经历由被动适应到主动适应的阶段,其职业涉及的方面也会随之越来越广。

总之,社会问题是与社会的运行相伴随的,没有不存在社会问题的社会。在现代社会中,社会问题的出现带来更多的社会工作专业社会认同,同时也扩展着社会工作的领域,促进着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

三、从社会问题之“危”中看社工就业:处处是“机”

我国社会工作才刚刚起步,在现行的社会工作的相关制度和制度范围内,仅从考虑考公务员、考选调生和进入事业单位来从事与专业对口工作是不太现实的。不管社会工作何时在未来的中国发展完善,我们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都要高度关注社会问题,积极投身于社会工作,积极从事社会工作相关职业,甚至可以考虑自主创业,通过各种途径努力促进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市场”,社会等职业化的社会工作已经迫不及待。

笔者认为对于当前经济危机、大学生就业日益困难的今天,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除了可以在相关对口单位顺利就业外,完全可以回应当今社会问题和社会需要,经过个人考察学习,最终从事社会工作相关职业或个人创业(私人中介组织、小组培训、活动中心或服务中心等),从而实现让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的目的。社会工作立足于社会问题服务于社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结构转型的客观要求。在全球经济危机和国内就业形势严峻的环境下,鼓励引导更多高素质大学生走向社会工作岗位,能缓解就业压力,让他们取得合理收入和职业发展的满足感,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树立服务社会的良好价值观。同时又能促进社会工作走上更加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促进社区安定和谐。对于我们社会工作专业学子和广大的社会工作者,史柏年教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社会工作职业化的一个过程,既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需要我们从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做起,从一个机构、一个机构做起,从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做起,直到社会工作被广大社会成员所认知、所接受,才有可能成为制度化的职业现象。

参考文献:

[1]张昱.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困惑及其发展前景[J].社会观察,2008.07.

[2]李迎生.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策略[J].社会科学研究,2008.05.

[3]史柏年.体制因素与专业认同——兼谈社会工作职业化策略[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4]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推荐访问:社会工作 社会问题 就业 关系 同和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