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软件工程专业硬件课程设置情况调查报告

安全自查报告 时间:2022-02-15 10:06:18

文章编号:1672-5913(2008)10-0063-02

摘要:本文对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硬件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各院对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等课程的设置基本一致,而硬件课程则有较大不同。

关键词: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硬件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 引言

软件工程专业是建立在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基础上的一门专业。软件工程将数学原理、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实践结合起来创造实实在在的产品。因此,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计算机科学专业有所不同,而是培养高质量的软件工程师。根据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培养目标,软件工程相关技术和理论,如软件需求管理、软件项目管理、质量认证体系等是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而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基础数学同样是软件工程课程系统的核心。这样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就变得很庞大。

硬件课程并不软件工程专业的主要知识体系。但是,软件,尤其是系统级软件和硬件关系很密切。如果不开设硬件课程,势必影响学生对这部分软件的理解,甚至无法进行相应的软件设计与开发。为此,软件工程专业一般都设有硬件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并没有按照软件工程专业的需求进行优化和细化。很多软件学院只是简单地把一些特别基础的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另外一些设置为选修课,或者干脆直接砍掉一些硬件课程。结果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对于必修课,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花同样的时间学习同样深度的硬件知识。而对于选修课,选修的同学则同样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花同样的时间学习同样的内容,而没有选修的同学则对这部分内容一无所知。而被砍掉的课程则每个人都没机会学习,无论是否有兴趣。比如,接口设计与开发课程被从选修课列表中删除,参加某程序设计竞赛的同学就感觉缺少访问单片机的基础知识。

目前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给学生的普遍感觉是课程较多、负担较重。优化软件工程专业硬件课程的设置既可以满足软件工程专业相关硬件基础知识的需要,还可以节约学生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主动学习必需的和有兴趣的内容。为此,我们开展了软件工程专业硬件课程设置的调查和研究。

2 调查结果

作为这项研究的第一步,我们对全国36所示范性软件学院的硬件课程设置情况展开调查。

调查数据资料来源于“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验收评估网上公示”,共涉及36所大学的示范性软件学院。这些大学分别是重庆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东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以及天津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其中天津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这11所大学因为从网上获取的资料不完整、或者没有招收本科学生而未包括在后面的调查统计中。

统计表明,各个学校所设置的硬件课程种类繁多,课程都不尽相同。硬件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也各不相同。经过统计,25所软件学院所涉及的硬件课程共有45门(本次统计将计算机网络原理类、嵌入式系统相关课程列为硬件课程)。具体课程名称见表1。

我们对相近的课程名称做了合并,例如,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与应用、嵌入式系统与软件等类似课程名称归为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体系结构则归入计算机网络原理。有些课程因为内容可以被其他课程涵盖,所以也被舍掉。例如,网络通信技术则被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等课程覆盖,课程列表中也不再列出。

在表1所示课程中,全部25所学校均开设的课程为计算机网络,而且均为必修课程。除武汉大学课程名为“网络及分布式计算”外,其余课程名均采用“计算机网络”或者“计算机网络原理”。学分多集中在3~4分之间。一般多设置在第5学期,也有设置在第6学期或第4学期。

一共有18所学院开设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学分一般为4分上下。没有开设此类课程的学校有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其中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都开设了名为“计算机硬件基础”的必修课程。而上海交通大学则分两个学期开设了计算机硬件技术1和2。复旦大学开设相近课程为计算机系统基础。清华大学无相似课程,有一门计算机系统结构。

开设汇编语言课程的学校有14所。分别是重庆大学、云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其中有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以及电子科技大学四所学校的汇编语言作为选修课程。其他10所作为专业必修课。其中,云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三所大学的软件学院把汇编语言涵盖在计算机原理课程中。另外,西安交通大学把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作为一门课程。独立的汇编语言课程学分从2到4分,各个学校设置不同。

开设了电子电路原理类课程的学校有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八所。开设的课程名称分别为电工与电子技术(E类)、电路理论(五)、电路与电子技术、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电路与电子学、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电路原理(乙)、电子技术基础。除中山大学的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是选修课程外,其他都作为必修课程设置。这些课程的学分一般为3分。

开设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设计类相近课程的学校有15所。分别是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其中除中山大学的电子系统设计和复旦大学的数字部件设计为选修课外,其他均设置为专业必修课。学分则从1到5分均有设置。

嵌入式系统相近课程除西北工业大学、复旦大学没有在本科阶段设置外,其余23所学校均设置了不同的课程。但都以选修课为主。学分在2到3之间。多设置在第5至第7学期。课程种类繁多,侧重点各有不同。一般分为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嵌入式微处理器结构及应用等几大类。学分多以2至3分为主,也有个别课程达到4分,如同济大学的嵌入式微处理器结构及应用即为4分。

除了几大传统类硬件课程外,各个学院都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出了一些选修课程。例如,中山大学的DSP器件原理与应用、电子科技大学的大型机体系结构导论、同济大学的硬件描述语言与数字系统设计等等。这些课程通常只有几所大学的软件学院有相类似课程。

统计数据表明,各个学校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设置比较一致。除此之外,各个学院对待嵌入式课程的态度也基本上一致。最大分歧在于像电子电路、计算机原理以及汇编语言等传统硬件课程的取舍问题。有些学校继承了计算机科学方向的传统设置,而另外一些学校则开始探索开设称为“计算机硬件基础”的课程来取代这几门课程。

3 未来工作

在此次调查的基础之上,下一步我们的工作目标是调研软件工程专业必需的硬件基础知识内容。具体工作将包括向任课教师咨询课程内容、相关性以及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查阅各个学院硬件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向学生了解关于硬件知识的需求、以及对相应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并向企业调查其对软件工程师硬件知识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完成制订软件工程专业的硬件基础课程的内容、给出硬件相关必修课和选修课程设置的建议、给出建议课程的教学大纲建议草稿等工作。

推荐访问:软件工程 调查报告 课程设置 情况 硬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