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基本问题

农村调研报告 时间:2022-02-10 10:09:37

摘要:党的十八大“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聚和集中表达,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导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的统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时代精神和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融合,构成了社会主义实践运动的指针、文化强国建设的方向、制度安排的灵魂。其主线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核心是扣住全社会的利益关切,处理好公和私的矛盾。它是在总结我们党长期重视弘扬正确主流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公与私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4)09-0005-07

为了实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期又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意见》在深刻总结近年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新的发展,全面阐述了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内容、依据、原则、途径和方法,对铸塑国魂民魂宏伟工程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系统化的概括和阐述,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遵循。基于这两个重要文件和当前实践的发展,本文拟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基本问题,如它的内涵与结构、形成和发展历程、培育和践行的重大意义以及怎样在新的实践中培育和弘扬等,谈些个人学习后的探讨性意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结构

依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和《意见》的相关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三个倡导、12个关键词、24个字;其结构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三个层次;而贯穿其中的主线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核心是:扣住全社会的利益关切,处理好公和私的利益矛盾。这一内涵和结构的把握,显示出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一贯主张,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做到了价值目标、价值导向和价值准则的统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形成了全国各族人民和诸多价值观中的最大公约数,既是当今中国诸多价值观的“核”,又是社会有机体的“心”,为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三个倡导”中的第一个倡导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它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价值准则,反映了当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共同愿景。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落后就要挨打,富强才能振兴,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深刻启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大踏步地走上了富强之路。今天,我们还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综合国力的强大为基础,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追求,以持续健康的发展为方向,使一个强大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它的实现途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文明,其语源出自拉丁文“Ciris”,意思是“公民的”、“组织的”,用以表示国家和社会的开化程度和进步水平。文明作为人类一种永恒的价值追求,体现的是社会进步和成就合乎社会发展规律性与合乎社会主体发展目的性的统一。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升华。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今全面深化改革,必将迎来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使中华文明的进步形象更加灿烂地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也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融合中形成的民族性格。在我国文化中, “和”是保留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是万物生存、发展的基础。中华民族的和谐理念包含着人与自然天地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身与心的和谐等多重内涵。在当代,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它不仅意味着国内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好、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也意味着在国际关系中保持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

“三个倡导”中的第二个倡导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基本价值准则。它构成了社会主义社会承接与超越以往社会形态的价值跃升,集中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和价值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价值内核。

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完整学说,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这一学说的价值主旨和根本追求。自由是具体的历史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实现的长期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倡导和践行自由,既要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又要从实际国情出发,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变革程度、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量力而为,尽力而行,稳步发展,逐步提升。

平等,是人的最基本权利,是人类社会的理想价值追求。但是平等也和民主、自由一样,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抽象的、绝对的。恩格斯深刻指出:“平等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存在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社会里,平等不可能真正实现。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全体人民当家作主,共同享有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并在此基础上共同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才有可能实现实质上的平等。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平等奠定了制度基础,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前,我们倡导的平等,既不是重蹈“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绝对平均主义,也不是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平等观,而是要创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相适应、有利于调动广大社会成员积极性、能给广大人民带来更多机会与利益的平等价值观。

公正,即公平和正义,它是一个社会大多数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制度应该奉行的合理准则或价值标准。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社会的根本价值理念,是古往今来人们不断追求的理想价值目标。公正的实现程度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公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目标和核心价值观念,既继承了人类历史进步的公正思想精华,又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色和制度特征。在我国现阶段实现公正,最为主要的是“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法治就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它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个人或团体都没有超越法律而享受的特权。倡导法治,就要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加强法治,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

“三个倡导”中的第三个倡导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公民之国家认同、职业操守、个体德行和人际交往所提出的基本道德规范。它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个人品德等方面,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构成了中国人的道德形象。

爱国,是基于个人对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为国奉献。国和家一样,都是人的归属地。爱国与爱家一样,都是人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和责无旁贷的道德责任。邓小平说的好:“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

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职业精神。职业既是人谋生的手段,又是人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人生价值的场所。以虔诚的心灵、专心致志、勤恳耐劳的精神对待职业,珍惜和热爱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地履行好岗位职责,是从业人员的天职。社会成员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既是个人幸福生活的保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调诚实可信、诚恳待人、信守承诺、履行契约、相互信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诚信是人的基本德性,是个人心神愉悦、幸福生活的道德基础,是社会合作、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求得信任与发展的道德凭藉,因此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道德诉求。

友爱,是善良与宽容凝聚的一种宽厚的德性,是人与人相处必须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友爱注重团结互助、贬抑损人利己。它要求人们心地善良、与人为善、尊重他人、善于包容、友好待人、正当谋利。团结就是力量,互助互爱产生和谐;损人利己则伤害他人,破坏社会安定。我们倡导每一个公民多为他人着想,关心扶持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在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力之所及的帮助,以形成友爱的良好人际关系,使社会充满温情。

上述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十分鲜明,始终坚持了自身的民族性、人民性、科学性、先进性、时代性,每一个层面的基本内容与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都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贯通的,构成了一个结构严谨的有机统一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中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既是全部社会关系的主线,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线。正确认识和处理三者关系的核心是紧扣住全社会的利益关切,处理好公和私的利益矛盾。叶小文认为,具体到公与私的矛盾:大公无私是圣人,公而忘私是贤人,先公后私是善人,公私兼顾是常人;私字当头是小人,假公济私是痞人,以公肥私是坏人,徇私枉法是罪人。我们要提升常人,提倡善人,学习贤人,向往圣人;也要教育小人,揭露痞人,改造坏人,惩治罪人。鉴于日常的、多数的是常人,要做的是常事,因此就需要修身律己,平实做人;要说的是常话,因此让大家奉行的价值观。就只能“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把崇高的信仰和每个人对现实利益的追求,把集体主义和个人追求对接起来,把先进性和包容性统一在一起。也就是说,扣住全社会利益关切的价值观的核心,应该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恰如“十二五’’规划建议所提出:“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学、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我同意这种看法,并认为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当今中国,倡导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都要规范好处理好国家、集体(社会)、个人(公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就能和谐、安定。否则就要闹出乱子,以至不可收拾。这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铁的规律,也是当今中国社会全面深化改革遇到的深层次矛盾的症结。正如习近平所说,“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有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此前我们党无有这一问题的探讨。这种看法,我以为是不正确的。概念的正式提出恰恰是不断探索的结果。比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是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正式提出来的,但这一思想的探讨却在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就存在,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也早已作过探讨,有过论述。《意见》指出: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提出的时间比较晚,却是在总结我们党长期重视弘扬正确主流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

纵观我们党90多年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在这一时期,我们党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世界发展的趋势出发,实行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革命其所以是“新”的,并不是因为其内容——其内容仍然是旧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反动派,推倒压在人民大众头上的“三座山”,而是因为其革命的领导者和革命的目标是全新的。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也不是原来的旧式资产阶级,即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由于生存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软弱性,势力比较弱,无法充当革命的领导者,而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革命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其目标也不是实行资本主义,而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并过渡到社会主义。这就决定了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构成了当时的核心价值体系和理想追求:而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内容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其实践主题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工人阶级经过自己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同时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直强调,广泛深入地对党员干部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号召党员和干部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做“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做“有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修养的人”。这就为我们在残酷激烈的复杂斗争中提供了价值评判、理论指导、思想道德支撑和巨大的精神动力。

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们党胜利地完成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第一大历史任务,为进一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第二大历史任务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前提。为了更加顺利地实现第二大历史任务,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我们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变,建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制度基础以及物质、政治、文化前提。因此,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的核心价值观实质上是在继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的深化和扩展。其最主要的成就是:(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新中国成立后革命与建设的成就,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正确,使之得到了广泛深入的传播,从而奠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全党全民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2)从上世纪60年代中起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目标,确立了实现现代化的步骤和途径,并在纠正急于求成的失误后,认识到现代化任务的完成, “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这就给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一面动员、凝聚、鼓舞团结奋斗的伟大旗帜。(3)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为人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形成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等优良社会风气,培育出了具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光辉群体,涌现出了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南京好八连、红旗渠、“两弹一星”等一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先进典型。

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探索。这一时期是我们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拨乱反正,大力推行改革开放的时期,也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价值观探索成就最为突出的一个时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学术理论界就开始了价值观的研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并通过人生观的大讨论,引起了人生价值追求的热议,出现了价值观的概念,带来了理论上的轰动和突破。在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我们党首次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者并列在一起。21世纪以来,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党对如何形成公民主流价值观,如何加强道德建设作了反复研讨。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2006年3月,胡锦涛同志代表中共中央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同年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并强调,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大,不能光有经济、国防等硬实力,还要有文化这个软实力。此后我国学术理论界包括新闻界又在这一基础上,研讨了如何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升华、概括为简明扼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前的两年,这方面的研讨十分热烈,据大体统计,升华、概括出的提法约有七八十种。十八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三个倡导”,就是吸收了研讨中各方面不同看法而形成的共识。“这一表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一贯主张,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共性又涵盖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既坚守国家社会的目标又张扬了人的主体性,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符合历史、合乎实践、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发挥出广泛的号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在当前认识不尽一致、观点不尽相同的情况下,这种表述是一种务实而明智的选择,可以避免思想上的混乱,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还可以为往后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中,进一步提出更加完善和成熟的新表达创设前提。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些意义是基于对国内外多个方面的要求而作出的回应,其中最为主要的有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包含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多重维度,既有富强、民主的目标,也有文明、和谐的理想;既意味着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和法治昭彰的社会建制,也意味着遵纪守法、崇德尚礼的社会生态。后者更为前者提供精神归宿和价值依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旗帜,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到制度建设中,贯彻到依法治国的方略中,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深化到群众性的精神文明活动中,从而凝聚改革共识,在国家层面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信念。在社会层面助推公序良知和文明风尚的形成,在个人层面培育良好的个人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中国梦而奋勇前进。

二是引领和整合社会多样化思潮,化解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频繁变换。特别是当前我国改革处于深水区、攻坚期,矛盾错综复杂,与之伴随的文化激荡、思想交锋、价值碰撞更加明显和激烈,迫切需要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用以引领整合多样化的思潮,把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形成精神上的有力支撑,最大程度地为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利益调整减震和抗压。

三是有效应对西方某些势力企图西化分化中国图谋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激烈,各种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十分明显。一些西方国家正是利用这一点,千方百计地攻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攻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企图通过推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达到其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本质上说就是要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在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较量中确立优势,就是要形成全体人民自身特有的共同价值追求,提升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和侵蚀,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四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大众化的迫切需要。历史上的封建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经过一段时期的总结,提出了适应自身制度形成和发展需要的核心价值观。比如我国封建社会的仁义礼智信;某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民主、人权;某些新兴发展国家。如新加坡的“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等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已经有了160多年,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也已经有了90多年,理应形成与自身发展进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已经为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提供了根本前提,并作出了初步回答,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的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提炼和集中表达为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有益尝试和重大创新,它以群众喜闻乐见、易记易背的语言,在各族人民、各层次群众中宣传、推广、普及,将产生长远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巨大的系统铸魂工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历史过程,是一项巨大的系统铸魂工程。《意见》不仅对实施这一工程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大意义作了清晰的表达,还用较大篇幅说明了实现路径、职责要求,确立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纲领。《意见》强调从国民教育体系、经济社会实践和社会治理体系、宣传文化体系、实践养成体系四个方面制定规划,加快实施,提高工作实效性。依我看来,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长期坚持,长久培育和践行,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

所谓“内化于心”,就是要通过理性上的认知、情感上的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春风化雨般地润入人们的心田,变为每一个公民想问题、做事情、为人处世、与人交往的灵魂导向、情感寄托、行为准则。为此就要深化宣传教育,增强认知认同,营造良好的气氛和环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各级党委讲师团宣讲内容;要发挥新闻媒体、网上传播的主渠道作用,发挥精神产品育人化人的功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辖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并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循序渐进地通过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及其相关的实践活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

所谓“外化于行”,就是要在深化宣传教育,增强认知认同的基础上,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责任感,使人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增强认知认同是内化于心的前提和基础,落实到行动是外化于行的关键。没有实践中的行动、真实的感受、经验的反思,再好的价值观也难以在实践中扎根。这就要求我们增强全社会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引导人们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自觉做到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做善举。“现在突出问题是,在一些领域和一些人中,价值判断没有了界限、丧失了底线,甚至以假乱真、以丑为美、以耻为荣。”@这就必须正视问题,把正面教育与舆论监督结合起来,把热点问题引导与群众道德评价结合起来,旗帜鲜明地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树立正确价值导向、澄清模糊认识、匡正失范行为,形成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思想道德舆论场,引导人们自觉做良好价值观和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党员、领导干部尤其要发挥先锋和引领作用,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价值目标的奋斗者,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导向的引领者,社会主义个人道德准则的践行者。

所谓“固化于制”,就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指导和推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个领域的改革,消除影响其实施的体制、机制、制度障碍,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整套制度、体制和机制。邓小平曾经指出:“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环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制度承载着价值,传递着理念,是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载体、重要保障。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化于制,就是要将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成功经验和有效作法上升为制度、体制和机制,使其系统完备、成熟定型、更加稳定、更加实用。我们要以社会政策作保障,制度作规范,法律作约束,通过制度、政策和法规等奖惩手段,鼓励正确的价值取向。抑制消极的价值取向,抵制腐朽的价值取向,惩罚错误的价值取向。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要表扬鼓励,对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要批评和惩戒,形成好人好报、恩将德报的正向效应。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遵纪守法等依法治理的各个环节,用法律法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增强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积极性,进而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自觉行动。

推荐访问:几个 核心价值观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