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精氨酸对胰腺癌介入治疗患者血清VEGF和bFGF水平的影响

入党申请书 时间:2023-07-19 18:20:33

[摘要] 目的 探讨精氨酸增强胃肠外营养对胰腺癌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2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行TACE前后血清VEGF和bFGF水平的改变,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 胰腺癌组介入治疗前VEGF和bFGF水平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行TACE后,患者血清VEGF和bFGF水平降低,治疗前后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应用精氨酸治疗组较未用组血清VEGF和bFGF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检测胰腺癌患者血清VEGF和bFGF水平,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浸润转移状况,TACE辅以合理的免疫营养素能增强患者的抗浸润转移功能。

[关键词] 胰腺癌; 精氨酸;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

胰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发病隐匿,临床上得以诊断时常常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目前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已成为治疗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首选方法[1],它能够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在一定时间内控制肿瘤的生长,延长患者的生命,但目前总的疗效仍不理想。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区域复发或远处转移,恶性肿瘤血管的过度生长是复发和转移的基础,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被认为是两个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和生长的因子,检测胰腺癌患者血清VEGF和bFGF水平可反映机体肿瘤血管生长的状态[2,3]。术后肠外营养添加免疫营养基质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和代谢[4],但能否能增强患者机体抗血管增生及浸润转移尚未见相关报道。因此,检测52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行TACE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变化,以探讨动脉化疗栓塞术和精氨酸增强的肠外营养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1 料材与方法

1.1 临床材料 52例胰腺癌患者为本院消化科2006年7月至2007年8月收住的患者,术前未进行放、化疗,男39例,女13例,年龄34~62岁,平均(50.2±4.7)岁。其中胰头癌26例 ,胰体癌15例,胰尾癌11例。按国际抗癌联盟胰腺癌TNM分期:Ⅲ期33例,Ⅳ期19例,介入治疗前均作肝、胆、胰、脾肾、腹腔淋巴结等的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了解病变大小、范围、侵犯邻近器官情况和毗邻关系。另取健康献血员30例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穿刺插管,腹腔干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后超选择插管,对胰头部肿瘤选用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胰体部肿瘤选用腹腔动脉化疗栓塞;对胰尾部肿瘤选用脾动脉化疗栓塞。常规用药为表阿霉素20~40 mg、丝裂霉素10~20 mg、卡铂100~200 mg、5氟脲嘧啶1000 mg。经导管灌注化疗后约30 min后用超液化碘油10~20 ml悬成乳剂,行供血动脉栓塞,一般以透视下肿瘤区碘油沉积满意为止。每4~6周为1个疗程,52例患者共行介入治疗143次,平均2.75次。所有患者术后1~5 d给予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PN配方中脂肪能源为20%英脱利匹特,氨源为7%凡命注射液,能量供给标准为100~125 kJ/(kg•d),全营养混合液经静脉途径输入。其中33例为PN加精氨酸(20 g/d)入全营养混合液,另外19例单纯PN。

1.2.2 观察指标 分别在介入治疗术前2 d和术后2周检测患者VEGF和bFGF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用VEGF和bFGF试剂盒均为武汉博士德生物公司产品。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或介入治疗前后配对设计t检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胰腺癌患者TACE前后血清VEGF和bFGF水平的观察,由表1可见患者TACE术前血清VEGF和bFG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TACE后血清VEGF和bFGF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

2.2 使用免疫营养基质(PN+精氨酸营养组)组与未使用组(单纯PN营养组)介入治疗前后血清VEGF和bFGF水平比较,由表2可见,PN+精氨酸营养组较单纯PN组血清VEGF和bFGF水平明显降低(P<0.05)。

3 讨论

VEGF是目前发现的最重要的促进肿瘤血管形成的因子。VEGF通过活化磷脂酶C和刺激第二信使形成直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并参与细胞外蛋白水解和基底膜的降解,利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生。增加血管通透性,使血浆蛋白包括纤维蛋白外渗,形成纤维素网络,为毛细血管延伸生长提供良好基质。参与细胞间的黏附,可促进细胞浸润有利于血管形成[3]。在正常生理状态,人和动物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很低。在缺氧、缺血及实体肿瘤被证实可以使VEGF合成增加。已经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证实,与肿瘤如消化系肿瘤、呼吸系肿瘤、妇科肿瘤的生长、转移以及预后密切相关[5,6]。因此,血清VEGF及其受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肿瘤组织血管的生成能力。

bFGF是由14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8 kD的碱性蛋白质,它具有促进源自中胚层和神经内胚层细胞有丝分裂的活性,与许多肿瘤的血管生成有关,研究已发现包括乳腺癌,肺癌及胃肠道肿瘤患者血清中bFGF增高,且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浸润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7]。对于肿瘤患者血清中bFGF水平增高的原因,目前认为一方面是由于肿瘤生长到一定时间和程度时,肿瘤细胞坏死或死亡,bFGF从肿瘤细胞中释放到血清中;另一方面则是肿瘤细胞的旁分泌因子的作用[8]。

本文检测了52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接受TACE前后血清VEGF和bFGF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胰腺癌组治疗前VEGF和bFGF水平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行TACE后,患者血清VEGF和bFGF水平降低,治疗前后有明显的差异(P<0.05)。说明TACE作为有效的治疗手段降低了肿瘤患者的肿瘤负荷,同时也对肿瘤组织血管生长和浸润转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精氨酸是一种半必需氨基酸,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精氨酸具有组织特异性免疫刺激作用,可以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它可以明显促进胸腺增大,提高T淋巴细胞的增殖,还可提高外周NK细胞数量和活性,促进IL2的产生,提示精氨酸对细胞免疫的改善有积极的意义,临床上常被作为添加免疫营养基质用于改善患者免疫低下和营养不良[9]。

精氨酸能否提高机体抗肿瘤血管生长和浸润转移作用呢?在本研究中,笔者观察到,对33例应用精氨酸患者较19例未用患者接受TACE后血清VEGF和bFGF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提示应用免疫调节因子除了有改善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的重要作用外,还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的生长、抑制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因此,有必要尽早选择适当的过继免疫疗法,以提高和改善患者免疫和抗肿瘤血管生长的功能,从而调动机体自身抗肿瘤作用,进一步提高胰腺癌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宋恬,殷士蒙,孙荣跃,等. 探讨介入治疗对晚期胰腺癌的疗效. 介入放射学杂志,2008,17(6):411413.

[2] 毛根军,胡少龙,吴晓康,等. 胰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 胰腺病学,2007,7(2):120121.

[3] 黄文,王继德,许刚,等. 胰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bFGF、ColⅣ、HA 的变化及意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7):79.

[4] 吴承蓉,薛平慧,刘君.精氨酸强化免疫肠内营养制剂对消化道肿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8(3):382385.

[5] 王立君,林成海,谢春城.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研究现状与胶质瘤血管生成的关系.现代肿瘤医学,2008,16(10):18201823.

[6] 韩晖,赵文新,林舜国,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的意义.中国实用医药,2008,3(10):2526.

[7] 陈慧敏,孙春玲,陈弈桦,等. 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与甲状腺肿瘤及Graves病关系的研究.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8):10321033.

[8] 王佳铭,赵芹. 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乳腺癌新生微血管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1):29962998.

[9] 张长安,李秋丽. 精氨酸、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外营养对结肠癌术后应激和免疫状态的影响.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2):178180.

新生儿窒息后S100B蛋白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

周毅虹 苏赞彩 唐兰芬 敖当 何琼芳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血S100B蛋白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动态检测50例窒息新生儿及20例正常新生儿S100B蛋白,并分析其以窒息后脑损伤的关系。结果 窒息新生儿急性期外周血S100B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头颅CT显示有脑损伤组S100B蛋白明显高于CT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血S100B蛋白含量较急性期明显下降,与急性期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窒息新生儿外周血S100B蛋白水平明显增高,血S100B蛋白检测有助于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判断。

[关键词] 窒息; 新生儿;脑损伤; S100B蛋白

Relation of the variations of S100Bprotein levels and brain damage in neonatal asphyxia

ZHOU Yihong, SU Zancai,TANG Lanfen.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 Dong Medical College ,Zhanjiang,Guangdong 524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S100Bprotein levels and the relation of brain damage to their in neonatal asphyxia. Methods The concentrations of IL6 and IGF1 in peripheral serum were detected in 50 asphyxiated newborn and 20 normal newborns (control group ) by the method of ELISA, And analyse the relation of brain damage to their in neonatal asphyxia. Results The concentration of S100Bprotein in asphyxiated newbor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newborns in acute phase. The S100Bprotein in the patients with brain damage displayed by skullC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patients without brain damage(P<0.05). The level of S100B proteiniecovery phas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thanthat

in acute phase (P<0.01).Conclus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S100Bprotein in peripheral blood of asphyxiated newborn increase significantly. It might be a valuable index for the diagnosis of neonatal asphyxia following brain damage.

[Key words] Asphyxia;Newborn; Brain damage; S100Bprotein

作者单位:524001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新生儿窒息后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新生儿窒息后的死亡率及伤残率。近年来发现S100B蛋白在血中的浓度变化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程度,已成为判断和评估脑损害的特异性指标。我们对50例窒息新生儿及20例正常新生儿S100B蛋白进行了监测,并观察其与窒息后脑损伤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50例窒息新生儿系本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新生儿科住院患儿,出生时均有窒息史,Apgar评分<7分,其中男32例,女18例,出生体质量均≥3000 g。另选20例产科同期健康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间胎龄、性别、出生体质量均无明显差别。

1.2 方法 所有观察对象均在生后3 d采取血3 ml, 窒息组经过治疗7 d后又采集血标本1次。所有血标本经处理后置 70℃冰箱保存,留待检测。S100B蛋白含量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 放免试剂盒购自瑞典AB sanptecmedica 公司, 操作由专人按其说明严格执行。检测步骤:包被酶标板, 4℃48 h, 取出, 洗涤液洗板3 次, 加入血浆标本, 不同稀释浓度的标准品及阴性对照(均为复孔) , 每孔100 μl, 37℃1 h, 同上洗板3 次, 加入检测抗体, 每孔100 μl, 4℃过夜, 取出室温1 h; 洗板3次, 加酶标抗体, 每孔100 μl, 37℃1 h; 洗板3 次, 加显色液, 15~30 min后, 在标仪(DG3022 型) 410 nm 处测各孔A 值。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血浆标本S100B蛋白含量。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以x±s表示,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窒息组与对照组血S100B蛋白水平变化

生后3 d窒息组新生儿血S100B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详见表1;重度窒息组新生儿血S100B蛋白与轻度窒息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2;恢复期窒息组血S100B蛋白与急性期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详见表3。

表1

窒息组和对照组血浆S100B蛋白的比较(x±s,μg/L)

组别例数血S100B蛋白

对照组200.130±0.084

窒息组500.451±0.281

注:两组相比较t=4.205,P<0.01

表2

轻重度窒息新生儿血S100B蛋白的比较(x±s,μg/L)

组别例数血S100B蛋白

轻度270.259±0.091

重度230.676±0.315

注:两组相比较P<0.05

表3

不同病程窒息新生儿S100B蛋白的比较(x±s,μg/L)

组别例数血S100B蛋白

急性期组500.451±0.281

恢复期组200.141±0.095

注:两组比较,t=4.532,P<0.01

2.2 S100B蛋白水平与脑损伤的关系 所有窒息患儿均于出生后第3天做CT检查,其中18例显示有明显脑缺氧缺血性病变和/或颅内出血,脑损伤组S100B蛋白水平(0.685±0.297)μg/L明显高于于CT正常组(0.319±0.125)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2,P<0.05)。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在临床上是常见病, 致残及死亡率高, 早期诊断及正确估价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对其治疗及预后评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新生儿窒息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缺乏客观反映病情和预后的生化指标。S100B蛋白于1965 年由Moore 等人在牛脑组织中发现[1],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 S100蛋白实际上是广泛分布于不同组织中的一类分子量较小( 10~12 kD) 的EF 臂型钙结合蛋白[2,3]。目前研究发现该家族至少有20 个成员, S100B蛋白是一种酸性钙蛋白, 以高浓度特异性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星型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等细胞中, 作为一种特异性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病理变化中起重要作用, 同时对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损伤程度的判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5]。

本组研究显示,新生儿窒息患儿急性期血浆S100B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窒息的病情愈重,血浆S100B蛋白浓度愈高(P<0.05);进入恢复期后,血浆S100B蛋白浓度较急性期明显下降(P<0.01)。说明血浆S100B蛋白浓度可以早期反映新生儿窒息的脑损伤,与Thorngern及张爱红等报道相仿[6,7]。窒息新生儿在脑组织严重损伤时可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和/ 或颅内出血。本研究显示CT检查脑损伤组生后第3天时S100B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于CT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窒息在生后短时间内由于神经细胞缺氧缺血破坏后发生弥漫性脑水肿, 引起颅内压升高。Woertgen[8]等报道血清S100B蛋白变化与脑损伤类型有关, 当颅内压增高时, S100B蛋白含量明显升高。吴松笛[9]等研究发现,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浆S100B蛋白水平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动态改变可较好的反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Michetti[10]报道发生脑出血的窒息儿在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改变出现之前其血清S100B蛋白含量即明显高于未发生脑出血的窒息儿和正常新生儿。我们的研究显示,生后第3天左右血清S100B蛋白含量对脑水肿程度判断有一定帮助。提示围生期检测血S100B蛋白可预测新生儿脑损伤的发生同时亦能反映HIE的病情及预后。

综上所述, 血S100B蛋白是检测脑损伤的敏感特异性指标, 其血浓度升高对临床上正确评价脑损伤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有肯定意义, 临床可通过检测血S100B蛋白的浓度来帮助新生儿窒息的早期病情判断及预后。而血S100B蛋白的检测既无创伤性,又容易采集标本,可以作为临床常规检测手段,在对围生期脑损伤患儿进行早期脑保护干预性治疗, 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 考 文 献

[1] Donato R. Functional roles of S100 proteins, calcium binding proteins of the EF hand type. Biochim Biophy Acta.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BBA)/Molecular Cell Research, 1999, 1450:191 231.

[2] Moroz O V, Antson A A, Murshudov G N, et al. The three 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human S100A12. Acta Crystallogr D Biol Crystallogr, 2001, 57: 20 29.

[3] Ridinger K, Schafer B W, Durussel I, et al. S100A13 Bi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in different cell lines. Biol Chem, 2000, 275(12): 8686 8694.

[4] Eriksen J L, Gillespie R, Druse MJ. Effects of ethanol and 5 HT1A aganists on astroglial S100B. Brain Res Dev Brain Res, 2002, 139: 97105.

[5] Kleindienst A , Bullock MR.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the Neurotrophic Protein S100Bin Acute Brain Injury. J Neurotrauma , 2006 , 23 (8): 11851200.

[6] ThorngernJerneck K,Alling C ,Herbst A ,et al . S100Bprotein in serum as a prognostic marker for cerebral injury in term newborn infants with hypoxic encephalopathy. Pediatr Res ,2004 ,55 (3) :406412.

[7] 张爱红, 燕鹏.S  100B 蛋白测定在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医学检验与临床,2008,19(4):6566.

[8] Woertgen C, Pothoerl R D. Serum S100Bprotein in severe head injury. Neurosurgery, 2000, 46(4):1026 1027.

[9] 吴松笛, 万琪, 夏峰. 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超微结构与血清S1 0 0B 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6 ,27(10 ): 902904.

[10] Michetti F, Gazzolo D. S100Bprotein in biological fluids a tool for perinatal medicine. Clin Chem, 2002, 48(12): 20972014.

推荐访问:血清 患者 胰腺癌 水平 介入治疗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