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网络媒体报道突发性地质灾害事件的条件及网络编辑应有的作为

入党申请书 时间:2021-07-05 10:38:26

[摘要]突发性地质灾害事件的编发上网,是一种非常态下的信息传播,对网络媒体和网络编辑要求很高。文章以汶川、舟曲、玉树、海地等地质灾害事件报道为例,强调了网络媒体报道突发性地质灾害事件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指出了网络编辑在报道突发性地质灾害事件中应有的四种作为。

[关键词]突发性地质灾害事件 网络报道 网络编辑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遭遇突发性地质灾害事件。网络媒体,特别是相关行业网站第一时间发出的与此相关的一切信息,对公众都有着举足轻重的舆论导向作用,这样的灾害性突发事件的应急报道,实质上是对网络编辑,乃至网络媒体业界应急能力、应急机制以及选择信息、体现时效,执行政策、把握舆情能力和专业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验。

地质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是极大的,与其他灾害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突发性、毁坏力、后果严重性。对地质灾害事件的网络报道,目的是在传递灾情的同时,迅速汇聚人心,让人们在灾难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渡时艰。分析研究突发性地质灾害事件信息的应急编辑、上网流程与常态下信息编辑上网的环节差异,对整个社会从容应对灾害显得尤其重要。笔者试图以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海地、智利、玉树地震,2010年舟曲泥石流等事件发生时网络媒体的报道为例,就专业网站对突发性地质灾害事件的报道所需的条件和网络编辑应有的作为进行探讨。

一、网络媒体报道突发性地质灾害事件应具备的条件

突发性地质灾害事件的即时报道,需要网站编发链上的每个环节都能处于一种良好的应急联动状态;需要每一位编辑及技术保障人员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发扬不畏艰险、连续作战的作风;需要网站成熟的应急预案和精良的技术储备。

1 网络编辑应具有强烈的政治敏感性、社会责任心、历史使命感和良好的专业素质

舆论的作用是巨大的,特别是在灾难突然降临时,舆论的影响力和社会引导力更是有着撼动人心、创造历史的伟力。当一个灾难性事件发生时,呈现在网络编辑面前的信息可能成千上万。此时,要想保持并增强网站舆论引导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就要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其工作团队全体成员必须有强烈的政治敏感性、社会责任心及历史使命感,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对事件的影响及后果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立足大局选取信息。不仅要找准着眼点,还要善于分析事件隐含着的发展趋势与重要的机遇,善于对事件所蕴含的具有凝聚人心、昂扬斗志、稳定社会、启迪大众意义的信息进行适当的组合与强化,充分发挥舆论的感召力和行业网站的权威性,并在第一时间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手段,使信息公开、透明,在满足社会公众知情的同时,迅速凝聚起人心,取得上下同心、一呼百应。众志成城、多难兴邦的效果。

2010年8月7日23时左右。当一场特大泥石流灾害突袭甘肃舟曲时,中国的各大网站快速反应,纷纷开辟专题编发与此相关的信息。人们在凝重肃穆的专题网页上看到: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对抢险救灾提出要求。温家宝总理当天即乘专机赶往灾区,在飞机上召开紧急会议,作出部署。总理身后,各路政府大员赶赴舟曲现场。

各专业救援队、解放军、武警、公安和各类救灾大军疾速挺进灾区、协同作战。克服万难,救人民于灾难之中。

食品、水、医疗器械、卫生用品、帐篷、衣物等救灾物资乃至灾区急需的各种宣传材料源源不断抵达灾区。

一笔笔承载着亿万中华儿女大爱的捐款,涌向灾区的每一个角落,传递着人间真情。

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救人场面在不断地滚动,举国上下风雨同舟、众志成城,中国人民永远是一体……

这些灾情信息编辑上网的及时与透明,极大地稳定了社会情绪。灾难空前。但舟曲社会秩序井然,人们的脸上并没有惊慌。这些公开信息的选取很大程度取决于网络编辑的政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心,考验着网络媒体业界的应急机制,也佐证了行业网站在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中的社会价值。

2 网络媒体应有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作风、专业过硬的团队以及强烈的第一时间意识

当今,新的媒体技术、媒体工具、媒体形态和媒体组织方式的出现,使社会公众在瞬间获得信息的数量以及信息覆盖面远远超过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特别是网络信息的编辑发布,常常具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社会效应。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中,任何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里,上至领导,下至百姓,都可能从不同渠道得到大量的相关信息,客观上已形成人人都在参与,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局面。网络媒体要保持并增强舆论的影响力、引导力,制定各种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合理配置现代化的高新设备和技术资源是必需的。除此以外,一个有着共同目标、共同价值观、共同行为准则且富有合作精神的团队也极为重要。因为,他们是预案的执行者,并最终决定着突发性事件报道的时效性。

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的最初阶段,不论政府、媒体,还是社会公众,第一反应几乎都是给相关部门打电话,同时上网查询。相关行业网站顷刻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点击量呈几何倍数剧增。而网页上每一条相关信息、一篇报道,乃至一篇文章,都承担着灾后最敏感、最重要的信息公开和答疑解难的任务,承担着安抚人心、稳定社会的重任,发挥着社会公众了解国家部署、了解灾情的窗口和纽带作用。

2010年4月14日0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08时25分中国地震信息网向社会发布了第一条有关玉树地震的基本震情信息,08时50分向社会公布了玉树地震的地震烈度分布图及发震位置和震区地质构造图。与此同时,相关编辑已紧锣密鼓地为玉树地震专题组织稿件、联系专家、搜集信息,适时编发。

2010年8月8日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几个小时,国土资源部官方网站迅即推出“8月8日甘肃舟曲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我部紧急行动抢险救灾”专题。专题除常规的消息报道外,着重对国家部署、各方行动进行了跟踪报道,同时开辟灾情分析、科普知识栏目,在满足公众了解灾情需求的同时,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

针对隐患排查、救援、监测、灾评、科考以及地质数据、资料解泽,专题特稿和科普知识的编发量与技术支持是常态时的数倍、十倍、百倍。

与此同时,网站还推出了24小时不间断的视屏滚动播报,其巨大的舆论导向和感召力具有不可替代性。这种应急策划制作的迅速到位,得益于网站应急预案的提前制定,得益于有一支作风及专业都很过硬的团队。

非常态下信息的编辑上网、专题制作。基本原则是快速准确,不仅需要一支技术过硬的网络编辑和技术队伍,还要有一整套现代化的技术支持系统,二者缺一不可。网络编辑必须树立第一时间意识。即及时了解掌握灾情信息、动向,适时了解政府网站的动向,以确保上网稿件的时效性,抢占舆论导向的先机;网络编辑必须把眼光投向相关行业网站,扩大视野,拓

展知识领域,加强联想思维,变灾害初期的被动应急为主动出击、有的放矢。后台技术支持也要有不同的应急预案,平时分门别类地做好不同情况专题模板的栏目策划和版面制作,建立背景资料库,以便随时调用。网络媒体在加强编辑、上网流程规范化的同时,还要因事制宜,强化灵活性,把好编辑上网信息的政策审核关,发挥领导、专家的作用,排除一切不利于舆论导向的因素,发掘和创造有利于事件处置的条件。

3 网络媒体应有反应迅速的联动机制。良好的合作精神

突发性地质灾害事件的编辑上网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导向性、社会性和可持续性。欲实现这种非常态下编辑上网的高效有序,实现信息社会价值的集成。并达到价值放大目的,有赖于网站建立高效高质、反应迅速的联动机制和资源共享及融洽的协同关系,树立业内合作意识。

2010年以来,海地、琉球、智利先后发生7级以上地震,特别是2月27日的智利8.8级地震后,3月4—6日我国台湾、唐山相继发生6.7级和4.2级地震,地震现象随之成为社会公众和网友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网上出现了“关于地震预言”的各种帖子,更有甚者还将本年度地震活动与电影《2012》所述的科幻情节挂钩,大有“世界末日到来恐慌症”蔓延之势。而3月6日发生在河北滦县的4.2级地震作为1976年唐山地震的余震的论断则引发了对余震科学概念的讨论。对此,国内各大网络媒体积极应对,迅速联动,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一系列栏目。其中中国地震信息网利用行业专家资源,借助具备专业知识、采访优先和后台技术支撑强大的优势,有组织地策划了一系列栏目,对原版面进行调整和整合,在首页显著位置推出《专家谈近期地震》栏目,增加了《地震大家谈》、《本周地震点评》等栏目,使地震现象在公众的心目中常态化。同时。注重发挥联动机制的协同效应,与中国科普博览联手策划,在国内影响力较大的搜狐网,以访谈加图文形式,邀请专家为社会公众答疑解难,介绍相关科普知识。此栏目一经推出,立即被众多网站转载,不仅极大地稳定了民众的恐慌心理,还通过网络教育的辐射作用和溢出效应,实现了通过一个网民教育一个家庭、带动一批人的网络传播效应。

对舟曲泥石流大型赈灾晚会“风雨同舟,中国人民永远是一体”、“风雨同舟。情系舟曲”,玉树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特别节目“情系玉树,大爱无疆”等,各大网络媒体均以不同的形式给予报道。互联网拉近了全国各地和灾区的距离,缩短了世界与灾区的距离,场内外、海内外捐款踊跃。有关舟曲的几台晚会现场累计获得善款超过十亿元人民币:玉树晚会现场3个半小时获得善款21.75亿元人民币。中国人民继汶川地震灾难之后再次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同时也佐证了舆论强大的感召力的不可替代性。

在灾情发生与救灾的非常时期,网站根据舆情态势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策划,各个网站协同作战,行业内外密切合作及联动,使得网站之间优势互补。信息选取、传递、加工、审核、上网的能动性和科学性大大加强。良好的联动和合作产出的信息的社会价值被集成放大了。这在舟曲泥石流、青海玉树和5.12汶川地质灾害事件报道中得到充分展现。此时的领导与编辑、专家与编辑、作者与编辑、前台与后台及网站之间的沟通成本变得很小,合作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公共信息资源利用前所未有最大化。同一个世界,同一种愿望,让网站的效力成倍增长,创造了网络媒体点击率的吉尼斯纪录。

二、网络编辑报道突发性地质灾害事件应有的作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灾难史。而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互联网在每一次灾难中都承担着实时汇聚、公开信息,记录、再现灾难场景以及反映人类面对灾难不屈不挠、奋勇抗争精神的历史使命。网络编辑在报道突发性地质灾害事件时应有以下作为。

1 滚动发稿

当灾难不期而至,突袭人类社会时,网络编辑应当充分利用网络自身的有利条件,采取滚动发稿的方式,确保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持续报道,只有这样,才能迅速传递灾情、汇聚人心。实现全民团结、众志成城:只有保障所有与此相关的信息在第一时间实时播报,才能有效地掌控舆论。同时,滚动发稿的形式,还发挥着展示政府效率、国家政治文明程度的作用,发挥着检验紧急状态下网络媒体应急联动机制的有效性,政府、军队、专业部门、武警乃至每一个人应对突发性灾难的能力的作用。

无论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还是2010年的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人们通过电视、电台、网络24小时的滚动播报,即时了解灾区最新的危情、困难。随时看到党和国家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排部署,感受人民伟大的抗灾救灾精神。随着各种立体媒体24小时的滚动播报。灾情的态势、现场救灾情况等随之迅速传遍全国。汶川、玉树、舟曲的名字一夜之间传遍了中国。传遍了世界。其时,社会每一分子的脑子里都只有一个概念,一是百年不遇的灾难,二是救灾是当前最大的任务。在这种昼夜不停的滚动报道和网络发布中,随着不同时段内容的更新,信息逐次递进,中国、亚洲、全世界的注意力都被强有力的媒体力量聚集到了灾区。由此,整个社会都对灾难的残酷场景以及人类面对灾难的抗争精神感同身受,在心灵深处体验到前所未有的震撼。作为一种集体的精神洗礼,人们在认知灾难本身的同时,增强了战胜灾难的信心,看到了恢复重建的希望和力量。

2 保持一定的发稿数量,形成有效的规模优势

在灾害发生的初期,社会不仅关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还会关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应对措施。而到了事件的中后期,人们会关注灾害的发生原因、最终结果及相关背景知识,会关注政府的后续举措,等等。此时。网络编辑不仅要跟踪相关信息、更新内容,还必须保持一定的发稿数量,并争取涵盖所有与此相关的信息,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才能每时每刻确保网络信息的新鲜、科学和正确,满足公众的知情要求,也才能更好地为政府的救灾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科学决策依据。

汶川地震期间,中国新闻社一天的发稿数量。最多的时候达到了四百多篇,刷新了中国新闻社56年的历史;中国地震局门户网一天的审稿量达数十万字,创网站创办以来之最。在这数以百计的报道中,有反映灾情的,有通报地震现场工作情况的,有政府抗震救灾工作的安排部署。有大难大悲中催生出的大爱与大勇,有救援、有自救、有互救,有现场、有后方,有现在、有回顾,有领导、有百姓,有干部、有群众。有精神、有故事。这种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大容量的编发,为国家历史、地震科学研究,也为个人心灵留下了一份份完整的档案。与此同时,网络编辑充分发挥栏目特色,根据灾情发展态势和救援推进情况,即时跟踪采编,以最快捷的方式把最新鲜的信息编辑上网,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汶川地震报道链。在这个报道链上,规模优势得以彰显。从最初的被动应对变为主动

出击,反映了编辑的政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心,及对整个事件的总体策划和掌控能力,

汶川地震期间,中国地震信息网除了在窗口24小时滚动最新消息而外。还通过各种专题、访谈对灾难事件的背景、原因、防范等进行深入报道,集中反映事件的整体情况,释义相关知识点,进行学术探讨。这种非常时期的渐进式规模型编辑报道,为灾区的救援、重建提供最直接的服务,既缓解了近忧,也解决了远虑。

3 选择现场感强的素材

多年的实践,使得行业网站的编辑深刻地体会到。灾害发生后。第一现场素材的选用,特别是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带给公众的身临其境的震撼,是其他任何形式的信息所不能取代的,不仅可以起到让生者直面灾难的作用,还可以鞭策生者珍惜生命中的每时每刻,激励生者抗击灾难的决心,鼓舞生者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的斗志。

舟曲泥石流、玉树及汶川地震中,各电视台、网站、电台、报刊编辑的即时现场新闻,无一不让观者体会到灾难或许可以移山倒海,可以摧毁家园,可以阻塞交通,但推不倒用信心、爱心支撑起来的民族坚强的脊梁,阻断不了用真情真意构建的心的桥梁,更阻止不了中国人重建美好明天的信念和希望,这是编辑的骄傲,也是舆论的魅力所在。

在电视和网络现场直播中,人们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辗转数次视察灾情。召开会议、靠前指挥的场景,展示的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反应快、决策快、行动快,传达给全国人民和世界的信息是政府效率高。政府心中有百姓。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第3天,人们看到泥石流带逐渐被清开,堰塞湖险情基本消除,电力和电信设施正在恢复,灾后安置工作有序展开,满目疮痍的舟曲小城逐步复苏,生机重现;玉树地震中10岁的藏族男孩才仁旦舟自愿当志愿者照顾伤员并身兼翻译,这种角色的自觉转换让人们看到了“玉树不倒、青海长青”的希望,传达出了炎黄子孙达观向上的伟大精神:汶川地震“可乐男孩”的乐观、坚强,“敬礼娃娃”标准的军礼,“警察妈妈”喂奶的画面深深地感动了全国人民,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坚强与伟大:为遇难者下半旗,非常时期的非常画面。传达的不仅是哀悼,更是激励与鞭策,是对遇难者的尊重,是对生命的礼敬,说明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汶川地震哀悼日,天安门广场上一位年轻人手持地震废墟照片,大声呼喊:中国不败!强烈的画面语言传达出了年轻一代从悲怆中奋起,从灾难中振作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民众向地震中的伤亡者致哀的现场画面的编辑选取,传递着世界大家庭的温暖情意:美国、日本、俄罗斯、欧盟等纷纷表示“随时准备向中方提供帮助”,联合国也将“全力支持中国的救灾和重建工作”,“奥林匹克运动与受灾人民同在”……这一切具有震撼力的现场信息,是“和平友谊进步”的人类文明精神的闪光。

4 利用社会资源,组织专家参与网络媒体报道

由于地质灾难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见,当遇到极端的地质灾难事件时,往往容易引起较大的恐慌和混乱,出现认识上的误区和知识盲点。解决这些问题,专家释疑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网站的编辑有责任、有义务搜集、梳理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总体策划上要注意专家型人员的参与,出题目请他们解答,并有选择、有针对性地编辑报道相关信息。从科学的角度提高人们的认识。达到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的目的。

大的地质灾害发生后,不同时段的编辑报道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如灾难发生后72小时的时段内,救灾的主要任务是打搜救攻坚战,72小时之后主要是打安置战,中后期要为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等,涉及灾害的成因机理、地质背景、应急处置、隐患排查、堰塞湖处理、泥石流防范、疾病的防治、污染与消毒、心理辅导与治疗、灾后重建、水患与交通、教育和慈善等很宽广的领域。这些紧迫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群众的生活和工作,灾区群众需要及时、简明、科学地获得回答和引导。面对复杂而紧迫的情况。编辑不能贸然地编写和介绍,要注重发挥行业优势,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包括社会资源,组织专家编辑专题、提供资料,为恢复重建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如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国土资源部网站适时编发“地质灾害预防指南”等相关科普知识:玉树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信息网以“本网专稿”的形式,将媒体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编辑成文,并有针对性地加大专业指导,编发了玉树历史上3次重大地震事件和数十个相关地震知识点,选取地震部门工作图片向社会介绍,让公众在了解地震科普和防震减灾知识的同时,理解防震减灾工作,为抗震救灾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开设《媒体谈震》栏目,对各大媒体有关地震学的文章、观点进行搜集、汇总,为社会公众、广大地震科学工作者及地震科学爱好者提供服务,还设置“电子信箱”,为需要帮助的网民提供服务。

2010年3月6日河北滦县4.2级地震的发生,一度引发了社会上对余震概念的讨论。其前,有海地7.3级地震,有创近年震级之最的智利8.8级地震,有台湾6.7级地震:其后有土耳其6.0级地震。网上质疑、不解、恐慌的帖子层出不穷。尽管各大网站作了一定的应对,但依然不能满足网民的专业需求。中国地震信息网适时编辑推出了“余震与主震”的概念,又引经据典对“余震那些事”作了科普介绍。同时将国际著名科学杂志《Nature》有关“大地震余震活动持续时间”的文章进行编译上网,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有关“余震”的科普架构,使公众明晰概念,消除恐慌心理,建立科学的理念。

这种挖掘各方力量,发挥专家团队的权威效应,选取整体联动、针对性强的专题编辑形式,在抢险救灾的初期。尤其是在大灾过后。余灾不断的情况下,不仅可以解决地质灾害科普扫盲的燃眉之急,为社会公众从容应对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树立重建信心提供有益的帮助,也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与科学素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推荐访问:突发性 网络 媒体报道 地质灾害 条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