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

入党申请书 时间:2022-03-31 10:47:35

介绍其生平。其中不正确的是()

A.组建淮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兴办洋务,创建江南制造总局

C.参与外交,签订《辛丑条约》D.倡导维新,积极参与戊戌变法

41.据1887年《海关报告》:牛庄土纱每包(150公斤)售价白银87两,洋纱每包(150公斤)售价仅白银57两。洋纱价格低廉除了其自身的生产因素外,还因为外国在中国()

A.获取巨额战争赔款 B.享有协定关税特权

C.得到开埠通商便利D.享有领事裁判特权

42.梁启超先生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这反映了梁启超的史学思想强调()

A.史学功能,弘扬传统B.历史进化,反对因循复古

C.历史学问,博大精深D.治史宗旨,以国民为主体

43.1830年以后,中国与西方的交往渐趋频繁,在这过程中,有许多误解,并发生过几次战争。不过德国与中国一直要到义和团事件才首次发生武装冲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19世纪中期以前的德意志,仍处于积弱与分裂状态,无力向外扩张

B.德意志许多哲人如伏尔泰对中国一向敬佩,所以其政府也对中国友善

C.德意志人民一向爱好和平,对其他国家没有野心,所以不曾向外掠夺

D.德意志工业发展,希望中国能购买其工业产品,所以采取友好的态度

44.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仅仅十年后,上海就取代广州成为中国进出口第一大港。上海取得如此重大的外贸成就主要得益于上海()

A.外贸历史悠久B.水陆交通便利

C.设有外国租界D.地方政府支持

45.“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指分离、割取)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诗人黄遵宪1896年因何而发写的这首诗()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割地赔款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C.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D.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46.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创始人选择上海作为举行中共一大的地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下列因素中,能够为他们作出决定提供参考的有()

①位于长江入海口,交通便捷②有英法租界,相对安全③五四运动主阵地,思想激进④城市生活现代化,食宿方便

A.①②B.③④C.①③D. ②④

4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佩戴下图所示的臂章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B.十年内战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48.下图所示是1958年刊载于《人民日报》的漫画,最合适它的标题是()

A.步调一致B.急起直追

C.脚踏实地D.光说不练

49.回顾欧盟的发展历程,我们可知:1970年,欧洲一体化组织被称作European Communities;1995年,则被称作European Union。从European Communities到European Union称呼的变化,显示出该组织()

A.实现了区域性货币联盟

B.地域已囊括并冲出欧洲走向世界

C.完成了地区政治一体化

D.合作的规模、领域日趋广泛深入

50.历史的发展离不开重大事件的影响。以下新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土地改革、“大跃进”、“文化大革命”

B.“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土地改革、三大改造

C.土地改革、“大跃进”、三大改造、“文化大革命”

D.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

51.1964年,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

A.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B.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52.1971年,中国向世界公布了一份公告,其中有一句:“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在历史的进程中,这一“适当时间”定格在()

A.1971年B.1972年C.1978年D.1979年

53.这张摄于1993年的照片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揭示了非洲依然存在的状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一直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努力。这种努力是()

A.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B.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倡导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 D.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54.下图是四川宁江机床厂发表在1979年6月25日《人民日报》上的一则广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

①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②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③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④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5.【内外朝的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秦汉以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发展有一个规律,那就是皇帝为了加强集权专制统治,往往提拔心腹近臣,在自己身边建立一套秘书班子……内朝官的权力急剧膨胀,后来就逐渐取代了外朝官。当内朝官成为正式的国家机构以后,皇帝又重用近臣,在内朝建立另一个参谋班子,他们入侍帷幄,内参机密,在朝廷正式机关之外,又建立了一个凌驾于其上的内朝组织。

(1)概述西汉至清代内外朝演变的史实。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内外朝更迭这一规律的看法。

56.【货币中的历史】研究历史上货币流通的现象,可以加深我们对时代和社会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现象之一: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 000吨至10 000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

(1)“丝—银”贸易出现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条件主要是什么?

历史现象之二:鸦片走私,白银外流

近年以来,银价之贵,州县最受其亏。而银商因缘为奸,每于钱粮紧迫之时倍抬高价。州县亏空之由,与盐务之积疲,关税之短绌,均未必不由于此。要皆与偷漏出洋之弊有以致之也。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上半期白银外流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影响。简述清政府针对白银外流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历史现象之三:1盎司黄金35美元

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34年,美国政府1盎司黄金的价格固定为35美元。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1年,美国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

(3)1944年所确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指的是什么?分别说明1933年和1973年美元两次贬值的原因。

历史现象之四:美元与中国货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价有所调整,1美元同人民币比价从2.8元升至8.27元,近年来又回落至7.0元以下。

(4)结合所学,分析中国货币兑换美元汇率变动的社会条件。

57.【近代西学东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学者认为,在近代西学东渐进程中,国人对西学的态度经历了“被动接受——主动效法——自主选择”的过程。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史实,叙述这一过程。

参考答案

1.A2.B3.A4.C5.B6.C7.C8.A9.D10.C11.C12.D

13.B14.C15.A16.C17.D18.C19.C20.D21.C22.C23.C

24.A25.B26.A27.C28.D29.C30.A31.D32.A33.C34.D

35.D36.C37.B38.A39.D40.D41.B42.D43.A44.B45.C

46.A47.C48.D49.D50.D51.B52.B53.A54.C

55.(1)西汉建立后,统治者继承秦朝的中央官制,丞相制度沿袭了下来。汉武帝为了裁抑丞相职权,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朱元璋加强皇权,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之职,其在后期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协助皇帝处理朝廷文书。明成祖时,正式确立内阁制度。康熙帝设南书房作为内廷决策机制钳制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帝在宫内创设军机房,后将这一临时机构定为常设的军机处。乾隆帝时,进一步强化军机处的职能,内阁也形同虚设,皇权得以空前加强。

(2)内朝的形成以及内、外朝之间关系的变化是皇权与相权矛盾的体现。中国古代史上内外朝体制更迭,体现了皇帝集权的加强,有利于防止大臣擅权,稳定政局;也有利于平定边疆分裂叛乱势力,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社会稳定。但另一方面,相权削弱乃至最终丞相被废除,到明清时皇权空前强化,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与进步。

56.(1)国际背景: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贸易联系加强。国内社会条件: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通过海外贸易大量出口。

(2)影响:州县征税困难,盐税和关税少,造成国家财政危机;“银贵钱贱”造成农民纳税负担加重,激化了社会矛盾。措施:为遏制鸦片走私,清政府任命林则徐主持禁烟。

(3)1944年确立的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20世纪30年代贬值原因:为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调整财政金融政策,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20世纪70年代贬值原因:西欧一体化和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经济的霸权地位进行了挑战,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

(4)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或汇率随市场发生变化),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增强。

57.被动接受:经过两次鸦片战争,部分廷臣疆吏直观感受到西方军事的先进,出于维护清政府统治的需要,引进外国先进设备,进行机器生产,开展洋务运动。

主动效法: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康有为、梁启超等先进知识分子意识到零星地学习外国科技是不够的,为挽救民族危亡,主动发起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学习西方进行制度方面的改革。

自主选择:维新变法的失败使更多的人意识到在维护清政府的前提下进行改革是行不通的,主张效仿西方进行革命的呼声高涨。而辛亥革命的失败,也让知识分子看到了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李大钊、陈独秀等知识分子在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并引入中国,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尝试。

推荐访问:模拟试题 历史 高三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