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浅析当前我国社会中信任危机的成因

入党申请书 时间:2022-04-05 10:13:06

摘 要 导致我国社会发生信任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从社会层面看主要有:传统信任模式有违变化的实际逐渐弱化,西方信任模式不契合我国社会结构类型,多元文化的冲突导致普遍信任基础不牢,急剧的社会转型引发社会信任预期不稳;从个人层面看主要有:短期性的利益诉求影响信任选择,片面性的事实判断降低信任预期,封闭性的合作态度阻碍信任转型,实用性的价值观念动摇信任基础。

关键词 信任危机 成因 社会层面 个人层面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信任危机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社会成员在交往互动过程中因缺乏共同的信任基础而彼此怀疑、互不信任的心理体验。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问题,信任危机的成因是多层次的。当前我国社会的信任危机并不单纯是、诚实守信的问题,不能仅从道德滑坡的视角来分析;信任危机指向的是社会交往主体之间关系状态的恶化,它是在主体间的双向互动中发生的,因此应从影响社会交往的因素入手。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的社会信任危机又是相对的、具体的,是发生在社会转型期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之下的,为此,在分析信任危机的成因时,应该立足我国国情,从历史发展和社会转型所造成的影响,从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来探讨。

1 从社会层面分析

急剧的社会转型使得我国社会信任遭遇多种冲突,传统的社会信任模式无法适应变化了的实际,表现出“转型不适”;西方的社会信任模式难以契合我国的社会结构类型,表现出“水土不服”;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社会信任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在多元信任文化的冲击下,我国的社会信任状况陷入某种混乱之中。

1.1 传统信任模式有违变化的实际逐渐弱化

我国传统的信任模式是一种建立在以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为核心的情感关联之上的人格信任。这种特殊主义信任模式的产生和形成有其客观必然性,是与我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形式、交往方式相适应的。

论及我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形式,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中国的社会结构不同于西方的“团体格局”,而表现为一种“差序格局”,即“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①“差序格局”将我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概括为三个方面,即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熟人社会、以父系血缘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和以伦理为差等的礼治秩序。我国传统的人格信任模式便是与“差序格局”所概括的社会结构形式相适应的,是一种局限在狭小交际范围内的,以面对面的交往为主要形式的,借助道德约束来实现的信任模式。

然而,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流动性日益增强、交往方式越发多样,主体的社会交往活动已然越出了熟人的范围,不断向陌生群体扩展。在陌生人构成的社会中,主体之间互不熟悉,仅靠道德的他律作用已很难维系彼此间的信任关系,这时便需要通过建立制度规范体系来约束社会主体的行为。

1.2 西方信任模式不契合我国社会结构类型

社会信任的产生与形成是与一定的社会结构类型相适应的,我国传统的人际信任模式便是建立于“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之上的。社会的转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这种社会结构,但由于“差序格局”所具有的边界模糊、可伸缩性等特征,使得它在扩大化的社会交往中,依然可以借助感情、伦理、利益等,发挥重要作用。

西方社会的结构类型不同于我国,表现为一种“团体格局”,简单说来西方社会是由一个个团体组成的,团体之间的边界是清晰的;不同的团体在一定的契约、规范的基础上彼此作用、相互整合。西方信任模式便是建立在“团体格局”的社会结构之上的,表现为一种制度信任。制度信任模式并不依赖于人际之间的熟悉程度或交往时间等因素,而是建立在特定的社会规章制度之上的;制度信任是一种与现代性相适应的新型的信任,相比于熟人信任,它更容易催生陌生人之间的一般性信任。

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的社会结构仍然发挥着持续性影响;虽然,就长远而言,制度信任取代人际信任有其历史必然性,但短期之内,对西方信任模式照抄照搬,用现代的制度信任模式代替传统的人际信任模式还不太现实。

1.3 多元文化的冲突导致普遍信任基础不牢

作为一种文化模式,社会信任是产生于宗教、伦理、习俗等文化资源之上的,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所习得的共同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社会准则,是其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

当前,伴随着社会开放性程度的提高和自主选择意识的增强,不同的文化在我国社会中不断交汇、融合。文化的交流为人们开拓视野、认识世界提供了便利和契机,但与此同时,产生于不同历史背景、现实环境的文化,在价值理念、行为模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当社会中未能形成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时,社会主体会依据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各行其是,使社会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受阻。

具体到社会信任方面,在社会交往中,不仅有基于对信任价值认同的信任文化,还有出于信任风险考虑的不信任文化;不仅有基于情感关联的人际信任文化,还有出于对法律规范信仰的制度信任文化;不仅有局限于熟人之间的特殊主义信任文化,还有扩展到陌生人中的普遍主义信任文化,等等。主体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需要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作为基础,而多元文化的冲突导致普遍信任的基础不牢。

1.4 急剧的社会转型引发社会信任预期不稳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急剧的社会转型也使得中国社会步入了结构深刻变动、矛盾活跃多发的风险期。所谓社会转型,“是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② 社会转型与现代化进程相伴随,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为主要内容。

急剧的社会转型,不仅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还引发了社会结构、交往方式、价值体系的变革;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市场化、信息化的发展,加快了社会流动性,增强了交往复杂性。社会转型动摇了传统的以血缘、地缘、业缘关系为纽带的熟人信任模式,使得陌生人信任逐渐增加。社会转型是大势所趋,但与此同时,转型也破坏了以往的社会设置,改变了原有的社会链结模式,冲击了传统的社会信任环境。

社会信任作为一种渗透于社会互动中的交往态度和价值心理,是一种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社会资源,随着交往方式、价值理念、社会结构的变革发生改变;但与此同时,社会信任又是历史积累的结果,作为一种文化模式,其产生和形成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当传统的社会信任模式在社会转型的冲击下快速瓦解,而现代的社会信任模式却未能及时建立时,社会信任转型的进程便会出现某种“断裂”现象。作为一种简化交往复杂性、增强社会预见性的重要机制,社会信任的“青黄不接”,必然使交往主体丧失对现代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引发社会信任危机。

2 从个人层面分析

社会信任形成于人们的交往过程之中,交往主体对于社会信任的认识理解及行为选择影响着社会交往状况,影响着社会信任的发生、变化;主体的不当认识与不良行为使社会信任遭受沉重打击。

2.1 短期性的利益诉求影响信任选择

信任产生于主体长期的社会交往活动之中,是主体之间经过重复博弈后所形成的一种主观倾向和行为选择。经济学家基于重复博弈理论,得出人们追求长期利益会导致信任的结论。在社会交往中,主体为了追求长期的利益,需要与交往对象保持相对稳定的互动关系,而这种互动关系的维持又需要主体间的相互信任;失信、背信行为将会破坏主体间的互动关系,进而影响主体长期利益诉求的实现。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流动性的加快,使得主体间的交往时间变短,熟悉程度下降,社会互动带有了短期性、风险性等特点,部分社会交往主体急于自己获利,只顾眼前得失、不做长远打算,做出了背信弃义、侵害他人利益的事情。这种短期性的行为不仅破坏了社会主体间原有的信任关系,还将进一步影响主体在日后的社会交往中对守信或失信行为的选择。

2.2 片面性的事实判断降低信任预期

在社会交往中,主体之所以会做出他人值得或不值得信任的主观预测,这同主体从以往交往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有着密切关系。主体从交往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既有自己的直接经验,也有从其他社会交往主体那里获得的间接经验。由于信任作为一种交往态度和价值心理具有感染性、扩散性等特征;尽管没有亲身经历,但他人的交往经验同样可以影响到主体的信任预期。

无论是总结自身的交往经验,还是借鉴他人的交往经验,主体都需要经过一个对交往经验作出判断的过程,即需要判断经验是否真实、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可以推广到其他交往活动之中。能否对交往事实作出准确判断,将会直接影响人们对于他人、社会的认识。主体在认识交往经验时,主要基于理智、情感、利益、道德等因素。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社会交往主体非但不对自身交往经验的代表性进行判断,而是不加限制地将其泛化为普遍性经验;非但不对他人交往经验的真实性进行深究,反而不假思索地拿来运用或全盘否定。这种不在意交往经验真实性、不考虑交往环境特殊性、不顾及交往对象差异性的事实判断,必然是片面的,不合理性的。当前,社会中出现了许多因为信任缺失而引发的公共事件,对于这些事件片面化的事实判断将会降低主体的社会信任预期。

2.3 封闭性的合作态度阻碍信任转型

伴随着社会的转型,传统的熟人社会逐渐向现代的陌生人社会转变,社会信任作为主体的一种主观倾向和行为选择,能否伴随着社会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而扩大,实现从特殊主义信任模式向普遍主义信任模式的转型,受制于主体是否具有开放性的合作态度。

所谓开放性的合作态度,简单说来,就是指主体在选择交往对象建立合作关系时,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人群范围之内,而是面向所有满足合作条件、具备合作意愿的对象群体。开放性的合作态度,有助于扩大主体的交往范围、增加主体的合作选择。与之相反,封闭性的合作态度,就是指主体在选择交往对象建立合作关系时,局限于特定的人群范围之内,不同此范围之外的社会主体建立合作关系。这里所说的特定的人群是指与主体存在先赋性关系或获得性联系的熟人群体,比如亲属、老乡、同事等。封闭性的合作态度,不利于主体扩大交际网络,确立新的信任关系。

注释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4.

② 郭德宏.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研究评述[J].载安徽史学,2003(1).

参考文献

[1] 王晖.信任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24).

[2] 曹立前,张玉伟.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信任危机的成因[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

[3]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4.

[4] 郭德宏.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研究评述[J].载安徽史学,2003(1).

推荐访问:成因 浅析 当前我国 信任 危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