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高等职业教育工科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

自我介绍 时间:2022-02-15 10:05:26

摘 要: 文章创造性地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工科学生应培养“I、J、C、P、S、S”六种岗位能力;构建了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的“三阶段、五模块”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对如何培养工科学生的岗位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工科 电子技术 岗位能力

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提出的“以就业为导向”、“就业能力”等均要求高职院校加强岗位能力的培养。我对企业进行调查,发现企业衡量人才和提拔人才的标准就是岗位能力,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共同愿望,就是加强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对高职院校来说,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就能够不让或少让学生走弯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或少距离上岗。

一、岗位能力的概念

岗位能力主要是指针对某一行业某一工作职位提出的在职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种鉴定形式[2]。

二、高职工科学生需培养的岗位能力

高等职业工科学生究竟应培养哪些岗位能力?我曾在大型国有企业从事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多年,对工矿企业岗位能力有一定的研究,从运行实践来看。我认为,作为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来说,其工科学生应该培养“I、J、C、P、S、S”六种岗位能力,即识别能力I(identification ability):包括识图能力、熟悉规程的能力等;判断能力J(judgment):包括事故判断能力、疑难问题排解能力等;联系能力C(connection):包括工序之间的联系能力、其他协调能力等;作业能力P(performance capacity):包括平稳操作能力、维修机器和系统的技能、设备维护、设备选择的能力等;应变能力S(straincapacity):包括故障排除能力、紧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自保能力S(Self-protection capability):包括安全生产的能力、保证设备安全与人身安全的基本常识与技能。

三、培养工科学生的岗位能力的途径

1.紧扣岗位能力要求,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的前提是根据企业提供的实际岗位和岗位能力要求,明确专业的就业岗位和岗位能力要求。如我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根据企业调研,确定了该专业的就业岗位,如PCB板生产企业从事PCB板的设计和制造,现代化生产企业和工程公司从事生产信息系统的安装、测试、维护、管理等工作,音视频产品生产企业从事产品辅助设计、生产、测试、质量控制、售后服务等方面工作。岗位能力要求有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判断能力、自保能力)、电工工具的使用(判断能力、自保能力)、电子电路安装调试(识别能力、判断能力)、基本电工工艺(作业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业能力)、自动化控制应用能力(作业能力)、印刷电路板设计制作能力(联系能力、作业能力、自保能力)、音视频产品生产、测试、维修能力(联系能力、作业能力、应变能力、自保能力)、生产信息系统的安装、测试维护管理的能力(联系能力、作业能力、应变能力、自保能力)。

根据岗位能力的确定和分解,构建新的模块式课程体系,明确核心课程。如我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根据高职教育规律,结合企业要求,设计出了公共课模块、职业基础课模块、职业技术课模块、选修课模块等模式课程结构。并确定了培养岗位能力所对应的核心课程,如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电子CAD、收录音与电视技术、可编程逻辑器件、VHDL硬件描述语言等。

2.改革教学模式,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我经过多年的职业教育教学实践,认为培养工科学生的岗位能力,必须改革教学模式,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的“三个阶段、五模块”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三阶段即为初级技能阶段、中级技能阶段、高级技能阶段,五模块即为专业认知训练、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专业岗位能力训练、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和专业创新能力训练[4]。专业认知训练、专业创新能力训练贯穿于三个阶段始终。这五个模块的训练基本上囊括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教学训练活动。以岗位能力训练为本位,将专业所属课程科学地安排到五个训练模块之中。

如我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采用“三个阶段、五模块”的职业能力培训模式,初级技能阶段主要是基本技能训练,其主要内容是制图综合训练、万用表安装与使用、单片机应用实训等;中级技能阶段主要是岗位能力训练,其主要内容是传感器应用实习、电子CAD实训、EDA实习、电视机维修实习等;高级技能阶段主要是综合能力训练,其主要内容是电子产品设计安装调试实习、毕业设计等。

3.落实顶岗实习,促进岗位能力培养。

我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班顶岗实习,是安排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和电子产品应用企业进行的,如飞高电子、邮电智能等,真正落实了专业顶岗实习的过程。

实习过程由专业老师带队,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指导,按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线(主要工序)轮流实习。通过顶岗实习,学生真实地感知了电子产品生产的最新技术、最新装备,熟悉了电子工程技术员岗位的工作内容。顶岗实习,促进了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

4.举行技能竞赛,强化岗位能力培养。

我院以水利部组织的高等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为契机,每年举行专业技能竞赛,实现了技能竞赛常规化。如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我们开展了单片机电路设计安装与调试、电子电路设计安装与调试等技能竞赛,通过技能竞赛,强化了学生的识别能力、判断能力、联系能力、作业能力、应变能力、自保能力等岗位能力。

5.开发校企合作,规范岗位能力培养。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校企合作只是学校一方“单相思”,热脸碰冷脸。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院建立了校企合作的“董事会办学”模式。学院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水利行业100多个企事业单位参加的董事会,董事会在学院办学思路、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顶岗实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董事会办学”模式真正实现了“厂中校”和“校中厂”。“厂中校”的实现,要求在企业实施教育与训练,校企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董事会成员单位开放企业生产现场,如株树桥水库管理局等多家单位就是我院的“厂中校”,能够满足学生实际训练的需要。“校中厂”的建立,董事会成员单位提供一些在工程改造中置换下来的设备武装实训室,帮助我们新建实训室,改造现有的实训室,模拟企业的车间,将原有实训室布置为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室,同时董事会成员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课。按照企业对专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教学,从而规范了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

6.改革考核评价体系,保障岗位能力形成。

在课程考核中,不再是一张试卷定分数了。由于我们提倡有实训条件的课程要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如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过去考核评价是采用期中、期末考试、平时成绩三项综合给分,对岗位能力的形成促进不大。而现在改用岗位能力评分体系,采用指导老师评价、兼职老师评价、小组评价、个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的成绩。在实习教学考核中,我们也引入了实习岗位的师傅的评价、实习日志、实习报告综合打分。

四、注意问题

强调岗位能力的培养,并不能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强调岗位能力培养并不能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如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能力、专业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应该按照前面阐述的“三个阶段、五模块”能力结构综合培养,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cn/www/yj/zhyj/09-09-21/2289.html:企业愿望,加强岗位能力培养.

[2]http://baike.baidu.com/view/4425420.htm.

[3]/p-121438153.html:电子工程技术岗位职业环境解析.

[4]http://222.222.67.195/mange/edit/uploadfile/201005/20100511200958444.doc: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研究.

推荐访问:工科 岗位 培养 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