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建设重要经验初探

年度工作报告 时间:2023-07-11 11:50:33

摘 要:“党的建设”是毛泽东同志总结的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党的建设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为新时期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建设工作所取得的重要经验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党的建设;经验

“党的建设”是毛泽东同志总结的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党的建设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新时期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意义重大。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最独特最核心的政治优势,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1]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发展的新时代,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能更好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开创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华民族和中国革命随之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从建党到建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新的历史任务。从1953年正式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实现了发展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各项制度由此确立。此后,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建设。尽管在此过程中遇到过严重的挫折,但社会主义建设仍取得了重大成就,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而作为一项全新的事业,坚持党的领导尤为重要。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2]。

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在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第一条,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3]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

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就无法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使党更好地成为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始终坚守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成就一切事业的根本保证。理想信念坚定,行动就会坚强有力;反之,理想信念发生动摇,行动就会涣散无力。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一穷二白的窘境之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进入改革开放时期,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是由于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守,使得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克服艰难险阻,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贫弱走向富强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理想信念问题,总书记也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反复强调。2012年,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4]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历史。据史料记载,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建国,我们党有名可查的党员烈士多达370多万,比新中国成立时全国300万党员的总数还多,这在世界政党史上是绝无仅有的。[5]为了坚守这一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如果没有理想信念或者丧失了理想信念,就会迷失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就会失去精神支柱而自我瓦解。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 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三、始终坚定人民立场

坚定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从诞生之日起,党就把“人民”二字鲜明地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融入到党的事业的全部奋斗实践中。

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建国,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起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除了中国共产党坚强的领导之外,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在不断地推动着中华民族迎来革命胜利的曙光?毛泽东同志给出了我们答案,那就是:人民的力量。在中国革命实践的过程中,他曾多次强调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6]

常言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7]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这个“根”和“源”就是人民群众。总书记指出,“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共同来完成。违背人民意愿,脱离人民支持,任何事业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是不能成功的。”[8]可以说,人民群众始终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人心就是力量,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早在2012年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总书记既已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9]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共出现203次,“群众”一词共出现43次,这些数字充分彰显出人民群众·在总书记心中的地位和份量。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群众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来自于群众更强大。常念百姓之苦,常思百姓之需,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冷暖记挂在心,我们的党就能够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就能够始终拥有“人民”这一不竭的力量之源。

四、始终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管理、教育、培养党员和领导干部,开展党性锻炼的重要平台。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打铁还需自身硬,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重要前提。

1929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古田會议决议》中第一次提出“党内生活”这一概念。1942年至1945年的延安整风运动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一次生动实践,作出了《关于健全党委制》、《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等一系列决定。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内政治生活的良好传统和优良作风得到传承和延续。作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同志在克服各种错误倾向的基础之上,逐步确立起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提出了“要建设‘六有’政治局面”的目标。1980年,中央又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这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创举。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就如何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重要论述。2016年,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为确保党内政治生态持续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指明了方向。

尽管党内政治生活总体呈现良好状态,但在现阶段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所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面临的“考验”和“危险”更加复杂,而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关键点,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我们党能够经得起各种风险与考验,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增强忧患意识,牢固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2.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7-268.

[3]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0.

[4] 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5,15.

[5] 从西柏坡到于都,读懂“初心”之重.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19/0702/c85037-31208529.html.

[6]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7].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5.

[8]孙本良.治国理政思想研究[M].中国孔子文化出版社,2017:5.

[9]《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5页.

推荐访问:党的建设 初探 新中国 成立以来 经验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