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把握科学发展观与促进党的建设刍论

年度工作报告 时间:2023-07-13 12:40:05

[摘要]科学的发展观具有客观性、时代性、群众性和民主性、全面性、可持续性等特征。正确树立和掌握科学发展观,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特征党的建设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方面需要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树立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另一方面需要中国共产党时刻加强自身建设。把握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建设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把握科学发展观对加强和推进党的自身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明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具备六个基本特征。

其一,客观性。所谓客观性就是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要科学,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的经济规律和社会状况,包括整个国家的宏观状况和各地区、各部门微观的状况。它是对基本国情、省情、市情以及厂情、校情等相互作用的正确反映。

其二,时代性。客观环境具有动态的过程,总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我们的思维要达到科学化,就必须正确把握这种变化,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修正、调整发展的思路。落后或“超越”时代要求的发展观,都会导致右或“左”的错误。

其三,群众性。科学的发展观是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中产生的,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并能在实践中身体力行,逐步实现。它不是“精英”思维,应当成为群众的自觉意识。

其四,全面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讲的就是全面性。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的目标是全面性的,在使经济更加发展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民主、科教、文化、社会、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健全、进步、繁荣、和谐与殷实,以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全面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其五,可持续性。人类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与此同时,人类社会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严重等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威胁着当代人的健康、生存,也危及到未来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于是,发展的可持续性成为必然。

二、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科学发展观要求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和真抓实干的思想和工作作风。

求真务实和真抓实干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发展。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注重对客观环境的考察和对客观规律的把握,树立根据国情及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状况决定工作方针的思想。

在党的成长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发展和检验真理。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求真务实,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才能体现出它的精髓所在。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是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的新特点和新要求。现实中,往往有些党员、干部把“实事求是”停留在口头上,工作中浮在上面,甚至不乏拍脑袋决策,给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群众生活、生命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中央领导近期大力倡导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有着明确的针对性和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考察和评估某一地区、某一部门的工作,不要看它的“表面文章”,而是要看它的实际效果;不是看过程,而是注重结果。只有如此,才能使党的思想建设提高层次,并以此来促使我们的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向求真务实方面转变,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及整个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科学发展观要求全党保持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

与时俱进,即要求全党着眼于全球政治、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基本走向,着眼于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站在时代的前沿,提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社会由人组成,社会的进步最终体现人的利益和愿望的实现。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和谐,注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生活质量的全面优化,实现经济文化繁荣和政治稳定,才符合当今世界人类发展的潮流。科学发展观体现出人文关怀精神。通过发展经济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生活,通过改革建立公平竞争的环境,通过社会保障体系救助社会弱势群体,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创造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空间。

再次,科学发展观要求全党切实贯彻群众路线。

发展思想、目标、步骤的科学化,需要在实践中得出,在实践中检验和修正。人民群众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最深,最有发言权。切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在决策和执行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务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倾听群众的呼声。只有联系群众,密切党群关系,才能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威望;把党放在群众的监督之下,才能避免腐败现象的滋生。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切实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走从制度规范到行为自律的路子。要抓好党纪党规建设,在认真履行原有党纪党规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制定和完善新的规范,建立群众监督体系和渠道,建立检查评价的标准和制度。最终使党的群众路线在全党头脑中扎根,使党的优良作风成为广大党员的自觉行为。

第四,科学发展观要求全党切实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实行民主集中制,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广大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建设党内民主的基础。刘少奇指出:“党的民主集中制,即是党的领导骨干与广大党员群众相结合的制度,即是从党员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党员群众中坚持下去的制度。”①各级党组织要实行集体领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方针,做出有关决策。同时,必须加强党的组织纪律建设,以保证党的团结和统一,发挥党的整体能力和作用。

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除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外,还必须注重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因为社会成员是分层次的,党的队伍也不例外。要发展和壮大党的事业,就必须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因此发现人才,重用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栋梁作用,是党的组织建设的一项迫切任务。实施科学的人才战略,要实行“党管人才”的原则,这是党的组织建设的一项新内容,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党的队伍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实现党的任务的前提。要完善任用选拔人才的各项法规,制定各级各类人才选用标准,建立科学的选拔制度,特别要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第五,科学发展观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克服盲目性和片面性。

科学的发展就是全面的发展,其总的指导思想是,不仅注重经济发展,而且注重“三个文明”的协调进步,注重基本经济条件改善与人口状况、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同步;在经济建设方面,不仅关注GDP的增长,而且重视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培育,注重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的持续进步。当前,一些地区的党员领导干部由于缺乏对科学发展观的正确认识,在工作中存在片面性和盲目性。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本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等偏颇。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际工作中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深对各项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创新的工作局面,取得实效。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坚持发展的全面性,自觉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自觉地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六,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党的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利益观。

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性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利益观,只有这样才能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才能真正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曾庆红同志说:“中央强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的。就是要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地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②

有些领导干部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不惜劳民伤财,大搞什么“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有的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欺上瞒下;有的盲目决策,乱上项目;有的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不惜以牺牲环境、耗竭资源为代价。说到底这都是错误的政绩观在作怪,而错误的政绩观的背后是错误的利益观在起作用。因此,在党内加强理论学习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学习,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这是科学发展观能够落到实处和取得实效的保证。

注 释:

①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刘少奇论党的建设》第45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②曾庆红:《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上的讲话》,2004年2月16日。

推荐访问:党的建设 科学发展观 把握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