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化工企业环境保护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年度工作报告 时间:2021-07-20 10:12:21

化学工业,又称化学加工业,简称化工,泛指生产过程中化学方法占主要地位的过程工业。包括基本化学工业和塑料、合成纤维、石油、橡胶、药剂、染料工业等。化工对国民经济的作用不可或缺,世界上超过96%的产品与化学有关。由于理念、技术、人才等诸多原因,化工企业的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近几年来,从社会层面,随着公众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环保、安全、健康成为关注的焦点,抵制、投诉化工企业排污的事情时有发生;从法律层面,2015年起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发展经济环保先行,对违法排污单位实施”按日计罚”,对污染违法者将动用最严厉的行政处罚手段;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中,也提出了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加大惩治力度等要求。因此,环保对化工企业发展经营的约束力越来越大。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化工企业要切实采取措施,实现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满足企业的自身发展,也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本文分析了化工企业方面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新形势下的对策建议。

1化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化工行业污染物减排任务仍很艰巨

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境统计年报,2013年,化工行业排放废水26.6亿吨,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3.9%,其中排放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分别为32.2万吨和7.6万吨,分别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排放总量的11.3%和34.0%。较2012年,废水总量、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均有所下降(分别下降了3.1%、0.9%和9.5%),但污染减排任务仍很艰巨。

1.2 化工企业违法成本和风险在逐渐增大

一些化工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只注重生产,不关心排污,错误地认为环保是政府、社会的事;某些企业对环保刑事责任的认识很模糊,偷排、直排污染物成为其追求最大经济效益的“捷径”,少数企业甚至屡查屡犯,屡禁不止,尤其是一些乡镇中小企业,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环境保护责任感。然而,新《环境保护法》施行”按日计罚”之后,对违法排污单位罚款数额上不封顶,化工企业一旦违法排污且不迅速纠正,将会面临巨额罚款,环境违法成本大大增加。新《环境保护法》还规定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即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法定条件的社会组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企业可能因排污产生被诉风险。另外,2013年6月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还规定了严重污染环境、后果严重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1.3 污染处理设施有效运行率较低

部分化工企业的污染处理设施投入力度不够、有效运转率较低,造成各类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群众上访、上诉,构成社会不稳定因素。有些企业没有治污设施、直排污染物,或者采取一些简单的控污措施,未使用现代化的污染处理技术;有些企业环保投入不足,处理设施年久失修,成为摆设,或者缺少管理措施和制度保障,环保设备建成后,不认真管理和操作,设备运转不正常,达不到设计的技术要求;有些企业甚至将污染处理设施作为应付检查的道具,在环保现场检查时仓促开机运转,检查结束后立刻停机。

1.4缺乏先进的环保技术和人才队伍

很多化工企业已经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也在积极利用当今科学技术尽可能降低环境污染,但目前仍然受技术发展、人才队伍等因素的制约。污染治理基础研究差、技术不成熟,是中国环境保护的现状,这也造成了不少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用作污染治理,最终却不能起到预期效果。目前非常缺乏有效的清洁生产“三废”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甚至在国际上,彻底解决工业污染有效方法也未从根本上取得突破,如化工行业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技术、高浓度氨氮废水消减技术等;在环境保护人才方面,一些化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缺少环保工程技术人员,无法对所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使得“工业三废”污染影响将在我国长期存在。

2 化工企业应采取的环境保护对策

2.1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环境意识

化工企业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感,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承担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在污染治理方面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患于未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更多关注给环境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强调对环境、社会的贡献。应推行环境会计理念,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理念贯穿于企业发展规划计划、项目建设、生产与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中,将环境成本纳入生产经营成本,算好环境经济这笔账,摆正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关系,通过成本管理行为的实施提高环境效益,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佳结合,使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2 加强员工环保培训,完善企业环保工作机构

化工企业应该注重对员工的环保宣传、培训和考核,提高其环保意识及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环境保护的决策在高级管理层,技术控制在工程技术人员,落实在车间基层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因而培训教育要分层次、分重点地开展;管理层的培训教育侧重于法律法规,工程技术人员侧重于法律法规和污染防治,基层管理人员和工人应侧重于法律法规、污染预防及应急处理。环境保护培训教育应该形成长效机制,每年列入培训计划,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取得成效。

化工企业应成立企业环保机构,形成以环保机构领导为负责人的环保技术监督网络,实行领导负责制,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大气及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等,明确职责和分工、监督范围与内容、技术管理、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考核规章制度,统筹安排环保工程、管理及监督工作,协调企业相关部门的废气、废水、废渣、噪声等污染物排放设施的稳定运行,确保生产中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

2.3强化污染源头控制,选择绿色生产技术,重视“三废”再利用

化工企业环保应按照IS014000体系的要求,将环保着力点应放在源头,落实清洁生产,通过源头削减和过程控制,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做好能源、原辅材料的节约、再生与循环利用。在产品设计和原料选择时,优先选择无毒、低毒、少污染的原辅材料替代有毒或剧毒的原辅材料,以降低或消除污染物的毒性。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技术、工艺革新,从简化合成步骤入手实现清洁生产,开发、生产对环境无害、低害的清洁产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尽可能多地采用物料循环利用系统,使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种类和数量。

通过技术革新,寻找更经济实惠、污染小、产值大的工艺,开展工业“三废”再利用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化工产品的生产效率,还可以从源头上减少“三废”的产生,使化工产品生产成本即环境污染大幅下降,产品竞争力大幅增强。

2.4建立健全环保制度,管理好污染治理装置

新《环境保护法》要求企业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单位责任和相关责任人员。化工企业应该落实环保责任制,结合政府环保部门核定的排污总量、企业生产装置技术水平和环保装置的处理能力,合理确定自己的环境保护指标目标,建立环保监测制度,配备必要的设备、人员和技术条件,对污染物内、外部排放点定期监测,及时掌握污染物排放和生产控制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生产及污染治理装置,判断异常排放,为污染治理和环保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化工企业还应加强环保设施的运维管理,研究环保设施优化运行技术,要跟生产装置一样,专人负责管理,建立台帐、操作规程和运行记录,提高现有环保设施完好率、有效率,最大限度发挥环保设施的作用。

3 结语

我国化工企业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但也存在着环境污染问题。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化工企业必须通过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强化企业员工环保培训,重视污染源头控制,管好污染治理装置等有效措施,解决污染问题。相信经过化工企业的努力,环保力度一定可以得到加强,最终形成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双赢的局面。

(摘自《山东化工》)

推荐访问:环境保护 对策 化工企业 建议 分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