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年度工作报告 时间:2021-07-24 10:09:09

首先让我们认识什么是心悸心慌。心悸心慌是一种主观感觉,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自觉症状,与心脏活动的频率、节律以及收缩强度发生改变有关,其自觉症状因与各人感受不同而有所差异,神经比较敏感的人自觉症状可能很重,即使心脏活动完全正常也可能会出现心悸心慌;而对于有些本身有慢性心脏疾病,如持续心房纤颤,虽然心律绝对不齐,甚至伴有早搏,但因病程时间长患者已逐渐适应,而并无明显心悸心慌感。

心悸心慌原因多

引起心悸心慌的原因很多,但并不一定都是心脏病,有些健康人也常出现。因此,需要明确引起心悸心慌的原因及其表现。

1.生理性原因:通常指机体在非疾病状态下的一些原因,多为可逆性的。即凡是能够引起心脏活动频率、节律以及收缩强度改变的因素都可能会引起心悸感觉。如,健康人在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受到惊吓、体育锻炼、重体力劳动、大量吸烟、过量饮酒、喝浓茶或、浓咖啡等情况下,常可发生心悸心慌,自测脉搏节律不整齐、漏跳或速度过快,心电图可见心动过速、房早、室早等,诱因去除后心悸心慌症状多可消失;无心脏病变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焦虑抑郁症、心脏神经官能症、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因劳累、忧虑、失眠,或因心理压力、精神刺激,甚至无缘无故出现心悸心慌等症状,心电图也可出现心动过速、房早、室早等;还有一些药物如阿托品、氨茶碱等,其副作用也可引起心率增快而自觉心悸心慌。

2.病理性原因:指机体在病理状态下的一些原因,包括心脏本身疾病以及心脏以外的疾病状态。

3.非心脏器质性疾病:常见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严重贫血、急性出血、低血糖、胸腔积液、缺氧、嗜铬细胞瘤等,这些疾病本身与心脏没有关系,但可通过不同的病理机制引起心率增快或心律不齐,从而出现心悸心慌症状,往往同时伴有血压升高或血压降低、出汗、胸闷憋气等症状;此外,甲状腺机能减退等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而出现心悸感,同时伴有乏力、倦怠、食欲不振、怕冷等症状。

4.心脏器质性疾病: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等,均可由于疾病的进展影响到植物神经或传导系统而出现心律失常等。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快速型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心律失常都可出现心悸等症状,同时伴有基础心脏疾病的表现。此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可以自觉心悸心慌,往往伴有胸闷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

由此可见,出现心悸心慌不一定都是心脏病。对于心脏疾病本身引起的心悸心慌,一般通过看医生可以得到正规的治疗。

特别关注两人群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两个人群。一方面,健康人出现心悸心慌时不要恐慌,通常在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和保持良好的心态的基础上,消除诱因,自觉症状可以完全消失。另一方面,需要关注的是非心脏器质性疾病的这部分人群,虽然引起心悸心慌的原因不是心脏本身的疾病,但如果不积极治疗,久而久之也可能发生心脏疾病。如,单纯患有贫血或甲亢的病人,常见的症状往往有心悸心慌,心脏听诊仅为心动过速,原本心脏本身并没有疾病,但是如果贫血、甲亢等这些病因长时间没有消除,贫血或甲亢引起的心悸心慌就会“嫁祸”于心脏,使心脏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负荷不断加重,久而久之超过其代偿能力而导致心力衰竭,即所谓的贫血性心脏病或甲亢性心脏病。

正确对待莫大意

一旦出现心悸心慌,首先要排除剧烈运动、失眠、紧张,大量吸烟、饮酒、喝浓茶刺激等自身可控的生理因素和诱因;此外,焦虑抑郁症、心脏神经官能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等,因劳累、忧虑、失眠,或因心理压力、精神刺激常可出现心悸心慌等症状,也可无缘无故出现心悸心慌。出现症状时不必恐慌,因为这些症状既不是心脏病所致,也不至于对心脏造成实质性的损害。所以,正确认识心悸心慌,需要在医生的帮助下,积极寻找原因,给予对症处理。

那么,一旦自觉心悸心慌,需要行哪些检查?

通常在医生问诊并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后,应常规检查心电图,在心悸心慌发作时的心电图检查尤为重要,必要时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以了解心律失常的情况;若伴有胸闷气短症状,需要行胸片、心脏超声等检查;此外,常规抽血了解血象、生化常规、离子情况,必要时查甲状腺功能等。

总之,心悸心慌是一种常见临床症状,要寻找导致心悸心慌的原因,观察伴随心悸心慌的其他症状,追问心悸心慌的病史,注意其发生的时间、伴随症状、与劳动的关系,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如果不是偶然一次的心悸心慌,就应该正确对待,既不要忧心忡忡,也不要一笑置之。可以将心悸心慌当做一种信号,及时发现潜在的疾患,如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甚至心脏器质性疾病等,从而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防止疾病进展。

推荐访问:心慌 心脏病 一定是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