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大学英语“中国文化失语”现状

年度工作报告 时间:2021-07-27 10:25:08

摘 要:針对高校英语尤其是大学英语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中国知网2015-2019有关大学英语教学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的文献,探讨近五年大学英语教学是否仍然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问题。通过文献分析发现:近五年来,大学英语教学虽然在融入中国文化方面有所改善,但是学生仍然普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数学生无论在书面或口语表达方面仍然不能准确流利地表达、表述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英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统一,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和研究者继续加强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跨文化交际能力

1 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2017最新版,以下简称“指南”)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的。该指南确定大学英语的课程性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其中,人文性是大学英语课程重要任务之一,对学生要进行跨文化教育,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大学英语课程要充分挖掘丰富的人文内涵,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2 中国文化失语症

失语症本是一种医学专业术语,是指人在大脑受到损伤后出现语言障碍的情况,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用语言表达思想、口语以及书面理解的能力。

“中国文化失语症”是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从丛教授于2000年在光明日报上首次提出的概念。从教授认为我国英语教学多年来“对于作为交际主体的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忽视状态。”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大多数学生并不能运用英语准确、流利地表达或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往往出现结巴英语或哑巴英语的情况,这种现象类似于医学上的“失语症”,即“中国文化失语症”,也有不少研究者称之为“中国文化或母语文化缺失现象”。而这种“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现象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用本族语与非本族语言之间进行交际的能力,也指与任何语言和文化背景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不仅包括国际文化交际的能力,而且包括跨种族交际、跨民族交际以及同一文化圈内不同群体之间的交际的能力,包括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教育背景等人之间的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是交际双方双向的交际,因此,当中国人与外国友人进行国际交流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有关中国文化(如中国武术、美食、节日民俗、中华文化、中国宗教哲学、自然文化景观)的话题,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要具备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表达能力,避免出现交际双方文化失衡的现象。

4 “中国文化失语症”研究现状

自2013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以来,翻译题被认为是最难的题目类型。改革后,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涉及中国历史、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段落汉译英。四级段落翻译长度为140~160个汉字,六级翻译长度为180~200个汉字。作为学生备战指挥棒的四、六级考试,翻译题型调整的其中一项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中国文化素养,改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近几年,有不少研究者对大学英语“中国文化失语”进行广泛调研,调查现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也有不少一线大学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融入中国文化,大学英语“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有所改善,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自从2000年从丛提出中国英语教学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后,国内众多一线教师或研究者对此现象进行广泛的调查和研究,积极探索“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并尝试运用各种方法和途径改善这一文化交流失衡现象。时隔20年,中国的英语教育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是否还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大学生是否能够在口语或书面表达方面准确而流利地介绍中国文化?笔者拟以文献梳理的方式,通过分析中国知网自2015—2019年近5年有关大学英语中国文化缺失现状的文献,探讨大学英语教学是否还普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的现状,以便为今后进一步分析原因和探寻解决措施提供前提条件。

笔者在中国知网( CNKI)期刊栏目上,搜索2015年至2019年近5年的文献,输入主题“大学英语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进行检索,检索文献共计19篇,输入“大学英语中国文化缺失现状”,共计8篇,输入“大学英语母语文化缺失现状”共计1篇,并从中选择与本文主题密切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

2019年,邱春滟对山西师范大学300名大二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测试,要求受试者用英文准确地表达包括中国武术、美食、节日民俗、中华文化、中国宗教哲学、自然文化景观等中国文化术语,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远不尽人意”。

2018年,武红霞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大多数学生在地区风俗习惯、唐诗宋词、民族乐器与民族乐曲部分的回答都不理想。狭义文化考查部分,非英语专业正确率只有56%。从翻译表达的整体水平来看,非英语专业学生不能较好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同年,王爽以湖北省某高校20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包括英语专业学生40人,非英语专业学生160人,采用试卷测试和问卷调查形式,其目的是检测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发现,不管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国文化英语词汇并不熟悉,表达能力存在困难,未充分了解自身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

2017年,时俊霞通过有测试卷、问卷调查和访谈等调查工具对在山东英才学院就读的2015级198名大学生进行了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测试和关于中国文化语现状原因的问卷调查,并对8名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了调查问卷的填写和访谈。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症是存在的。

2016年,杜薇以沈陽工程学院20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和10名大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学生调查问卷、测试卷及教师采访问卷的形式调查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状。分析结果显示,超过67%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节日以及人文风俗相关的词语,句子和文章无法进行正确、顺利地翻译。在与国际友人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也显得力不从心,无法有效的介绍和宣传中国文化。另外33%参与问卷的同学虽然能够以书面的方式翻译或表达中国文化相关内容,但是却无法在真实的场景用英语进行此类交流。

2015年,周红和王薇也认为大学英语存在中国文化缺失现象,并对此现状展开相关分析和研究。周红根据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建议从教材、教学及考试入手,解决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问题。王薇通过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失语的现状和影响,探究解决本土文化失语的对策,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5 结语

通过梳理分析2015至2019(具体为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研究大学英语教学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的文献发现: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在融入中国文化方面有所改善,学生表达中国文化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但是整体上仍然普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的教学现状,跨文化交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数学生无论在书面或口语表达方面仍然不能准确流利地运用英语表达、表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英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统一,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继续普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的客观现状亟需广大一线教师或研究者继续从事大学英语“中国文化失语”地研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多方位、多角度、多模式地探索形成文化失语的深层次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切实提高跨文化培养教学效果,真正实现大学英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王书亭,吴易曦.“中国大学英语教育”的学科地位及建构论略——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谈起[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02):87-92.

[2] 刘丽华,戴慧琳,黄振定.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分析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8(05):42-46.

[3] 黄毅.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5):175-177.

[4] 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外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 报,20001019.

[5] 乐琼,Chauhan Ashok Kumar.浅议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0(08):68-69.

[6] 邱春滟.新时代视角下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研究——基于山西师范大学的调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7):88-89.

[7] 武红霞.高校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9(03):105-106.

[8] 王爽.“中国文化失语症”现状调查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科技视界,2018(06):79-81+112.

[9] 时俊霞.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调查及成因研究——以山东英才学院为例[J].农家参谋,2017(22):105-106.

[10] 杜薇.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现状研究[J].企业导报,2016(05):87-88.

[11] 周红.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现状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7):161-162.

[12] 王薇.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失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5(34):109.

[13] http://edu.sina.com.cn/cet/2013-08-19/0944392333.shtml.

推荐访问:失语 中国文化 大学英语 现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