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运用新史观解答历史试题

年度工作报告 时间:2022-03-21 10:14:13

一、全球史观

例1 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成为全世界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 )

A.进化史观 B.文明史观

C.全球史观 D.现代化史观

解析 解答此题注意阅读题干材料,明确材料观点,运用新的史学观点进行分析理解再作出判断。进化史观强调的是人类演进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文明史观强调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B项;吴于廑强调人类历史成为“全世界一密切联系整体”,巴勒克拉夫说20世纪的历史是“全世界的历史”,突出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整体史观,故C项符合题意;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发展,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D项。

答案 C

点拨 全球史观也称为整体史观,它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二、现代化史观

例2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总结20世纪的历史时说,最简单明了的一点,就是到了80年代,保加利亚与厄瓜多尔之间的相似之处,远比其各自与1939年时的本国或对方更为接近。他强调的是( )

A.走向现代化的国家经济上共同之处增多

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C.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D.各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解析 从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霍布斯鲍姆强调各国在经济上的共同之处增多。

答案 A

点拨 现代化史观,现代化又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等。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三、文明史观

例3 “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解析 本题考查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希腊文明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答案 C

点拨 文明史观认为,从本质上说,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从本质上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复习备考时,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四、社会史观

例4 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涌现出一大批成果,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主要是( )

A.社会变迁的角度B.现代化的角度

C.社会群体的角度 D.社会思潮的角度

解析 同时期的历史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观察,从题干列举的著作看,有知识分子、商人、学生、军人等,说明对晚清历史是从社会各个群体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都是片面的看待,故排除。

答案 C

点拨 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社会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主要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社会习俗、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

五、生态史观

例5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 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 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

D. 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

解析 本题通过时政热点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因此体现了对生态史观的考查。本题可采用排除法,A项为知识性错误,相对论与核威胁无关;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B项错;C项夸大了科技的负面作用;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反映了核技术的负面效应,而核技术出现于二战后期,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D项正确。

答案 D

点拨 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生产力是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桥粱。生态史观认为,评估历史流变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远期、局部和整体的利益。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人类不可推御的责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透过文明的生态史观看现代文明,现代文明孕育着深刻的危机: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耗损、酸雨现象、森林资源大量毁灭、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水资源危机、垃圾成灾和环境污染等。这迫使人类必须创造新的文化来挽救支撑人类文明的环境,这种新文化就是生态文化。

六、多元史观

例6 用多元史观评价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从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②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③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④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如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等问题。

⑤从生态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虽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以下是对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评价:①民主革命的先行者;②中国近代化先驱;③移风易俗的倡导者;④有世界影响的伟人。其中②④评价的角度分别是( )

A.现代化史观 全球史观

B.现代化史观 社会史观

C.社会史观 全球史观

D.革命史观 现代化史观

2.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

A.美国经济的崛起

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和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 )

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

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D.用整体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4.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上述改变( )

A.淡化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历史贡献

B.充分体现了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

C.忽视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D.反映了欧洲文明国际地位的下降

5.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 )

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

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

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

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

6.用多元史观评价新航路的开辟。

1~5 ADDBC

6.(1)全球史观: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世界逐渐连成整体。

(2)文明史观: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

(3)现代化史观: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之路和资产阶级壮大之路。

(4)革命史观:是殖民掠夺之路。

(5)社会史观: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推荐访问:解答 历史试题 新史观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