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网络赋权与公众话语表达

年度工作报告 时间:2022-04-06 10:08:29

网络社会的崛起使网络成为现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空间业已成为各种社会事件的主要传播场域。它赋予社会公众话语表达和权利诉求的能力和渠道,让个人有机会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改变了我国传统社会中的话语权分配格局,扩展了公众的社会生活空间和话语表达空间。随着社会事件由现实社会向网络社会的迁移并转化为网络事件,公众的积极参与使得网络事件越来越多地体现出与传统事件不同的特征。对这些特征的深入研究,对我们理解网络社会中公共事件的发生机理、发展过程和事件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亮副教授的新著《网络事件中的公众修辞行为研究》最近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荣列“人民日报学术文库系列”,为我们从“公众话语修辞”的角度理解网络事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对我们认识和理解网络表达和网络修辞行为的产生原因、传播机制、传播结构及其社会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此书开创了网络事件研究的新领地和新视角,为后继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也为政府部门对网络事件的应对提供了学理支持。全书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在对相关概念界定和主要研究文献进行系统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事件研究的新视角。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事件在网络媒体的催化下转化为网络事件,吸引着网民的积极参与,产生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在近年来的多起网络事件中,网民的意见表达成为影响事件发展走向的重要力量,网民的参与对网络事件的影响机理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王亮博士敏锐地认识到话语修辞在网络事件中的中心地位,并将其作为网络事件研究的着力点,分析网络事件中影响公众修辞行为的传播语境和现实背景。以此为突破口,分析公众话语表达的静态结构、动态结构特征和社会功能等问题,为研究网络事件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

二,从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等跨学科视角,分析网络事件中公众修辞行为的传播语境和现实背景。转型期中国社会结构特征、社会矛盾和社会心理因素、网络文化及其规制影响着社会公众的网络表达方式和话语修辞行为,这些因素是我们准确把握和理解网络修辞话语的前提。作者能够从小处着手确立研究问题,又能从理论高度对具体问题进行高屋建瓴、鞭辟入里的研究分析,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和跨学科性,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研究能力和丰富的跨学科学识。作者的以下分析具有创新意义:

1.网络话语修辞的宏观社会结构冈素。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存在着阶层分化和固化的现实问题,导致了社会结构的“断裂和失衡”,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两极分化愈发严重,社會情绪敏感而脆弱,随着“大众社会”、“风险社会”的形成和“网络社会”的崛起,现实话语表达权受限的大众在网络世界中登上了历史舞台,曾经的“乌合之众”转眼成为“精锐之师”,活跃于网络空间,成为网络事件的主角。

2.作者在比较网络修辞与传统修辞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对公众修辞的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既有理论思考和阐释,也有结合鲜活案例的实证分析。在静态结构研究方面,作者分别从“作为普罗大众的网络公众”视角和“作为意见领袖的网络公众”视角,研究网络事件中不同主体的修辞方式、手段、特点、框架、规则等问题。另外,作者认为,在网络事件话题形成、事件发酵、事件主流化、社会动员、社会行动的动态过程中,公众话语框架的构建过程和话语博弈策略,影响着公众的修辞行为和话语表达策略。

三,网络事件中的公众修辞行为是有明确目的指向的话语实践活动。公众通过有效的话语修辞行为主动建构议题、设置议程,影响舆论走向和事件发展态势,体现出特定的社会功能,如组织和动员功能、抵抗规制功能、释放社会冲突的减压阀功能和网络社会中的权力博弈功能。

随着网络社会的日趋成熟,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界限的消失,融合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的实时在线生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新常态。网络事件及其演进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和意见表达,不再是与现实脱节的“乌托邦”,而是现实社会在网络媒介平台的呈现,而且知情权、话语表达权的增加,使他们参与社会事件有更大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毫不夸张地说,网络即现实,网络比现实更“现实”。重视网络事件中公众话语的修辞,研究其生成机理和话语建构机制,把握公众有效修辞的关键影响因素,探索网络事件中公众话语表达的一般规律,既是我们理解社会舆情民意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实现有效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

此书以独特的视角研究了现代社会至关重要的问题,无论是对我们的后继研究,还是对风险社会的媒介化治理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荐访问:话语 公众 表达 网络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