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平潭风土人情研究性学习报告

年度工作报告 时间:2020-08-29 07:10:34

  《平潭风土人情》

 研究性学习报告

 学 校:平潭城关中学

 班 级:高二年六班

 组 长:刘巩雪

 组 员:林伊铭

 杨秀娟

 吴宇婷

 薛姝林

 高 亚

 指导老师:陈 锋

 报告日期:2014年07月

 岚岛风情

 平潭岛民淳厚善良,勤劳朴实,自古以来的风俗具有浓郁的海岛特色。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服饰、饮食、婚姻、生养、丧葬、节日、交际、信仰、禁忌等习俗,与其他地方汉族的习俗,既保持诸多方面的共同性,也有本地的独特性。就是县境内各村落、岛屿的风俗习惯也略有差异。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平潭自唐、五代起先后隶属于福清、福州,特别与福清语言相同,民情相融,两地习俗大致相似。但平潭先民,迁徙自闽东、闽中、闽南诸地,一些岛屿、村落仍保留部分祖籍地风俗。如南海乡塘屿岛住民保留兴化语系方言和部分习俗;屿头、大练等岛屿保留长乐、福清习俗和福清海口言口音;流水镇后田、中楼乡韩厝、岚城乡龙凤头等村,还保留闽南语系方言及部分习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各种习俗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清末民初,受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的影响,男子蓄辫、女子缠足等陋习渐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封建迷信陋俗逐渐消失。80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倡“五讲、四美、三热爱”,但仍有封建陋习沉渣泛起。本卷仅选择具有普遍性和影响面较广的习俗加以记述。

 岁时习俗 传统节日

 一、 春 节 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元旦,俗称“初一早”。有“初一起得早,全年事事如意”之说。午夜刚交,就有人放鞭炮。早餐,各家各户吃线面、“太平蛋”,祈求“太平如意、福寿绵长”。

  早饭后大多出门拜年,主人或主妇留在家中接待客人。出门碰见熟人,或登门拜年,则互致“恭禧”、“发财”、“拜年”等语。见来客则敬茶敬果,备尽殷勤。敬果俗呼“请吃甜’。初一晚餐,一般在天未黑前进餐,有“与百鸟归林争比早”的说法,与除夕晚餐相反。

  正月初二,平潭旧习,互不串门。传说在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岁末,戚继光击溃入侵福清、平潭一带倭寇后,逃难的人们相率回家过年,初一早上见面互道恭喜、互祝平!安后,初二则到受倭害死难者家中吊唁。后来沿袭下来初二一般不串门,成为福清、平潭两;县独有的习俗。平潭解放后,此禁忌渐除。

  初三这天,人们继续探亲访友拜年串门。

 二、 元 宵 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俗称元宵节,是旧时平潭民间最热闹的节日。其时有扎花灯、舞龙、舞狮、踩高脚、排鳌山、放烟火、烧瓦塔等活动,使“做上元”、闹社火以来的娱乐活动达到高潮。正月十五夜,城关居民有吃元宵丸(汤圆)、点长明灯的习俗,50年代后此习俗已不多见。

 三、 拗 九 正月二十九日是正月中最后一个逢九的日子,故称后九节。后九,又叫“拗九”,也叫“孝九”。是日,家家包“拗九丸”,即用薯粉和熟番薯混合舂成有弹性的粉团,内包以糖馅,或海鲜、肉、菜等荤馅,捏成“烧卖”形或饺子形,或蒸或煮,于后九节合家当早餐。旧时城关有的还煮“拗九粥”(粥中加花生、红枣、瓜条、龙眼肉、糖等)。平潭还有“过九”的习俗,家中不论男女老幼,岁数逢九的叫做“明九”,岁数是九的倍数称为“暗九”,不论“明九”或“暗九”,届时由亲戚请去吃“拗九粥(丸)”、“太平面”等叫做“过九”。如一家之中有两人逢九,往往要邀请亲友中一位逢九的过来凑成“奇数”,以示吉利。有的地方,后九节过三天(至农历二月初二日)还要做“二月二”,叫做“拗九仔”,继续包“拗九丸”,或吃完“拗九节”剩下的食物。

 

 四、 端 阳 五月初一至初五为端阳节,亦称端午节,俗称五日节。福清、平潭两县流传一首民谣,把端午节习俗内容概括为:“初一钉菖蒲,初二起糅垛,初三煎面饼,初四做节仔,初五晒午时,龙船赛起来”(起糅垛,也有地方作“浸糅箬”)。端午节煎面饼也是融岚两县独有的传统习俗。旧时平潭城关一些祖籍福州、泉州的居民,仍沿习包粽子。遇有新丧的人家不能煎面饼,由邻里或亲友赠送,丧家则回赠红糖。

  五月初五午时吃过节饭,家家喷雄黄酒,还要在小孩的耳朵、鼻孔、额头等地方涂上雄黄酒。家中被帐、冬季袍袄都要搬到户外或阳台上晾晒,叫做“晒午时”。小孩子过节还要 挂上香袋(内装山萘、丁香等中药材),意在解毒避邪。端午节,女婿要给岳家送礼,称为“分节”。

  旧时端午节期间,平潭潭城港内,常举行赛龙舟活动,俗称“扒龙船”,观者如堵。60年代后,竹屿口堵港,此风俗随之消失。

 五、乞巧节,七月初七,平潭俗称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按旧习,这天夜晚未婚女子要陈列瓜果七碟供奉天地,取绣线闭目向天默祷,穿针乞巧。有的姑娘则陈列自绣的精美绣品,如绣鞋、帐眉、枕套之类,供姐妹们评赏。民间保留煮汤圆习俗,意谐“团圆”。

 

 六、 中 秋 八月十五中秋节,亦称仲秋节,是民间传统的团圆节,所谓“天上月圆时,世间人团聚”。合家团聚欢度节日,在外办事的人,都想法回家过节,赏月吃饼。旧时大人哄小孩,赏月如获“月华”,则终生幸福。旧时节日夜晚,城乡往往组织“盘诗”活动,有些街庄还烧瓦塔、放燃灯(孔明灯)。民间信女,则在神佛面前焚香默祷,然后亲自或遣小孩到别人门边墙角偷听人家说话,把听到的第一句话作为判断吉凶的根据。这种叫“听香卦”的陋习,实属无稽可笑,但中秋吃月饼赏月的习俗仍保留至今。

 

 七、 扫 尘 扫尘,俗称筅堂,一般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至年底之间举行。逢单日任选一天,家家捆扎竹帚,打扫住宅。旧时平潭一些人家沿袭福清习俗,筅堂这天都要煮一餐猪血番薯粉当午餐。据说猪血有去秽除尘作用,可将筅堂时吸人体内的尘污清除干净。

 

 八、 祭 灶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民间祭灶的日子。传说此日灶神要回天庭述职,主人家置灶糖、灶饼给灶君、灶妈送行,故又称“送神”。至次年正月初四晚饭后,则置香烛果品,贴新灶君图,迎接灶神回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多贴春牛图,或贴灶君联,依俗祭灶已不多见。

 

 九、 除 夕 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俗称“三十盲晡”、“做年”。腊月二十日起,就开始洗扫厅堂,整理房舍,准备年货,张贴春联。远在异地的亲人大都回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年前各家清结往来债务,一般不许欠债过年;若拖欠过年,有正月不讨债的惯例。各商店、作坊歇业过年,要将工具、用具用红纸签封贴,称为“封秤”、“封斗”、“封刀”、“封算盘”、“封尺”、“封锤”等等。店里伙计、账房先生结算工钱,店员可以得到老板红包,而学徒只有较勤快的才能得到东家一点“压岁钱”。年前女婿要向岳家送年货,谓之“送年”或“分年”。新婚头一年礼仪要求比较严格,一般要猪蹄一副,线面5斤,还有五荤五素十样礼的讲究;第二年以后,“分年”礼仪件数不拘。有的地方要待生孩子后才开始“分年”,但大多数是结婚后就开始。

  过去,平潭有贴带白联头春联的习俗。相传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除夕,倭寇入侵福清、平潭,人们贴过春联后逃难而去,待戚继光击溃倭寇后才陆续回来。为了表示对不幸蒙难者的哀悼,丧家均改贴素联(多为绿色),亲朋戚友则在红联上加贴白联头示哀。

  除夕夜,一家老少围坐一桌吃团圆年夜饭。年夜饭的菜肴要凑成双数,取福寿双全之意。有的亲人出外未归,则多置一副碗筷、酒杯,表示与未归人一起团聚的意思。饭后,长辈要向未有经济收入的晚辈分压岁钱;主妇要装岁饭、煨“火母”(留火种),切好大年初一要用的蔬菜、鱼肉等食物;要添油点守岁灯,然后合家守岁至天明。80年代,大多数人家围坐电视机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节目,至零点钟声一响,便燃放鞭炮,喜迎新春。

 平潭民间独特婚俗

 纳采 旧时男女双方订婚后,接着要“请期”,预议聘礼。男家若准备当年迎娶过门,就须知会媒人通知女方亲家,名日“乞亲”。征得同意后,便可“送帖”。男女双方及各自父母、祖父母的“生辰八字”开列清楚写明庚帖进行“合婚”,并根据合婚内容择定结婚吉期(基督教徒只避礼拜天)。50年代后,这些习俗多革除。但其中纳采一项尚沿习至今。有的地方在结婚日上午纳采,这种“随礼还亲”的情况不多见。一般在婚礼前三天纳采,称为“送三日礼”。送礼办“礼担”,视男方经济力量而定,丰俭不等。除“礼担”外,还要办“妈担”(女方祖母)、“洗屎担”、“叔伯肉”等额外礼项。女方收取部分礼品,同时留下猪蹄让男方带回,结婚日挂在男方的大门内上方。男方在结婚前一夜,要备简单酒菜,招待近亲叔伯姑姨兄弟姐妹,厅堂贴舅联、挂贺联,此夜称“闹厅晡”。旧时此夜还延请吹班奏乐助兴,现不多见。

  迎亲 结婚日新郎到女家去迎亲,民间叫做“邀新人”。女方则请三两位未婚女郎为伴同到男家,新郎迎新娘到家门口。IH时还有许多习俗礼节,现多已淘汰。男方放鞭炮迎新人.由一位“福寿双全”年长女性或雇请的喜娘(俗称伴房妈)扶新娘进门,举行鞠躬等简单文明仪式。“四双八拜”的“拜堂”仪式在40年代末就已革除。

 

 关新人房 旧时新娘进门,新郎家预先选派一位聪秀男孩候在门口,接过嫁妆中的新马桶,俗称“掼(提)马桶”。男孩提着马桶先进新房,和早待在房里的其他小孩一道把新房门关上。此时,新郎要分赠香烟、糖果(甚至红包),方肯开门。IE]时。平潭农村或渔区,新郎、新娘拜过祖先和父母(翁姑)后,由喜娘前导引入新房。同时,喜娘唱起《拍房门歌》、《撒罗帐歌》等婚礼喜歌助兴。新娘在房里坐床后还要坐米桶,意寓新娘过门后稳坐粮仓丰衣足食。

  回门 旧时,新娘出嫁后第三天,娘家就派人(大多数是新娘弟辈)请新婚夫妇回娘家。平潭IH称归宁,也叫请回门或“请头行”、“请三日'’。50年代后期,逐步改为结婚次日就请回门。这天由女方父母设宴款待女婿、女儿。平潭习俗,开宴时,席前捧出蛋面,让新女婿用汤匙切开煮熟的鸡蛋后方始开宴。举行回门宴多在下午或晚上,新女婿为上宾。陪伴的多是女方亲眷,席间由女方家长向女婿逐一介绍亲眷身份、称谓。宴会后,新女婿除回门时要带“果子包”(多是糖糕饼)分给众亲眷外,还要封一“红包”压在自己席位桌上,俗称“压桌”。按平潭旧例,回门宴结束,新女婿即可回家,女儿要留娘家住满一个月后才回去。现在此俗已改,女儿、女婿若路远则在娘家住一夜,路近的夫妇宴席结束即双双回家。

 饮 食

 平潭人El进三餐,一般早晚为稀,中午为干。旧时,不是劳动季节,大多地区平时三餐皆稀。主食为番薯(含薯片、薯米),大米多在城镇居民配食,乡下人家除逢年过节或招待客人亲友外,平时不轻易食用大米,遇上荒年歉岁,只好过着“三片薯于一碗汤,半年糠菜半年粮”日子。80年代起,大米逐渐成为城镇居民的主粮,番薯及其干品反而成为人们调换E:I味的“副食品”。平潭百姓的副食品主要是干鲜海产品、肉类及蔬菜等。旧时民间多以小杂鱼干或用小三角鱼等腌制的“咸鲭”及萝卜制品等作为佐餐菜肴。El常佐料为酱油、虾油、味精和少量的糖、酒、醋。味精是50年代后才逐步普及,过去非大宴席一般不用味精。

  民间菜肴荤素兼有。除了僧尼及极少数戒斋的佛教居士外,绝大多数人荤素兼食。普遍喜食海鲜及鱼鲑干品,肉类以猪肉为主。城乡小康家庭,饮食讲究营养,食物逐渐由粗食型转变为以鱼、肉、禽、蛋和细粮为主的细食型。

  除传统食品外,平潭还有许多特色食品,如鱼丸、鱼面、鱼片、鱼卷、鱼饺等。地方风味小吃除与福清、福州相似外,还有焖薯粉、煎赤尾饼、薯粉黼、薯粉丸、薯粉面等。

  各类宴席档次,自80年代后日益提高。宴席以闽菜系为主,加上地方特色菜肴,以海产品的鲜度和品种繁多取胜。酒宴一般为四热盘、十大碗(或八大碗)、四点心(或两点心、两甜汤)等,菜肴一般均达10种以上。不同酒宴有不同规格,不同菜肴。丧事宴席一般不喝酒,祝寿酒宴少不了太平蛋。

  平潭渔民素喜喝白酒,年轻人与城镇居民喜饮啤酒,农村老年人则钟情于地产的番薯烧或糯米冬酒、玉露酒等。茶是日常饮料。一般劳动者甚少有饮茶习惯,口渴时多喝开水或盛夏饮草药凉茶。旧时平潭消暑饮品有“草燕”、”酸梅汤”等,现已少见。进入80年代,各种可乐、果汁、矿泉水、咖啡以及洋酒充斥市场,饮料的丰富,显示着平民百姓生活水准的提高。

  住宅 平潭民居,以花岗岩建筑的石头房屋为主。渔区农村传统四扇式房屋居多。唐宋时期,民宅以乱毛石砌成的单层低石屋和“排厝”为多。排厝以两间连、三间连占多数。明清时溯,出现砖石结合或粗加工石料建筑,排厝问数和排联数增多,屋顶用拱形瓦片铺盖,上压乱毛石以防大风掀瓦。有的瓦片粘以灰土,称为“钢槽”。清代中叶以后,除单层平房、排厝外,开始出现四扇房,或四扇两落两附堂、四扇三落厝、合院式房屋及少量六扇厝。此外,少数官宦、富户房屋结构比较讲究,潭城镇詹、江、卢、陈、黄、孙六大家住宅’其建筑风格颇具特色。

  清初,县城右营、后围一带屯兵营房则是另一种模式的石头房,称为“竹篙厝”。其构式系单门直进,依序为前天井、厅堂、住房、后天井(或后房);前有大门,后有后门,厅两边各有左右小门;硬山屋顶,石墙结构(少数为木石竖扇),鱼眼天窗。这一构式的特点是:数十间连成一排,犹如碉堡、地道,若遇非常情况均可相通,利于游击战斗。后来民间仿此建房,从而成为平潭海岛特有的一种民宅模式。

  四扇厝以单进四扇房为主,在平潭渔区、农村比比可见。其构式与福清等邻县的四扇房略有不同。其布局是左右两房中为厅堂。左右两房又分前后房;厅分前厅与后厅。后厅或作厨房、杂物间、仓库,或用于放置渔、农生产用具。后厅与大厅之间有薄墙相隔,两边有小门相通。这种四扇厝多数无书院、天井,系硬山瓦屋顶,乱毛石压瓦,不留风雨檐。多数人家一时筹资不足,无法把四扇厝一次性落成,大多先盖左边房或厅,或一房一厅,余下的房址出现“虎齿墙”,俗称“留码头”。此种式样为全国少见。

  平潭建筑民宅有一些不成条文的习俗规范:不能面对面建屋(城镇街道例外),避免两家大门正对;后门避开与后面人家大门正对;左邻右舍地基要基本一致,楼层高度相同,等等。

 行 旅

 平潭岛四面濒海,岛民大部分靠捕鱼为生。渔民出海捕鱼,妇女在家织补渔网、操持家务。除渔民外,还有一部分依靠海上运输为业的船民。讨海运输靠船谋生,由于渔船设备落后,行船常遇海难,故平潭有“行船走滩(暗礁)三分命”之说。因此渔民极为爱护船只,视为圣洁之所在,不允许女性上船(渡船例外),甚至不允许女性跨越绳缆、橹篙和晒在沙滩上的鱼网等。为保证行船、讨海安全吉利,旧时,农历七月二十九日要举行“祭海”。农历每月初二、十六两天,要备供馔、香烛、纸箔,或面向大海,或到妈祖宫、龙王庙祭祀。50年代后此俗渐除。80年代后期,旧俗复萌,不少船上供有妈祖、龙王等海神像或牌位。

  渔、船民还有许多忌讳,行船途中遇有漂浮的尸体,不能避开,要想方设法将其打捞上岸,并依俗买棺安葬。行船时,看到沿岸的塔,甚至灯塔,均不能直呼“塔”或“灯塔”,因“塔”与“塌”谐音,故避而称为“尖公”。此外,船上摆饭菜用的簸箕,要叫“月桌”;吃鱼时忌把鱼翻身再吃;洗碗时忌碰击出声,筷子不能整把搓洗等等。不能坐在或躺在甲板上而把双脚伸入舱中。修船或新造船时,特别注重船目“点睛”、“开眼”,过年或新装修船只时,要在船目(俗称龙目)贴上“龙目光彩”、“乘风破浪”等红联。

  50年代以前,平潭岛上没有一条可供车辆通行的道路,陆上行旅一般靠步行,官绅外出多乘轿、篼(滑竿)或马匹代步。民国时期,县城有专业“轿班店”(轿馆)4间,备轿出租。最盛时有轿25顶。

  群众、商贾出门远行,旧俗要查看历书,择日动身。行前,在家中要吃“太平面”,亲友设宴饯行,以祝一路平安;回来后则设宴接风,以慰旅途劳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门看历书、择吉Et及饯行、接风等习俗已不多见。轿、篼逐渐淘汰,代之以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城乡道路通达,行旅称便。语言 在日常生活中,平潭人讲的主要是“平潭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普通话的积极推广,使用普通话的场合越来越宽广。现在教学、会议、办公甚至交际场合,平潭人一般也使用普通话,而方言多在生活用语中出现。

  平潭话属于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方言系统,与福清话相同。县境内通行平潭话。南海乡的塘屿,因靠近莆田,这一带居民多说莆田话;还有少数村落,通行闽南话,如流水的后田、中楼的韩厝、澳前的龙山等。

 交际习俗

 一、通俗称呼 曾祖父——大公 曾祖母——大妈 祖父——阿公 祖母——阿妈 伯祖父一一伯公 伯祖母——姆妈 叔祖父——叔公 叔祖母——婶妈 外祖父——外公 外祖母——外妈 父——爸、阿爸、郎爸母——妈、姨娜、依奶 伯父——阿伯、伯伯 伯母——阿姆、姆姆 叔父——阿叔、阿叔仔 叔母——阿婶、阿婶仔 姑父——姑丈、姐丈 姑母——阿姑、阿姐(平潭白青、平原、苏澳一带,俗称父之姐为阿姐,父之妹为姑,其丈夫亦称姐丈、姑丈。) 姨父——姨丈 姨母——大姨(母之姐)、姨仔(母之妹) 舅父——阿舅、舅 舅母——阿妗、妗 翁公——官郎、阿爸(面称) 婆婆——带家、姨娜(面称) 岳父——丈人、阿爸(面称) 岳母——丈奶、姨娜(面称) 夫——唐脯、老公、依爸(依子女称) 妻——佬妈、依奶(依子女称)、厝底(对人谦称) 兄——阿哥、大伯(夫之兄) 弟——阿弟、小郎、小叔(夫之弟) 姐——姊、阿姊仔 妹——妹妹、小姑(夫之妹)、姨仔(妻之妹)、亲家姑(女婿、姐夫、妹夫的姐妹) 嫂——阿嫂、嫂仔 弟妇——弟媳妇、X嫂 姐夫——姐夫、姐丈 妹夫——妹夫、妹丈 妻兄——大舅(内兄) 妻弟——舅仔、细舅(内弟) 子——仔、囝、阿命、细仔(次子、幺子) 女——诸娘仔、妹(人声) 媳妇——伊嫂 女婿——年婿、姐夫(面称) 侄——侄、孙 侄女——诸娘孙、侄女 孙——孙仔(男)、诸娘孙仔(女) 外孙——外甥孙(男)、外甥孙女(女)

 礼仪称谓

 在亲友交际和红白喜事交际时,民间往往沿袭旧俗,讲究礼仪称谓。逢喜事时,父系的称谓与通俗称呼大体相同,诸如父之舅父、舅母称舅公、妗妈;父之表兄弟称表伯、表叔;父之表姐、妹均称表姑,其夫称表姑丈。母系称谓中除舅、姨、外公、外婆外,尚有母之姑父、姑母称外祖姑父、姑母,自称外内侄孙(女)或外侄孙。母之舅、姨等称呼与父系同,自称加上“外”字。

 结尾:作为土生土长的平潭人,我们要多了解美丽平潭的独特之处,好向外来游客们介绍平潭的风光和习俗等平潭特色,让越来越多的游客们知道平潭,深入了解平潭,喜欢平潭,适应平潭的风土人情。

推荐访问:学习报告 平潭 风土人情 研究性学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