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中透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根基

年终工作报告 时间:2022-04-05 10:16:35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建设实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最新成果。这一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唯物史观中的生产决定论、社会历史主体理论、利益分析理论、社会结构论和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的连续性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依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现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关键词唯物史观 科学发展观 理论根基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179-02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里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它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新的执政理念,是当代中国富有创新性的发展理论,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从唯物史观的不同角度和侧面去审视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的学习、掌握、运用和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唯物史观中的生产力决定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根基,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这一基本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类经济社会生产发展理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一)生产力决定论

唯物史观在确认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多因素的发展系统的前提下,肯定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经济事实对人类社会的基础作用:“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实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只有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二)生产决定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根基

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思想告诉我们,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我们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是依据这一指导思想,提出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现在,我国的基本国情及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论的思想,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既坚持发展生产力,更强调是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历史上最快的时期,也是物质财富积累最快的时期。但是,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的矛盾:如两极分化、区域发展悬殊、资源消耗大、发展成本高、环境污染加剧、人民内部矛盾增多等等。这些矛盾给我国如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新的挑战,科学发展观正是从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坚持解放生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发展更多的依靠科技,走低成本、低消耗、集约经营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源泉,强调以人为本

人是历史的主体,历史的发展都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离开了人的创造和参与,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更不会有人类的历史。所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体论有两大论点,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解决了历史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二是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解决了历史发展为了谁的问题。坚持这两大论点,就必须引申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并使其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一)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历史主体理论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历史进程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和目的。社会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强烈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社会财富的增长是以牺牲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同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希望建立一个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平等发展的新社会,马克思一生致力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他的全部理论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出发,必然要得出人是历史的主体的这一结论。

(二)社会历史主体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源泉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体理论解决了历史发展依靠谁、为了谁这个重大问题。依照这个观点,科学发展观阐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人”,是人民群众,“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人置于发展的中心,把人看作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把以人为本贯穿于社会发展的一切方面,以人民的利益、愿望、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思想是对我们党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高度概括,深刻体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的思想。我们党自成立以来的八十多年的历史,都是在为着以人为本而奋斗,都是在实践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中走过来的。唯物史观主张以人为本,但并不是说人可以在实践活动中随心所欲、肆意妄为。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的创造。”实践活动既要求人们讲以人为本、又要求人们客观存在,坚持以人为本与客观存在的统一。

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结构理论和利益分析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强调全面协调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社会结构是系统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的一定方式,它表现为各个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排列顺序和作用方式等,系统结构合理、各种比例关系协调,系统就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和正常发展;反之,就会导致系统功能降低和不能正常发展。科学发展观既继承了唯物史观的社会结构理论,又继承了利益分析理论,既讲全面发展,又讲协调发展,是全面与协调相统一的发展观。

(一)社会发展是社会诸领域及其中体现的利益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

社会是一个结构,由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观念结构组成,社会经济结构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即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观念结构一起构成了社会上层建筑的整体。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同时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其理论中所隐含的社会形态量变过程中的社会有机体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则成为我们今天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的不同层面分析社会利益问题,每一时代的社会关系都同时具有两重属性,即:分工关系、所有制关系。每一时代社会关系或结构的性质是由当时当地生产力水平的状况决定的,利益差别不是社会主义追求的目的。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利益关系是人们的一种基本关系,也是人类社会最为敏感的一种关系。邓小平同志生前就对这个问题高度关注,并就缩小利益差别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就利益调适问题也曾做了很多理论探索和大量的工作。在这个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毫无疑义,标志着我国已经开始进入了一个利益关系调整的时期。

(二)社会结构理论和利益分析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

科学发展观依据社会结构的理论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同时要求我们全面促进社会有机体积极健康的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跨越,并且在跨越的过程中注意社会各种因素之间所存在的利益关系强调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党的十七大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真分析和总结了构成我国社会发展各要素所呈现出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各种各样的利益融合成为一个繁荣的整体。”只有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系统的有机性和整体性,才能在发展中保持社会的和平和稳定。

四、唯物史观关于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的连续性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石,强调可持续发展

唯物史观认为,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利于当代人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下一代乃至人类更长远的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同时强调,人类改造自然必须以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以保持自然生物圈的基本参数的稳定。科学发展观正是在实践中发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一)唯物史观中的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的连续性理论

马克思论述了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基础,也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因而人的活动要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自然环境对社会的发展也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后来,人通过劳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创造人化的自然,人们的活动对环境所生产的影响会对下一代乃至人类更长远的未来发展生产影响。人类往往从自己最直接的利益出发,力图征服自然,结果破坏了生态平衡,与自然界产生了冲突,正是这种冲突或许对当代的影响并不大,但对后一代的影响却是甚远,尽管后一代可根据其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对其冲突进行改变,但它却规定着新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其发展受到影响。

(二)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的连续性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石

作为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先驱,马克思、恩格斯阐发的这些理论和观点,实际地提出和回答了为什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成为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客观分析了我国现实的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状,把发展作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发展要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可承载能力相协调,而不应该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方式求得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的需要,要实现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④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75.

⑤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10-25(1).

推荐访问:唯物史观 根基 科学发展观 透视 视野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