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宛希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践行者与传播者

换届工作报告 时间:2022-04-16 10:09:43

摘要:马克思主义在鄂东及鄂东南地区的传播对于中国共产党在该地区建立早期和大革命时期都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和贡献,而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先进分子更是成为该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有生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鄂东及鄂东南地区涌现出了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革命人物和气壮山河的斗争革命诗篇。曾任湖北省委书记赵辛初、青年运动领导者李子芬、革命先驱桂林栖,红军师长洪超、将军帅荣、胡大荣、周学义、赵正洪的故乡就在鄂东南地区,而本文所提到的革命烈士—宛希俨故乡就位于鄂东南地区的黄梅县。

关键词:宛希俨;革命;斗争

中图分类号:UDC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138-02

一、鄂东南地区黄梅县地理、革命史简介

鄂东南的黄梅县位于鄂皖赣三省交界之处,北枕巍巍大别山,南襟万里长江水,被誉为“鄂东明珠”。她是驰名中外佛教禅宗的发祥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黄梅戏的发源地,还是闻名全国的“挑花之乡”、“楹联之乡”、“诗词之乡”、“武术之乡”,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的诞生地。在这块钟灵毓秀、物阜民丰、人杰地灵的水宝之地同样也是非常著名的革命老区,有着非常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大革命时期的黄梅,革命势力逐渐发展且有壮大之势时,就曾与黄冈,黄安(今湖北红安县),并成为“三黄”,并且有“小莫斯科”之称。

土地革命时期,黄梅是鄂皖赣苏区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时期,黄梅是新四军五师的重要活动区域,既是武汉保卫战、外围战、黄广战役的主要战场,也是沟通华中、华东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黄梅军民打响了鄂东抗战第一枪;解放战争时期,黄梅人民为支援刘邓大军建立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支援渡江战役贡献十分巨大,应该说黄梅的土地上不断的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和英雄人物,上演了一幕又一幕不屈不挠、气吞山河的斗争史诗。革命烈士宛希俨就是这片热土里孕育出的中共早期革命先驱。

二、宛希俨生平记事

(一)思想启蒙。

宛希俨,字畏如,黄梅县下新镇宛大屋村人,出生于1903年2月10日。其父宛志瀛,字号瑶峰,是黄梅当地一位开明的地方绅士。幼时的宛希俨在家乡随父读书,非常聪慧。因为在家里排行老大,父母对其寄予厚望并希望把他教育成“有出息的人”即做官,光宗耀祖。宛希俨幼时所读的虽是四书五经,但他对这些并不感兴趣,反而是当时社会的不平和农民生活的疾贫却都在宛希俨的心里印下了深深的烙印。

宛希俨的青少年时代,时值中国处于风云变幻,天翻地覆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中。1917年14岁的宛希俨入读武昌启黄中学,不久便担任了校学生会主席。他在进步教师的启蒙思想教育下接受了不少新文化,新思想以及进步书籍、报刊的熏陶和教育。在这里他结识了吴致民(又名吴铁汉)、梅电龙、李子芬等进步青年,经常聆听恽代英等革命家的演说,阅读了《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常常思考与同学们一起谈论各种社会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辛亥革命爆发后,在忠心拥护辛亥革命的族兄宛思演和进步青年恽代英的帮助下,他逐渐觉醒并积极参加了恽代英等办的利群书社。

(二)在运动中成长。

1919年5月至6月间,武汉地区响应和声援“五四”爱国运动,在恽代英、林育南的领导下宛希俨和同学们纷纷走上街头,在大街小巷里散发传单,呼吁民众反对侵略者,还爱国学生以自由。同年6月1日,湖北督军王占元、省长何佩瑢派军警残酷镇压并逮捕学生数十人,酿成“六一”惨案。惨案发生后宛希俨和同学们积极投身于学生运动的浪潮中,抗议军警暴行,组织学生罢课,鼓动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以此来声援学生运动,湖北当局迫于运动的迅猛发展释放了关押的学生,赔偿了遭受损失的学生以及优抚了遇难学生的家属。在这次学生运动的大浪潮中,宛希俨受到一场大的斗争洗礼,这使他认识到无产阶级在革命运动斗争中所拥有的巨大力量。1920年10月,恽代英亲自加入了由林育南、谢远定、李书渠等人发起的健学会,并送给宛希俨一本《共产主义ABC》,宛希俨如视珍宝反复阅读和学习,通过学习宛希俨渐渐树立起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宛希俨怀着充满革命热情的心走出校园,走上了一条与群众斗争相结合的道路,他的思想在与群众斗争中得到历练也进一步成熟了。

(三)投身革命。

1921年9月宛希俨考入南京东南大学,进入大学学习的宛希俨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思想上也比以前更加进步。1922年5月,宛希俨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7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担任了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并被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1923年秋,是黄梅现代史上第一个金色的秋天。黄梅人民的优秀儿女宛希俨、吴致民、李子芬等八位同志他们于1923年12月建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黄梅小组,并在团员中发展党员。1924年8月黄梅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国共产党黄梅小组在县城建立,选举李子芬为党小组组长,隶属中共华东局(上海)领导。早期中共黄梅县委还领导创办了“平民教育促进会”、“少年黄梅学会”、“农民进德会”(后改为农民协会)等群众组织,开展了反帝反封建斗争。这为后来黄梅革命运动的发展扎下了坚实的基础。

宛希俨走上革命道路,是受到董必武和陈潭秋这两位革命先驱者的影响和引导。宛希俨在东南大学读书时,在董老和陈潭秋同志的影响下,湖北各地的进步青年组织读书小组,阅读《新青年》、《向导》和《中国青年》等进步刊物,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的革命理论。后来宛希俨在上海参加过“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并以中党员身份,当选为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和董必武、袁溥之等同志一起去广州开会。在那次会议上,他认识了柳亚子等国民党左派人士。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柳亚子是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的执行委员兼秘书长,宛希俨则是省党部的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一起合作共事结下了深厚友谊。

宛希俨的胞弟—宛希先受到宛希俨和黄梅当地进步知识青年的影响,接受革命思想参加革命。宛希先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由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由于部队成分较为复杂暴露了不少问题,宛希先总是旗帜鲜明坚定的支持毛泽东各项正确主张,抨击各种错误主张。在著名的“三湾改编”中,他是第一个站出来拥护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人。1929年湘赣两省反动势力“会剿”井冈山根据地,朱毛召开柏露会议,决定红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会上毛泽东亲自点名宛希先留守井冈山。就在此时,党内王明路线错误成灾,而新成立的临时特委内部主客矛盾突出,地方势力竟以清查“AB团”名义逮捕宛希先,于1930年2月24日杀害。1945年延安七大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多次提到宛希先同志,赞颂他的丰功伟绩并提议为宛希先平反昭雪,追认为革命烈士。

三、风云际会

(一)与《楚光日报》、《汉口民国日报》。

1925年冬天,宛希俨应组织安排调回武汉,协助董老编辑出版《楚光日报》。宛希俨的文笔很好很会演讲,能慷慨激昂的进行革命的宣传鼓动工作。1926年冬天,在国民党武汉市特别党部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宛希俨再次当选为武汉特别市党部执行委员和宣传部长。由于宛希俨参加过革命运动和撰写了《南京和记案调查报告》等其他社论,这都为他在办《楚光日报》、《汉口民国日报》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充分的舆论准备。1926年夏天因为《楚光日报》高度的反帝反封建色彩引起了湖北当局的注意,10月《楚光日报》移交至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主办,直至1927年汪精卫的叛变后最终停刊。

1926年11月下旬,宛希俨又在董老的直接领导下主编了《汉口国民日报》。在民国日报社宛希俨认识了他的夫人黄慕兰。这里介绍一下黄慕兰同志,黄慕兰出身于湘中名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于北伐前夕投奔革命并担任了汉口妇女部部长,宛希俨同志牺牲后又被中央调至上海任中共中央书记处秘书兼机要交通员,并成为中央特科成员。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时,曾营救过周恩来、关向应等中央领导人。周恩来称:“黄慕兰是一个经受得住考验的好同志,在最危险的敌人军统特务的监狱里,他都能忠诚机智地坚持斗争而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党的机密。”1927年妇女节当天,宛希俨与黄慕兰在武汉举行了没有任何仪式的婚礼,后来是董老在一次会议上公开宣布的,也在报纸上刊登了“宛希俨、黄慕兰启事:我俩因为志同道合,结为革命伴侣,特此敬告诸亲友”。

据沈雁冰回忆称《汉口民国日报》“实际上直接受中共中央宣传部的领导,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当时国民日报社是由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蔡和森编辑总方针,具体工作由董必武主持,宛希俨、高语罕和沈雁冰先后都担任过总编。在董老的支持下,宛希俨主编《汉口民国日报》具有《楚光日报》的一切特点和长处,但不同的地方在于宣传了党的政策、方针、路线,很受群众的欢迎;另外,也揭露了帝国主义、北洋军阀、土豪劣绅的罪恶活动,所以有强烈的斗争目的。因为年代的特殊性,宛希俨对《汉口民国日报》的许多工作都是无巨细,事必躬亲。1927年2月毛泽东同志来到武昌农讲所作报告,宛希俨与报社同志一起前往聆听深受启发,后经过董老同意《汉口民国日报》全文刊发了毛泽东同志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对当时的农民运动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汉口民国日报》从1926年11月至1927年7月记录了我党在大革命时期领导的农民运动、工人运动等,不仅在湖北乃至全国都有广泛的影响,这是在我党领导下最早出刊的一份大型日报,宛希俨同志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党的革命史、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二)转入地下。

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宛希俨及夫人黄慕兰服从中共中央的安排乘船从武汉出发前往江西九江。6月中旬,宛希俨和黄慕兰在武汉报纸上登了启事,辞去本兼各项职务。宛希俨也把《汉口民国日报》的工作交付给了沈雁冰,同时也辞去了在名义上属于国民政府的中央军委工作。7月中下旬宛希俨和黄慕兰抵达九江休养了几天,随后,他们到达南昌见到陈潭秋,陈潭秋告诉了宛希俨中共中央决定发动南昌起义并传达了中央的决定:陈潭秋担任地下江西省委书记,宛希俨任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南昌起义后,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反扑大肆搜捕革命者,但陈潭秋、宛希俨等省委领导坚持留在南昌继续地下斗争,期间他们找到一户农家并以堂兄弟相称,巧妙的隐蔽了身份。

1928年1月,宛希俨接到中央的调令,立即到赣西南地区去兼任特委书记,领导当地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宛希俨作为读书人是十分的有才华,去领导农民和军队的工作却是一个外行,但作为一位共产党党员他无条件的接受和服从中央的命令。临行前,他与黄慕兰和刚出生三天的儿子道别嘱咐黄慕兰安心工作。宛希俨到达赣南以后,便迅速投入到革命工作当中,他与特委的同志们一起建立了赣南地区的革命武装,恢复了吉安、信丰、万安等地的党组织并爆发了农民暴动,发展了赣南地区的革命形势。此时,革命队伍自身却滋生出一种“左”的情绪,产生了情敌的思想:在革命力量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偏要去攻打防守坚固的县城;另外,国民党反动派调动大批军队镇压和特务、警察在城内搜查。不久后,中共赣南特委机关遭到破坏,宛希俨不幸被捕,宛希俨同志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1928年4月4日牺牲于赣州城内卫府里。

四、不朽希俨

二十六岁就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宛希俨同志,他的一生是短暂却也是光辉的,他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奉献给了革命和共产主义事业,是一位坚定不移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愿为我党事业奋斗终生的优秀共产党员。黄慕兰在她的自传中回忆:“宛希俨的牺牲是我生平遭受到的最严重的打击,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远难以平复的创伤。这么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生命从此消失了,他的音容笑貌和往日对我的关爱与帮助,时时在我的心头涌现”黄梅县下新镇上为宛希俨、宛希先两位烈士修建了烈士陵园,陵园内的纪念碑上由原湖北省委书记赵辛初同志提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宛大屋村的宛希俨同志故居被列为黄冈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宛大屋村也修建了宛希俨、宛希先革命烈士纪念馆和一所希俨小学。

鄂东明珠—黄梅,历史人文深厚精英辈出。宛希俨同志的家乡宛大屋村不仅秉承优良的民风而且还一直保持两大特色:一是尊师重教,爱才、育才、护才,从小就被灌输要认真读书,很少研究捕鱼、捉黄鳝、放牛等常见农村未成年的事情,发现了好苗子,全村高兴,有困难共同资助,宛希俨烈士早年经历可见一斑;二是民风和顺,与周围他姓居民,和睦相处,互谅互助,关系友好。古谚“和气生财”,其实亦能生才。

参考文献:

[1]黄慕兰.黄慕兰自传[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

[2]黄梅县人民政府.黄梅县志[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3]黄梅县人民政府、熊安余.中共黄梅县史[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

[4]谢树森、王德佩.宛希俨传略[J].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0.

[5]毛峥嵘.宛希俨:始终走在革命斗争前列[J].红岩石春秋,2014.

[6]桂遇秋.宛希俨与汉口《民国日报》[J].黄冈师专学报,1990.

[7]吴海涛.发挥党史资源优势,服务和谐黄梅建设[J].党史天地,2007.

[8]熊安余.井冈山的忠诚卫士[J].党史天地,1995

[9]尹玮斌.井冈悲歌—记红军将领宛希先[J].党史纵横,2000.

作者简介:李沈明(1990.4-),男,汉族,湖北黄梅人,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政治学专业。

推荐访问:传播者 践行 马克思主义 坚定 宛希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