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遗失物在物权法中法律问题研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0-09-10 09:14:49
经典专科、本科、硕博、研究生、期刊毕业论文 仅供参考

 精心整理 仅供参考 勿用作商业用途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4届

 法学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号

 201438114071

 姓名

 邵 烨

 导师姓

 名职称

 王洁洋

 开题时间

 2015年5月28日

 课题题目

 交通肇事罪

 课题来源

 ■导师指定 □自定 □其他来源

 选题依据(包括选题意义和选题目的):

 1.目的:了解遗失物的含义的概念、司法解释、构成要件、认定及处理

 2.意义:1)了解遗失物的构成要件和相关的法律责任

  2)了解遗失物制度的立法现状和物权法中对遗失物的解释和认定

  3)了解拾得人在捡拾到遗失物时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以及应该尽到什么样的法律义务。

 国内外该题目内容的文献综述,写明该方向研究现状:

  关于遗失物制度的相关立法主要体现在民法领域,最主要的法律是《民法通则》和新颁布的《物权法》。《物权法》基本上肯定和覆盖了《民法通则》关于遗失物的相关制度安排,现结合《物权法》的相关规定总结如下:拾得人的义务:第一,拾得人返还拾得物的义务。拾得人拾得遗失物,对返还请求权人负有返还的义务,这里的返还请求权人包括遗失物的所有权人和占有人。第二,拾得人的报告义务。为使物归原主落到实处,拾得人应在拾得之日起20日内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公安机关等保存部门,否则可能构成故意隐瞒他人财物,拒不返还,按侵权处理。第三,拾得人的注意义务。拾得人在拾得遗失物之后至送交保存部门或返还给遗失人之前,都负有妥善保管的义务;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负有赔偿的责任。拾得人的权利:第一,费用偿还请求权。拾得人为保管遗失物所支付的必要费用如保管费用、维持费用、登报费用、饲养费用等,可以要求向领取人主张返还。第二,报酬请求权。拾得人并无报酬请求权;如果遗失物的权利人发布悬赏信息以此寻回遗失物的条件下,拾得人有权向权利人兑现悬赏信息和支付赏金。因此,可以看到:在拾得遗失物的问题上,《物权法》进一步明确了遗失物的拾得人有必要费用请求权,增加了拾得人的重大过失责任,但仍然没有赋予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

  中国的台湾地区民法典失去财产的规定,相比之下,德国民法典更简洁。该法第805条规定,“失物招领六个月后,所有那些声称所有人却又不能证明的,发现者或警署或自治机关,揭示和报销保管费,所有人或机关支付费用。前项情形,拾得人对于所有人,得请求其物价值十分之三报酬”。很显然,该条规定的效果与德国民法典第970、971条规定的效果基本相当。

 德国民法典法规,详细的对遗失物问题进行了规制,自第965条至第984条的德国民法典法规中制定了有关拾得人通知的义务、对遗失物妥善保存、无偿交还以及责任范围、悬赏报酬、拾得人获得报酬的权利等多方面内容。对费用及拾得人的获得报酬权利专门设立了相关条款,其中,第971条明文规定,遗失物的权利人支付于拾得人的报酬应当在1000马克以内,物品的报酬计算以价值的5%计算,如有特殊情况则以3%计算,动物的报酬是其价值的3%。如果遗失物的价值仅限于物品权利人,其不存在明确的市场价值或根本无市场价值,则报酬应酌情衡量。罪。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遗失物的拾得人

 遗失物的法律解释

 拾得人的责任

 拾得人的义务

 拾得人的报酬

 (二)研究方法:

 1)通过模拟遗失物的案例分析

 2)根据《物权法》及《民法通则》的司法解释

 研究的主要内容:

 遗失物的构成要件

 拾得人责任的认定

 拾得人的法律责任

 遗失物拥有权与所有权的区别

 遗失物拾得人的获取报酬标准

 研究的主要环节,初步提出3~5个研究步骤或环节:

 (1)遗失物的构成要件

 (2)拾得人责任的认定

 (3)拾得人的法律责任

 (4)遗失物拥有权与所有权的区别

 (5)遗失物拾得人的获取报酬标准

 拟提出的主要论点和预期的研究结果。:

 1、遗失物的认定和遗失物拾得人的责任、义务、报酬

  2、完善我国有关遗失物法律的建议

 进度计划与阶段要求:

  2015年4月25日-5月15日,完成毕业论文前期资料相关收集

 2015年5月15日-5月31日,完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015年6月1日-10月31日,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2015年11月1日-12月31日,完成毕业论文二稿

 2016年1月1日-2016月2月28日,完成毕业论文终稿

 开题前收集的资料和参考文献:

 [1]甘建明.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FZSL201434141&dbcode=CJFQ&dbname=CJFD2014&v="\t"/kcms/detail/frame/_blank"中国物权法的意涵与时代特征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4(34)

 [2]刘洁.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XDBY201329203&dbcode=CJFQ&dbname=CJFD2013&v="\t"/kcms/detail/frame/_blank"探讨我国物权法体系结构问题[J].现代商业.2013(29)

 [3]齐雪心.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LBYT201219062&dbcode=CJFQ&dbname=CJFD2012&v="\t"/kcms/detail/frame/_blank"物权法体系设计问题研究[J].学理论.2012(19)

 [4]曹冬子.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HEAR201003039&dbcode=CJFQ&dbname=CJFD2010&v="\t"/kcms/detail/frame/_blank"再论物权法的调整对象[J].河北学刊.2010(03)

 [5]吴志城,赵民.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GHJS200801007&dbcode=CJFQ&dbname=CJFD2008&v="\t"/kcms/detail/frame/_blank"“物权法定”与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属性关系之辨析[J].北京规划建设.2008(01)

 [6]彭东昱.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ZGRE200704017&dbcode=CJFQ&dbname=cjfd2007&v="\t"/kcms/detail/frame/_blank"一路走来物权法[J].中国人大.2007(04)

 [7]林琳.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FZSL200703097&dbcode=CJFQ&dbname=cjfd2007&v="\t"/kcms/detail/frame/_blank"所有制视角下的物权法新论[J].法制与社会.2007(03)

 [8]傅达林.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ZFFZ200709007&dbcode=CJFQ&dbname=cjfd2007&v="\t"/kcms/detail/frame/_blank"一部《物权法》能否“治天下”[J].政府法制.2007(09)

 [9]谢获宝,潘黎.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CKTS200709022&dbcode=CJFQ&dbname=CJFD2007&v="\t"/kcms/detail/frame/_blank"物权、物权法与会计目标[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09)

 [10]徐炳.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WGFY200601002&dbcode=CJFQ&dbname=cjfd2006&v="\t"/kcms/detail/frame/_blank"英美财产法与大陆物权法比较研究——兼评《物权法(草案)》[J].环球法律评论.2006(01)

 [11]孙昭宇.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FBZX201616031&dbcode=CJFQ&dbname=CJFDTEMP&v="\t"/kcms/detail/frame/_blank"我国物权法中物权变动规则的法理研究[J].法制博览.2016(16)

 [12]曹海生.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FZSL200812066&dbcode=CJFQ&dbname=CJFD2008&v="\t"/kcms/detail/frame/_blank"浅析机动车交易物权变动[J].法制与社会.2008(12)

 [13]赵晋山.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RMSF200707005&dbcode=CJFQ&dbname=CJFD2007&v="\t"/kcms/detail/frame/_blank"非基于法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J].人民司法.2007(07)

 [14]戚剑颖.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FZSL200709020&dbcode=CJFQ&dbname=CJFD2007&v="\t"/kcms/detail/frame/_blank"设立物权的合同和登记交付——论我国物权变动立法模式[J].法制与社会.2007(09)

 [15]黄卫华.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NHDS200401020&dbcode=CJFQ&dbname=CJFD2004&v="\t"/kcms/detail/frame/_blank"选择物权变动的立法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16]房绍坤.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LAWS201501007&dbcode=CJFQ&dbname=CJFD2015&v="\t"/kcms/detail/frame/_blank"导致物权变动之法院判决类型[J].法学研究.2015(01)

 [17]房绍坤.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FSYJ201503015&dbcode=CJFQ&dbname=CJFD2015&v="\t"/kcms/detail/frame/_blank"法院判决外之法律文书的物权变动效力问题研究[J].法商研究.2015(03)

 [18]杨桂红,高岚.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BJLS201502005&dbcode=CJFQ&dbname=CJFD2015&v="\t"/kcms/detail/frame/_blank"林业物权变动:比较视野下的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19]王晓.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QCSY201509175&dbcode=CJFQ&dbname=CJFD2015&v="\t"/kcms/detail/frame/_blank"探析因征收导致的物权变动[J].青春岁月.2015(09)

 [20]党瑜.HYPERLINK"/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FBZX201403125&dbcode=CJFQ&dbname=CJFD2014&v="\t"/kcms/detail/frame/_blank"罗马法物权变动问题对于我国物权变动理论的影响和发展[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03)

 指导教师对开题报告的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精心整理 仅供参考 勿用作商业用途

 

推荐访问:报告 开题 法律问题 毕业论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