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黄埔名将蒋先云的传奇人生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2-04-16 10:13:17

zoޛ)jiuMi__ui۟_u}]}5ky个人利益,图谋群众幸福,结合真纯同志,谋社会实际改进。”这与新民学会规定要“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宗旨是一脉相承的,亦可谓南北呼应,异曲同工,为湘南成立革命组织首创开端。

1921年10月,毛泽东在参加完中共“一大”后,回到长沙就赶到衡阳听取蒋先云的汇报,决定以衡阳三师为革命学生活动的基地,成立中共湖南三师党支部。毛泽东对蒋先云在湖南三师的出色表现赞赏不已,亲自推荐蒋先云参加中国共产党。于是,在毛泽东介绍下,蒋先云在鲜红的党旗下郑重宣誓,年仅19岁便成为湘南地区首批共产党员之一。

一年后,蒋先云于三师毕业,随即接受党的派遣,到安源会合李立三、刘少奇等人,从事工人运动。到达安源后,蒋先云身体力行,亲自深入矿井、工棚,广泛接触工人群众,并通过开办工人夜校、成立工人俱乐部等形式,很快就把矿工群众组织起来了。9月中旬,安源路矿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在工人中有着巨大威望的蒋先云还不顾危险,亲自起草和散发传单,参与组织领导罢工行动,他与李立三、刘少奇为罢工最终取得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被并称为安源工运的三根撑门柱。

此后不久,蒋先云在党的指示下转往水口山矿,组织工人团体,开展为捍卫水口山工人生活利益而斗争的工人运动。经过其周密策划,1922年11月27日,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正式成立,随后水口山中共党支部亦宣告成立,蒋先云担任党支部书记兼俱乐部主任。在革命力量逐渐汇聚的基础上,这年12月,蒋先云领导发动了水口山三千工人大罢工,并坚持斗争长达23天之久,最终获得完全胜利。蒋先云的这一系列活动使得反动当局极为痛恨,在水口山大罢工期间,他们曾无耻地妄图以白银五百两收买凶手行刺蒋先云,后来又联合伪军营部贴出通告说“凡拿获(蒋先云)解部者,赏洋一千元;来部引导,因而拿获者,赏洋五百元”,但在蒋先云等共产党人的机智应对和罢工工人的严密保护下,这些鬼魅伎俩均以失败告终。

就这样,年仅20岁的蒋先云,在与旧社会反动势力的激烈斗争中,逐渐显示出了优秀的组织才能和卓越的领导能力,成为中共早期著名的工运先锋,也成了毛泽东眼中的一颗政治新星。

投身黄埔军校,尽显革命英杰本色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会议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也恰在此时,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也逐渐从依靠军阀力量进行革命的死圈中走了出来,希望能通过努力,创建一支属于自己的强大的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于是,在共产党人提议下,国共两党便于1924年5月在广州附近的黄埔岛上合作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也即后来的黄埔军校。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大批风云人物,蒋先云便是其中著名的一位。

黄埔军校开始招收第一期学生,全国各地1200多名热血青年纷纷前来参加考试。蒋先云受党的指示也前来报考。填写调查表时,他写明了是由毛泽东介绍投考黄埔军校的,继而参加了军校组织的入学考试。由于蒋先云在衡阳读书时即在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中经受过政治锻炼,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故在军校的入学考试中脱颖而出,成绩名列榜首,成了“状元”。在校期间,他不仅努力学习革命理论,还研读古今兵法,学习非常刻苦,在学校组织的考试科目中,不论是学科还是术科,都惊人地位居第一,这也创造了黄埔军校的一项奇迹般的记录,被廖仲恺称为“军校中最可造就的人才”。

蒋先云才华横溢,能说会写。他写的文章,深入浅出,文笔流畅,常使人爱不释手,其演讲能力更为突出,举凡听过其演讲的人,无不称赞他是一位天生的革命宣传家。蒋先云遂成了校长蒋介石最为赏识的学生,跟陈赓、贺衷寒被并称为“黄埔三杰”,而蒋先云更被誉为“黄埔三杰”中的第一杰。就这样,蒋先云以其突出的才学和卓越的活动能力,加上极高的威信,逐渐为大家所倾慕,中共黄埔支部成立后便被推选为书记。面对荣誉,蒋先云没有骄傲,他常常帮助同学,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身边逐渐聚集了一批倾向革命的青年军人。这些青年军人以蒋先云为核心,在黄埔军校内同一些守旧反动分子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后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蒋先云振臂一呼,青年军人便群起响应。当然,这都是后话。

1924年11月,蒋先云以同期第一名的成绩圆满地结束了在黄埔军校的学习,成为第一个被蒋介石提名留校的毕业生,被分配到由周恩来任主任的政治部担任秘书。蒋先云刚一到任,便着手开展各项工作。在先前广东革命政府所在地的广东商团出现反动的联合局面后,蒋先云就曾有过筹组革命军人联合组织,以对付反革命商团的想法。从6月份开始,他又与时任中共黄埔军校特别支部干事的陈赓等人,在广州的各军校中进行过广泛的沟通和联络,成立革命军人联合组织的条件已日渐成熟。此时,在与周恩来讨论工作计划时,蒋先云便将成立革命军人联合组织的想法向其作了汇报,得到周恩来的大力支持。于是,在征得军校党代表廖仲恺和校长蒋介石的同意后,蒋先云等人为之倾注无数心血的“青年军人联合会”终于1925年2月1日正式宣告成立,蒋先云任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是该会的主要负责人。“青年军人联合会”的成员包括校内的两党青年及驻守南粤各地的湘、粤、滇、桂军中的青年。

蒋先云号召会员们起来“救国救民救自己”,发出“团结即是力量、联合即是幸福”的呼声,高喊“打倒封建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顿时,广州地区的革命军人与进步青年纷纷参加,会员一度发展到二千余人。“青年军人联合会”还出版会刊《中国军人》和《青年军人》,均由蒋先云担任编辑和主要撰稿人。刊内的文章作者如湘耘、巫山等,即为其化名。在蒋先云等人的辛勤努力下,“青年军人联合会”为军校开创和两次东征发挥了积极作用。

蒋先云的横溢才华和卓越能力得到了蒋介石的青睐,他曾在一次演说中公开赞扬蒋先云:“蒋先云同学,是我们黄埔军校最好的革命军人!如果我们军校的同学个个都是蒋先云,革命一定可以成功!”蒋介石还声言将来革命成功他解甲归田后,黄埔军校这些龙虎之士只有蒋先云才能指挥。蒋先云在蒋介石眼中的地位之重,由此可见一斑。然蒋先云虽已成为当时黄埔军校内一颗炙手可热的政治明星,其才能深得廖仲恺、蒋介石、周恩来等人器重,但身为热血青年,他不甘于只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他还要驰骋疆场,到战场上去冲锋陷阵,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随后,国民革命军的东征给了蒋先云大显身手的绝佳机会。

1925年初,盘踞在广东惠州、潮州、汕头一带的反动军阀陈炯明,在英帝国主义和段祺瑞政府的支持下,阴谋乘孙中山北上病重的机会,举兵进犯广东革命政府所在地广州。为打破陈炯明的反动企图,广东革命政府遂进行第一次东征。蒋先云兼任东征军教导团一营二连党代表,他不仅直接参加战斗,还负责宣传和组织民众工作。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刚刚组成的黄埔军校校军两个教导团和许崇智部粤军,以势如破竹之势击溃陈炯明部主力,控制了东江地区,取得了第一次东征的胜利。

5月,滇军杨希闵、桂军刘震寰两部在广州发动叛乱,企图推翻广东革命政府,东征军遂回师广州进行讨伐,蒋先云此时已升任一军二团二营代理营长。他率领校军前锋走在前头,并统领城区工人武装纠察队、郊区农民军,最先联合抢占城东广九车站,并亲自率领尖兵强攻滇军总指挥部。蒋先云在此役中作战英勇,亲自端着冲锋枪,带领战士们撞倒敌人设置的铁丝网,攻入市区中心,占领了滇军的总指挥部,为打倒滇桂军阀、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立下了大功。

同年9月,原已被打败的军阀陈炯明残部,乘东征军回师广州之机,又重新占领东江地区,对广东革命政府造成极大威胁,国民革命军遂于10月1日举行了消灭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蒋介石亲任东征军总指挥兼第一军军长,蒋先云任东征军第三师第七团党代表。这一次,尽管东征军的实力比第一次东征时要强大得多,但在攻打陈炯明老巢——惠州时,部队却连连受挫,惠州城久攻不下。蒋先云闻讯,立即在第七团内组织了以“青军会”会员为骨干的敢死队,冒着枪林弹雨,用云梯组织强行登城。开始登城后,蒋先云左手举着盒子枪,右手挥着指挥刀,身先士卒与顽敌展开肉搏战。战斗中,蒋先云身上多处被刺,血流不止,但他仍坚持指挥战斗,直至第七团首先攻进惠州城。此次战斗使得蒋先云颊上留下了伤疤,但也为其赢得了“青年军人楷模”的称号。

惠州一战,东征军歼灭了陈炯明精锐的守城部队,在前线指挥的蒋介石亲眼目睹了蒋先云奋勇当先、出生入死地指挥部队浴血杀敌的一幕。战斗结束后,蒋介石曾抚摸着蒋先云伤痕累累的身体,感慨万千地说:“昔日赵子龙,一身都是胆;今日蒋先云,满身都是伤!”

正是由于蒋先云出色的政治才能,兼具优秀的军事才能,不久就在蒋介石的推荐下,当选为中国国民党黄埔军校第四届特别党部执行委员,开始走向其人生的辉煌期。

革命立场坚定,拒绝蒋介石高官厚禄

黄埔军校时期,蒋先云完全笼罩在蒋介石给予的巨大荣誉光环中,官场上青云直上。蒋介石妄图以此来笼络蒋先云,使其成为他政治道路上的一颗棋子。但是,蒋先云从加入共产党的那时起,便已坚定了革命立场,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让步。

还在1925年2月1日,蒋先云等领导的“青年军人联合会”成立后,由于其在团结各军、宣传民众、打击敌人等方面的先锋作用,便受到了贺衷寒等国民党右派的仇视。在征得蒋介石同意后,他们在黄埔军校中组织了“孙文主义学会”,同“青年军人联合会”相对抗。反动分子王柏龄还利用自己教授部主任的权势,对“青年军人联合会”处处刁难,而对“孙文主义学会”则一路绿灯。鉴于此,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决定将斗争的矛头指向王柏龄。在这场斗争中,蒋先云一马当先,担当了打击反革命分子的急先锋。

教授部主任王柏龄,自称是右派学生的后台。他唆使学生秘密监视和偷听进步学生开会,窃取共产党人文件。蒋先云在“青年军人联合会”诸同志的协助下,掌握了王柏龄一些破坏国共合作的行为及其它劣行,随后,他向蒋介石作了汇报。蒋介石没想到向他告王柏龄状的竟是自己极为欣赏的蒋先云,一时间颇感棘手。一边是自己甚为赏识的“黄埔奇才”,一边是得到自己授意的心腹,蒋介石思索良久,为了笼络住蒋先云这个难得的人才,他最终还是咬了咬牙,把王柏龄叫来狠狠骂了一顿,使这个教授部主任名誉扫地,好长一段时间在学生中都抬不起头来。但蒋先云并没有为校长对自己的这般“眷顾”所动,他仍是坚持原则,始终按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1926年3月20日,国民党二大结束后才两个月,蒋介石突然采取了严重的反共行动:设计将中山舰调出广州,随后又以该舰未接命令擅自移动为名诬其阴谋暴动,称“李之龙要造反”、“共产派谋倒蒋、翻国民政府,建立工农政府”,下令逮捕该舰舰长、中共党员李之龙,在广州实行紧急戒严,监视并软禁共产党人,解除省港罢工委员会工人纠察队的武装,包围苏联领事馆,监视苏联顾问。史称此为“中山舰事件”。蒋先云彻底看清了蒋介石的反动嘴脸,他与周恩来等人一道,强烈谴责了蒋介石的卑鄙行为。

也就在这一天,蒋介石在广州召开军事干部会议,宣布:军队中不能有跨党分子,国民党员不许加入共产党,已加入的,退出共产党方可留在军队;共产党员必须从第一军中退出。

但出乎其意料,蒋介石宣布完后会议竟冷场很久,无一人宣布退出共产党。蒋介石无奈,将目光投向了蒋先云,煞有其事地问:“有谁退出共产党?有谁退出共产党?”他满以为蒋先云会带头发言并退出共产党,不料话音刚落,蒋先云就“腾”地站起来,挺起胸膛瞪了蒋介石一眼,用洪亮的声音坚定地说道:“我是共产党员,永做共产党员!现在我郑重声明:退出国民党!”说完拂袖而去,全场的人为之一惊。蒋介石恼羞成怒,但碍于众人之面,还是压住了火气,但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异常难看。

过了一会,终于有人举起手来,结结巴巴语气低沉地说:“我退……退出共产党。”蒋介石立即转怒为喜:“这个就对了!这个就对了!”但就在其得意时,又有几个青年军人在蒋先云的带动下站了出来,庄严地声明:退出国民党,申请加入共产党!说完也一个个离场而去。据统计,会后第一军中跟随蒋先云宣布退出国民党的就有250多人,而宣布退出共产党的只有39人,蒋介石一场闹剧狼狈收场。

尽管蒋先云的所作所为令蒋介石大为失望,但为了能够笼络到这个难得的政治军事全能型人才,蒋介石在公众场合非但没有谴责蒋先云,反而对之礼遇有加。手握政权、军权,地位如日中天的他曾满怀期望地对蒋先云说过:“巫山,人各有志,我决不勉强。但听我一句忠告,以你的才干,只要退出共产党,可以先任中将教育长,识时务者为俊杰,望你三思!”蒋先云对蒋介石以官位相诱的做法嗤之以鼻,他愤然说道:“学生当初投笔从戎绝非为当官封侯。我官可以不做,命不可不革。脱离共产党,我做不到。”

同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蒋先云怀着一腔报国热血,却为蒋介石所迫无奈退出军队,心里甚为失落。毛泽东见状,便将蒋先云留在其主持的农民运动讲习所里当教员。在这期间,蒋先云由于在革命初期积累了丰富的工运经验,还参加了罢工工人纠察队的一些工作,深得毛泽东和刘少奇的喜爱。但蒋介石此时虽然逼走了蒋先云,但还是十分欣赏其才能,依然未放松对其的拉拢。在组织北伐军司令部时,蒋介石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蒋先云,他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让蒋先云一定前来就任。信写好后,蒋介石知道蒋先云脾气倔强,怕其拒绝,又特意派人找到时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的陈延年,托其向蒋先云打招呼。

在陈延年的劝说下,也为着能施展自己的满腔救国抱负,蒋先云暂时搁置了对蒋介石的不满,来到其身边。一见面,蒋介石就拿出了早已写好的委任状,委任蒋先云为北伐军司令部秘书、总司令副官。进军北伐途中,蒋介石还对蒋先云礼遇有加,事无巨细皆与其商量。而蒋先云也暂时抛开了他与蒋介石的恩怨,竭尽全力做好份内的工作。于是,这一时期北伐军总部和蒋介石发布的一些宣言和文告,便多出于蒋先云之手。“蒋先云的笔”,一时间威名远扬。

北伐军总司令部进驻南昌后,蒋介石先后制造了杀害共产党员陈赞贤、扣留经南昌赴武汉的国民党左派中央委员等一系列事件,使得蒋先云心灰意冷,再萌去意。恰好这年冬天黄埔军校内部左派与右派学生间发生了激烈纠纷,蒋先云便主动要求回黄埔军校处理此事,他想借此脱离蒋介石。在平息了军校内部的纷争后,蒋先云接到了周恩来的密信,说蒋介石可能要公开反共,要他离开蒋介石,到当时革命形势还算高涨的武汉工作。于是,蒋先云便秘密来到武汉,此后再也没有回到蒋介石的身边。这期间,尽管蒋介石多次来信叫他回去,并许以高官,但蒋先云一概置之不理。蒋先云到武汉后,经刘少奇介绍,担任了湖北省总工会工人纠察队总队长。其率领下的武汉工人纠察队拥有5000余人、3000多支枪,在随后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翌年4月12日,蒋介石悍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蒋先云义愤填膺,立即组织在武汉的黄埔各期学生成立了讨蒋委员会,亲任主席,树起了反蒋大旗。蒋先云在会上慷慨激昂地历数了蒋介石屠杀革命群众的罪行,揭露蒋介石是“封建势力的领袖,他的革命是假革命,是反革命”,其手段“比军阀张作霖、吴佩孚还厉害”,指出:“蒋贼不除,世无宁日”,号召各界民众起来“打倒反革命的蒋介石及其工具”。会后,蒋先云还带领武汉30万群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至此,蒋先云与蒋介石彻底决裂。

血战临颍,出师未捷身先死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定都南京”,成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与武汉的国民政府相对立。一时间,国内的政治局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全国形成了三个政权对峙的局面:以张作霖为首的北京政府、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革命政府两个反动政府,以及继续保持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府这一革命政府。

当时武汉国民政府直接管辖的地区只有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其面临着来自东面的新军阀蒋介石和北面的旧军阀张作霖的两面威胁。为解除反动势力的威胁,扩大革命根据地,武汉国民政府遂决定继续挥师北上,讨伐直、奉军阀。蒋先云主动请缨,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六师七十七团党代表兼团长。

但就在蒋先云为二次北伐踌躇满志之时,一件突如其来的变故却使这位一心报国的革命老将大为心伤。事情源于蒋先云与蒋介石的一张合照:还是在第一次北伐时期,蒋先云作为北伐军司令部秘书、总司令副官,与时任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由于工作关系,交往甚多,有记者遂将蒋介石与蒋先云两人在北伐军总司令部配合默契的情形及合影照片登在报纸上,这在当时一度被传为佳话。但武汉反蒋大会后,一些被蒋介石逐出黄埔军校和军队的共产党员却对这张照片大加议论,甚至有人拿着报纸在蒋先云背后指指点点,说什么蒋先云过去投靠蒋介石是为升官发财,回归共产党是伪装革命,忠于革命是假、忘恩负义是真……等等,这让生性耿直的蒋先云倍觉委屈。

不仅如此,在当时的中共党内也不断有人攻击他,一些人甚至还说他不该救蒋介石。那是在1926年7月出师北伐的战斗中,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亲临南昌前线督战,其战地指挥部突遭孙传芳大军包围,蒋介石陷入极度危险之中。担任其侍从秘书的蒋先云孤军拒敌,指挥警卫团掩护总司令“突破重围,赢得重生”。当时蒋先云“火线救主”曾带动了全军士气,总司令与秘书在炮火中安危与共、生死相依的同袍之义,也成为北伐军中的美谈。但不料此事却被一些人拿来作攻击的材料,令蒋先云一时间哭笑不得。

就在武汉国民政府任命蒋先云担任七十七团党代表兼团长时,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张国焘,也叫嚷着不能相信蒋先云,说他一定会投靠蒋介石。张国焘还专门派人对蒋先云进行审查。当时负责审查的人不注意工作方法,他们常常找蒋先云谈话,谈话时居高临下,口气严厉,这使得蒋先云进一步陷入痛苦之中。万般无奈之下,性情刚烈的蒋先云决定到河南对奉军作战以求革命殉职来表明心迹。

蒋先云虽然选择了以死明志,但他并没有意志消沉,仍是尽心尽力地做着部队的教育训练工作。在第七十七团全体官兵大会上,蒋先云曾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说,他说:“北伐打倒军阀的任务尚未完成,我们要继续北上,把革命进行到底!蒋介石背叛革命,搞他的反革命联合去了,我们在打倒旧军阀之后,还要打倒新的最大的军阀蒋介石!”言辞恳切,闻者无不为之所动。一切诋毁诽谤蒋先云的所谓“罪状”,在此时都显得一文不值。

1927年5月7日,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征。蒋先云发出《敬告本团官佐》公开信,“望诸同志振作起来,共同奋勉”。

当天,蒋先云率领全团官兵高唱着“打倒列强!铲除军阀”的《北伐战歌》,离开武汉,奔赴河南前线,开始与奉军作战。到达河南后,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奉军节节后退,渐被逼至许昌、郾城之间的临颍。

5月28日,敌我双方在临颍爆发了异常激烈的战斗。当时临颍有奉军第十七军的7个旅及第八军的残部和一个飞机小队、一个坦克小队,奉军主力第十军也已赶到前线,总兵力共计七八万人,而北伐军能在临颍投入的仅有二十六师和十二师。敌众我寡,战场形势对北伐军极为不利。

蒋先云见状,主动要求从右翼出击。他带领全团战士,经过急行军,由商水经周家口,于凌晨来到逍遥镇,召集各营营长传达军部的战斗部署。蒋先云手指地图口述命令:现在敌军固守临颍城,我军决定在今天向敌军发起攻击;我师绕道外场,攻其北门;本团为先遣部队,现命令二营为前卫,速派尖兵连经瓦店至外场待命。

8时整,临颍城东传来激烈的枪炮声,蒋先云分析是兄弟部队已发起攻击,他担心他们独自难以支持,命令立即策应,并马上派出尖兵连经辛庄、银庄搜索前进。尖兵连出发时,蒋先云还带领着官兵高呼“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听从指挥,与敌拼命!只有前进,没有后退!”等口号,使全团士气迅速高涨。

当尖兵连行抵辛庄近六七百米远时,发现了敌人的哨所,部队即向该哨所包围,把敌兵全部驱逐,占领了辛庄。接着,根据敌人留下的足迹,尖兵连继续搜索前进,到离史庄800米远时,他们发现了敌人的战壕,便开火攻击。但由于战场是在一片平坦的麦地里,毫无地形及物体可以利用作为掩护,我军将士卧射则看不见敌人,立射又容易遭受敌人火力的损伤,尖兵连遂受到敌火力压制,并有一股敌兵朝左翼包抄过来。尖兵连无奈,只能采取猛力进攻的战术,以求迅速接近敌人,但在敌人优势火力肆虐下,我军尖兵连伤亡惨重,一排长阵亡,连党代表和二排长也在冲锋时中弹牺牲。全连只剩下连长带领20余名士兵仍在奋勇拼杀。

关键时刻,蒋先云率领增援部队赶到了,他对着尖兵连官兵疾声高呼:“不要紧,我来了!打!”蒋先云随即指挥一、三营冲了过来,但由于敌军躲在预先构筑好的战壕里拼命抵抗,且火力凶猛,我军尚未冲进其第二道防线,便已伤亡近三分之一。蒋先云也左足中弹,站立不稳,跌了一跤。有士兵过来救护,被他一把推开,大吼道:“临颍城已经在望,我脚伤了,没关系,还能骑马。我必杀敌,你们赶快杀敌去!”他边说边解下绑腿带包扎流血的伤口,又命卫兵牵来战马,翻身上马,高举指挥刀,率领着数百名战士,冒着密集的弹雨,重又冲入敌阵,奋勇拼杀。

忽然,蒋先云又挨了一颗子弹,人马都扑倒在地,但他仍然高呼:“冲锋,向前杀去!”又朝挂念着他伤势的战士们喊道:“我已受伤,你们要死战勿退!”有七八个士兵过来搀扶他,护卫他,蒋先云却推开他们,说:“来两个足够了,其余的上前杀敌!”战士们受其鼓舞,纷纷答道:“请团长放心,我等决不后退。即使只剩一枪一卒,也必定与敌拼命到底!”场面异常惨烈、悲壮。

蒋先云负重伤的消息传到师部后,代师长吴仲禧命师部传令兵火速传令,命蒋先云立即下火线,由一营长代替其指挥。但蒋先云此时已抱定杀身成仁的决心,他让传令兵回报师长:“我蒋先云不捉住张作霖,决不下火线!”说完拄着一支步枪,在两名士兵搀扶下,重新跨上大白马,高举战刀,高喊着“前进”,向敌阵冲去。

不幸的是,就在即将冲入城中时,一颗炮弹在蒋先云马的右侧爆炸,弹片削断了他的皮带,穿入腹腔,殷红的鲜血喷了出来。他挺了一下身子,咬着牙,用尽最后力气高呼着:“冲啊!杀啊!前进!前进!”北伐军指战员在蒋先云精神鼓舞下,一鼓作气攻克了临颍城,击溃了奉军主力,但一代名将蒋先云却因失血过多,永远地长眠在了临颍这块红色土地上,年仅25岁。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闻及蒋先云牺牲,毛泽东沉默半晌,良久无语。毛泽东一生历经坎坷,喜怒哀乐决不外露,此时谁又知道其失去爱将的彻骨之痛呢?蒋介石得知蒋先云阵亡后亦甚为遗憾,直到1955年3月19日在台北接受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苏兹贝格的采访时,还谈到蒋先云,颇为感慨地说蒋先云是他“最得意的门生,奇才”。

为追思蒋先云的英雄事迹、抚慰人们失去英雄的悲恸心情,鼓舞大家起来继续革命,国民政府于武汉举行了蒋先云同志追悼大会。追悼大会由周恩来亲自主持,在武汉的国共两党知名人士大多到会。由在武汉的北伐军各军事政治学校学生组成的讨蒋运动委员会宣传部还发出了“征求蒋先云遗著、事略和照片”的启事,启事中称蒋先云“奋勇前驱、刚勇沉毅”。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也刊登了《悼蒋先云同志》的追悼词。悼词中说:“他(指蒋先云)临阵时负伤,三仆三起,仍追敌不稍退。他训练宣传兵士,尤其能密切领导,一个月的功夫,便能使新募的兵知为革命而效死。这是何等好的革命勇将。他的死,是革命之大损失,我们不但要追悼他,而且要继承他的精神。”时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总教官的恽代英也在悼词中高度概括了蒋先云战斗的一生:“蒋介石叛变,他不为蒋所笼络,不愿做官,跑到武汉做工人运动,联合黄埔学生讨蒋。此次北伐,又出发前方去拼命。这种精神,何等的伟大,我们追悼和安葬蒋先云同志,激励了我们后死者的牺牲精神。同志们,踏着蒋先云的道路前进!”

黄埔一期学生、赫赫有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元帅徐向前在回忆其与蒋先云在黄埔的生活时说:“蒋先云是我的良师益友,他斗争坚决,作战勇敢,头脑敏捷,堪为青年军人的模范。”周恩来对蒋先云在政治与军事方面的本领也极为欣赏,连赞“蒋先云是个将才”。就连国民党的将军张发奎,继《汉口民国日报》评论“蒋先云是一位冲锋陷阵,百战百胜的将军 ”之后,也同声赞美“此种健儿,天下能有几人!”

推荐访问:名将 传奇 人生 蒋先云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