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管理者理念对上海物流发展的影响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3-06-18 18:50:07

摘要:从管理的角度出发,根据实际现状研究管理者理念对上海物流发展的影响。本文分别从政府、制造商和第三方物流企业这三个角度,通过分析以寻求有助于促进未来物流发展的新的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上海物流业;供应链管理;政府决策;制造业管理;第三方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100(2007)02-0073-05

Abstract: It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manager"s idea on logistics development. Some new solutions, according to the management, which will be help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nagement concerning the government,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will be searched out.

Key words: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Shanghai;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management;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1上海物流概述

1.1上海物流发展背景

现代物流理念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和管理理念,已被广泛地认为是企业除了降低物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外的第三利润源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总体水平快速提升,实现物流的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规范化、个性化已经成为全球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趋势。

2005年上海港的货物和集装箱的吞吐量再创历史最好成绩,全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 808.4万TEU居世界第三;同时,货物吞吐量达4.43亿吨,首次超过新加坡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1]。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全面建成后,将形成2 500万标准集装箱以上港口吞吐能力[2],并将进一步巩固上海的世界最大规模集装箱港口地位。

由此显而易见,当前上海物流的发展存在着巨大潜力。但与此同时,一些制约物流业发展的因素也依旧存在着,并对上海物流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1.2上海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

上海物流业在国内起步较早,其整体物流发展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但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尚存在着一定差距。首先,由于政府管理整合力度尚有待加强,各行业、各系统、各部门间互相分割独立发展的局面尚未被完全打破,在物流领域的相互协调配合能力较差,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现象普遍严重。其次,上海市内小规模物流企业数量多、分布广,但与之相适应的具有权威的物流行业协会尚未完全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导致物流各方面技术标准、规范尚未统一,未能形成高效物流网络体系,影响物流效率。最后,很多企业本身对物流高新技术和设备应用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而且不少从业人员在物流方面的认识也有待加强。这些制约上海物流发展的因素都与管理者的理念有着一定的关系。

1.3管理在物流领域的涵盖

物流服务的本质是提供一种面向客户的以实现物件在转移过程中保值甚至增值为目的的服务。富有成效的管理是提供优质物流服务的重要保证,起着运筹、指挥、连结、协调以保障物流系统运作整体保持一致的作用。因此,管理理念对物流业以及物流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在物流领域,所谓的管理者其实不仅仅包括通常意义下的制造业企业执行者,也包括政府的行业相关决策者,当然还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统筹者。

2政府决策者在物流发展中的作用

在国内,作为宏观决策者,政府对于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政府决策者在物流领域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2.1政策扶持

上海,作为国内经济发展的龙头,物流业迅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相关政策①的扶持。为了鼓励并进一步促进上海物流业蓬勃有序的发展,政府相关方面的决策者有必要在出台一系列新政策以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对旧有的政策及时进行一定程度的完善以适应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同时,政策的实施力度也是一个关键。通过严格而有效地实施这些政策,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加大物流资源的整合力度,并遵循物流市场规律和运作原则,及时对政策进行调整,从而优化配置社会物流资源,打破行业垄断,促进物流资源进入市场,强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物流成本。

2.2合理规划

决策者可以通过制定上海物流业发展规划,明确物流业的发展方针、总体目标、实施步骤和举措。同时,决策者应该通过建立健全与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制度以规范、发展和完善上海的新经济发展,为实现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体系打下基础。

当然,决策者还需要及时而准确地掌握上海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和现状,对上海现有的经济结构,货物种类流量和流向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实现各种运输方式有效的整合衔接为目的,确定物流园区的选址、布局和发展模式,为上海物流中心网络的形成创造条件,进而为物流经济高效益低消耗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石。

2.3发挥优势

上海,位于黄浦江和长江交汇处,地理位置极佳,是依托港口、航运业逐步发展起来的城市。近十多年来,上海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也随之迅猛增长,上海正逐步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同时,上海又有较为发达的内河、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系统。因此,决策者应该在建设上海航运中心的同时,推行港口、铁路、公路、航空交叉发展模式,尽可能地减少多式联运过程中不必要的换装箱时间,避免不必要的货损货差,以提高集装箱周转率和运输质量。同时还应重视建设和利用发达的公路运输网,力图实现门到门(door to door)运输,推广无缝转运。

同时,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的上海,在世界经济重心逐步向亚洲转移,尤其是向中国转移的形势下,政府应把握时机并依托目前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经济基础优势,大力鼓励并支持第三方物流服务行业的发展,为将来真正实现物流的规模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2.4抓住机遇

中国加入WTO集装箱货物运输量大幅增加,国际资本不断涌入中国。决策者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加强我国集装箱港口及运输设备系统的建设,在集装箱运输领域适时引入RFID②(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GPS③(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等先进技术,提高集装箱货运周转率和集装箱运输质量,以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并加快资金周转,从而改善物流粗放落后的局面。

对于决策者来说,认清上海经济发展趋势同样十分必要。依托强大厚实的经济腹地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中国入世、上海申博成功的大背景下,政府应该抓住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这一契机,借鉴并引入发达国家“物流革命”的理念和运作经验模式,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业)。通过完善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体系,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进一步推进上海“四个中心”④的建设,同时这也将有利于上海乃至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2.5政企合作

为进一步发挥行业导向作用,政府决策者应该重点培育、扶持和发展一批规模较大、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较高、综合服务能力较强的物流企业,使之成为物流市场的支柱和骨干力量,带动上海乃至中国的物流发展。同时,通过与这些大型物流企业合作,可以使企业在大胆引进和应用国外技术的同时,更加重视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领域的相关技术。同时,政府决策者还应该鼓励行业企业加快运用信息技术,并通过管理手段,建立以决策体系、业务运营体系、业务基础体系和外部资源整合体系为构架的适应我国现实情况的完整的物流系统,从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集成化、智能化、标准化的现代物流。

2.6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⑤理念是物流业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核心则在于实现物流作业的环保。要实现环保,政府应就物流过程中的污染源、污染量及其分类处理这三方面进行控制和管理,寻求高效和环保的平衡点,并建立一个绿色的物流系统。首先,决策者应该加强对绿色物流的引导和规划,在规划和兴建物流设施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其次,鼓励并扶持相关企业加大绿色物流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同时,还应根据现实情况制定运输、装卸、包装等环节的相应绿色标准。最后,还有必要建立相关废料分类处理的循环系统。

2.7人才培养

物流,作为一门涉及领域众多的综合性学科,不仅仅涵盖了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工业工程等学科领域,同时也涉及管理学、经济金融、公共关系等学科领域。因此,物流综合人才的培养工程是十分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各高等院校有责任为建立系统而科学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做出更多的贡献,并培养更多掌握现代物流理念、具有策划管理能力的高素质物流人才。同时,政府也应该对此方面加以重视,这不仅仅是说政府应该为相关院校的物流学科投入更多资金,更有必要为相关物流人才提供尽可能多的行业实践机会,以使得这些物流人才能在跨入社会之前就拥有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进而为他们在将来能更好地为物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当然,对于目前在岗的物流从业者,政府则应该增加投入,通过二次培训以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

3制造类企业执行者在物流发展中的作用

在政府决策对物流行业起到宏观导向作用的同时,作为供应链起始端的制造类企业也应能动地意识到其对于物流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3.1正确认识物流对企业的意义

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由于处在整条销售供应链起始端,其对物流也会有其相应的要求,而且这些需求是有别于其他环节企业的,这主要体现在其内部生产物流上。作为企业的一部分,内部物流的首要服务对象应该是企业本身,毕竟企业是以最终盈利作为其运营的根本目的的,即使是对供应链的整合协作,其同样也是为了其盈利水平的提高,这是企业执行者必须正确认识到的。而过分地专注与供应链整体的协调,使得企业自身的需求无法得到完全的满足,势必最终有损企业自身的根本利益,这是执行者所应该加以注意并尽力避免的。

当然,内部物流的意义更在于其提高企业竞争力。执行者应该突破传统生产形式的约束,将物流系统充分地融合到企业的每个运作节点中去,从而真正意义上地实现企业的精益生产⑥。只有坚持专业化、个性化、一体化、全程化的物流服务方向,企业才能提高其综合市场竞争力。

3.2增强企业内各部门间的整合

执行者应通过整合企业原有的物流生产流程,尽力消除企业内各部门间的物流分割状态,使企业的生产物流流程更加畅通。通过对企业内各部门间的整合,使企业生产的整体水平和效率得到大幅提高。事实上,企业内部物流流程畅通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于企业单个环节的生产速率,而更在于环节与环节间的交接速度以及滞留时间。因此,企业内各部门间的整合的关键就在于最大程度地提高交接速度和减少滞留时间。执行者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内部物流有必要从每个生产环节部门中独立出来,以形成新的独立部门。各生产部门的职责仅仅是定时定量地完成既定的生产指标,而内部物流部门则对各部门产成品在企业内的流动和交接畅通负责。

而整合的另一个目的则在于,加快企业对外部变化的反馈速度,即实现企业的快速响应⑦(QR, quick response),主要会反映在部门间物流的整合势必将使得企业生产库存需求水平的下降,而这将使得企业拥有很大的生产弹性,使其能及时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调整生产策略,从而更快地适应并满足市场的新需求。

3.3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创造企业绩效和满意度,创造企业执行者和员工最佳的行为、品格和素质,从而确保产出成功业绩和能力的科学”[4]。它对企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企业生产中,同时也会体现在企业物流中,这是因为物流在企业内部所追求的正是高效率和低成本。因此,执行者无论是出于提高产能还是提升物流水平的目的,都有必要去重视企业文化的培养。当然同样重要的是,企业文化同样会关系到企业的外部环境适应度,这当然也包括了物流对于外界(即对供应链)的反馈速率。

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势必将使得企业内部的运作效率低下,人工积极性不高。更致命的是,这将有可能造成企业内部势力分化,严重影响企业内部的团队合作,内部物流的运作也将因此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所以,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良好内部文化的企业能在行业竞争中守住自己所占据的一席之地,就更不用说是发展扩张了。

3.4建立对原料供应商的评价体系

虽然制造企业处于销售供应链的始端,但同时也处于生产供应链的末端。因此,制造企业的内部物流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原料供应商对其响应速度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执行者有必要通过建立对原料供应商的评价体系,考核原料供应商对企业的影响度,及时调整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通过这一举措,使企业更有效掌握和控制企业对供应商的依赖度,从而最大程度降低供应商可能对企业构成的负面影响。

当然,根据实际评估,适时地更换那些时常负面影响企业的供应商是十分必要的。这并不是说,企业执行者必须保持对供应商的高压态势,而是要求企业执行者在选择战略合作者的时候,更多地从企业的长远发展出发来寻求合适的供应商。

3.5实施合理地选择外包物流

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实现其物流的自营。因此,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适时合理地选择外包企业内部物流是执行者所应该充分认识到的。企业物流的外包,并不意味着企业资源的流失,而是为了使企业能更多地将精力集中到其核心业务上。而选择物流是否应该外包的界定则有如下所列出的八条基本原则:(1)外包比企业自营做得更好;(2)外包比企业自营成本更低;(3)外包比企业自营效率更高;(4)通过外包可以减少物流资源的重复和浪费;(5)自营的风险较大;(6)自营投资回报率过低;(7)供应链整体对外包的认可度较高;(8)外包不会触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应该引起企业执行者的充分重视,那就是外包过程的本身不应过多地触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独有的、有别于其他同行业企业的关键。因此,它自然成为了企业运作的命脉所在。执行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外包企业的核心业务等于就是将企业的生死交给了其他企业,从而使得企业执行者失去了对企业自身发展的控制权,这将是十分可怕而且不可想象的。

4第三方物流统筹者在物流发展中的作用

物流的大量外包为独立的第三方物流⑧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专业的物流公司规模化规范化地代理运作供应链,必将成为上海物流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统筹者则应成为推动这一发展的主力军之一。

4.1推动企业间物流合作,以整合供应链

供应链的涉及面不仅仅只是某一生产企业或某一运输企业,而是全部物流所流经的企业群。在整个供应链中存在着这样一个“木桶效应”⑨即:对整个物流过程产生影响最大的,不是在物流做得最好的企业,而是物流最为薄弱的企业。因此,整合供应链的关键在于集中整体力量来强化那个最薄弱的物流环节,这也正是供应链管理需要第三方物流介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第三方物流统筹者最应重视并实施优化的方面。

之所以需要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整合供应链,而非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主要是由于各环节企业往往都会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试图通过加强其自身物流实力的方式来提升供应链的整体水平。从企业的角度而言,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根据“木桶效应”,这难以最终实现整合目的,而第三方物流企业则可以更客观地从整体出发,以确实有效地实现供应链的整合。因此,及时发现供应链中的薄弱环节,通过促成企业间的某种合作,以解决造成环节中的薄弱问题,就成为第三方物流统筹者的根本职责所在。

4.2从实际出发,以实现供应链个性化

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供应链整体的流畅负有责任,因此相关统筹者应该从全局出发,在充分了解供应链整体的内部资源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重新调配资源,以使其内部的资源利用变得更为合理。当然,统筹者在合理调配资源的同时,也应考虑到供应链的外部条件。众所周知,不同行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对供应链响应的敏感度要求不尽相同。因此,统筹者应该根据不同的外部条件,合理地选取供应链的长度区间。如:对响应敏感度较高的汽车物流供应链就必须将整条供应链的长度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以最短的信息延迟时间和最快的物流响应速度作为供应链的核心;而与此相对,冶金物流则更注重于运输的便利和较低的成本,因此该行业相关企业往往会更愿意以拉长供应链为代价以换取运输便利和成本优势。

4.3联合其他物流公司,以完善供应链服务

供应链的整合必须是在其不被分割的前提下进行的,而选择将其外包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寻求并得到一种体系化的物流服务,以实现供应链的最优化。因此,供应链的整合必须考虑到其每一个中间环节。

由于目前国内第三方物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真正大规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稀少。在这样的情况下,仅依靠某一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对大型供应链进行整合显然是不可行的,因此第三方物流统筹者应在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重视发展与其他行业竞争者的战略合作关系,以形成更为强大的第三方物流联盟,以集聚足够的实力来实现对大型供应链的整合,同时也为将来第三方物流企业间的兼并打下坚实的基础。

4.4用新的整合方式,以满足特殊供应链的服务需求

虽然供应链整合的核心在于对其全局的控制,但如果供应链中本来就已存在着一家核心企业,并且其对于供应链中的其他大部分企业存在支配关系;或者供应链整体附属于某一大型财团,并为其实际控制。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三方物流统筹者就有必要改变其原有运作思路,用新的整合方式以适应并满足这类特殊形式供应链的服务需求。

这一新方式的核心就是:控制小企业,服从大企业。这要求第三方物流统筹者在控制供应链中非核心企业物流资源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核心企业(或供应链所属财团)的实际运营情况,将供应链整合的重心放到配合核心企业的运作上,整合供应链以促进其核心企业能更好地运作,从而增强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

4.5尝试新领域的开发,以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第三方物流业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发展尚不成熟,且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第三方物流统筹者应该及时了解行业发展现状,以寻求突破这一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而开发新领域的物流服务是十分可行的方案。例如:目前国内的制药业及其相关领域的物流(以下简称“药品物流”)。

药品物流相对于其他领域的物流有着其特殊性:药品的运输及储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在确保安全无损的同时,必须确保其所涉及的一切物流活动都在一定的温度区间内进行。这使得药品物流还无法像其他物流那样实现外包,因此目前国内制药厂商往往采取自建独立的物流配送、运输、仓储网络,以满足其实现基本物流活动的需要。这样的物流运作模式显然是成本高昂的,同时这也是眼下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三方物流统筹者是否很有必要去尝试着介入这一有待开发的领域,并寻求突破性的发展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介入,将至少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内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药品物流网络,这不仅将有利于药品制造企业能以更低的成本完成其基础物流活动,而且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将因此而谋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药品的消费群(即病患者)更将能获得较为廉价的药品。

当然,药品物流只是众多有待发展的领域中的一个,还有更多的领域正有待统筹者们去寻求并发现。

5小结

管理是物流发展过程中的软件。优秀的物流管理理念可以从宏观上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统一物流服务的规范,给物流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可以从微观上管理物流服务的每一个细节,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内部运作系统。由此,管理对物流发展决定性作用凸显,而良好的物流运作体系能带动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上海这个竞争激烈且物流发展潜力巨大的城市,合理物流节约下的每一分成本都可能成为一个竞争优势。因此,无论是对于政府部门、制造企业还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者都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自身的管理水平,为物流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注:①决策:这里也包括有利于行业发展的相关地方性法规。

②RFID技术:也叫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俗称电子标签。其实质是由记录信息的小型IC片和金属天线构成,使用读写装置将电波传递的数据进行读写。

③GPS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即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系统。

④四个中心:即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和航运的四个中心。

⑤绿色物流:指在物流过程中一直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⑥精益生产:由日本企业创立的生产方式,涉及到准时化生产、全面质量管理、并行工程、团队作业等工作方式,其特点就是多品种、少批量、低消耗和高质量。

⑦快速响应:即零售商与生产厂家通过合作,共享信息资源,建立一个快速反应系统来实现销售额的增长。

⑧第三方物流:是指物流的供应方和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所进行的物流;或指专业化物流中间人(或称物流代理人),以签订合同的方式为其委托人提供所有的或某一部分的物流服务的活动。在此处指处于提供销售供应链外包服务的第三方物流。

⑨木桶效应: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使木桶多盛水,不是去增加最长的木板长度,而是要下工夫补上最短的那块木板。最初由彼得·德鲁克提出。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港口管理局. 1978~2004年上海港吞吐量统计表[EB/OL]. (2006-03-10)[2006-06-09]. http:///file/sjtj_04ttl.htm.

[2] 上海市港口管理局. 洋山港区一期工程[EB/OL]. (2006-03-10)[2006-06-09]. http:///file/zd_ysg.htm.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上海港吞吐量首超新加坡港 跃居世界第一大港[EB/OL]. (2006-01-10)[2006-03-09]. http:///05news/0601/t20060104_29590.htm.

[4] 刘光明. 企业文化[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推荐访问:上海 管理者 理念 物流 影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