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工作报告网!

国资委、财政部要求:严控国有产权场外协议转让等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1-06-28 00:00:07

国资委、财政部要求:严控国有产权场外协议转让

国资委、财政部近日通知要求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不断提高进场交易比例,严格控制场外协议转让。对于国民经济关键行业、领域的结构调整中对受让方有特殊要求或者所出资企业内部资产重组中确需采取直接协议转让的,相关批准机构要进行认真审核和监控。

通知规定在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中,拟直接采取协议方式转让国有产权的,应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受让方的受让行为不得违反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的限制性或禁止性规定,且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标的企业属于国民经济关键行业、领域的,在协议转让企业部分国有产权后,仍应保持国有绝对控股地位。

受让方是外商的,通知规定应在产权交易市场中公开进行。特殊情况确需采取协议方式转让的,应符合通知中关于批准协议转让的相关规定。

为避免国有产权在转让过程中通过受让条件限制受让人,造成不公平现象,通知强调广泛征集受让方是落实企业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制度的关键环节,转让方、相关批准机构和产权交易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受让条件的审核管理。对受让条件中表述不明确或者有违反公平竞争内容的,产权交易机构应及时向转让方提出修改建议,或要求转让方作出书面解释和具体说明。

国家发布煤层气利用“十一五”规划

1月2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按照此规划,到2010年煤层气抽采量将达到100亿立方米,利用量87亿立方米。

目前,我国煤层气资源分布状况基本摸清,探明储量1023亿立方米。2005年,煤矿抽采煤层气约23亿立方米,利用约10亿立方米,建成煤层气井615口,初步实现了商业化运营。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加快煤层气开发和利用,自主开发与对外合作相结合,企业开发与国家扶持相结合,促进煤层气产业发展,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煤层气产生量由2005年的150亿立方米,增加到2010年的177亿立方米。其中,抽采量由23亿立方米增加到100亿立方米;利用量由10亿立方米增加到87亿立方米;排空量由140亿立方米减少到90亿立方米。

煤化工产业政策制定完成

日前,国家发改委工业司有关负责人在京参加“自主创新与核心竞争力——华鲁恒升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时透露,《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和《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目前基本制定完毕。根据这位官员透露的信息,对于煤化工行业的总体原则仍是较为谨慎。与会专家也纷纷建言,企业要量力而行,不要扎堆能源化工,有技术基础的企业可以考虑在精细化工领域做文章。

有关政府官员表示,经过半年的努力,《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和《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已经制定完成,并已上报发改委在审。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的基本精神是:稳步推进产业发展,不断发展煤化工产业,以缓解石油供应的紧张局面;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促进煤炭区域产销平衡,鼓励煤炭资源接续区煤化工产业发展,适度安排供煤区煤化工项目的建设,限制调入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统筹煤与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煤化工业要坚持循环经济的原则,走大型化、基地化的路子,发展开放式的产业链条;安全发展,认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加强自主创新,坚持以我为主的自主创新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设备国产化。

这位官员还指出,煤化工产业要充分处理好与原料的衔接关系,实现原料供应的多元化,尽量利用劣质煤、高硫煤进行煤化工产业;充分处理好与水资源的关系,我国产煤地区水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大型煤化工年耗水量大,大规模的煤化工可能会打破局部地区水平衡,水资源成为煤化工高产高效的瓶颈,企业要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情况。

行业动态

2007年我国石化行业发展将面临3大问题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信息部负责人分析,2007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可能面临以下三大问题:

一是贸易环境的变化。2007年,欧盟针对其他国家向其出口商品而出台的REACH法规将生效,其中涉及到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产品达到1200多种。由于繁琐的检测手续、较高的检测费用,以及各种环保、科技壁垒,如果真正实施起来,2007年我国石化产品向欧盟的出口将面临很大的困境。而一旦出口受挫,不少本已产能过剩的产品将面临巨大的销售压力,企业生产经营将极为艰难。

二是产能过剩的问题。近几年来,由于投资的盲目扩张,不少行业产能大幅度增加,2006、2007年是集中投产期,不少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一旦经济增速有所放缓,问题就会明显显现出来。2006年一些产品产能增长过快的问题已经显露出来,如无机化工产品、化肥、橡胶助剂等产品价格走势整体比较低迷,盈利下滑,2007年形势可能会更趋严峻。

三是油价走势的不确定性及煤、电、气等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压力。2006年经历了油价的大幅度上涨及快速回落,目前国际石油市场仍处于调整之中,预计2007年油价将低于2006年,在60美元/桶上下波动,但伊朗核问题、伊拉克混乱局势等影响油价的偶然因素仍然存在。2007年国际油价到底何去何从,是一个很具分歧的问题。油价的合理回落有利于全行业的发展,但是过高或过低则负面影响会加大。另外,2007年国内煤、电、气等能源价格继续上涨是大势所趋,作为一个能耗较高的行业,这将进一步增加全行业的成本压力。

化肥进口近年呈衰减之势

据商务部消息,随着2007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的正式公布,今年化肥进口业务全面展开。但化肥进口近年来已呈衰减之势。近日,商务部正式公布了化肥进口关税配额量,分别为:磷酸二铵690万吨,复合肥345万吨,尿素330万吨。从配额分配情况看,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等国营贸易占据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的绝对优势。

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是商务部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关承诺和《化肥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制定的。商务部官员多次表示,“12·11”之后,我国继续执行进口关税配额政策。记者注意到,与前几年一样,2007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仍是呈上升趋势。但海关统计资料显示,近几年来,我国尿素、磷酸二铵、复合肥的实际进口量均远低于配额指标。以尿素为例。2004年我国实际进口为3.8万吨,远低于230万吨的配额量。2005年我国共进口尿素7.1万吨,也远远低于280万吨的进口配额量。另据海关统计,去年1~4月,广东口岸进口化肥84.1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30.5%。有专家分析,未来我国尿素、磷酸二铵和复合肥的进口量仍将远低于配额。也就是说,配额已不再是影响我国化肥进口的关键因素,市场因素正成为影响我国化肥贸易的主要

因素,这也显示出我国的化肥市场机制在加入WTO后正逐步成熟。

首部焦化行业安全标准实施

1月24日,《山西省焦化生产企业安全质量标准》正式实施。这是继《山西省氯碱安全质量标准》、《山西省化肥行业安全质量标准》后又一部规范支柱产业管理的地方性安全质量标准,也是国内第一那焦化行业安全质量标准。

该《标准》及其考核评分办法,是在整合和吸收各生产单位相对零散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依据国家65个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行业规定(规程)编制形成的一部适合山西焦化生产企业各个生产岗位、生产环节的工作质量标准。该《标准》包括一部通用标准《焦化生产企业安全质量》和粗苯加工、炼焦与化产回收、焦油加工等3个单项标准。

介绍,该《标准》适用于以煤为原料,采用焦炉生产焦炭及相关产品的企业,包括炼焦与化产回收、粗苯加工及焦油加工企业,其他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可参照执行。

异戊橡胶工业化有望实现突破

我国发展异戊橡胶的时机已成熟,将有望缓解天然胶70%以上依赖进口的严峻局面。这是记者在1月25日召开的裂解碳五综合利用暨发展异戊橡胶国际技术研讨会上得到的信息。

异戊橡胶俗称合成天然胶。我国天然胶资源紧缺,而异戊橡胶是替代天然胶的最佳选择。目前我国七大合成胶产品中,惟有异戊橡胶还未实现工业化生产。随着国内乙烯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已具备了规模化利用碳五的基础和条件。碳五分离可得到多种有价值的化工原料,其中异戊二烯是生产异戊橡胶的原料。单体异戊二烯的生产成本约占异戊橡胶生产总成本的60%以上。

长期以来,国内碳五资源化工利用率不到15%,而欧美、日本化工利用率都在80%左右。专家分析,碳五资源综合利用市场广阔,仅轮胎生产中,以20%的异戊橡胶替代天然胶,则无须改变轮胎结构配方即可实现替代,到2010年需异戊橡胶40万吨。

据了解,2006年我国乙烯产量达到941.2万吨,到2010年将达到1600万吨以上,可利用的碳五资源在250万吨以上,并在东北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分别集中了200万~300万吨乙烯产能,使碳五资源规模化利用成为可能。我国碳五资源全分离等技术已实现工业化,异戊橡胶合成技术也基本达到工业化水平。目前,我国异戊橡胶工业已经处在有资源、有市场的较低风险期,建设万吨级异戊橡胶装置是可行的。

企业动态

亚洲最大焦炉出焦

我国焦化技术获重大突破

最近,亚洲最大的7.63米超大型焦炉,经过26个月的施工建设和系列技术改造,在山东兖矿集团正式产出第一炉焦。该焦炉的投产,使当前亚洲国家的焦化技术在普遍使用6米焦炉的基础上,一步提升了20年。这标志着我国的焦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这套焦炉,是我国也是亚洲地区引进的第一套超大型焦炉,代表着世界上先进的焦化技术。两座焦炉共120孔,结焦时间25小时,每孔容量78.84立方米,每孔每次推焦47.6吨,两座焦炉年产焦炭200万吨,相当于目前国内使用的6米焦炉4座50孔的产量。这套焦炉及其技术均由德国引进。2004年6月26日开工建设以来,山东兖矿国际焦化公司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了大胆有效的技术改造,攻克了300多项技术难关,在世界上首次采用液化石油气一次烘炉成功,仅用26个月的时间就产出了第一炉焦,打破了德国原厂56个月的建设工期,在世界上创出了中国人的建设纪录。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焦炉煤气制甲醇配套装置同时投产。这套装置是充矿集团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装置利用环保节能技术,把传统生产工艺中附加值非常低的煤气,转化成高附加值、被化工行业称为“万能中介体”的化工产品——甲醇,为我国煤化工发展拓开了新路。

开阳50万吨特大型合成氨项目开工

贵州省贵阳市最大的循环经济项目——贵州开阳化工有限公司50万吨特大型合成氨项目最近在开阳县永温乡开工建设。据介绍,50万吨特大型合成氨项目不仅是贵州省重点建设工程,同时也是贵阳下开阳煤化工(国家)生态示范基地的重要支撑项目,主要为下游贵州开磷集团240万吨磷铵项目提供液氨产品。开阳公司50万吨特大型合成氨项目的建设将完全采用循环经济理念,通过引进德国先进技术和配套后续工艺,以实现“废气回收出产品、灰渣复用造型建材、废水受控零污染”的目标,提高煤磷资源综合利用率。

推荐访问:财政部 场外 国资 国有产权 严控

热门文章